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伶官传序》优秀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9:04:42
文档

《伶官传序》优秀教案

伶官传序一、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二、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水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三、时代背景: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
推荐度:
导读伶官传序一、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二、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水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三、时代背景: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
伶官传序                                                    

一、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二、作者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 ,北宋吉水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三、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伶官传序》是欧阳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后叛乱四起,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 箭射死庄宗。

四、判断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函: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盒子里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夜、东:名词作状语  四:数词作状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使动用法

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形容词用作名词

五、判断句子的句式特点

  A、此 三 者,吾  遗  恨  也

 、盛 (之) 以 锦 囊

 、系 燕  王  父  子  以  组

 、身 死  国 灭,  为 天  下  笑

 、智 勇  多 困 于 所 溺

 、遣 从 事  以 一  少 牢 告(于) 庙 

 、燕 王,吾 所  立

  介词短语后置:B  C  E

   被动句:D  E

判断句:A  G

省略句:B  F  

六、翻译下列句子:

 1、岂得之难而守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考察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为吧?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智勇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七、分析课文

1、找出观点句(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依据(论据)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3、论证手法: 对比

八、结构:

论点:盛衰之理,岂非人事

论证:举庄宗为例,原其得与失

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

失: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

盛: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衰: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九、小结:写作特色

 清人王符曾、沈德潜评价《伶官传序》,都认为关键是“善用抑扬之法”,你能看出文中是怎样使用这种笔法的吗?

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

十、名句积累:

1、“满招损,谦得益。”

释: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释: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3、“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释: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十一、思考:

在一百多年后的北宋中叶,作者重新提这件史实,有何意义?

明确: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戒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文档

《伶官传序》优秀教案

伶官传序一、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二、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水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三、时代背景: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