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方案设计
土壤中磷知识总结
Ⅰ、土壤中磷的来源及分布:土壤中的磷素来源于成土矿物、有机物质和含磷化学肥料。土壤全磷量不能作为当季作物的土壤供磷的水平指标,但可作为表示土壤潜在肥力的一项指标。土壤磷素分为无机形态和有机形态。无机形态的磷约占全磷的50%~90%,主要包括磷酸钙类化合物(Ca-P)、磷酸铁类化合物(Fe-P)、磷酸铝类化合物(Al-P)和表面为氧化铁胶膜所封闭的闭蓄态磷(O-P)。风化程度较高的土壤,如红壤以O-P和Fe-P为主,风化程度较低的土壤以Ca-P和Al-P为主。有机形态的磷约占全磷10%~50%,主要以磷脂、植素、核酸和核蛋白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磷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土壤有效磷是指当季作物所能吸收的磷。土壤中磷移动性很小。作物吸收的磷主要是土壤溶液中的H2PO- 4和HPO2 4-。
Ⅱ、磷的营养功能:1、磷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2、磷能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3、促进氮素代谢;4、磷能促进脂肪代谢;5、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Ⅲ、作物磷素营养失调的症状
缺磷时,各种代谢过程受到抑制,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根系不发达,成熟延迟、籽实细小、植株叶小、叶色暗绿或灰绿、缺乏光泽,主要是细胞发育不良致使叶绿素密度相对提高,同时,Fe的吸收间接地促进叶绿素合成,使叶色暗,严重缺磷时,在不少作物茎叶上明显地呈现紫红色的条纹或斑点(花青苷)甚至叶片枯死脱落,症状一般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部发展。
缺磷造成玉米果穗秃顶,油菜脱荚,棉花和果树落蕾、落花,甘薯及马铃薯薯块变小,耐贮性变差。 磷素过剩,谷类无效分蘖,秕粒增加,叶肥厚而密,植株早衰。由于磷过多,而引起的病症,通常以缺Zn、Fe、Mg等的失绿症表现出来。
Ⅳ土壤中磷的测定方法: 测定土壤速效磷的方法选择,酸性土壤一般采用盐酸氟化铵或氢氧化钠一草酸钠法来提取,石灰性土壤或中性土壤采用碳酸氢钠来提取。用 NaHCO 3 溶液 (pH8.5) 提取土壤速效磷,在石灰性土壤中提取液中的 HCO 3 - 可和土壤溶液中的 Ca 2+ 形成 CaCO 3 沉淀,从而降低了 Ca 2+ 的活度而使某些活性较大的 Ca—p 被提取出来。在酸性土壤中因 pH 提高而使 Fe-p , A1-P 水解而部分被提取。
实验部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原理及方法
2、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1、土壤中的磷大部分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易被吸收利用的有效磷通常含量很低。土壤中的有效磷是指能为当季作物吸收的磷量。
2.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方法有:生物方法、同位素方法、阴离子交换树脂方法及化学方法等。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化学方法。它是用浸取剂提取土壤中的一部分有效磷。浸取剂种类很多,它的选择主要根据各种土壤的性质而定。酸性土壤中磷酸铁和磷酸铝形态的有效磷可用酸性氟化铵提取,形成氟铝化铵和氟铁化铵配合物,少量的钙离子形成氟化钙沉淀,磷酸根离子被提取到溶液中来,石灰性土壤则采用碳酸氢钠溶液浸取。
3.在含磷的溶液中,加入钼酸铵,在一定酸度条件下,溶液中的磷酸与钼酸络合形成黄色的磷钼杂合酸——磷钼黄。
H3PO4+12H2MoO4==H3[PMo12O40]+12H2O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
1、 仪器:723分光光度计,10mL吸量管,振荡机,漏斗,滤纸。
2个滴瓶,50mL带塞比色管4个,50mL三角瓶4个,50mL容量瓶6个,25mL容量瓶4个。
2、 试剂:
(1) HCl溶液(0.5mol/L)50mL :4.5mL浓盐酸+100mL水
(2) NH4F溶液(1mol/L)30mL:称取3.7g氟化铵,溶于100mL蒸馏水中
(3) 提取剂:分别移取15mL 1mol/LNH4F溶液和25mL 0.5mol/LHCl溶液,假如460mL蒸馏水中,配制成0.03mol/L NH4F-0.025mol/L HCl溶液(500mL)。
(4) H3BO3溶液(100g/L)100mL :10g硼酸溶解于水中,稀释至100mL.
(5) 15g/L钼酸铵-3.5mol/L盐酸溶液:溶解15g钼酸铵于300mL蒸馏水中,加热至60℃左右,如有沉淀,将溶液过滤,待溶液冷却之后,慢慢加入350mL 10mol/L HCl溶液,并用玻璃棒迅速搅动,待溶液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稀释至1L,充分摇匀,储存于棕色瓶中。放置时间不得超过两个月。
(6)氯化亚锡溶液(25g/L):称取氯化亚锡2.5 g溶于10mL浓盐酸中,溶解后加入90mL蒸馏水,混合均匀置于棕色瓶中,此溶液现配现用。
(7)磷标准溶液(50μg/mL):准确称取105℃烘干的KH2PO4(A.R)0.2195g,溶解于400mL水中加浓H2SO45mL(防止溶液长霉菌),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要匀。准确移取上述磷标准溶液25.00mL于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5μg·/m L-1(此溶液不宜久存)。
四、 实验步骤
1、吸收池配套性检验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洗手池毛面,分别在4个吸收池内注入蒸馏水3/4,用滤纸吸干池外壁的水滴,再用擦镜纸擦拭光面至无痕迹,垂直放在吸收池架上,盖上样品室盖,将在参比位置上的吸收池推入光路调零调百。拉动样品槽拉杆,依次将被测溶液推入光路,读取相应的透射比或吸光度。若所测得各吸收池透射比偏差小于0.5%,则这些吸收池可以配套使用
| 编号 | 1 | 2 | 3 | 4 |
| 透射比 |
用吸量管吸取磷标准溶液(5µg·mL-1)5.0 mL分别放入25 mL容量瓶中,加入0.03mol·L-1NH4F-0.025mol·L-1HCl溶液5-10 mL(按所取滤液毫升数而定),用吸量管加钼酸铵-盐酸溶液5mL,加蒸馏水至瓶颈刻度,并滴加25g·L-1氯化亚锡3滴,摇动后,至溶液有深蓝色出现,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与土样溶液同时显色,用1cm比色皿,以试剂溶液为参比液,于722E型分光光度计中,在440—700nm波长范围内分别测定其吸光度A值。当临近最大吸收波长附近时应间隔波长10nm测A值,其他各处可间隔波长20nm测定。然后以波长为横坐 标,所测A值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吸收峰的波长。
| 波长/nm | 440 | 460 | 480 | 500 | 520 | 540 |
| A | ||||||
| 波长/nm | 560 | 580 | 600 | 620 | 0 | 660 |
| A | ||||||
| 波长/nm | 680 | 700 | 670 | 675 | 685 | 690 |
| A |
| 氯化亚锡v/mL | 0.00 | 1.00 | 3.00 | 4.00 | 5.00 | 7.00 | 9.00 |
| A |
取两个洁净的容量瓶,用步骤(2)方法配制氯化亚锡有色溶液和试剂空白溶液,放置约2min,立即用1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溶液,在选定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后隔10min、20min、30min、60min、120min测定一次吸光度,并记录吸光度和时间。
| t/min | 2 | 10 | 20 | 30 | 60 | 120 |
| A |
分别准确移取5µg·mL-1磷标准溶液0,1.0,2.0,3.0,4.0,5.0mL
于6个25mL容量瓶中,加入0.03mol·L-1NH4F-0.025mol·L-1HCl溶液5-10 mL(按所取滤液毫升数而定),用吸量管加钼酸铵-盐酸溶液5mL,加蒸馏水至瓶颈刻度,并滴加25g·L-1氯化亚锡3滴,摇动后,至溶液有深蓝色出现,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与土样溶液同时显色,测其吸光度。
| V/mL | 0.00 | 1.00 | 2.0 | 3.00 | 4.00 | 5.00 |
| A | ||||||
| C ug/mL |
6、土壤样品预处理
称取风干土壤样品1g(精确至0.01g),放入50~100mL小塑料瓶(或50mL
带塞比色管)中,加入0.03mol·L-1NH4F-0.25mol·L-1HCl溶液20mL,稍摇匀,立即放在振荡机上,振荡30分钟。用无磷干滤纸过滤,滤纸承接于盛有100g·L-1H3BO3溶液15滴的50mL 三角瓶中,摇动瓶内溶液(加H3BO3防止F-1对显色的干扰和腐蚀玻璃仪器)。
7、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
准确移取上述土壤滤液5~10mL容量瓶中,用吸量管加入15g·L-1钼酸
铵-盐酸溶液5mL,摇匀,加入蒸馏水至瓶颈刻度,滴加25g·L-1.氯化亚锡
3滴后,再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显色15min后,再分光光度计上,以试剂为空白,用1cm比色皿在680nm处测其吸光度值。
| 测定次数 | 1 | 2 | 3 |
| 吸光度A | |||
| 质量浓度μg/mL | |||
| 平均质量浓度μg/mL | |||
| 相对极差% | |||
用氯化亚锡作还原剂作还原剂生成磷钼盐,溶液的颜色不够稳定,必须严格
控制比色时间,一般在显色后的15-20分钟内颜色较为稳定,显色后应准确
放置15min后,立即比色,并在5min内完成比色操作。
六、数据处理
七、实验评议与讨论
所需仪器与试剂清单
1、仪器
723分光光度计,
10mL吸量管,
振荡机,
漏斗
滤纸。
2个滴瓶,
50mL带塞比色管4个
,50mL三角瓶4个,
50mL容量瓶6个,25mL
25mL容量瓶4个。
2、试剂
(1) HCl溶液(0.5mol/L):4.2mL浓盐酸+100mL水
(2) NH4F溶液(1mol/L): 称取3.7g氟化铵,溶于100mL蒸馏水中
(3) 提取剂:分别移取15mL 1mol/LNH4F溶液和25mL 0.5mol/LHCl
溶液,假如460mL蒸馏水中,配制成0.03mol/L NH4F-0.025mol/L HCl溶液(500mL)。
(4) H3BO3溶液(100g/L)100mL :10g硼酸溶解于水中,稀释至100mL.
(5) 15g/L钼酸铵-3.5mol/L盐酸溶液:溶解15g钼酸铵于300mL蒸馏水中,加热至60℃左右,如有沉淀,将溶液过滤,待溶液冷却之后,慢慢加入350mL 10mol/L HCl溶液,并用玻璃棒迅速搅动,待溶液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稀释至1L,充分摇匀,储存于棕色瓶中。放置时间不得超过两个月。
(6)氯化亚锡溶液(25g/L):称取氯化亚锡2.5 g溶于10mL浓盐酸中,溶解后加入90mL蒸馏水,混合均匀置于棕色瓶中,此溶液现配现用。
(7)磷标准溶液(50μg/mL):准确称取105℃烘干的KH2PO4(A.R)0.2195g,溶解于400mL水中加浓H2SO45mL(防止溶液长霉菌),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要匀。准确移取上述磷标准溶液25.00mL于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5μg·/m L-1(此溶液不宜久存)。
日程安排
第一周
6.18-6.19: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6.20 :方案探讨,改进,确定
6.21 :实验仪器与试剂准备
第二周
6.25:配制实验所需试剂
6.26-6.27:条件实验每日两个
6.28-6.29:土壤样品测定(每日一种试样)
第三周
7.2:试样处理及测定(每日一种式样)
7.3:加标回收量测定
7.4-7.5 :实验室清扫,仪器药品整理,实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