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课本基本知识点汇总(上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9:05:58
文档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课本基本知识点汇总(上册)

上册知识点总汇(一)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是一种_______,主要是由和组成。空气的成分得出按_________分数计算,大致是______占21%,氮气占_____,_______占0.94%,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2、空气污染可分为两类,有害气体如、、等和粉尘。污染源有_________的燃烧和工厂排出的________,汽车的等。NO2、SO2进入大气后,易形成_________。防治污染的方法:、、注意:空气质量日报计入空气污染物
推荐度:
导读上册知识点总汇(一)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是一种_______,主要是由和组成。空气的成分得出按_________分数计算,大致是______占21%,氮气占_____,_______占0.94%,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2、空气污染可分为两类,有害气体如、、等和粉尘。污染源有_________的燃烧和工厂排出的________,汽车的等。NO2、SO2进入大气后,易形成_________。防治污染的方法:、、注意:空气质量日报计入空气污染物
上册知识点总汇(一)

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一种_______,主要是由     和      组成。空气的成分得出按_________分数计算,大致是______占21%,氮气占_____,_______占0.94%,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2、空气污染可分为两类,有害气体如     、     、       等和粉尘。污染源有_________的燃烧和工厂排出的________,汽车的      等。NO2、 SO2进入大气后,易形成_________。防治污染的方法:                、                  、                      

    注意:空气质量日报计入空气污染物的有害气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和______。二氧化碳虽能造成温室效应,但不是质量日报所报告的。

3、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药品是        ,该物质燃烧时有大量的______生成,同时集气瓶内水面_______,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以上实验测定氧气的含量往往偏低,引起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③                        ;④                                       

该实验不能用燃烧后生成_________的物质(如碳、硫等)代替红磷,也不能用铁代替红磷,因为                           。 

考点二、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    色     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     ,    溶于水,液态和固态的颜色为        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的化学性质        的气体,具有________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         反应。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氧气不足,碳与氧气反应则生成__________。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火焰,生成一种

                  的气体,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____色的________(填化学式),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

注意:在硫燃烧的集气瓶中要加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铁燃烧的集气瓶中加水或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氧气的两个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4、危害:氧气对人也有有害的一面,如缓慢氧化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特有现象。一般可燃性气体和熔沸点较低易汽化的固体、液体,燃烧时有火焰,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易汽化的固体物质,如_______、_______等,燃烧时没有火焰。

考点三.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氮气和氧气的        不同,属于     变化)

(2) 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反应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在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锰(加热)                                           

加热高锰酸钾                                                       

②发生装置: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用             型,因为                        ;

用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氧气则用            型,因为                            。

③收集方法 :            (氧气不易溶于水)或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

④操作步骤:                                                              

⑤检验与验满:用        的小木条放在      或       ,观察木条是否        。

⑥注意事项:a试管口要____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用排水法收集完毕,先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在加热高锰酸钾的试管中塞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一、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碳单质存在形式主要有  、  和  ,由于它们的       不同,导致它们在

    性质上有很大差异。它们之间的转化是       变化。

1.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       的物质,它可用钻探机的钻头是由于它         ,可做钻石是由于它          。 

2. 石墨是    的矿物,有    感,可用做      ,质软,可做      ,有优良的   性,可用做    等。

3. 活性炭具有    的结构,有很强的  性,可做冰箱__________,防毒面具,自来水厂用活性炭来__________。

 考点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

2、可燃性:氧气充足时,发生反应:             ;氧气不足时,发生反应                 。所以单质碳做燃料时,如果不充分燃烧,不仅浪费燃料,而且还造成__________。

3、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可与           物反应,夺取氧化物里的______,生成碳的氧化物。

(1)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焦炭与氧化铁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焦炭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 ,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判断该反应发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高温下碳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两个反应都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

(1)试管口                      ;(2)酒精灯应用                        。

【易错点】①“碳”、“炭”的区别:在描述物质组成时用“碳”,如________、________等,“炭”指具体物质,一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②不同的碳单质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     性质不同,但      性质是相同的。

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___(或       )和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用钠碳酸钠代替石灰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 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是,应考虑________和________。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是,应考虑气体的_____(包括_____和________)。

 制取CO2的实验装置可组装如下:

①其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伸入_________以下,形成液封,否则生成的气体会        

                            。

②发生装置内导气管应                 ,是为了                               。

③集气瓶内导气管应伸到              ,是为了                                    。

3、收集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因为            ,又因为CO2                           ,所以CO2不能用            法收集。

4、检验CO2的方法是                                                              ,

验满方法是                                       。

5、制取CO2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四: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 CO2的物理性质:

   色   味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固体的CO2叫    ,易    ,因此可用做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CO2的化学性质(“三不二水一碳一合”)

(1)此实验除说明CO2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外,也说明CO2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因此CO2可用于做__________。

(2)此实验中紫色石蕊会变成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当加热时,又会由___色变成_____色,原因是               。依据此性质CO2可用来                      。 

(3)此实验中,CO2使澄清石灰水    ,该反应可用于检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CO2也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该反应可用于除去CO2,反应的方程式                                        。

(4)在高温下,CO2通过炽热的焦炭,此反应的方程式                         ,这个反应需要________热量。

(5)CO2可以促进植物的__________作用,因此在温室中用做__________。

注意:CO2能溶于水与CO2能与水反应,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别,前者属于___________变化,后者属于___________变化。在溶于水的CO2中只有1%与水反应。CO2水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而碳酸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

 3、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CO2    毒,  能供给呼吸。所以在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或干涸的深井时,必须做                        。

考点五:温室效应:

1、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   、    以及氟氯代烷(又名氟里昂)等。

2、温室效应的危害:导致两极的    ,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__________、农业减产等。

3、缓解措施:减少使用_________,更多地利用________;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考点六 一氧化碳

1. 物理性质:  色 气味,  溶于水,密度与空气相比           。

注意:CO只能用         法收集,不可用                法收集,原因是               。

2. 化学性质:

(1)可燃性:纯净的CO在空气中点燃时,能产生

  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因此,CO可做_________。注意,在使用CO前必须要__________,防止                             。

(2)还原性:CO可以与氧化铜,氧化铁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在此实验过程中,反应开始前应先_______再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________并继续通CO至室温,以防止____________ 。利用这个性质,常用CO做__________。

(3)剧毒性:CO极易与血液中的          结合,从而使                ,造成生物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冬天用煤取暖,如果__________就会发生煤气中毒,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若有CO参加反应,一定要通风,目的是                     。

考点七 CO的CO2性质的差异

COCO2

色味态
溶解性
密度

可燃性 

还原性
与水反应
与石灰水反应
光合作用
毒性
CO、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考点八 C、H2、CO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比较

H2还原CuO

CO还原CuO

C还原CuO

实验

装置

(画图)

反应

原理

实验

现象

操作

步骤

注意

事项

考点九 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转化关系

尽可能多的写出下图中各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自然界中的水

考点一:电解水的实验

1、实验现象:通电后,两极上有________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为________。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______火焰,是_____,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是________。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过程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考点二:过滤及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方法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综合运用时,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操作,净化效果最好。农村使用明矾净水,其中明矾起的作用是________。其中,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的常用方法是:         。 

2、过滤使用的仪器和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二低(目的是防止          ):                                        

三靠:(目的是防止         ):                                                                         

思考:过滤操作中会造成过滤不干净的原因有哪些?

考点三:硬水和软水

1、硬水是含有较多               的水,软水是___      _____的水。

2、检验硬水的方法是                                                              。 

3、硬水软化的方法:________或________。

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举例说明:                        ;                        。

5、食品中常用的干燥剂有________、铁粉。

6、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一瓶水是蒸馏水: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        。

(1)注意: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构成氧气的微粒是       ,则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构成金属的微粒是        ,所以保持水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构成氯化钠的是        ,则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是                 。

(2)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具有相似的性质(共性):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   

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________,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________。

氨的扩散,物质的溶解,汽油的挥发,是因为                 ;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就是因为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因为                                             。

2、分子是保持                 的最小粒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    分,变化前后_______发生变化。分子是由        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    种原子构成,单质的分子由    种原子构成,纯净物分子由          分子构成。

3、离子是带电的       或       。离子可分为________(带正电)和________(带负电)。

如钠离子_____、氯离子_____,硫酸根离子_____,氢氧根离子_____,根离子_____,碳酸根离子_____,铵根离子_____。

考点二:原子的结构

1、原子在化学变化中      分,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反应物分子分成        ,又重新组合成新的       。在电解水的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2、原子结构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中:核电荷数 =        数 =        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电子质量忽略不计。

★三个决定: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数 (        数);相对原子质量≈     数+ 中子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数;决定原子的质量的是:      数和=     数

3、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是    个(氦为   个),属于                 结构;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      个,在化学反应中        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

       个,在化学反应中         电子。

4、原子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简便的表示原子的结构,请画出钠原子(11)和氯原子(17)的结构示意图。

考点三  元素

1、元素是具有              的          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

2、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        和          。

3、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前四位(按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依次为:                  。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4、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   ,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       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个号,叫做       。它与元素原子        

在数值上相同。

考点四 化合价

1、化合价有      价和      价之分。

2、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化合物中,氧通常是     价,氢通常是     价。金属元素常显     价;非金属元素常显______价,非金属元素与氢或金属结合时显    价;跟氧结合时显    价。如CH4中碳元素________价,CO中碳元素显____价,FeO中铁元素显____价。

4、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可有不同的化合价,如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和______。

5、元素的化合价和离子所带电荷的书写比较 

离子符号化合价举例
正负号及数值的位置
正负号与数字的顺序
数值为“1”是否可以省略

考点五  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宏观表示           ;②微观表示            

③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________。

   如:N的意义:                                                             

       Cu的意义:                                                            

   若在元素符号前加了数字,只具有______意义,表示________的个数。如2N     

2、化学式的意义:

化学式的含义(以CO2为例)

质的

含义

宏观
微观
量的含义1、表示相对分子质量

2、表示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

3、表示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若在化学式前面加了数字,只具有_________意义,表示________的个数,如2H2SO4表示_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意义举例:2H2+O2 点燃 2H2O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
4、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几种含义: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含义:2O               、O2                                、2O2                              、O2-                 、                    、CO2                                             。

考点六 根据化学式计算

1、计算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硫酸铵〖(NH4)2SO4〗中氮和氧的质量比。

3、计算NH4NO3中氮的质量分数

4、80吨氧化铁中含铁元素多少吨?

5、多少克铵(NH4NO3)中含氮元素7克?

6、原计划用90千克尿素〔CO(NH2)2〕,现因缺货,改用铵(NH4NO3)。计算需要用多少千克的铵才能与90千克尿素的含氮量相当。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生一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从宏观看化学变化是                   ;用微观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

4、________________叫物理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                                叫化学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化学反应在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________的变化,________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收热量的反应称为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质量守恒定律

1、                        =               ,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        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如水受热变水蒸气,这个   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质量守恒强调的是      守恒,而不是体积守恒,例如                 。

2、一切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变化。

3、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

一定改变的是:①           ;②            ;可能改变的是:                      。

考点三  基本反应类型

1、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          、          、         和        四大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的特证是     ,如;                 ;分解反应的特征是      ,如:                        

2、按照反应中物质有无得氧、失氧可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但是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这种氧化反应叫             ,如

           、          、         。

(2)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           的反应。夺取含氧化合物中氧的物质叫     ,

它的性质叫       ,常见的还原剂有     、     、      。

注意: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分类依据不同,两者没有必然联系,如                     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                   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

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一 燃烧和灭火

1. 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燃烧需要________。(2)可燃物要与________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________。

2. 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移走________。(2)可燃物要与氧气(或空气)________。(3)可燃物的温度降到________以下。

3. 爆炸:可燃物在________急速燃烧(或大面积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 注意: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明火均有可能引起燃烧而发生爆炸。如:    、      、     、    

4. 了解几种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及注意事项。泡沫灭火器可用来扑灭            ;干粉灭火器可用来扑灭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                    。如:电器着火要用________灭火,档案室、高精密仪器着火要用________来灭火。

5. 熟记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常使用的图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1)可燃物的性质。(2)              。(3)                      。

7、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燃烧要有足够多的________,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________。

8、燃料充分燃烧的优点:               ,                ,                   。

考点二、燃料和能量

1. 三大化石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为混合物、不可再生能源)。

(1)煤:主要含碳元素,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黑色的金子”。煤经过干馏后化学变化,分解出的有用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煤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

这个变化是_______变化。

(2)石油:主要含   、   元素,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石油经过分馏可以得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做燃料,_______可以做蜡烛,_______用来铺路。分馏属于________变化。

(3)天然气(沼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________,是较清洁的能源。

①甲烷的化学式:________,是最简单的_______物

②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溶于水。 

③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考点三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举例:______________。放热反应中      能转化为      能。

(2)吸热反应:高温或加热的反应一般为吸热反应。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四、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酸雨的危害:①                  。②                  。③                。

3.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减少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措施:

①改变发动机的_______方式,以使汽油充分燃烧。②使用_______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③使用_______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④加大汽车尾气的监测力度,禁止没有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5. 两种绿色能源:________、________,属于可再生能源。

(1)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________。具有可燃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①节约石油资源;②减少汽车尾气;③促进农业发展;④乙醇可以再生。

氢气(H2):

(1)实验室制取H2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收集H2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所有气体中最小)。

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

氢气:(最清洁最理想的能源)

(1)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需解决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开发的新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定要遵守            。为了保证安全,不能用手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        。不得用嘴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要            ,要            ,仪器用毕要          。

2.洗涤试管时,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_________刷洗。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___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__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_________上或指定的地方。

3.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       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                  ,以备下次使用。

4.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_____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_____以后,再把容器____________,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______          _______。

5.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未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________,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_______)小心地送至试管______部,然后使试管__________起来。

6.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取用液体药品时的注意事项和原因是:

(1)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子上,这是为了                  。

(2)倾倒液体时,瓶口______________试管口,应该缓慢地倒, 这是为了防止                              

(3)拿细口瓶倒液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         ;这是为了防止                             ;

(4)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这是为了防止                。

7.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       量出体积。量筒的使用:

(1)量程的选取:选取量程比所量液体体积_______________的量筒;

(2)禁用范围:不得给量筒____________,不得用量筒作__________或在量筒里配制__________;

(3)量液时,量筒必须          ,视线要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8.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_________。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__________在上,不要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防止液体倒流,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______________。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_________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            ),以备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______________。

9.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绝对禁止向_________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______________;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_____盖灭,不可______________。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_______        _______。

10.给液体加热时,操作的事项及要点是:

(1) 用试管夹夹住该试管,就夹在____________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就对着______________,防止                      

(3)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应该擦干再加热,以防止________      ______;

(4)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不能立即用         冲洗,以防止___________     ___;

(5)加热前应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操作要点是_____         _________。

(6)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                  。

文档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课本基本知识点汇总(上册)

上册知识点总汇(一)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是一种_______,主要是由和组成。空气的成分得出按_________分数计算,大致是______占21%,氮气占_____,_______占0.94%,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2、空气污染可分为两类,有害气体如、、等和粉尘。污染源有_________的燃烧和工厂排出的________,汽车的等。NO2、SO2进入大气后,易形成_________。防治污染的方法:、、注意:空气质量日报计入空气污染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