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22分)
1.药典:
2.GMP:
3.CRH:
4.HLB值:
5.热原:
6.灭菌:
7.等渗溶液:
8.增 溶:
9.防 腐:
10.置换价:
11.抛射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药品的国家标准是指 和 颁布的标准。
2.药品注册申请包括 , , 和补充申请。
3.输液剂一般分为 , , 和治疗性输液四大类。
4.注射剂pH值要求与 接近,一般控制pH在 范围内。
5.用干胶法制备乳剂,初乳中油、水、胶的比例是:植物油时 ,挥发油时 ,液体石蜡时 。
6.湿热灭菌法可分为 , , 等方法。
7.制药企业厂区一般要求控制区的洁净度为 级,洁净区为 级,无菌区为 级。
8.紫外线灭菌是无菌室灭菌的常规方法,一般在每天工作 开启紫外灯 h左右,操作间歇中亦应开启 h。
9.栓剂作全身给药应用时,应塞入距肛门口约 cm处为宜。
三、选择(每空1分,共15分)
1.不适合制成混悬剂的药物是 ( )
A 需延长药效的药物 B 水中不稳定的药物
C 难溶性药物 D 剂量小或毒性药物
2.醑剂的溶剂是 ( )
A 水 B 甘油 C 乙醇 D 酒
3.我国洁净室要求室温和相对湿度分别为 ( )
A 25℃,50% B 18~24℃, 45~55%
C 20℃, 60% D 20~25℃,50~60%
4.在注射剂中起抗氧剂作用的附加剂是 ( )
A 苯甲醇 B三氯叔丁醇 C 明胶 D亚硫酸钠
5.紫外线灭菌不适用于 ( )
A 空气 B 纯水 C 安瓿中的药物 D物体表面
6.公认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法是 ( )
A 煮沸灭菌法 B 流通蒸气灭菌法 C 热压灭菌法 D 低湿间歇灭菌法
7.在片剂辅料中,硬脂酸镁是一种优良的( )
A 粘合剂 B 稀释剂 C 崩解剂 D 润滑剂
8.下列用作肠溶衣的材料是 ( )
A CAP B PVP C PEG D HPMC
9.成膜性最佳的成膜材料是( )
A PVP B PEG C PVA D CMC-Na
10.油在软膏剂中常用作 ( )
A 润湿剂 B 增稠剂 C 增塑剂 D 保湿剂
11.通常吸入气雾剂的微粒最适宜的大小范围是 ( )
A 0.5-5μm B 5 - 10μm C ≥ 5μm D ≥ 10μm
12.下列较适合采用渗漉法浸出的药材是( )
A 新鲜药材 B 易膨胀药材
C 无组织结构药材 D 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
13.已知某药为一级反应,k为反应速度常数,则有效期为( )
A t0.9=0.105/k B t0.1=0.105/k
C t0.5=0.693/k D t0.9=0.1C0/k
14.对药物制剂稳定性有影响的处方因素是 ( )
A 空气中的氧 B 光 线
C 溶液的pH值 D湿度和水分
15.流动性好的粉体,其体止角一般为 ( )
A θ≤50 o B θ≤30o
C θ≥40 o D 40 o≥θ≥30 o
四、判断题(每空1分,共15分)
1.同温度下,湿热灭菌效果优于干热灭菌。 ( )
2.粉针剂无澄明度检查的规定。 ( )
3.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65%(g/ml)。 ( )
4.注射用水实质上是灭菌蒸馏水 ( )
5.目前各国药典法定的热原检查方法仍为家兔法。 ( )
6.只要保证输液剂中无热原,临床使用中就不会出现热原反应 。 ( )
7.输液剂中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 ( )
8.药典对颗粒剂粒度要求是能过一号筛,不能过四号筛。 ( )
9.包衣片仅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 ( )
10.药物的CRH值大,越容易吸湿。( )
11.片剂均要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 )
12.空胶囊共有8个规格,其中以5号最小 ( )
13.HLB值在8-16的表面活性剂适合作O/W型乳化剂。 ( )
14.各类表面活性剂HLB值均在0-20范围内。 ( )
15.同种药物不同剂型的制剂稳定性考察项目不同。 ( )
五、问答题(每个10分,共20分)
1.哪些处方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有影响?简述其解决办法
2.什么叫包合技术,药物形成包合物后,药物的理化性质及药理药效有何变化?
六、处方分析(5分)
下列处方为何种剂型或制剂,指出标“*”号药物的作用
处方 :
碘 5g *碘化钾 10g 蒸馏水适量 共制成100ml
一. (每个2分,共22分)
1.药典: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2.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CRH:临界相对湿度。
4.HLB值:表面活性剂型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5.热原: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的物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内毒素。
6.灭菌: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
7.等渗溶液:是物理化学的概念,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8.增 溶: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9.防 腐: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10.置换价:栓剂中药物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之比值
11.抛射剂:是气雾剂中喷射药物的动力,有时兼做药物的溶剂。
二. (每空1分,共23分)
1. 药典,SFDA 2. 新药申请,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申请,进口药品的申请
3. 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胶体输液
4. 血浆,4-9 5. 4:2:1, 2:2:1, 3:2:1
6. 煮沸灭菌法,流通蒸气灭菌法,热压灭菌法或低温间歇灭菌法
7. 100万或10万,1万,100 8. 前,1,0.5-1 9. 2
三. (每空1分,共15分)
1.D 2.C 3.B 4.D5.C6.C7.D8.A9.C10.D11.A12.D13.A14.C15.B
四. (每空1分,共15分)
1.对2.错3.对4.错5.对6.错7.对8.错9.对10.错11.错12.对
13.对14.错15.对
五.((每个10分,共20分))
1.
因素:pH值,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基质或赋型剂。
措施:pH值调节要同时考虑稳定性、溶解度和药效三方面的因素;缓冲剂应用尽可能低的浓度,或选用没有催化作用的缓冲系统;对于易水解的药物有时可采用非水溶剂;制剂处方中的辅料或赋型剂应通过实验筛选,正确选用
2.
系指一种分子被包藏于另一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的技术。
药物的溶解度增大,稳定性提高,液体药物可粉末化,可防止挥发油成分挥发;掩盖不良气味,调节释药速度,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六.(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