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给这一自然段分层。
2、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 )、( )、( )等说明方法。
3、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 );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 )作比较,说明了鲸的( )。
4、写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2)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
(3)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
(4)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 )
5、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鲸的体形像鱼,所以属于鱼类。 ( )
(2)最大的动物不是象,而是鲸。 ( )
(3)鲸的种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齿鲸,另一类是虎鲸。( )
(4)须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 )
【文段二】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①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 ]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②‖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恨声。
1、在文中[ ]里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根据意思从语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⑴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 )
⑵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 )
3、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敏捷( )锐利( )警觉( )
反义词:轻快( )光滑( )敏捷( )
4、根据用“‖”分好的层,试着给每层添加一个小标题,并指出各层分别表现了松鼠的什么特点。
例: 横 渡 溪 流 :( 智 慧 )
:( )
:( )
:( )
:( )
5、指出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
⑴松鼠不像山鼠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 )
⑵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
⑶松鼠叫声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
【文段三】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是 国的著名博物学家 ,他的闻名于世的作品是《 》。
2、根据“地点的选择、搭窝的过程、窝口的特点”用“‖”将文段分为三层。
3、摘抄描写松鼠搭窝动作的词语,说说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词语摘抄:
我的感受:
4、用上写松鼠“搭窝的过程”时用到的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自己再创造一个句子: 。
5、写出下面各词的近义词。
遮蔽( )舒适( )宽敞( ) 坚实( )足够( )狭窄( )
6、把划线的句子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被”字句:
“把”字句:
【文段四】新型玻璃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没有一点儿损坏,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层意。
2、“夹丝玻璃”的特点是 作用是
【文段五】假如没有灰尘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呈现蓝色。灰尘则不同,它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阳光。我们看到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就是因为底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1、找出本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2、灰尘在散射太阳光时有什么特点?
3、我们在地面上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原因是:
4、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什么颜色?
【文段六 】松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 驯 训 )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 骄 )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 拢 )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 座 )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把文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2、按要求写词语。
写近义词: 敏捷( ) 美丽( )
写反义词: 漂亮( ) 喜欢( )
3、松鼠常吃的是: ,所以它不是肉食动物。
4、“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请用“~~~~”划出描写它的外貌的语句。
5、为什么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呢?
6、这一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文段七 】阅读阅读课文p47《新型玻璃》第一、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 ) 企图( )
反义词:坚硬( ) 安全( )
2、这两段主要讲 和 两种新型玻璃的
3、在介绍“夹丝玻璃”时,作者运用 和 这两个词形象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
4、请仿照下面的句子,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句话。
“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5、读了这两段后你一定对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而震憾,请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吧。
【文段一】鲸
1、用“//”给这一自然段分层。1-2句为第一层,3-5句为第二层。
2、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鲸的体积巨大);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大肥猪)作比较,说明了鲸的(重量)。
4、写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列数字)
(2)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举例子 )
3 作比较)
(4)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作比较)
5、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鲸的体形像鱼,所以属于鱼类。 ( × )
(2)最大的动物不是象,而是鲸。 (×)
(3)鲸的种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齿鲸,另一类是虎鲸。(√)
(4)须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
【文段二】松鼠
1、只要 就
2、蛰伏 警觉
3、机敏 锋利 警惕 沉重 粗糙 迟钝
4、对危险快速应变 警觉
储存食物过冬
跑条轻快 敏捷
叫声响亮 奇特
5、c a c
【文段三】
【文段四】新型玻璃
1、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1-2句,描写夹丝玻璃的特点。第二层:3句,列举具体事例来说明夹丝玻璃安全可靠。
2、“夹丝玻璃”的特点是坚硬、不易破碎。作用是安全可靠。
【文段五】假如没有灰尘
1、找出本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紫、蓝、青,白,蔚蓝。
2、灰尘在散射太阳光时有什么特点?
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太阳光。
3、我们在地面上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原因是:因为底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
4、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什么颜色?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文段六】松鼠
1、把文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2、按要求写词语。
写近义词: 敏捷(敏锐) 美丽(漂亮)
写反义词: 漂亮(难看) 喜欢(讨厌)
3、松鼠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所以它不是肉食动物。
4、“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请用“~~~~”划出描写它的外貌的语句。
玲(珑 拢 )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
5、为什么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呢?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 座 )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6、这一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坐姿六个方面来写松鼠的外形特征。
六阅读阅读课文p47《新型玻璃》第一、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 宝贵 ) 企图( 妄图 )
反义词:坚硬( 柔软 ) 安全( 危险 )
2、这两段主要讲夹丝网防盗玻璃和夹丝玻璃两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在介绍“夹丝玻璃”时,作者运用 安然无恙 和 藕断丝连 这两个词形象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
4、请仿照下面的句子,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句话。
“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锅的用途有很多,可以煮东西,可以炒东西,可以蒸东西,也可以焖东西。
5、读了这两段后你一定对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而震憾,请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吧。
答:我的感受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更应努力学习,长大发明更先进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