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试卷分析
金坛四中 袁春霞
本次高一政治命题以《课程标准》和《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为依据,难度系数参照近两年的小高考试卷难度,确定为0.65—0.7。从阅卷情况分析来看,全市均分67.21分,华中77.24分,一中72.19分,华实68.07分,四中.99分,金沙57.86分。全市各个层次学校的成绩分布仍较为合理,比较准确地检测本学期的教学情况,能为下阶级的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一、试卷总体情况分析
1、试卷考查内容:《经济生活》1-5课。
2、试卷的结构构成:本试卷按照小高考要求,共四种题型,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简答题共2小题,分别为8分、10分,共18分;探究题共1小题,12分。总分100分。
3、试卷的命题原则
(1)注意知识覆盖面,注重基础知识
本试卷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每一单元的题量相当,既有客观性试题,也有主观性试题,这样的命题方式从一定意义上避免学生猜题押宝现象的发生,促使学生全面掌握书本知识,夯实基础。另外,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记忆和掌握。如选择题1、4、7、9、12、14、15、18、20、22、29、30,简答题41题,探究题第3问。
(2)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活实际
从学生所了解的社会热点实际出发,采用生动活泼的命题形式进行命题,例如选择题第1题中日本地震,中国援助问题,第8题关于金钱的几个“买到”、“买不到”,第19题中关于京沪高铁通车试运行,第25题中吉利并购沃尔沃,第26题中苹果公司的成功等等。学生通过材料将生活与学科知识结合,更有利于下一阶段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关注,有利于学科知识的学习。
(3)体现探究性,注重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本试卷在命题内容和形式上注意体现探究讨论,尤其是主观性试题比较明显,如第42题,43题1、2问,学生既要读懂材料,又要与书本知识对应,比较突出地注意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二、数据抽样统计分析
本次共2957人参与考试,装订了103本试卷,抽取样本数20本,每校5本,抽取率为20%。
以下是各校每小题具体得分率: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 华中 | 100% | 80% | 80% | 80% | 80% | 80% | 60% | 80% | 100% | 100% | 80% |
| 一中 | 90% | 90% | 40% | 100% | 90% | 40% | 100% | 30% | 100% | 80% | 40% |
| 四中 | 80% | 30% | 20% | 90% | 90% | 30% | 100% | 60% | 100% | 30% | 30% |
| 金沙 | 100% | 30% | 10% | 100% | 70% | 60% | 90% | 40% | 80% | 40% | 20% |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
| 华中 | 80% | 60% | 80% | 100% | 100% | 80% | 80% | 100% | 100% | 100% | 100% |
| 一中 | 80% | 60% | 100% | 100% | 80% | 100% | 80% | 80% | 100% | 100% | 100% |
| 四中 | 70% | 90% | 100% | 60% | 60% | 50% | 70% | 70% | 90% | 100% | 90% |
| 金沙 | 50% | 90% | 100% | 70% | 90% | 90% | 50% | 50% | 100% | 90% | 80% |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
| 华中 | 80% | 80% | 80% | 100% | 100% | 8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 一中 | 100% | 50% | 50% | 90% | 70% | 80% | 40% | 100% | 70% | 90% | 90% |
| 四中 | 20% | 20% | 50% | 100% | 70% | 90% | 90% | 100% | 70% | 60% | 80% |
| 金沙 | 50% | 10% | 20% | 90% | 60% | 90% | 70% | 90% | 80% | 50% | 90% |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
| 华中 | 100% | 100% | 100% | 100% | 80% | 100% | 80% | 80% | 65% | 70% | |
| 一中 | 100% | 80% | 100% | 100% | 30% | 60% | 90% | 71% | 63% | 60% | |
| 四中 | 100% | 70% | 100% | 90% | 10% | 60% | 100% | 52% | 60% | 34% | |
| 金沙 | 80% | 50% | 100% | 90% | 50% | 40% | 90% | 46% | 51% | 43% |
通过对全市高一年级政治试卷的认真审阅,分析试题、对照参,找出学生答题中的差距,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找出其错误原因。
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该大题绝大多数都有相应背景材料引入,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关心时事政治,能够运用所学的书本理论知识灵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选择题的总体难度适中,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2、3、8、10、11、17、23、24、25、28小题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书本中的基本概念记忆不清且容易混淆。如第2题中学生分不清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两种职能。第24题中的“国有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混淆。
(2)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不能运用熟悉的原理。如第11题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出现情景学生就难以理解了。
(3)审题不清,判断不准确。如第28题很多学生没有抓住设问中“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
第二大题为判断题,学生错误集中在32、33、35、38、39题上,错误原因主要是书本知识不熟悉,概念记忆混淆。如货币的本质、价值量的决定因素、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公司与企业的含义,这些知识点都要求学生加强记忆且记忆必须准确、清晰。
第三大题为简答题,共2题,以下就每小题的答题情况作具体分析:
第41题为基础题,绝大部分学生回答尚可,说明了学生对教材这部分内容记忆较为清晰。答题形式较为合理,绝大部分同学能做到回答有针对性,层次较为清楚,条理较为清晰,能按要点答题,且有适当的联系材料。该题总分8分,学生试卷平均得分在6分左右,得分率较高,但有一部分学生在回答本题时存在抄写材料、有错别字、书写不规范等问题。
第42题为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总分10分,在答卷情况看,回答该问题第一问时大多数学生能找准教材对应点,但口语化表达比较严重。但第二问 “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问题中,劳动者应该怎么做,学生基本能回答,但企业的做法,很多同学词不达意。本题的平均得分在6分左右,得分不够理想。
第四大题为探究题,满分12分,这是一道情景题,前两问得分率较低,从答卷情况来看,不少学生不能准确理解题意,答非所问。而部分能有针对性解答的同学却出现记忆不熟练,回答问题时不能明确表述,语言表达随意性较大,不能很好地运用政治学科的一些专业术语回答问题等现象。第3问是一道基础题,学生只要能够较好地掌握书本基础知识,就能较好地回答问题,由此可见,打好基础尤为必要。
四、教学建议
1.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的具体内容、要求与层次掌握较差,这是今后高中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平时基本功训练中侧重解决的问题。
2.学生不能正确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术语答题,口语化现象较严重。对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对必要的基础知识记忆是应当具备的,尤其要提醒学生注意,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的政治课要求不一样,高中阶段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注重于增强分析理解应用能力。
3.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达不到此次考试的要求,不能从已给的材料中抽象出有关的经济学道理;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能力以及从此个别到彼个别的迁移能力较差。这些也警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部分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错别字、不当表述和不当提法。这些都启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能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也启示我们在命题中,既不回避现实问题,又要注意正面引导,从而体现政治学科的自身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