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词解释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际收支按特定账户(项目)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表示出来的统计报表,记录一定时期本国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交易。
复式记账法:反映每一项业务活动时,按其内容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上进行登记。
汇率:
J曲线效应: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下,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时滞效应。即货币贬值后,贸易收支不会立即得以改善,反而会在短期内进一步恶化。
国际储备:各国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和保持本国货币的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也叫国家储备。
即期外汇:以当时外汇市场的价格成交,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的外汇买卖。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折合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折合若干单位外国货币。
固定汇率: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行的货币制度下通行的汇率制度,这种制度规定本国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稳定。
浮动汇率: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不由官方制定,而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可自由浮动,官方在汇率出现过度波动时才出面干预市场。
汇率制度:指各国对于确定、维持、调整、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所做出的安排与规定。
自由浮动:对汇市不加任何干预。
管理浮动:对汇市进行或明或暗的干预。
远期外汇交易:指成交后不立即进行交割,而是约定在将来的某个日期进行交割的外汇买卖。
掉期外汇交易:是指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某种外汇时 ,同时卖出(或买进)金额相等,但期限不同的同一种外币的外汇交易活动。
外汇期货交易:它是在有形的交易场所,通过结算所的下属成员公司或经纪人,根据成交单位、交割时间标准化的原则,按约定价格买进或卖出远期外汇的一种外汇业务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确定的、调节各国货币关系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定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安排和惯例。
信贷市场;
外汇风险:因汇率变动对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产生影响而可能造成的损失。
QDII;QFII;辛迪加贷款;
经常项目:记录实际资源的流动,包括货物、服务、收益、经常转移四个项目。
金融与资本项目: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金融、非生产资产交易;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三项。
结构性失衡: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外汇管制:指通过颁布外汇管理法令、法规和条例,对一切涉及外汇的对外经济活动和汇率进行管制。
马歇尔-勒纳条件;
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一价定律;
不可抵补套利:即套利单纯依据利率的差异进行投资,这种套利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可抵补套利:就是将低利率货币兑换成高利率货币进行投资,同时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卖出预期于投资结束时收回的本金和利息购回原来的货币,以抵补投资期间可能发生的汇率变动风险。
BSI法;LSI法;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简答题
1、外汇的作用有哪些?
1)作为国际结算的计价手段和支付工具,便利了国际结算。
2)通过国际汇兑可以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使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流通成为可能。
3)促进了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
4)便利了国际间资金供求的调剂,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5)外汇储备为国际储备,起着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
6)节约流通费用,弥补流通手段的不足。
2、简述国际储备的作用。
1)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2)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稳定
3)国家对外借债、还债的信用保证
3、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如何决定与调整?
决定基础为:铸币平价(两种货币之间含金量之比)
调整:“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能自动调节汇率。
汇率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以黄金输送点为波动界限,黄金输出点为上限,黄金输入点为下限。
4、掉期外汇交易有哪些主要特点?
1)买进和卖出的货币数量相同。
2)买进和卖出的交易行为同时发生。
3)交易方向相反、交割期限不同。
5、影响一国国际储备规模的因素
1)对外贸易状况
2)国际融资能力
3)汇率制度
4)货币的国际地位
5)外汇管制程度
6)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7)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
8)其他因素。如国际形势走向
6.掉期交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外汇保值和防范汇率风险
2)改变外汇的币种
3)调整银行资金期限结构
7.简述外汇期货与远期外汇交易的区别。
1)外汇期货是买方或卖方与期货市场的结算所签约,与结算交易所发生直接的合同关系;而远期外汇交易是买卖双方签约。
2)外汇期货交易是标准化、格式化的远期外汇交易。合同金额标准化,交割期限和交割日期固定化。
3)外汇期货交易在交易所进行竞价交易;而远期外汇交易是分散的,由交易双方进行场外交易。
4)外汇期货的买方只报买价,卖方只报卖价;而远期外汇交易双方都要分别报出买价和卖价。
5)外汇期货交易实行会员制,非会员要进行外汇期货交易必须通过经纪人,并要向经纪人缴纳佣金;远期外汇交易一般不通过经纪人。
6)外汇期货交易大多数不进行最后交割;远期外汇交易大多数最后交割。
7)外汇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而远期外汇交易多数不收保证金。
8.外汇期权交易的特点。
1)期权交易下的期权费不能收回。
2)具有执行合约与不执行合约的选择权,灵活性强。
3)期权费的费率不固定。
9.简述企业防范外汇风险的措施主要有哪几种?
1)贸易条款法
2)进出口贸易结合法
3)国际信贷法
4)外汇交易抵补法
5)金融资产投资法
6)外汇风险防范多重组合法
10.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并简要说明其崩溃的原因。
作用:1)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2)稳定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
3)促进了国际货币合作,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原因:1)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这是崩溃的根本原因
2)主要发达国家之间国际收支的极度不平衡
3)主要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程度悬殊
11.简述牙买加体系的作用及弊端。
作用:1)实行浮动汇率,打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僵化的汇率制度。
2)实行了国际储备多元化。
3)用综合机制共同调节国际收支。
弊端:1)汇率极不稳定,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助长投机。
2)国际货币缺乏统一的货币标准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仍不健全
12.什么是欧洲货币市场,具有哪些特点?
欧洲货币市场就是经营欧洲美元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境外货币交易的国际资金借贷市场。
特点:1)管制较松
2)调拨方便
3)税费负担少
4)资金来源广泛
13.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确定各国货币的比价及汇率制度
2)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3)确定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结算原则
4)确定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机制。
14.简述经常项目的宏观经济含义,并分析一国出现经常项目盈余意味着什么?
含义:CA = (X-M) = Y-E
意味着:其一,该国的净对外投资额为正值(即,该国是资金的净借出方或投资者);
其二,该国的储蓄额大于国内投资额;
其三,该国的商品和服务的产出额大于消费额
15.购买力平价理论有几个版本?各自区别是什么?
绝对购买力平价: 说明某一时点汇率的决定
相对购买力平价: 说明某一时段汇率变动
三、论述题
1.如何运用各种、措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1.1 外汇缓冲
将持有的一定数量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作为外汇平准基金,用以调节外汇市场外汇的供求。
1.2财政金融
1.2.1财政:通过增减财政开支以及调整税率来调节国际收支
1.2.2金融:指货币当局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来调节国际收支
1.3汇率
汇率是指通过调整汇率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1.4直接管制
1.4.1外汇管制
1.4.2外贸管制
2.请论述汇率变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2.1汇率变动对有形贸易的影响
本币贬值——出口上升,进口下降
本币升值——出口下降,进口上升
2.2汇率变动对无形贸易及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2.2.1从价格角度来看与有形贸易的情况相似
2.2.2本币贬值——出口上升——与贸易有关的从属费用收入增加
2.3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2.3.1短期资本
2.3.2直接投资
2.3.3对外债务
2.4汇率变动对国内生产的影响
2.5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
2.6汇率变动对国内资源配置的影响
2.7汇率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试述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意义。
4.结合我国的实际,说明外汇管制的利弊。
利:防止资金逃避;维持高估的币值;便于本国财政、货币的推行;便于实施贸易上的差别待遇;保护民族工业;有利于国计民生。
弊:外汇收支难以平衡,汇率难以稳定;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的流入;导致物价上涨。
5.汇率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汇率的变化?
5.1通货膨胀率——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外国商品显得相对便宜,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币汇率下降
5.2国际收支状况——顺差则本币汇率上升,逆差则本币汇率下降
5.3利率差异(与其他国家相比)——利率水平高于他国,资本流入增加、流出减少,本币汇率上升
5.4经济增长差异——经济增长,本币汇率上升
5.5汇率(有人为因素)——为扩大出口,往往低估本币汇率;为鼓励资本输出,往往高估本币汇率
5.6外汇投机力量的影响——投机者预计某币将上升,则买进该币;反之,则抛出
5.7心理预期因素——看好某币,买入某币,升势难以遏制
5.8政治因素——战争,领导人变更都会影响
5.9外汇干预——影响汇价
6.各种外汇风险防范措施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各种防范措施达到的效果是怎样的?
7.比较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集团有关机构贷款的差异。
8.你认为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应朝哪些方向进行改革?
8.1抑止投机,防范危机,建立稳定的国际货币和信用关系是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首要目标。
8.2改革IMF的作用和职能
8.2.1增加IMF的基金份额,扩大其资金实力
8.2.2扩大IMF提供援助的范围
8.2.3增强IMF的监测和信息发布功能,为投资者和市场主体提供准确的信息,也为成员国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8.2.4恢复IMF对成员国国际收支逆差进行干预和援助的职能
8.2.5在实施援助计划时,应改变援助目标,不应将恢复危机国的对外偿付能力作为唯一目标,而应将危机国中期走出经济衰退也作为目标之一
8.3建立双向风险监控制度——不但要监控债务人的对外债务状况,还要监控债权人的对外放贷情况
9.欧元启动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9.1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9.1.1权利效应——欧元将会改变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权力结构,将遏制美元的主导地位,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由“三足鼎立”走向“螃蟹”体系。
9.1.2示范效应——世界其他地区有可能因欧元的成功而尝试进行地区性的货币合作,因为区域性的货币合作能加强参与货币合作国家货币安全地位;货币合作能降低交易成本,对
参与各方有利。
9.2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9.2.1将加深区域内部贸易的联系
9.2.2在世界贸易中以欧元计价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
10.利用利率平价理论分析短期汇率的决定因素。
| 自变量 | 国际投资重置方向 | 短期汇率的变化(e=本币/外币) |
| 国内利率(i) | ||
| 变大 | 本币资产 | e 变小(本币升值) |
| 变小 | 外币资产 | e 变大(本币贬值) |
| 国外利率(if) | ||
| 变大 | 外币资产 | e 变大(本币贬值) |
| 变小 | 本币资产 | e 变小(本币升值) |
| 预期未来即期汇率(eex) | ||
| 变大 | 外币资产 | e 变大(本币贬值) |
| 变小 | 本币资产 | e 变小(本币升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