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护理学导论重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6:14:01
文档

护理学导论重点

护理学导论重点一.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2.疾病:是机体身心在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所引起的一定部位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或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3.环境:所谓环境(environment)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环境。人类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4.护理:判断和处理人类对已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科学。:5.健康教育:
推荐度:
导读护理学导论重点一.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2.疾病:是机体身心在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所引起的一定部位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或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3.环境:所谓环境(environment)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环境。人类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4.护理:判断和处理人类对已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科学。:5.健康教育:
护理学导论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 疾病:是机体身心在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所引起的一定部位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或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 

3. 环境:所谓环境( environment )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环境。人类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 护理:判断和处理人类对已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科学。: 

5. 健康教育:是借助多科学的理论方法,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6. 护理理论:是对护理现象及本质的规律性认识,用以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护理现象。 

7. 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 

8. 护患关系:是指护患双方在相互尊重亦接受彼此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相互学习的促进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9. 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够正确进行取舍。 

10.角色: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专门的术语,是对某种特定位置的行为期待与行为要求,是一个人在多层面、多方位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和地位。 

11.护理伦理:是指护士在其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及规范的总和。 

12.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13.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进行交换信息、思想及感情的过程。 

14.需要: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15.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或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是循证医学在护理专业中的应用。 

16.临床护理决策:是指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由护士作出关于服务对象护理的专业决策的复杂过程。 

17.成长:又称生长,是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如身高、体重、骨密度、牙齿结构的变化等。 

18.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 

19.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20.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的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你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 

21.刺激: 

22.发展年龄:代表身心发展程度的年龄,包括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精神年龄、道德年龄等。 

23.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 

24.文化休克:又译为文化震撼或文化震惊,特指生活在某一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因此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征。 

二.问答 

(一)健康教育的方法。(P107) 

答:1. 专题讲座法(讲授)—包括讲述、讲解和讲演

  2. 讨论法(讨论) 

3. 角色扮演法(演示)

4. 实地参观法(参观)

5. 示范法(演示) 

6. 个别会谈法 

7. 展示与视听教学法(视听材料) 

8.阅读指导

9. 其他健康教育方式等。 

(二)护理程序的特征(P109) 

答: 1. 目标性(组织性和计划性) 

2. 个体性(以护理对象为中心) 

3. 系统性(有理论依据) 

4. 科学性(创造性) 

5. 动态性(循环的、动态的过程) 

6. 互动性(互动性和协作性) 

7. 普遍性(普遍适用性) 

(三)护理程序的步骤(5个) 

答:1.护理评估

2.护理诊断

3.护理计划

*制定护理计划的步骤:(1)排列护理诊断顺序(2)设定预期目标(3)制定护理措施(4)护理计划成文

4.护理实施

5.护理评价 

(四)护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分类 

答:1. 按照护理理论的抽象程度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可分为:(1)护理理念 (2)护理模式 (3)护理理论。

2. 按照着重点不同,可分为:(1)以需要及问题为中心的理论 (2)以护患关系为中心的理论 (3)以系统为中心的理论 (4)以能量源为中心的护理理论。 

(五)护理理论的作用 

答: 1. 提供可靠的专业知识基础 

2. 增进交流 

3. 增强护理专业的自主性。 

(六)循证护理的步骤。 

答: 1. 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收集信息并列出证据 3. 评价证据 4. 使用最有效的证据 5. 评价应用证据后的效果。 

(七)护患关系的特征。 

答: 1. 护患关系是以治疗为目的的专业性、帮助性关系 2. 护患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 3. 护患关系是一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关系 4. 护患关系是一种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5. 护患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 6. 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关系 7. 护患关系是一种短暂性的人际关系。 

(八)1. 需要的分类:(1)生理性需要 (2)社会性需要 (3)情绪性需要 (4)知识性需要 (5)精神性需要。

      2. 需要的特征: (1)对象性(2)发展性(3)无限性(4)社会历史制约性(5)共同性与独特性

(九)在护理结构缺陷里,应采取哪种理论。(奥瑞姆自护理论) 

   *如何运用奥瑞姆自理模式中的护理系统理论为病人提供服务?(P68)

     1.评估病人的自护能力和自护需要

2.设计恰当的护理系统

3.实施护理措施

(十)在护理系统缺陷里,应采取哪种理论。(罗伊的适应模式) 

*罗伊适应模式与护理实践的关系是什么?(P70)

1.一级评估(行为评估)

2.二级评估

3.护理诊断

4.制定目标

5.干预

6.评价

(十一)评判性思维的组成、特点、层次、标准及在护理中的应用。 

答:组成:1. 智力因素 2. 认知技能因素 3. 情感态度因素 

       特点:1. 评判性思维是主动思考的过程(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2.  评判性思维是质疑、反思的过程(是理性和审慎的思考)

3. 评判性思维是审慎开放的过程(能博采众长)

层次:1. 基础层次 2. 复杂层次 3. 尽职层次。 

       标准:1. 智力标准 2. 专业标准 3. 专业责任标准 

       在护理中的应用: 1. 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 在护理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 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4. 在护理科研中的应用。

(十二)临床护理决策的类型、模式、步骤、影响因素。

答:类型:1. 确定型临床护理决策 

2. 风险型临床护理决策 

3. 不确定型临床护理决策 

模式:1. 服务对象决策模式 2. 护士决策模式 3. 共同决策模式 

步骤:1. 明确问题 2. 陈述目标 3. 选择方案 4. 实施方案 5. 评价和反馈 

影响因素: 1. 个体因素(包括:价值观、知识及经验、个性特征) 

2. 环境因素 

3. 情境因素(包括:与护士本人有关情境因素、与决策有关的因素、决策时间的) 

(十三)人际关系的特征。 

答: 1.互动性 2.心理性3.明确性4.渐进性 5.多面性 6.动态性 7.复杂性

(十四)压力的意义。 

答:1. 压力的积极作用:

( 1 )适当的刺激是维持正常人体活动的必要条件。

( 2 )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 3 )适当的刺激能使机体处于应对刺激的紧张状态。 

       2. 压力的消极作用:

( 1 )突然的心理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 2 )持久而缓慢的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 3 )压力对个体社会的功能影响。 

(十五)压力的预防及应对主要的四大原则 

答: 1. 减少压力的刺激(包括改善人际关系、学会管理实践) 

2. 正确认识评价压力

3. 减轻压力反应(包括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注意营养和适当的休息、应用各种放松技巧、有效调节心理平衡、采用积极应对方式) 

4. 寻求专业帮助。 

(十六)文化的特征。 

答: 1. 超自然性 2. 超个人性 3. 地域性 4. 超地域性 5. 时代性与超时代性 6.象征性 7.传递性。 

(十七)文化休克过程、原因、表现。 

答:过程: 1. 蜜月阶段 2. 沮丧阶段 3. 恢复调整阶段 4. 适应阶段。 

       原因: 1. 沟通交流(包括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 2. 日常生活活动差异 3. 孤独 4. 风俗习惯 5. 态度和信仰。 

       表现: 1. 焦虑(包括生理表现、情感表现、认知表现) 2. 恐惧 3. 沮丧(包括情感表现、生理表现) 4. 绝望。 

(十八)为什么护士要学习评判性思维? 

答: 1. 评判性思维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2. 护士要具有责任心、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3. 护士经常参与许多要深入思考的复杂问题。 

(十九)简述人的基本需要特征。 

答: 1. 需要的动力性及无限性 

2. 需要的共同性与独特性 

3. 需要的整体关联性 

4. 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二十)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有哪些? 

答:1. 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情绪因素、认知因素、其他个人因素)

 2. 外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二十一)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如何分期? 

答: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及老年期。 

(二十二)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分几个阶段? 

答:弗洛伊德: 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 

       艾瑞克森: 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及老年期 

(二十三)压力源包括那几个方面因素。 

答: 1. 躯体性压力源 2. 心理性压力源  3. 社会性压力源  4. 文化性压力源  

(二十四)简述文化休克的预防措施。 

答: 1. 预先了解新环境的基本情况 

2. 针对新文化环境进行模拟训练 

3. 主动接触新文化环境中的文化模式 

4. 寻找有力支持系统。 

(二十五)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1.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社会主义护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和基本内容,衡量护士道德的最基本尺度

2.2.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体现了护理道德继承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3.3.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护理道德的实质和核心

(二十六)护理道德的基本要求:

答: 1.尊重—贯彻尊重原则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必要条件和可靠基础

2.自主—自主原则的实质是对病人自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3.有利无害

4.公正 

5.知情同意。 

(二十七)简述护理道德的基本规范。 

答:1. 热爱本职、精益求精(爱岗敬业,自尊自强) 

2. 尊重服务对象(尊重病人,同情关心病人) 

3. 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态度认真,技术求精) 

4. 文明礼貌、举止端庄(举止端庄、言语文明)

5. 言语贴切、保守秘密 

6. 团结协作、互相监督(互尊互学、团结协作) 

7. 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8. 更新知识、勤学不缀。 

(二十八)简述马斯洛需要各层次需要之间的关系。 

答:1.必须首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考虑较高层次的需要 

2.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间不同 

3.较低层次的需要时较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 

4.各层次需要重叠出现 

5.各需要之间的层次顺序并非固定不变 

6.越高层次的需要,其满足的方式和程度和差异越大 

7.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健康密切相关。 

 

文档

护理学导论重点

护理学导论重点一.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2.疾病:是机体身心在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所引起的一定部位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或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3.环境:所谓环境(environment)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环境。人类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4.护理:判断和处理人类对已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科学。:5.健康教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