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9:15:52
文档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沪科版)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序号填在答案卡内,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101112答案1、图1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C.地膜种植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2.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3.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
推荐度:
导读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沪科版)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序号填在答案卡内,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101112答案1、图1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C.地膜种植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2.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3.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上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沪科版)

题号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序号填在答案卡内,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
1、图1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地膜种植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2.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3.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4.夏天,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此过程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凝固       B.熔化    C.汽化       D.液化

5.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     B.正常人的体温

C.夏天,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   D.在灌涨镇,无盖锅中的沸水的温度

6.如果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A.带同种电荷    B.带负电荷    C.带正电荷   D.带异种电荷

7.一杯水,温度由30ºC加热到50ºC时吸收的热量为Q1,再由50ºC加热到70ºC时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  

A.Q1>Q2           B.Q1<Q1       C.Q1=Q2         D.无法判断

8.小明实验时连接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1

A.小灯泡亮、电铃响      B.小灯泡亮、电铃不响

C.小灯泡不亮、电铃响      D.小灯泡不亮、电铃不响

9. 在图2所示的各电路图中,能反映出Ll 、L2并联,开关S断开后L1仍能发光的是

图2

10.有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B.使用前均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C.使用两种电表时,均要注意选择量程

D.两表均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11.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12.下列措施中,不可能改变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A.改变导体的长度             B.改变导体的材料

C.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         D.改变导体在电路中连接的位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3.2008年1月,我国南方出现了罕见的冻雨、雪灾,造成了巨大损失。冻雨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它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时,就可能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里所说的冻结是一种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冻结过程中要______热量。

14.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    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    ,冷却效果好。

15.图3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

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状态。

16.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__     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__   冲程。

17.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__的方式减少饮料的内能;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是通过____________ 的方式增加燃料混合物的内能. 

18.五颜六色的小彩灯给街道、商店和旅游区增添了热闹的气氛。一串小彩灯的灯泡往往有四五十只,这么多的小彩灯是如何连接的呢?小明同学在市场上买了一串小彩灯,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探究:⑴把所买的这串小彩灯接入电路,闭合电键后发现所有的小彩灯均发光。取下任意一盏小彩灯,闭合电键后发现全部小彩灯均不发光。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每盏小彩灯间是以___________方式连接的。⑵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20mA,则经过第23个小灯的电流为________A。

19.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在并联电路中可以控制整个电路的开关一定连在           上。

20.某同学用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0~3V和0~15V)测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压时,记录的数据是10V,他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电压应是________V.

21.某金属导体两端电压是4V,通过它的电流是0.2A,该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Ω.若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加到12V,这个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Ω.

三、实验与分析(每问或空各3分,共27分)

22.图4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该图像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信息一:                            。

信息二:                              。

23.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入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

(1)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

(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

(3)下面事例与(1)中属同种现象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气”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

24.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次数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Δt/℃

加热的时间t/min

10.1

102
20.2

104
煤油30.1

101
40.2

102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5.(1)按图5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先后接在电路中的a、b、c处时,得到如下所示的记录表格:

测量处abc
电流(A)

0.40.40.4

比较测得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在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时,若先在图5乙中的A处测电路中的电流是0.9A,然后在B 处测得的电流是0.6A,则在C处测得的电流应为________。

四、计算题(26题10分,27题8分,共18分)

26.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有100kg、20℃的冷水,经过一天,水温升高到60℃,则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所放出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

材料锰铜镍铬锰铜锰铜镍铬
  

27.在学习欧姆定律之后,老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测未知电阻R2的电路,李刚和同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6所示。电阻R1的阻值是20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3A;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0.5A。求:

(1)电源的电压U。        

(2)电阻R2的阻值。

       

参与评分标准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DABBCACBCDBD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3.凝固;放出 14.比热容;热量; 15.A;80;固液共存 16.做功;压缩 17.热传递;做功 18.串联;0.22 19.不变;干路 20.读错量程;2 21.20;20

三、实验与分析(每问或空各3分,共27分)

22.例:(1)该物质的熔点是80℃;(2)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该物质是晶体;(4)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15min等。只要信息正确且有一定价值,即可给分

23.(1)液化 (2)由于空气中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纸杯壁放热液化成小水珠。

(3) BD

24. ⑴ 质量   ⑵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或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或加热的时间不相同)。

25.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 (2)0.3A

四、计算题(26题10分,27题8分,共18分)

26.(1)1.68×l07    (2)0.4

27.(1)6V (2)30Ω

文档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沪科版)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序号填在答案卡内,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101112答案1、图1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C.地膜种植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2.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3.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