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解决方案:
用发酵菌种快速发酵的特点可以到达以上效果。
二、鸡粪作主料堆肥实验流程
1.材料准备
1.材料准备
| 项目 | 数量 | 占比例 | 备注 |
| 鸡粪(湿) | 1.2吨 | 60% | 湿料 |
| 牛粪(干) | 0.4吨 | 20% | 干料 |
| 米糠(木糠) | 0.4吨 | 20% | 干料 |
| 合计 | 2吨 |
(1)准备一个水桶,装20公斤自来水(最好河水或井水,因为自来水中的氯气对微生物有损害,如需用自来水则取水后沉放2小时后使用)
(2)加入200克红糖在20公斤水中。
(3)加入0.3公斤堆肥厂专用菌种,搅拌均匀后,进行菌种活化过程。此过程需要4小时,中间每隔一小时搅拌一次,每次搅拌时间为1分钟。共搅拌4次。完成后待用。
(4)另外准备水桶一个,装5公斤米糠,加入2.5公斤水(最好河水或井水,因为自来水中的氯气对微生物有损害,如需用自来水则取水后沉放2小时后使用)。加入0.2公斤粗纤维降解菌,搅拌均匀后,进行菌种活化过程。中间不需搅拌,此过程需要2小时即可,完成后待用。
3、资材配比调节含水率。
按上述配方表 加入物料搅拌均匀,调节含水在50%左右为佳。(用手抓起一把物料,用力握紧有水从指缝流出,不滴即可)
4、加入菌种
在进行资材配比调节含水率的同时,可以加入菌种(应该准备两人),一人通过活化后的堆肥厂菌种液加到喷雾器里面,进行菌种喷洒。另一人,通过手撒方式加入活化后的粗纤维菌种。两个菌种加入可以同时进行。
5.、后续工作
确保菌种均匀加入后,后续处理工作可以按正常的堆肥流程处理。(插上温度计记录温度变化、记录ph值等)
堆肥过程数据记录
堆肥完成后分别插上温度计,按下表进行数据记录
堆肥实验数据记录
| 发酵天数 | 温度 | Ph值 | 含水率 | 是否翻堆 | 臭味 | 堆体腐熟度描述 |
| 第一天 | ||||||
| 第二天 | ||||||
| 第三天 | ||||||
| 第四天 | ||||||
| 第五天 | ||||||
| 第六天 | ||||||
| 第七天 | ||||||
| 第八天 | ||||||
| 第九天 | ||||||
| 第十天 | ||||||
| 第十一天 | ||||||
| 第十二天 | ||||||
| 第十三天 | ||||||
| 第十四天 | ||||||
| 第十五天 |
正常情况下,在7天左右可以翻堆一次(应该保证55度-60度持续时间有2天以上),如果温度上升到80度以上需要马上翻堆,否则会导致堆体炭化,而影响堆肥质量。一般过程只要翻堆三次即可)。
7. 腐熟:
最后一次翻堆完成后,温度开始下降,并处于稳定过程(一般为40度左右)堆体进入后熟阶段。此时堆体颜色较为均匀,有机质趋于稳定,可以标志有机肥的完熟,可以进行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