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
1、病理生理的主要任务是 C
A. 鉴定疾病的类型 描述疾病的表现
C. 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 研究疾病时的代偿功能
2、分子病学是研究
A. 疾病在分子水平上的病理变化 核酸、蛋白质受损所致的疾病
C. 酶蛋白受损所致的疾病 由DNA遗传变异所致的疾病
3、不完全康复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 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基本病理变化尚未消失
C. 主要症状消失 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
4、完全康复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C. 主要症状消失 劳动力恢复正常
5、有关体液的容量和分布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体液的容量和分布不论年龄、性别都是相同的
B.成人体液总量占体重的60%
C.成人组织间液占体重的15%
D.成人血浆约占体重的5%
6、正常成人血清钾平均浓度为
A.1.5m.2.3.4.5mmol/L
6、正常成人血清钠平均浓度约为
A.1.1.1.160mmol/L
7、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
A.白蛋白 B.球蛋白 .Na+ D.K+
8、低渗性脱水最主要的原因是
A.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剂 醛固酮分泌不足
C.大量失液后处理不当 消化道大量失液
9、高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增多
B.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无变化
C.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细胞内液减少更明显
D.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细胞外液减少更明显
10、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可导致颅内出血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水中毒
11、成人失钾最重要的途径是
A.经胃失钾 .经小肠失钾 C.经结肠失钾 .经肾失钾
12、低钾血症时心电图的特点是
A.T波低平、U波增高、ST段抬高、QRS波变窄
B.T波高耸、U波降低、ST段下移、QRS波增宽
C.T波低平、U波增高、ST段下移、QRS波增宽
D.T波高耸、U波降低、ST段抬高、QRS波变窄
13、高钾血症时的心电图特点是
A.T波高尖、QRS波增宽、P波抬高
B.T波高尖、QRS波增宽、P波压低
C.T波低平、QRS波增宽、P波抬高
D.T波低平、QRS波变窄、P波压低
14、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的发病因素是
A.肺泡毛细血管内压增高 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肺淋巴回流障碍
15、下列哪项不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原因
A.循环血量增加 门静脉回流受阻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醛固酮、ADH灭活减少
16、正常人动脉血液的pH维持在
A. 7.30~7.40 B. 7.35~7. 7.40~7.50 D. 7.30~7.50
17、血液中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A. H2CO3与HCO3-的比值 B. PaCO2
C. HCO3-与H2CO3的比值 D. HCO3-
18、BE负值增大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19、代谢性酸中毒时不会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A.心律失常 B.心肌收缩力减弱
C.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 D.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强
20、代谢性碱中毒常可引起低钾血,主要原因是
A.K+摄入量减少 B.细胞内H+与细胞外K+交换增加
C.消化道排K+增加 D.细胞外液增多使血钾稀释
21、某溺水窒息患者,其血气分析结果为:pH值7.1,PaCO2 10.07kPa(80mmHg),HCO3-27mmol/L,应诊断为: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22、慢性肺心病,右心衰竭合并水肿。血气指标:pH 7.52,PaCO2 7.8kPa(58mmHg),HCO3- 46mmol/L,应诊断为: B
A.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23、缺氧是由于
A.血液中氧饱和度降低 B.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C.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D.组织供氧不足或氧利用障碍
24、动脉血氧含量的高低取决于
A.血氧容量 B.PaO2的高低和Hb的质和量
C.动脉血的pH值及动脉血氧分压 D. 2,3-DPG的含量
25、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
A.氧容量降低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D.静脉血氧含量增加
26、下列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不属于循环性缺氧?C
A.休克 心力衰竭 C.肺动—静脉瘘 D.动脉血栓形成
27、引起发热的最常见的原因是
A.细菌感染 B.淋巴因子
C.类固醇物质 D.恶性肿瘤
28、体温每升高1℃,心率平均增加约
A. 20次/分 次/分 次/分 次/分
29、发热时
13、发热持续期热代谢特点是
A.产热超过散热 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
C.出汗明显减少 产热超过散热
30、下列哪项不属于内生致热原
A.白细胞致热原 干扰素
C.5-羟色胺 肿瘤坏死因子
31、DIC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
A. 大量微血栓形成 凝血功能紊乱
C. 纤溶过程亢进 凝血物质大量消耗
32、DIC患者出血与下列哪些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B
A.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C. 凝血因子XII被激活 抗凝血酶物质增加
33、下列哪一类不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因? D
A. 失血 烧伤 挤压伤 感染
34、休克I期(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的变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
A. 微动脉收缩 后微动脉收缩
C.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35、休克I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C
A. 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C.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36、休克肺时最早出现的酸碱失衡类型是
A.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C.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37、不符合休克早期临床表现的是
A. 面色苍白 四肢湿冷 尿量减少 脉压增大
38、高排低阻型休克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种休克?A
A. 失血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烧伤性休克
39. 心力衰竭最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A、肺循环充血 B、动脉血压下降
C、心输出量降低 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
40 下列哪种变化在急性心衰不会发生
A、心率加快 、肺水肿 C、心肌肥大 D、皮肤苍白
41. 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心衰不属于低输出量性心衰 A
A、甲亢 B、心肌炎
C、二尖瓣狭窄 D、主动脉瓣狭窄
42. 下列哪项是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现
A、颈静脉怒张 B、肝颈静脉返流征(+)C、肺水肿 D、肝肿大
43. 左心衰竭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肺不张 、肺实变 、肺淤血、水肿 、肺气肿
44. 右心衰竭时不会出现下列哪种表现
A、皮下水肿 B、颈静脉怒张 C、肝肿大、压痛 D、肺水肿
45.心衰病人使用静脉扩张剂可以
A、增强心肌收缩功能 B、改善心肌舒张功能
C、降低心脏后负荷 D、降低心脏前负荷
46、呼吸衰竭通常是指
A.内呼吸功能障碍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C.血液运输氧障碍 二氧化碳排出障碍
47、I型与II型呼衰最主要的区别是
A.动脉血氧分压 肺泡气氧分压
C.动脉血pH值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48、慢性II型呼衰病人输氧的原则是
A.持续低浓度低流量给氧 B.持续高流量高浓度给氧
C.间歇性高浓度给氧 D.呼吸末正压给氧
49、I型呼吸衰竭血气诊断标准为
A.PaO2低于4.0kPa(30mmHg) B.PaO2低于5.3kPa(40mmHg)
C.PaO2低于6.7kP(50mmHg) D.PaO2低于8.0kP(60mmHg)
50、性通气不足主要是由于
A.气道阻塞 外周气道阻塞
C.肺泡膜面积减小,膜厚度增加 肺泡扩张受
51、正常人体血氨的主要来源是
A.肠腔尿素分解产氨 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氨
C.蛋白质在肠道内分解产氨 肌肉活动产氨
52、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A.引起失血性休克 破坏血脑屏障
C.脑组织缺血缺氧 血浆蛋白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氨
53、假性神经递质的作用部位在
A.大脑皮质 小脑 间脑 脑干网状结构
54、肝性脑病是指
A.肝脏疾病并发脑部疾病 B.肝功能衰竭所致的精神紊乱性疾病
C.肝功能衰竭所致昏迷 肝功能衰竭所致的神经精神综合征
55、少尿是指
A. < B. < C. <200ml/d D . <100ml/d
56、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至肾衰竭期时,内生肌酐清除率通常下降至正常值的B
A. 2 B. 2 C. 1 D . 15%以下
9、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最能反映肾功能的是 D
A. 高血钾程度 B. 血浆尿酸氮 . 血浆肌酐 D. 肌酐清除率
57、与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无关的因素是
A. 促红素生成减少 B. 1,25-(OH)2D3减少
C. 血小板功能障碍致出血倾向 D. 铁的结合能力降低
58、慢性肾功能不全最常见的病因是
A. 肾小动脉硬化症 B. 慢性肾盂肾炎
C. 尿路慢性梗塞 D. 慢性肾小球肾炎
59. 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多尿的发生机制是
A. 原尿重吸收减少 B. 新生肾小管功能不成熟
C. 近曲小管功能障碍 D. 远曲小管功能障碍
60、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高钾血症 B. 水中毒 C. 氮质血症 D. 高镁血症
二、名词解释
1.疾病
2.代谢性酸中毒
3. 血氧分压
4. DIC
5. 休克
6. 前负荷
三、问答题
1 .常见的疾病原因有哪些?
2. 简述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3. 简述休克的防治原则?
4. 简述急性左心衰竭时肺水肿的发病机制?
5. 试述肝性脑病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