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考试试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9:18:32
文档

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两架天平保持平衡,且每块巧克力的质量相等,每个果冻的质量也相等,则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也相等,则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A.20gB.25gC.15gD.30g2.已知关于x,y的方程x2m﹣n﹣2+4ym+n+1=6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的值为()A.m=1,n=-1B.m=-1,n=1C.14m,n33==-D.14,33mn=-=3.《孙子算经》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
推荐度:
导读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两架天平保持平衡,且每块巧克力的质量相等,每个果冻的质量也相等,则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也相等,则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A.20gB.25gC.15gD.30g2.已知关于x,y的方程x2m﹣n﹣2+4ym+n+1=6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的值为()A.m=1,n=-1B.m=-1,n=1C.14m,n33==-D.14,33mn=-=3.《孙子算经》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
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两架天平保持平衡,且每块巧克力的质量相等,每个果冻的质量也相等,则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也相等,则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 )

A .20g

B .25g

C .15g

D .30g

2.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x 2m ﹣n ﹣2

+4y m

+n +1

=6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n 的值为( ) A .m =1,n =-1

B .m =-1,n =1

C .14m ,n 33

=

=- D .1

4,33

m n =-=

3.《孙子算经》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头的长、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头,则木头还剩余1尺,问木头长多少尺?可设木头长为x 尺,绳子长为y 尺,则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 4.50.51y x y x =-⎧⎨=+⎩

B . 4.5

21y x y x =+⎧⎨=-⎩

C . 4.5

0.51y x y x =+⎧⎨=+⎩

D . 4.5

21y x y x =-⎧⎨=-⎩

4.如果方程组223x y x y +=⎧⎨-=⎩的解为5

x y =⎧⎨=⎩

,那么“口”和“△”所表示的数分别是( )

A .14,4

B .11,1

C .9,-1

D .6,-4

5.如果3m 2n n m 3x 4y 120---+=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那么,m n 的值分别为( )

A .m=2, n=3

B .m=2, n=1

C .m=-1, n=2

D .m=3, n=4

6.端午节前夕,某超市用1680元购进A ,B 两种商品共60,其中A 型商品每件24元,B 型商品每件36元.设购买A 型商品x 件、B 型商品y 件,依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6036241680x y x y +=⎧⎨+=⎩

B .60

24361680x y x y +=⎧⎨+=⎩

C .3624601680x y x y +=⎧⎨+=⎩

D .2436601680x y x y +=⎧⎨+=⎩

7.某木工厂有22人,一个工人每天可加工3张桌子或10只椅子,1张桌子与4只椅子配套,现要求工人每天做的桌子和椅子完整配套而没有剩余,若设安排x 个工人加工桌子,y 个工人加工椅子,则列出正确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 )

A .22

12100x y x y +=⎧⎨-=⎩

B .22

6100x y x y +=⎧⎨-=⎩

C .2224100x y x y +=⎧⎨-=⎩

D .22

12200x y x y +=⎧⎨-=⎩

8.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轮船往返于甲、乙两地之间,顺水行船用18小时,逆水行船用24小时,若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水流速度为y 千米/时,则下列方程组中正确的是( ) A .()()1836024360x y x y ⎧+=⎪⎨

-=⎪⎩ B .()()1836024360x y x y ⎧+=⎪⎨+=⎪⎩ C .()()1836024360x y x y ⎧-=⎪⎨-=⎪⎩ D .()(

)1836024360x y x y ⎧-=⎪

⎨+=⎪⎩

9.已知方程组()21119x y kx k y +=⎧⎨+-=⎩

的解满足 x +y =3,则 k 的值为( )

A .k =-8

B .k =2

C .k =8

D .k =﹣2

10.小敏和小捷两人玩“打弹珠”游戏,小敏对小捷说:“把你珠子的一半给我,我就有

30颗珠子”.小捷却说:“只要把你的

1

2

给我,我就有 30 颗”,如果设小捷的弹珠数为 x 颗,小敏的弹珠数为 y 颗,则列出的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230260x y x y +=⎧⎨+=⎩

B .230

230x y x y +=⎧⎨+=⎩

C .260

230x y x y +=⎧⎨+=⎩

D .260

260x y x y +=⎧⎨+=⎩

11.如图所示是由截面为同一种矩形的墙砖粘贴的部分墙面,其中三块横放的墙砖比一块竖放的墙砖高10cm ,两块横放的墙砖比两块竖放的墙砖低40cm ,则每块墙砖的截面面积是( )

A .425cm 2

B .525cm 2

C .600cm 2

D .800cm 2

12.若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为x=a ,y=b ,则a+b 的值 (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13.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12120m x m

y m +++=﹣﹣,无论实数m 取何值,此二元一次方程都有一个相同的解,则这个相同的解是______.

14.有甲乙丙三堆苹果共432个,第一次从甲堆中拿出乙堆的个数给乙,第二次从乙堆中拿出丙堆的个数放入丙堆,第三次从丙堆中拿出现在的甲堆个数放入甲堆,最后甲乙丙三堆苹果数相等,则甲堆原来有____个苹果.

15.二元一次方程3x+8y=27的所有正整数解为_________;整数解有_______个. 16.新学期伊始,西大附中的学子们积极响应学校的“书香校园”活动,踊跃捐出自己喜爱的书籍,互相分享,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据调查,某年级甲班、乙班共80人捐书,丙

捐书数量的3

5

,且各班人均捐书数量均为正整数,则甲、乙、丙三班共捐书_____本.

17.已知点 C、D是线段AB上两点(不与端点A、B重合),点A、B、C、D四点组成的所有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整数,且总和为29,则线段AB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

18.关于x,y的方程组

223

321

x y m

x y m

+=+

-=-

的解满足不等式组

50

30

x y

x y

->

-<

,则m的取值范

围_____.

19.小纪念册每本5元,大纪念册每本7元.小明买这两种纪念册共花142元,则两种纪念册共买______本.

20.在某次数学竞赛中每解出一道难题得3分,每解出一道普通题得2分,此外,对于每道未解出的普通题要扣去1分.某人解出了10道题,共得了14分,则该次数学竞赛中一共有____道普通题.

21.2018年秋,珊瑚中学开启“珊中大阅读”活动,为了充实漂流书吧藏书,号召全校学生捐书,得到各班的大力支持.同时,本部校区的两个年级组也购买藏书充实学校图书室,初二年级组购买了甲、乙两种自然科学书籍若干本,用去8315元;初一年级买了A、B两种文学书籍若干本,用去6138元.其中A、B的数量分别与甲、乙的数量相等,且甲种书与B种书的单价相同,乙种书与A种书的单价相同.若甲种书的单价比乙种书的单价多7元,则甲种书籍比乙种书籍多买了_____________本.

22.两位同学在解方程组时,甲同学正确地解出,乙同学因把c写错而解得,则a=_____,b=_____,c=_____.

23.如图,小强和小红一起搭积木,小强所搭的“小塔”的高度为23 cm,小红所搭的“小树”的高度为22 cm,设每块A型积木的高为x cm,每块B型积木的高为y cm,则

x=__________,y=__________.

24.已知|x﹣z+4|+|z﹣2y+1|+|x+y﹣z+1|=0,则x+y+z=________.

三、解答题

25.阅读下列文字,请仔细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

(1)解方程组

321

327

x y

x y

-=-

+=

,我们利用加减消元法,很快可以求得此方程组的解

为;

(2)如何解方程组

()()

()()

35231

35237

m n

m n

⎧+-+=-

+++=

⎪⎩

呢?我们可以把m+5,n+3看成一个整体,

设m +5=x ,n +3=y ,很快可以求出原方程组的解为 ; (3)由此请你解决下列问题:

若关于m ,n 的方程组722am bn m bn +=⎧⎨-=-⎩与35

1m n am bn +=⎧⎨-=-⎩

有相同的解,求a 、b 的值.

26.对x ,y 定义一种新运算T ,规定()22

,ax by T x y a y +=+(其中a ,b 是非零常数且

0x y +≠),这里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四则运算.

如:()223193,1314a b a b T ⨯+⨯+==

+,()24,22

am b

T m m +-=-. (1)填空:()4,1T =_____(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2)若()2,02T -=-且()5,16T -=. ①求a 与b 的值;

②若()()310,33,310T m m T m m --=--,求m 的值.

27.李师傅要给-块长9米,宽7米的长方形地面铺瓷砖.如图,现有A 和B 两种款式的瓷砖,且A 款正方形瓷砖的边长与B 款长方形瓷砖的长相等, B 款瓷砖的长大于宽.已知一块A 款瓷砖和-块B 款瓷砖的价格和为140元; 3块A 款瓷砖价格和4块B 款瓷砖价格相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求出每款瓷砖的单价.

(2)若李师傅买两种瓷砖共花了1000 元,且A 款瓷砖的数量比B 款多,则两种瓷砖各买了多少块?

(3)李师傅打算按如下设计图的规律进行铺瓷砖.若A 款瓷砖的用量比B 款瓷砖的2倍少14块,且恰好铺满地面,则B 款瓷砖的长和宽分别为_ 米(直接写出答案). 28.如图,已知()0,A a ,(),0B

b ,且满足|4|60a b -+

+=.

(1)求A 、B 两点的坐标;

(2)点(),C m n 在线段AB 上,m 、n 满足5n m -=,点D 在y 轴负半轴上,连CD 交

x 轴的负半轴于点M ,且MBC MOD S S ∆∆=,求点D 的坐标;

(3)平移直线AB ,交x 轴正半轴于E ,交y 轴于F ,P 为直线EF 上第三象限内的点,过P 作PG x ⊥轴于G ,若20PAB A ∆=,且12GE =,求点P 的坐标.

29.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城市规定用水收费标准如下: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米3时,水费按a 元/米3收费;每户每月用水量超过6米3时,不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仍按a 元收费,超过的部分按c 元/米3收费,该市某用户今年3、4月份的用水量和水费如下表所示: 月份 用水量(m 3) 收费(元) 3 5 7.5 4

9

27

(1)求a 、c 的值,并写出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米3和超过6米3时,水费与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式;

(2)已知某户5月份的用水量为8米3,求该用户5月份的水费.

30.下图是小欣在“A 超市”买了一些食品的.后来不小心被弄烂了,有几个数据看不清.

(1)根据中的信息,请求出小欣在这次采购中,“雀巢巧克力”与“趣多多小饼干”各买了多少包;

(2)“五一”期间,小欣发现,A、B两超市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A超市累计购物超过50元后,超过50元的部分打九折;在B超市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后,超过100元的部分打八折.

请问:①“五一”期间,小欣去哪家超市购物更划算?

②“五一”期间,小欣又到“B超市”购买了一些“雀巢巧克力”,请问她至少购买多少包时,平均每包价格不超过20元?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

设每块巧克力的质量为x克,每块果冻的质量为y克,根据每块巧克力的质量相等,每个果冻的质量也相等,则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也相等,列出方程组即可解答

【详解】

设每块巧克力的质量为x克,每块果冻的质量为y克,

由题意得

32

50

x y

x y

=

+=

解得

20

30

x

y

=

=

即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20g.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

2.A

解析:A

【分析】

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列出关于m、n的方程组,解之即可.【详解】

∵关于x,y的方程x2m﹣n﹣2+4y m+n+1=6是二元一次方程,

221

11

m n

m n

--=

++=

23

m n

m n

-=

+=

解得:

1

1

m

n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解答的关键.

3.C

解析:C

【分析】

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即可列得方程组.

【详解】

设木头长为x尺,绳子长为y尺,

∵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头的长、绳子还剩余4.5尺,

∴y=x+4.5,

∵将绳子对折再量木头,则木头还剩余1尺,

∴0.5y=x+1,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找到题目中绳子和木头之间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B

解析:B

【分析】

5

x

y

=

=

x=5代入方程x-2y=3可求得y的值,然后把x、y的值代入2x+y=口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把x=5代入x-2y=3,得5-2y=3,解得:y=1,即△表示的数为1,把x=5,y=1代入2x+y=口,得10+1=口, 所以口=1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熟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方程组中每一个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5.D

解析:D

【分析】

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可得关于m 、n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m 、n 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3211m n n m -=⎧⎨-=⎩

, 解得34m n =⎧⎨=⎩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B

解析:B

【分析】

根据A 、B 两种商品共60件以及用1680元购进A 、B 两种商品,分别得出等式组成方程组即可.

【详解】

解:设购买A 型商品x 件、B 型商品y 件,依题意列方程组:

6024361680x y x y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然后再列出方程组.

7.A

解析:A

【分析】

设安排x 个工人加工桌子,y 个工人加工椅子,根据共有22人,一张桌子与4只椅子配套,列方程组即可.

【详解】

解:设安排x 个工人加工桌子,y 个工人加工椅子,

由题意得:2212100x y x y +=⎧⎨-=⎩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抽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挖掘隐含条件:一张课桌需要配四把椅子.

8.A

解析:A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顺水速度为:x y +,逆水速度为:x y -,所以根据所走的路程可列方程组为()(

)1836024360x y x y ⎧+=⎪⎨-=⎪⎩,故选A . 9.C

解析:C

【分析】

方程组两方程相减表示出x+y ,代入已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k 的值.

【详解】

解:()21119x y kx k y +=⎧⎪⎨+-=⎪⎩

①②, ②-①得:()()2218k x k y -+-=,即()()218k x y -+=,

代入x+y=3得:k-2=6,

解得:k=8,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①把小捷的珠子的一半给小敏,小敏就有30颗珠子; ②把小敏的

12给小捷,小捷就有30颗.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 【详解】

解:根据把小捷的珠子的一半给小敏,小敏就有30颗珠子,可表示为y+

2x =30,化简得2y+x=60;根据把小敏的

12给小捷,小捷就有30颗.可表示为x+y 2=30,化简得2x+y=60. 故方程组为:260260x y x y +=⎧⎨

+=⎩

故选:D.

本题首先要能够根据题意中的等量关系直接表示出方程,再结合答案中的系数都是整数,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整理化简.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设每块墙砖的长为xcm,宽为ycm,根据“三块横放的墙砖比一块竖放的墙砖高10cm,两块横放的墙砖比两块竖放的墙砖低40cm”列方程组求解可得.

【详解】

解:设每块墙砖的长为xcm,宽为ycm,

根据题意得:

103 2240 x y

x y

+

+

解得:

35

15 x

y

则每块墙砖的截面面积是35×15=525cm2,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理解题意找到题目蕴含的相等关系列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首先解方程组求得x、y的值,即可得到a、b的值,进而求得a+b的值.

【详解】

解:解方程组得: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正确解方程组是关键.

二、填空题13.【分析】

将方程整理成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若无论实数m取何值,此二元一次方程都有一个相同的解,则与m无关,从而令m的系数为0,从而得关于x和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

【详解】

将(m+1)

解析:

1

1 x

y

=-⎧

=⎩

【分析】

将方程整理成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若无论实数m取何值,此二元一次方程都有一个相同的解,则与m无关,从而令m的系数为0,从而得关于x和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

【详解】

将(m+1)x+(2m-1)y+2-m=0整理得:mx+x+2my-y+2-m=0,即m(x+2y-1)+x-y+2=0,因为无论实数m取何值,此二元一次方程都有一个相同的解,

所以

210

20

x y

x y

+-=

-+=

解得:

1

1

x

y

=-

=

故答案为:

1

1

x

y

=-

=

【点睛】

考查了含参数的二元一次方程有相同解问题,解题关键是利用转化思想.

14.【分析】

可设甲堆原来有x个苹果,乙堆原来有y个苹果,丙堆原来有z个苹果,根据等量关系:甲乙丙三堆苹果共432个,第一次从甲堆中拿出乙堆的个数给乙,第二次从乙堆中拿出丙堆的个数放入丙堆,第三次从丙

解析:【分析】

可设甲堆原来有x个苹果,乙堆原来有y个苹果,丙堆原来有z个苹果,根据等量关系:甲乙丙三堆苹果共432个,第一次从甲堆中拿出乙堆的个数给乙,第二次从乙堆中拿出丙堆的个数放入丙堆,第三次从丙堆中拿出现在的甲堆个数放入甲堆,最后甲乙丙三堆苹果数相等,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甲堆原来有x个苹果,乙堆原来有y个苹果,丙堆原来有z个苹果,依题意有

()432x y z x y x y y y z z z x y ++=⎧⎨-+-=+-=+--⎩

, 解得19812688x y z =⎧⎪=⎨⎪=⎩

故甲堆原来有198个苹果.

故答案为:198.

【点睛】

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若未知量较多,要考虑设三个未知数,但同时应注意,设几个未知数,就要找到几个等量关系列几个方程.

15.无数

【分析】

把x 看做已知数求出y ,分析即可确定出正整数解及整数解的情况.

【详解】

解:方程3x+8y=27,

解得:,

∵当x 、y 是正整数时,9-x 是8的倍数,

∴x=1,y=

解析:13x y =⎧⎨=⎩

无数 【分析】

把x 看做已知数求出y ,分析即可确定出正整数解及整数解的情况.

【详解】

解:方程3x+8y=27, 解得:3(98

)x y -=, ∵当x 、y 是正整数时,9-x 是8的倍数,

∴x=1,y=3;

∴二元一次方程3x+8y=27的正整数解只有1个,即13x y =⎧⎨=⎩

; ∵当x 、y 是整数时,9-x 是8的倍数,

∴x 可以有无数个值,如-7,-15,-23,……;

∴二元一次方程3x+8y=27的整数解有无数个.

故答案是:13x y =⎧⎨=⎩

;无数. 【点睛】

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及正整数解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将x 看做已知数求出y .

16.【分析】

根据设间接未知数列二元一次方程求各班人均捐书数,然后再求三个班共捐书即可解答.

【详解】

设甲班的人均捐书数量为x 本,乙班的人均捐书数量为(x+5)本,丙班的人均捐书数量为本,

设甲班

解析:【分析】

根据设间接未知数列二元一次方程求各班人均捐书数,然后再求三个班共捐书即可解答.

【详解】

设甲班的人均捐书数量为x 本,乙班的人均捐书数量为(x +5)本,丙班的人均捐书数量为2

x 本, 设甲班有y 人,乙班有(80﹣y )人.

根据题意,得

xy +(x +5)(80﹣y )+

2x •40=3(5)1205x +⨯ 解得:y =284035855

x x x +=++, 可知x 为2且5的倍数,故x =10,y =,

共捐书10×+15×16+5×40=1080.

答:甲、乙、丙三班共捐书1080本.

故答案为1080.

【点睛】

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题中有三个量待求,但是只有一个等量关系,因此只能设出两个未知数,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根据数量的要求及代数式的形式确定未知数的值,这是此题的难点.

17.8或9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可得图有线段6条,分别为AC 、CD 、DB ,AD 、BC 、AB ,然后根据所有线段的和为29可得关于AB 、CD 的等式,继而根据所有线段的长都是正整数以及AB>CD 利

解析:8或9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可得图有线段6条,分别为AC 、CD 、DB ,AD 、BC 、AB ,然后根据所有线段的和为29可得关于AB 、CD 的等式,继而根据所有线段的长都是正整数以及

【详解】

如图,图有线段6条,分别为AC、CD、DB,AD、BC、AB,

由题意得:AC+CD+DB+AD+BC+AB=29,

∵AC+CD+DB=AB,AD=AC+CD,BC=CD+DB,

∴3AB+CD=29,

又∵所有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整数,AB>CD ,

∴AB=8,CD=5或AB=9,CD=2,

即AB的长度为8或9,

故答案为:8或9.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等知识,正确画出图形,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8.m>﹣

【分析】

利用方程组中两个式子加减可得到和x-3y用m来表示,根据等量代换可得到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出来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将两个方程相加可得5x﹣y=3m+2,

将两个方程相减

解析:m>﹣2

3

【分析】

利用方程组中两个式子加减可得到5x y

-和x-3y用m来表示,根据等量代换可得到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出来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将两个方程相加可得5x﹣y=3m+2,

将两个方程相减可得x﹣3y=﹣m﹣4,

由题意得

320

40 m

m

+>

--<

解得:m>

2

3 -,

故答案为:m>

2

3 -.

【点睛】

此题考查含参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相结合的题目,注意先观察,通过二元一次方程的加减得到不等式组的相关式子,再进行等量代换

19.26、24或22

【解析】

【分析】

通过理解题意可以知道,本题有一组等量关系,即:小纪念册本数×5+大纪念册本数×7=142,可以根据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作答.

【详解】

解:假设购买小纪念册

解析:26、24或22

【解析】

【分析】

通过理解题意可以知道,本题有一组等量关系,即:小纪念册本数×5+大纪念册本数

×7=142,可以根据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作答.

【详解】

解:假设购买小纪念册x本,购买大纪念册y本,则x,y为整数.

则有题目可得二元一次方程:5x+7y=142,

解得:x,y有4组整数解即:

27

1

x

y

=

=

,

20

6

x

y

=

=

,

13

11

x

y

=

=

,

6

16

x

y

=

=

即有四种情况即:两种纪念册共买28、26、24或22本.

故答案为28、26、24或22本.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中等难度,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题目中所给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方程.

20.16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进行解设,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再用加减消元的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普通题一共有x道,其中解出a道,难题一共解出b道,依题意得:

3b+2a-(x-a)=1

解析:16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进行解设,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再用加减消元的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普通题一共有x道,其中解出a道,难题一共解出b道,依题意得:

(2)×3-(1)得x=16,

∴该次数学竞赛中一共有16道普通题.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中等难度,正确对方程组进行化简是解题关键. 21.311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设出甲乙的单价和数量,根据甲乙一共用去8315元, A、B一共用去6138元组成方程组,整理方程组即可解题.

【详解】

解:设乙的单价为x元/本,则甲为(7+x)元/本

解析:311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设出甲乙的单价和数量,根据甲乙一共用去8315元, A、B一共用去6138元组成方程组,整理方程组即可解题.

【详解】

解:设乙的单价为x元/本,则甲为(7+x)元/本,甲购买了a本,乙买了b本,

∴A的单价为x元/本,B为(7+x)元/本, A购买了a本,B买了b本,

依题意得:

①-②得:7a-7b=2177,

∴a-b=311,

即甲种书籍比乙种书籍多买了311本.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难度较大,设三个未知数并整理方程是解题关键. 22.﹣2 ﹣2 ﹣2

【解析】

分析:先把x=3y=-2代入ax+by=-2cx-7y=8得3a-2b=-23c+14=8 ,由方程组中第二个式子可得:c=-2,然后把解x=-2y=

解析:﹣2 ﹣2 ﹣2

【解析】

分析:先把代入得,由方程组中第二个式子可得:

c=-2,然后把解代入ax+by=-2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把代入,

得,解得,c=-2.再把代入ax+by=-2,

得,

解得:,

所以a=-2,b=-2,c=-2.

故答案为-2,-2,-2.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难度适中,关键是对题中已知条件的正确理解与把握.

23.5

【解析】

根据小强搭的积木的高度=A的高度×2+B的高度×3,小红搭的积木的高度=A 的高度×3+B的高度×2,依两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

故答案为4和5.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

解析:5

【解析】

根据小强搭的积木的高度=A的高度×2+B的高度×3,小红搭的积木的高度=A的高度×3+B

的高度×2,依两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2323

3222

x y

x y

+=

+=

,再求解

4

5

x

y

=

=

故答案为4和5.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看清图形的意思,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

24.9

【解析】

由题意得,解得,

所以x+y+z=9.

解析:9

【解析】

由题意得

40

210

10

x z

z y

x y z

-+=

-+=

⎪+-+=

,解得

1

3

5

x

y

z

=

=

⎪=

,

所以x+y+z=9.

三、解答题

25.(1)

1

2

x

y

=

=

;(2)

4

1

m

n

=-

=-

;(3)a=3,b=2.

【分析】

(1)利用加减消元法,可以求得;

(2)利用换元法,设m+5=x ,n+3=y ,则方程组化为(1)中的方程组,可求得x ,y 的值进一步可求出原方程组的解;

(3)把am 和bn 当成一个整体利用已知条件可求出am 和bn ,再把bn 代入2m-bn=-2中求出m 的值,然后把m 的值代入3m+n=5可求出n 的值,继而可求出a 、b 的值.

【详解】

解:(1)两个方程相加得66x =,

∴1x =,

把1x =代入321x y -=-得2y =,

∴方程组的解为:12

x y =⎧⎨=⎩; 故答案是:12

x y =⎧⎨=⎩; (2)设m +5=x ,n +3=y ,则原方程组可化为321327x y x y -=-⎧⎨

+=⎩, 由(1)可得:12

x y =⎧⎨=⎩, ∴m+5=1,n+3=2,

∴m =-4,n =-1,

∴41m n =-⎧⎨=-⎩

, 故答案是:41m n =-⎧⎨=-⎩

; (3)由方程组722am bn m bn +=⎧⎨-=-⎩与351m n am bn +=⎧⎨-=-⎩有相同的解可得方程组71am bn am bn +=⎧⎨-=-⎩

, 解得34am bn =⎧⎨=⎩

, 把bn =4代入方程2m ﹣bn =﹣2得2m =2,

解得m =1,

再把m =1代入3m +n =5得3+n =5,

解得n =2,

把m =1代入am =3得:a =3,

把n =2代入bn =4得:b =2,

所以a =3,b =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重点是考查整体思想及换元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

是理解好整体思想.

26.(1)

163a b +;(2)①11

a b =⎧⎨=-⎩;②53m = 【分析】

(1)把(4,-1)代入新运算中,计算得结果;

(2)①根据新运算规定和T (-2,0)=-2且T (5,-1)=6,得关于a 、b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②把①中求得的a 、b 代入新运算,并对新运算进行化简,根据T (3m-10,m )=T (m ,3m-10)得关于m 的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1)224(1)16(4,1)413

a b a b T ⨯+⨯-+-==-; 故答案为:163

a b +; (2)①∵()2,02T -=-且()5,16T -=, ∴42,225 6.4

a a

b ⎧=-⎪⎪-⎨+⎪=⎪⎩ 解得:1,1.a b =⎧⎨=-⎩

②∵a=1,b=1-,且x+y≠0, ∴22

()()(,)x y x y x y T x y x y x y x y -+-===-++.

∴()310,33103610T m m m m m --=-+=-,

()3,3103310610T m m m m m --=--+=-+

∵()()310,33,310T m m T m m --=--,

∴610610m m -=-+, 解得:53m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新运算等相关知识,理解新运算的规定并能运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7.(1)A 款瓷砖单价为80元,B 款单价为60元.(2)买了11块A 款瓷砖,2块B 款;或8块A 款瓷砖,6块B 款.(3)B 款瓷砖的长和宽分别为1,

34

或1,15. 【解析】

(1)设A款瓷砖单价x元,B款单价y元,根据“一块A款瓷砖和一块B款瓷砖的价格和为140元;3块A款瓷砖价格和4块B款瓷砖价格相等”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2)设A款买了m块,B款买了n块,且m>n,根据共花1000 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求出符合题意的整数解即可;

(3)设A款正方形瓷砖边长为a米,B款长为a米,宽b米,根据图形以及“A款瓷砖的

用量比B款瓷砖的2倍少14块”可列出方程求出a的值,然后由9

2

b

b

-

+

是正整教分情况求

出b的值.

【详解】

解: (1)设A款瓷砖单价x元,B款单价y元,

则有

140

34

x y

x y

+=

=

解得

80

60 x

y

=

=

答: A款瓷砖单价为80元,B款单价为60元;

(2)设A款买了m块,B款买了n块,且m>n,

则80m+60n=1000,即4m+3n=50

∵m,n为正整数,且m>n

∴m=11时n=2;m=8时,n=6,

答:买了11块A款瓷砖,2块B款瓷砖或8块A款瓷砖,6块B款瓷砖;

(3)设A款正方形瓷砖边长为a米,B款长为a米,宽b米.

由题意得:

7997 22114 22

b b

a a

b a b a

--

⎛⎫

⨯⨯=+⨯-

++

⎝⎭

解得a=1.

由题可知,9

2

b

b

-

+

是正整教.

设9

2

b

k

b

-

=

+

(k为正整数),

变形得到

92

1

k

b

k

-

=

+

当k=1时,

77

(1

22

b=>,故合去),

当k=2时,

55

(1

33

b=>,故舍去),

当k=3时,

3

4

b=,

当k=4时,

1

5

b=,

答: B 款瓷砖的长和宽分别为1,34或1,1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1)(2)较为简单,(3)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找出其中两款瓷砖的数量与图形之间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8.(1)(0,4)A ,0()6,B -; (2)4(0,)D -;(3)()8,8P --

【解析】

【分析】

(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2)利用三角形面积求法,由ABO ACO BCO S S S ∆∆∆=+列方程组,求出点C 坐标,进而由△ACD 面积求出D 点坐标.

(3)由平行线间距离相等得到20PAB EAB S S ∆∆==,继而求出E 点坐标,同理求出F 点坐标,再由GE=12求出G 点坐标,根据PGE OEF GPFO S S S ∆∆=+梯形求出PG 的长即可求P 点坐标.

【详解】

解:(1)40a -≥ 60b +≥,

∴460a b -++=,

40a ∴-=,60b +=,

4a ∴=,6b =-,

()0,4A ∴,()6,0B -,

(2)由BCM DOM S S ∆∆=

∴ABO DOM S S ∆∆=,

ABO ACD S S ∆∆∴=,

1122

ABO S AO BO ∆=⨯⨯=, 如图1,连CO ,作CE y ⊥轴,CF x ⊥轴,

ABO ACO BCO S S S ∆∆∆=+,

即()111222

m m ⨯⨯+⨯⨯-= 53212n m n m -=⎧∴⎨-=⎩

, 32m n =-⎧∴⎨=⎩

, ()3,2C ∴-,

而12

ACD S CE AD ∆=⨯⨯, ()134122

OD =⨯⨯+=, 4OD ∴=,

()0,4D ∴-,

(3)如图2:

∵EF ∥AB ,

∴20PAB EAB S S ∆∆==,

∴1202

AO BE ⨯=,即()40OE ⨯+=, 4OE ∴=,

()4,0E ∴,

12GE =,

8GO ∴=,

()8,0G ∴-,

20ABF PBA S S ∆∆==,

()112022

ABF S BO AF OF ∆∴=⨯⨯=⨯⨯+=, 83

OF ∴=,

80,3F ⎛⎫∴- ⎪⎝

⎭, PGE OEF GPFO S S S ∆∆=+梯形,

11818128422323PG PG ⎛⎫∴⨯⨯=⨯+⨯+⨯⨯ ⎪⎝⎭

, 8PG ∴=,

()8,8P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平移的性质,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掌握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9.(1) 1.56

a c =⎧⎨=⎩;0≤x≤6时,y=1.5x ; x >6时,y=6x-27;(2)该户5月份水费是21元. 【解析】

【分析】

(1)根据3、4两个月的用水量和相应水费列方程组求解可得a 、c 的值;当0≤x≤6时,水费=用水量×此时单价;当x >6时,水费=前6立方水费+超出部分水费,据此列式即可;

(2)x=8代入x >6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1)根据题意,得:()57.56a 96c 27a =⎧⎨+-=⎩

, 解得: 1.56

a c =⎧⎨=⎩; 当0≤x≤6时,y=1.5x ;

当x >6时,y=1.5×6+6(x-6)=6x-27;

(2)当x=8时,y=6x-27=6×8-27=21.

答:若某户5月份的用水量为8米3,该户5月份水费是21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一次函数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先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再代数求值.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题意根据实际意义准确的列出解析式,再把对应值代入求解.

30.(1)买了雀巢巧克力1包,趣多多小饼干4包;(2)如果购物在50元以内,去两家购物都一样;如果购物在50元至150元之间,则去A 超市更划算;如果购物等于150元,去两家购物都一样;如果购物超过150元,则去B 超市更划算;②小欣在“B 超市”至少购买9包“雀巢巧克力”时,平均每包价格不超过20元.

【解析】

分析:(1)设雀巢巧克力买了x 包,趣多多小饼干买了y 包.等量关系:两种食品的购买数量=30-20-5;两种食品的购买费用之和=100-18-52;

②设小欣在“B超市”购买了m包“雀巢巧克力”时,平均每包的价格不超过20元.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来求m的值.

详解:(1)设买了雀巢巧克力x包,趣多多小饼干y包,

依题意得

30-20-5

222100-18-52.

x y

x y

+=

+=

解得

1

4.

x

y

=

=

答:买了雀巢巧克力1包,趣多多小饼干4包.

(2)①设小欣累计购物额为a元.

当a≤50时,A、B两超市都不能享受到优惠,所以在任意两家购物都一样;

当50当a>100时,若在A超市购物花费少,则50+0.9(a-50)<100+0.8(a-100),解得a<150.

若在B超市购物花费少,则50+0.9(a-50)>100+0.8(a-100),解得a>150;

若在两超市购物花费一样多,则a=150.

综上可得:如果购物在50元以内,去两家购物都一样;

如果购物在50元至150元之间,则去A超市更划算;

如果购物等于150元,去两家购物都一样;

如果购物超过150元,则去B超市更划算.

②设小欣在“B超市”购买了b包“雀巢巧克力”时,平均每包价格不超过20元,

据题意可得100+(22b-100)×0.8≤20b.

解得b≥81 3 .

据题意b取整数,可得b的最小取值为9.

所以,小欣在“B超市”至少购买9包“雀巢巧克力”时,平均每包价格不超过20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弄清题意,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文档

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两架天平保持平衡,且每块巧克力的质量相等,每个果冻的质量也相等,则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也相等,则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A.20gB.25gC.15gD.30g2.已知关于x,y的方程x2m﹣n﹣2+4ym+n+1=6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的值为()A.m=1,n=-1B.m=-1,n=1C.14m,n33==-D.14,33mn=-=3.《孙子算经》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