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微带线匹配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6:08:46
文档

微带线匹配设计

第3节微带线匹配设计在前面介绍了设计集总参数元件的匹配网络的方法,但是这种匹配网络只适合于频率较低的场合,或者是尺寸远小于工作波长的情况。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和工作波长的缩小,分立元件的寄生参数效应将变得更加明显,设计时相应地就要考虑寄生效应,这将使得问题变得相当复杂。分立元件的这些问题了它在射频微波电路中的应用。通常在几个GHz频段中,射频工程师常采用分立元件和分布元件混合使用的方法。相比较于前面的分立元件匹配网络,这种网络避免使用电感,而是用传输线替换了电感。原因是电感比电容具有更高的电
推荐度:
导读第3节微带线匹配设计在前面介绍了设计集总参数元件的匹配网络的方法,但是这种匹配网络只适合于频率较低的场合,或者是尺寸远小于工作波长的情况。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和工作波长的缩小,分立元件的寄生参数效应将变得更加明显,设计时相应地就要考虑寄生效应,这将使得问题变得相当复杂。分立元件的这些问题了它在射频微波电路中的应用。通常在几个GHz频段中,射频工程师常采用分立元件和分布元件混合使用的方法。相比较于前面的分立元件匹配网络,这种网络避免使用电感,而是用传输线替换了电感。原因是电感比电容具有更高的电
第3节  微带线匹配设计

 在前面介绍了设计集总参数元件的匹配网络的方法,但是这种匹配网络只适合于频率较低的场合,或者是尺寸远小于工作波长的情况。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和工作波长的缩小,分立元件的寄生参数效应将变得更加明显,设计时相应地就要考虑寄生效应,这将使得问题变得相当复杂。分立元件的这些问题了它在射频微波电路中的应用。

通常在几个GHz频段中,射频工程师常采用分立元件和分布元件混合使用的方法。相比较于前面的分立元件匹配网络,这种网络避免使用电感,而是用传输线替换了电感。原因是电感比电容具有更高的电阻性损耗,而且电感绕制起来麻烦,很难做到精确。

这种网络是由几段串联的传输线以及间隔配置的并联电容构成。在这种匹配网络中的分布元件显示出独特的电特性,明显地不同于低频集总参数元件。它适合作为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功率放大器的匹配网络。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传输线(TL)和电容元件的混合匹配网络

 设计实例1:设计一个匹配网络将ZL=(30+j20)ohm的负载阻抗变换到Zin=(60+j80)ohm的输入阻抗。要求必须采用两段串联传输线和一个并联电容。已知两段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均为50ohm,匹配的工作频率为2 GHz。

 首先,建立一个工程matching1_prj,

弹出窗口如下图

             

点选框内的S_Params,然后点OK。然后会光标处出现虚框将虚框放在空白窗体内。出现S参数模板如图示:

然后手工将Zin和ZL值键入Term1和Term2的Z参数,如下图示:

文档

微带线匹配设计

第3节微带线匹配设计在前面介绍了设计集总参数元件的匹配网络的方法,但是这种匹配网络只适合于频率较低的场合,或者是尺寸远小于工作波长的情况。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和工作波长的缩小,分立元件的寄生参数效应将变得更加明显,设计时相应地就要考虑寄生效应,这将使得问题变得相当复杂。分立元件的这些问题了它在射频微波电路中的应用。通常在几个GHz频段中,射频工程师常采用分立元件和分布元件混合使用的方法。相比较于前面的分立元件匹配网络,这种网络避免使用电感,而是用传输线替换了电感。原因是电感比电容具有更高的电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