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业内容 | 质量控制要点 |
| 挂篮模型 工程 | 1.测量放样出模型的安装边线及高程,按照实际测量桥面的高程来调整模型的控制高度。 2.砼浇筑前技术人员,复核模型安装线型尺寸,测量队对模型顶板高程、平面位置进行复核,底板高程现场技术人员复核,底板高程超过1cm要求作业人员对底板进行调整。 3.技术人员检查挂篮后锚是否牢固,挂篮走船底下垫的槽钢有无变形,挂篮前吊带和后吊带是否受力,腹板对拉杆是否紧固。 4.模板打磨是否彻底、 脱模剂须涂刷均匀,模板对拉杆与堵头板的孔洞是否用土工布封堵。 |
| 挂篮钢筋 工程 | 1.在钢筋进入作业场地前,要对钢筋加工场现场加工的钢筋尺寸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检查,尺寸偏差大的不允许运至施工现场,运至施工现场的钢筋应该分区,分规格按照下垫上盖的要求进行堆放。 2.检查钢筋纵向和横向主筋、架立钢筋根数、间距,对于底板腹板箍筋与横向主筋相交处必须单面焊,纵向钢筋新浇段与已浇段的连接也必须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3.对于腹板箍筋与纵向波纹管发生冲突时允许对冲突处腹板箍筋进行切割(只针对1号块),切割后需对腹板箍筋进行焊接闭合,其余号块腹板箍筋与波纹管不冲突处一律禁止对腹板箍筋随意切割。 4.检查顶板、底板、腹板钢筋保护层,钢筋保护层需用高强度砼垫块需控制均匀且每平方米不少于4块。 |
| 挂篮砼 工程 | 1.底座混凝土浇筑前先对模型的宽度,模型顶面高程,钢筋保护层进行量测。 2.底座混凝浇筑前堵漏应彻底、严密,混凝土灌浇筑前应对模板内的积水杂物进行彻底清理,混凝土入模前应对新老砼结合面洒水润湿,箱梁号块砼需从底板对称浇筑且严禁从腹板下料,且施工现场严禁对砼进行随意加水。 3.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捣固棒振捣,应避免漏捣、过振,振捣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模板挂篮的稳定性和对拉杆是否紧固,振捣应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在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捣固棒捣固时捣固棒插入间距不大于45cm,周边捣固时捣固棒要距离模型20cm,严禁捣固棒碰撞模型,对于离析的砼坚决退回拌合站处理。 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仔细对箱梁底板、顶板收浆、抹面、整平(新老砼结合面不能有错台),整平需用赶尺将砼表面赶平整,并在砼初凝前对砼表面进行拉毛。 5.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后在顶面及时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 |
| 预应力工程 | 1.检查纵向预应力波纹管是否按图纸尺寸进行定位,定位钢筋采用井字筋,间距直线段不大于1m,在曲线段需加密不大于0.5m,纵向预应力端头锚下钢筋尺寸数量(下弯束角度、下弯坐标定位是否准确)。 2.钢绞线下料需根据预应力管道长度、两侧千斤顶长度、工作锚具、工具锚的长度下料不能过长浪费钢绞线、也不能过短导致无法安装千斤顶。 3.夹片安装好之后要用钢管将夹片统一打平禁止不将夹片打平安装千斤顶,张拉之前要检查千斤顶跟压力表是否配套,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并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5%~10%)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实施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作业人员应站在侧面。 4.张拉力拉到100%后持荷5min才能回油卸荷,预应力筋、精轧螺纹钢筋切割时严禁采用电弧焊,需用砂轮锯或切断机,且切割完预应力筋后其外露长度不小于3cm(防止预应力筋回缩)。 5. 张拉完成后应及时封锚压浆,压浆需根据压浆施工配合比现场配浆液,禁止作业人员随意更换配合比。 6.对于竖向精轧螺纹钢筋同样检查是否按图纸尺寸进行定位(横向中到中30cm、中到边分别为18.5cm,21.5cm,纵向排距50cm)定位钢筋间距,螺旋筋与锚垫板是否在一起。 7.精轧螺纹钢筋锚固端底板处钢筋露出螺母的长度为3.2cm,钢筋头距离底板的高度为4.8cm,精轧螺纹钢筋张拉端外露长度不小于15cm。 8、采取措施防止竖向管道堵塞,导致压浆不通。上下接头封堵密实,上面螺母旋紧顶住张拉盒。 9.张拉之前需将锚固端张拉槽口锚垫板上的砼浮浆清理干净,以防止张拉卸荷后精轧螺帽将浮浆压碎导致精轧螺纹钢筋回缩导致应力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