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校园案例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9:27:58
文档

校园案例分析

校园安全案例分析永城市第三小学刘成海摘要:我校三名学生因赊欠东西,离家出走。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孩子想离家出走已蓄谋已久,并有勒索低年级学生钱财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种情况,学校该怎么做?关键词:校园安全家校沟通家庭教育案例:我校五年级学生杨某、代某、陈某,均为男孩,年龄在12岁左右。这三个孩子因学习主动性不强,成绩较差,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也不能及时完成。由于平时经常在小卖部赊零食吃,以至于欠小卖部很多钱。一次,杨某在课间又赊许多零食,正准备拿回教室,恰巧被学校管理安全
推荐度:
导读校园安全案例分析永城市第三小学刘成海摘要:我校三名学生因赊欠东西,离家出走。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孩子想离家出走已蓄谋已久,并有勒索低年级学生钱财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种情况,学校该怎么做?关键词:校园安全家校沟通家庭教育案例:我校五年级学生杨某、代某、陈某,均为男孩,年龄在12岁左右。这三个孩子因学习主动性不强,成绩较差,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也不能及时完成。由于平时经常在小卖部赊零食吃,以至于欠小卖部很多钱。一次,杨某在课间又赊许多零食,正准备拿回教室,恰巧被学校管理安全
校园安全案例分析

永城市第三小学  刘成海

摘要:我校三名学生因赊欠东西,离家出走。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孩子想离家出走已蓄谋已久,并有勒索低年级学生钱财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种情况,学校该怎么做?

关键词:校园安全  家校沟通  家庭教育

案例:

我校五年级学生杨某、代某、陈某,均为男孩,年龄在12岁左右。这三个孩子因学习主动性不强,成绩较差,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也不能及时完成。由于平时经常在小卖部赊零食吃,以至于欠小卖部很多钱。一次,杨某在课间又赊许多零食,正准备拿回教室,恰巧被学校管理安全方面的领导看见,将其东西没收后,又对其教育一番。校领导恐其再犯,找到他们的班主任,让班主任通知家长配合教育。班主任在早读课上检查同学们的作业时,微笑着来到这三位同学面前悄悄地说“你们三个赊外面小卖部的东西了?”他们三个很爽快地承认了。老师接着说:“你们欠人家小卖部多少钱?都惊动学校了。要不下午叫你们家长来学校一趟?”说完这些话,老师继续检查作业,也没把这件事往心里放。中午放学后,三位学生也没有任何异样,排好队,有说有笑地走出了学校。

下午,班主任来到学校,发现这三位学生没来上学,就立刻联系他们的家长,他们的家长说中午孩子没回家吃饭,现在正在找。班主任立即把这件事汇报给学校领导。学校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查找,在查找的过程中发现,这三个孩子准备出走已预谋好久,只是手里没攒够出走的钱。而且,这三位学生平时还有勒索低年级学生零花钱的现象,不给便对低年级学生拳打脚踢,性质相当恶劣。

学校组织人员找了一天多,三个孩子仍音讯全无,学校选择报警。直到第二天七点多,杨某的家长接到邻县的一位好心人的电话,确认孩子跑到临县打工去了,因身上没钱,又找不到活,走着回来的路上遇到好心人收留了他们,这才没出什么意外。

案例分析:

孩子为什么会离家出走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个人因素

这三个孩子都有厌学情绪,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如果老师对他们流露出不满乃至轻视的态度,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挫伤上进心,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社会的诱惑。12、13岁的孩子充满幻想,好奇心强,对外面 的世界充满憧憬。 由于涉世不深, 社会阅历不足, 他们对社会现象不能正确把握。在出走的日子里,三个孩子相约一起挣钱,将来攒够钱好出国。

二、家庭因素

这三个孩子的家庭条件较好,零花钱较多。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他们管束停留在过去的模式中,高兴时要钱就给,不问干什么。孩子犯错时或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不问青红皂白,照死里打。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三、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问题学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对于以上这三个学生的情况,学校是劝他们退学,还是让他们继续上学呢?

我认为,对于这样的学生除了给他们惩罚外,还应让他们继续上学,毕竟他们还很小,正是受教育的时候,不能因一时之错,而把他们推向社会,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犯错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无意的即失误,一种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这三个学生因一时冲动离家出走应属于失误。要说谁失误最多,恐怕要数科学家了。试问:哪一项科研成果不是经过了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败才取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培养造就,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教师,而不是。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理,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今后该怎样做呢?

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进,提高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1、学生是学校和班级安全管理的对象,所以工作的重点是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开展有效、生动、学生易于接受的安全教育活动。 

(1)改传统安全教育的以说教式为主的教育变以体验为主的教育。如2011年8月我们学校就到县消防队实地参观、体验了火灾的发生、灭火、逃生、自救等活动,真正体验到了火灾危害,掌握了自救的基本常识。

(2)通过多媒体,网络高端教学手段实现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学校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使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了解一些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学会积极预防以外伤害的发生。

(3)落实好安全教育班会,组织安全教育宣传手抄报、张贴画的活动,也开展安全教育校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社区,走入社会。

2、改变安全教育意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抓安全,关键是预防,而预防的关键是高度重视、落实到位。

(1) 提高班主任和教师各科的安全意识,在教学活动时要严格按照学科教学要求保证学生的安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熟悉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安全救护常识,学会指导学生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

(2)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4)各类设施的安全状况及时、定期进行检查,如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或上报学校有关部门,并提醒学生注意。  

3、联合互动,形成安全教育网络。

(1)实现家庭,社会,学校三方的统一。

安全教育不是学校一方的责任,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所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教育意识,要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统一。

(2)加强与学生家长在安全教育方面的交流,提高家长的认识。

(3)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

4、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

5、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化解学生间的矛盾,防止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学生的教育不是单靠一种教育力量就能一劳永逸,而要靠学校、教师、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儿童的心理素质,从而培养出一代具有开拓精神、思想上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文档

校园案例分析

校园安全案例分析永城市第三小学刘成海摘要:我校三名学生因赊欠东西,离家出走。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孩子想离家出走已蓄谋已久,并有勒索低年级学生钱财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种情况,学校该怎么做?关键词:校园安全家校沟通家庭教育案例:我校五年级学生杨某、代某、陈某,均为男孩,年龄在12岁左右。这三个孩子因学习主动性不强,成绩较差,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也不能及时完成。由于平时经常在小卖部赊零食吃,以至于欠小卖部很多钱。一次,杨某在课间又赊许多零食,正准备拿回教室,恰巧被学校管理安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