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建筑与城乡规划 学院 建筑学 专业
设计(论文)题目 工人之家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设计
学生姓名 黄平 学号 310802313
起迄日期 2016.2.22-2016.6.5
设计(论文)地点 福建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蔡碧新 刘华杰
2016年 3 月6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
社区活动中心是一个多层次、多样性的社会组织,通过它可以引导和凝聚居民公共生活,使其成为居民地缘性共同生活的社会核心,使居民对居住对社区产生归属感。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体现和谐文化的要求,促进市区与郊区农村文化建设的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体育、教育、科普、信息等服务的公益性、多功能设施。
国内社区活动中心的发展概况: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不仅仅是社区的公共设施配套,也成为社区的管理主体,其发挥的功能和承担的责任对社区以及城市发展来说也越来越重要。国外社区活动中心的发展概况:在欧美国家,社区活动中心的建设已经非常普遍,其中以美国的社区活动中心建设最为成熟 。美国创造了多种社区活动中心模式,每种模式也都有各自相应的社区活动中心。国外许多国家对公众文化活动高度认同和重视,文化类建筑往往数量多、服务半径小,非常方便市民使用,重视地域文化、生态自然和节能环保。
外来农民工现状:越来越多民工涌入城市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顺利实现了市民化。一方面绝大多数农民工未进行过任何培训,这使农民工自身也难以抓住一些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民工没有在城市生活的一些相关知识,使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无法合理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却又难免受人歧视农民工自身缺乏在城市谋生并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农民工工作待遇差,基本权益不能得到合法保障,居住条件恶劣,生活质量差,子女难以享受平等的教育服务。他们的城市适应水平较低,市民化缓慢,绝大多数民工处于“半城市化”,甚至是一种“虚城市化”的状态。这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城镇化发展的“巨大瓶颈”,不利于社会的 和谐发展与进步,因此,改善农民工生存现状,积极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农民工正真融入城市,一城市市民交流融合势在必行。
1.2.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
1.2.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特定职能和作用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社区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的重要平台,也是提供公共文化福利的有力支撑。
首先,社区活动中心是社区居民集中活动的场所,应坚持以人为本,向社区居民提供书报阅读、展示展览、团队活动、党员服务、健身锻炼、科普教育、心理辅导、娱乐休闲、网络信息、慈善互助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其次,社区活动中心是基层宣传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开展社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弘扬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最后,社区活动中心应让先进、健康科学的文化服务进入社区,使社区居民真正享受到科学、文化、信息化成果,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1.2.2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的多样性
社区活动中心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促进市区与郊区农村文化建设的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体育、教育、科普、信息等服务的公益性、多功能设施。社区活动中心中利用率高与比较高的是信息苑、图书馆、团队活动室、乒乓房、室外广场;比较一般的是多功能厅、影剧场、棋牌室、放映室、培训教室、健身房;利用率低的是琴房、体质监测室、少儿活动室和科普活动室。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实事求是地调整社区活动中心的项目设置,根据“宜参与、低成本、可持续”的原则,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项目调整。
1.2.3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根据建筑的地域性,建造一个蕴含符合本地文化气息的活动中心更是一个重点。很多建筑过于注重建筑本身的构造和形体,显得和周边环境格格不入,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人们除了对整体空间有评价之外,也要处理好其与所在街区、地域甚至城市空间、建筑形式上及文脉的关系。注重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将整个城市的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点纳入规划的思路之中,创造一个拥有自身社区文化的建筑。
1.2.4注重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
当下的建筑设计的设计手法中都具有生态意义,在活动中心的设计中,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只有当建筑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社区活动中心的节能主要体现在体量设计、建材选择、绿化设计、功能设置等方面。
1.3 主要文献
[1] 凤凰空间.《当代社区活动中心建筑设计》.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2] 刘美星 刘圆圆.论社区活动中心存在的必要.四川:《四川水泥》.2015年 第7期
[3] 张东辉 任莉莎.材料循环利用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四川:《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
[4] 廖华.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设置与使用情况研究.2005
[5] 孙荣雯.城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筑设计研究.2008
[6] 刘逊.生态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之路.天津:天津大学学报.2001
[7]Martin Melaver Phyllis Mueller.绿色建筑底线:可持续建筑的实际成本(英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8] James Vickers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activity center design.2012
[9] 赵民 赵蔚著,《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 毕英涛.当代中国社区文化建设的价值、内涵与路径.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第21卷第3期
[11] [西]冈萨雷斯·加西亚/编 .《社区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2]约翰·伦德·寇耿.Urban Creation.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13-07-01 | ||
|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方法: 2.1 研究目标 (1)了解社区活动中心的基本特点及内部空间组成要求。 (2)学习并掌握社区活动中心平面空间组合的方法,有机处理建筑与环境之间以及建筑内部的功能流线和交通流线,合理处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衔接过渡、单体建筑与整体环境的关系。 (3)学习并掌握社区活动中心的功能要求、结构要求、消防要求等,建立建筑、技术、构造等基本概念。 (4)立面设计和体型设计要求符合建筑形式美的规律,符合当地文脉。 (5)创造一个促进外来民工与城市市民相互融合,满足务工人员及家属的工作、生活、学习及精神的活动中心 2.2主要研究内容 (1)主要研究如何帮助外来农民顺利市民化,提高城市适应水平较低,帮助绝大多数民工从“半城市化”,甚至是一种“虚城市化”的状态中走出来,促进外来民工与城市市民自然地融合交流,帮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设计前首先需要考察地形,调研基地周边的设计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与属性以及服务对象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同时结合地形分析出各种流线,对同类型的公共建筑作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然后结合调查结果开始完整的方案设计,从概念设计到方案设计,最后到达初步设计的深度。 (3)设强调满足内在的环境的功能性、布局的合理性,不能因设计趣味追求而影响甚至损害使用功能。以人为本,把居民使用的便利性、管理的科学性作为首要原则,应考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4)研究如何在建筑中融合福州传统的文化元素,并将传统符号进行创新使用,使之具有福州的地域特色和唯一性。 2.3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等)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查阅相关资料,对市政文化建筑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对现有的典型社区活动中心进行调研,查阅资料并确认主题。 (3)围绕此主题进行基地的选择, (4)对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和现场勘察。 (5) 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服务对象对社区活动中心设计的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并围绕主题开始设计 (6)初步设计规划草图。 (7)更深一层完善草图。 (8)毕设完成。 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做足准备工作,实际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居住区的人口容量以及人群层次,给设计方案进行定位,随时记录下各种有用信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绘出平面图,查阅图书馆和资料室等文献资料,并利用网络资源来完善设计,对于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及时向导师请教,多与导师进行交流,纠正错误。 2.4时间安排 | ||
| 时 间 | 工 作 内 容 | 成 果 |
| 第 1-2周 | 毕业设计调研:在本市或外埠进行实地参观调研。参观分析建筑场地布置与竖向处理、环境资源要素的利用与保护、建筑节能与建筑造型等内容。 | 完成3000字的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完成开题报告。 |
| 第 3-5周 | 查阅、收集、整理资料,完成总平面初步方案。在多方案分析比较基础上,基本确定建筑的布局。 | 汇集整理收集的资料,完成总平面图绘制。 |
| 第 6-7周 | 完成设计任务书拟定,建筑初步布置及构思图。 | 完成徒手一草程度的平面图。 |
| 第 8-9周 | 深入研究已确定的平面图及建筑立面设计方案 | 基本确定平、立、剖面图纸,考虑技术设计详图。 |
| 第 10-11周 | 上机绘制设计方案,推敲解决设计中的技术与构造问题,完成建筑安全性及相关专业的相互协调。完成CAD三草图纸。 | 完成完整的CAD图纸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
| 第12-13周 | 按正式图纸要求完善全部设计图纸,完成关健节点的技术设计,撰写设计说明书,绘制分析图,上机建模,绘制效果图。 | 检查设计说明书草稿,关健节点的技术设计设计图、分析图,以及设计图图面效果。 |
| 第14-15周 | 检查整理图纸、出图,打印装订设计说明书。交图(教师评阅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答辩。 | 提交毕业设计全部成果。 |
| 第16周 | 毕业设计成果展览 | |
|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毕业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年 月 日 | ||
| 审批意见: 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 年 月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