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我国人口的新增、城乡人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物结构的改善等,我国居民对肉、蛋、奶等动物食品的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从而拉动饲料需求量的上升。
在中安顾问《2012-2016年我国饲料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行业分析师指出:目前,我国的饲料品种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猪、禽饲料高达8 2 % ,世界饲料产品结构中,猪、禽、牛饲料约各占1/3 。预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的消费比例会下降,禽肉、牛肉和水产品的比例会上升。近年来,由于奶和奶制品需求增加迅速,因此,反刍类动物饲料的需求也将发展的更快。
目前,世界上不到2 5 % 的饲料厂家生产的配合饲料占总产量的8 0 % 。随着饲料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必将出现一批饲料集团企业,配合饲料的生产将更加集中。
图表 1:2008-2011年我国饲料行业总产量及增长率分析 单位:亿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影响饲料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性,经济运行趋势的判断
(1)预计中国GDP在3-5年之内呈现必然的上升趋势,对畜牧产品的总需求会继续上升,并将与经济复苏同步。
(2)信贷资金规模会得到控制,但不会从紧,并将对畜牧及其相关产业增加支持力度。
(3)2010年通货膨胀在所难免,幅度取决于出台的时间和力度。
(4)扩大消费将继续成为2010年的国家经济策略重心,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会加快。
(5)世界经济复苏不容乐观,国际贸易战加剧,中方将采取相对严厉措施,今年出口形势会再度受到严峻考验。
(6) 行政改革速度会加快,职能会削弱,农村经济合作相关组织建设将迎来黄金时期。
2、养殖结构的变化
养殖规模化是必然趋势,但这个周期有多长,受影响条件比较多,主要依存于:国家动物疾病防制;环保对于养殖的要求;养殖水平导致的成本压力;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农田基本改造的广度和深度;主导银行对于养殖规模化的支持力度。落后和偏远地区周期会更长。
3、农田改造对畜牧行业的影响
(1)农田改造后,农田使用耕种权将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种粮大户将粮食及时上交国家,并从获得补贴。
(2)将来多数农民不再种粮吃粮,而是购粮。
(3) 原料质量的差异将缩小,同品种原料质量差异缩小,养殖场采购价格劣势将显现。
(4)散落在民间的粮食将越来越少,小规模采购将无任何优势。
(5)潲水养殖的概率降低,散养户将继续减少,小规模养殖户(微型规模养殖户)的发展将呈现加快趋势。
4、合作社的兴起与成长历程
(1)合作社的兴起:一哄而上。
(2)合作社职能的演变:去伪存真。
(3)合作社的未来:前途光明。
管理的变革必将引导非经济组织的建立与完善,养殖合作社与合作联社将成为养殖联合体的主流组织,并将得到的大力扶持与资金支援。
5、职业经理人的发展
(1)中国职业经理人发展历程极其短暂,尚未形成职业经理人健康发展模式。
(2)创业欲望过于强烈,“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思想根深蒂固,缺乏职业化思维和意识。
(3)多数小企业将会选择“严防死守”,给行业整合带来较高成本。
(4)经理人恶性分化(互相挖角)给企业发展带来隐患,无形中增加了信任成本。
(5)经理人的短期行为使得企业战略难以贯彻执行,使企业付出更高机会成本。(中安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