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纲要依据2020部编教材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是在理清本学期的课程在本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上,明确了本学期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整体的逻辑关系,知识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给学生了一张认知地图,通过描述学习的目的地,画出学习线路图,提供学习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明确本学期的课程教学安排、学习任务,把握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进而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课程学习方面的成就。
【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着眼于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着力于加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册教材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综观整册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优美如散文,抒情如诗歌,还是质朴如记叙文,都给予学生丰富的多层面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涵养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充实精神世界,让学生享受着一份丰盛的情感大餐。教学目标明确而富有整体性。
【学生分析】:
五年级在小学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四年级的衍生又是六年级的铺垫。我们的学生虽然已有几年的学习经验,但还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学习兴趣不是很高,部分学生甚至有厌恶感,同时,许多学生还是为学习而学习,谈不上兴趣问题;
2、回家不会学习,无正确的学习方法,不知如何看书.学习态度谈不上十分端正,回家以后巩固时间很少,且缺乏有效的巩固手段,练的机会明显不足。
3、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导致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无明确的计划,有作业就写,无作业就玩。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回家看书也只是应付家长,作业不能很好完成,作为语言性学科,听与读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大多数学生这一点做的不好,这在听力测试时表现的尤为明显。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语文学习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2、积极参加小组、全班的交流讨论,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竞相发表见解和看法,感受学习快乐。
3、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自主学习,有争当学习小主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感兴趣,更加乐于语文学科学习。
4.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看到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5.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6.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7.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通过学习真正感受前辈和军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大人格。
8.通过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9.阅读课文让学生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学会根据情景编写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
10.阅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11.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看漫画并写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了解本学期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围绕《课程纲要》展开讨论,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本册教材依然按专题进行编组,按照顺序依次给我们介绍了童年往事、古典名著之旅、遨游汉字王国、家国情怀、作者笔下的人、思维、异域风情、这八个方面的内容。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主题里边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精彩的课文。
(1)第一组教材以“童年往事”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展示古代儿童生活画面的《古诗三首》;有著名作家萧红回忆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快乐的《祖父的园子》;有著名作家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还有陈慧瑛描写一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梅花魂》。
(2)第二组教材以“古典名著之旅”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项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有根据《红楼梦》第七十回选编的《红楼春趣》。
(3)第三组教材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主题,安排了“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汉字”两部分教学内容。“汉字真有趣”通过“字谜七则”“门内添‘活’字”“有趣的谐音”“‘枇杷’和‘琵琶’”“有趣的形声字”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开展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等。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我爱你,汉字”安排了“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如,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指导学生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
(4)第四组教材以“家国情怀”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三首》;有介绍痛失爱子时的坚强精神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有介绍前辈刘伯承事迹的《军神》;还有介绍前辈方志敏事迹的《清贫》。
(5)第五组教材围绕“作者笔下的人”这一主题安排了两篇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以及习作例文、习作等项教学内容。
(6)本组教材以“思维”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三篇课文有选自《韩非子•难一》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有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改写的《田忌赛马》;还有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
(7)本组教材以“异域风情”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三篇课文有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有捷克著名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牧场之国》;还有介绍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建筑的《金字塔》。
(8)本组教材以“语言的艺术”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三篇课文有选自《世说新语》的《杨氏之子》;有著名作家丰子恺的《手指》;还有儿童文学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的发现》。
【教学措施】:
(1)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是本册的语文素养之一。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从“有趣”走向“可爱”。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有趣,更应感受到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真诚的爱。
(4)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5)教学时,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这是学年的语文素养。
(6)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这是本学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掌握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进度表: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表
| 周次 | 时间 | 教学内容 | 备注 |
| 一 | 3.2—3.6 | 《古诗三首》(3)《祖父的园子》(2) 书法展评(1)假期读书交流会(2) | |
| 二 | 3.9—3.12 | 《月是故乡明》(1)《梅花魂》(1)《口语交际》(1)《习作》(2)课外阅读(2)书法(1) | |
| 三 | 3.16—3.20 | 《语文园地》(2)《草船借箭》(2) 《景阳冈》(2)课外阅读(1)书法(1) | |
| 四 | 3.23—3.27 | 《猴王出世》(1)《红楼春趣》(1)《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书法(1) | |
| 五 | 3.30—4.3 | 《快乐读书吧》(2)《汉字真有趣》(2) 课外阅读(2)书法(1) | |
| 六 | 4.6—4.10 | 《我爱你,汉字》(2) 《古诗三首》(3) 课外阅读(1) | 清明节放假1天 |
| 七 | 4.13—4.17 | 《青山处处埋忠骨》(2)《军神》(2) 课外阅读(2)书法(2) | |
| 八 | 4.20—4.24 | 《清贫》(1)《习作》(2) 《语文园地》(2) 课外阅读(1) 书法(2) | |
| 九 | 4.27—5.1 | 《人物描写一组》(2)《刷子李》(2) 课外阅读(1)书法(1) | 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 |
| 十 | 5.4—5.8 | 《习作例文》(1)《习作》(2)《自相矛盾》(2) 课外阅读(2)书法(1) | |
| 十一 | 5.11—5.15 | 《田忌赛马》(2)《跳水》(2) 课外阅读(2)书法(2) | |
| 十二 | 5.18—5.22 | 《习作》(2)《语文园地》(2)《威尼斯的小艇》(2) 课外阅读(1)书法(1) | |
| 十三 | 5.25—5.29 | 《牧场之国》(2)《金字塔》(1)《口语交际》(1)《习作》(2)课外阅读(1)书法(1) | |
| 十四 | 6.1—6.5 | 《语文园地》(2)《杨氏之子》(1)《手指》(2) 课外阅读(2)书法(1) | |
| 十五 | 6.8—6.12 | 《童年的发现》(1)《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书法(1) | |
| 十六 | 6.15—6.19 | 复习(8) | |
| 十七 | 6.22—6.26 | 复习(6) | 端午节放假一天 |
| 十八 | 6.28—7.3 | 复习(8) | |
| 十九 | 7.6—7.10 | 期末考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