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项目 |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情况 | 标准 分值 | 评定 分值 |
管理措施/ 13分 | 1 | 工程项目建立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 2 | ||
2 | 工程项目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及管理目标 | 2 | |||
3 |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有绿色施工管理措施或专项方案。 | 3 | |||
4 | 工程绿色施工宣传教育、检查整改纪录 | 2 | |||
5 | 噪声监测记录 | 2 | |||
6 | 工程项目因成立绿色施工领导小组 | 2 | |||
节水 / 13 分 | 1 | 施工现场用水布置图,明确水源控制部分。 | 2 | ||
2 | 施工及生活用水有节水系统及节水器具 | 2 | |||
3 | 有施工基础降水和非传统水源再利用措施。 | 2 | |||
4 | 有节约用水、防止水资源污染和土质防污染措施。 | 2 | |||
5 | 施工用水有专人负责。 | 2 | |||
6 | 绿化浇灌尽量少用市政自来水;施工用水设立循环水池 | 3 | |||
节电 / 节能源/ 12分 | 1 | 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状态。 | 2 | ||
2 | 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 | 2 | |||
3 | 加强节电宣传,办公区、生活区禁止长明灯;施工现场无作业区域禁止长明灯。 | 3 | |||
4 | 选用节能电线和灯具;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充分利用太阳能。 | 3 | |||
5 | 办公区空调温度不宜过高;无人时关闭电脑、打印机、照明灯、空调(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度)等办公电器。 | 2 | |||
节材 / 节资源 / 22分 | 1 | 合理安排材料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 2 | ||
2 | 材料运输工具、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 3 | |||
3 | 优化钢筋配料及构件下料方案,减少浪费及错误下料。 | 2 | |||
4 | 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材料浪费;采用环保型材料。 | 3 | |||
5 | 水、电、气、热、燃料使用实行限量和计量管理。 | 2 | |||
6 | 使用建筑机械有节能和降耗措施 | 2 | |||
7 | 有减少资源消耗和材料节约再利用措施(如:复印纸) | 2 | |||
8 | 现场办公、宿舍临建材采用节能环保材料 | 2 | |||
9 |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 | 2 | |||
10 | 采用科学方法开挖土方及防止泥土流失。 | 2 |
环境保护 | 粉尘/ 12 分 | 1、现场运输车辆出入口设车辆清理冲洗设施,防止泥沙带出现场。 | 2 | ||
2、场地和主要道路有硬化、降尘措施 | 2 | ||||
3、土方回填堆放、易飞扬颗粒材料有遮盖措施 | 2 | ||||
4、采用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施工减少扬尘 | 2 | ||||
5、建筑物拆除、剔凿施工,市政道路铣刨和路基碾压施工,建筑物楼层内垃圾清理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 2 | ||||
6、水泥、外加剂等其他易飞杨细颗材料必须入库存放。装卸材料时应轻拿轻放并苫盖严密,防止遗撒、扬尘。 | 2 | ||||
噪声 / 8 分 | 1、夜间施工不违规,噪声排放不超标,有监测记录。 | 2 | |||
2、办公区和生活区采取措施降低和控制人员活动噪声。 | 2 | ||||
3、施工现场材料搬运、施工有效减少人为施工噪声 | 2 | ||||
4、强噪音施工机具设备采取封闭措施 | 2 | ||||
其它/ 20分 | 1、施工、办公和生活垃圾、废弃物分类封闭存放,集中、清运不遗撒。 | 4 | |||
2、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 3 | ||||
3、有效控制有害气体排放控制,如车辆设备尾气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 2 | ||||
4、不得焚烧产生有毒气的物品,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 2 | ||||
5、所有用油设备下方设置接油盘,油品回收再利用,防止污染土地 | 2 | ||||
6、合理布置现场高处照明,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 | 2 | ||||
7、电焊作业等强光污染工序,采用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 2 | ||||
8、对施工区域内的遗址文物、古树名木、土地植被有保护方案和措施。 | 3 | ||||
应得分 实得分 得分率 折合标准分 |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