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朱春霆证治经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9:29:33
文档

朱春霆证治经验

朱春霆证治经验   一、虚泄推拿法   穴位组成:中脘、天枢、腹哀、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命门等,轮流使用。   手法操作:用摩、推、按三法,以缓摩为主,配合推按。   功效:补虚温运。   临床运用:主治虚泄。虚泄一般分为脾泄(滑泄)和肾泄(五更泄)两种,脾泄多属脾虚,肾泄多属肾虚,都属内伤痼疾。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能使脾气得复,运化得健。   治验举例:某男,51岁。诊见脉大,面色暗滞无华,寐不安,便溏,日行4~5次,混有粘液。证属脾泄。用上法推拿治疗56次而
推荐度:
导读朱春霆证治经验   一、虚泄推拿法   穴位组成:中脘、天枢、腹哀、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命门等,轮流使用。   手法操作:用摩、推、按三法,以缓摩为主,配合推按。   功效:补虚温运。   临床运用:主治虚泄。虚泄一般分为脾泄(滑泄)和肾泄(五更泄)两种,脾泄多属脾虚,肾泄多属肾虚,都属内伤痼疾。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能使脾气得复,运化得健。   治验举例:某男,51岁。诊见脉大,面色暗滞无华,寐不安,便溏,日行4~5次,混有粘液。证属脾泄。用上法推拿治疗56次而
朱春霆 证治经验

    一、虚泄推拿法

    穴位组成:中脘、天枢、腹哀、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命门等,轮流使用。

    手法操作:用摩、推、按三法,以缓摩为主,配合推按。

    功效:补虚温运。

    临床运用:主治虚泄。虚泄一般分为脾泄(滑泄)和肾泄(五更泄)两种,脾泄多属脾虚,肾泄多属肾虚,都属内伤痼疾。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能使脾气得复,运化得健。

    治验举例:某男,51岁。诊见脉大,面色暗滞无华,寐不安,便溏,日行4~5次,混有粘液。证属脾泄。用上法推拿治疗56次而愈。又某男,47岁, 诊见脉缓,腹膨胀作痛,便粘有脓状,日行三、四次,黎明腹痛欲圊。此肾泄之候,经推拿治疗113次痊愈。

    二、胃脘痛推拿法

    穴位组成: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等穴。

    手法操作:采用推、摩、按、拿、揉诸法。

    1.患者仰卧。医者位于右侧,先用朱氏一指禅推摩法施于胃脘部,使热气深透于胃腑,次用按法于中脘、气海及天枢穴,推按足三里。如胸闷甚者,以柔和的一指禅推法沿锁骨下缘(肋骨处)顺序而下(自上焦至中焦)。

    2.患者伏卧。医者位于左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脊柱两侧之膀胱经顺序而下至三焦俞止,要力透溪谷。然后用深沉之按法于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再如前自上而下往返3~5次。

    3.患者正坐。医者位于后。提拿肩井,候其得气而止。再以搓抄法于两胁作由上而下的往返包抄运动,须轻快柔和。

    功效:理气宽胸,行气消积。

临床应用: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在临床中虚实并见,寒热错杂并不少见,必须辨证审因,灵活掌握。推拿总以理气宽胸,行气消积为主。

    三、哮喘推拿法

    穴位组成:肺俞、肾俞、气海、关元、神阙、足三里。

    手法操作:采用推、按、摩三法。

    功效:宣肺补中。

    临床运用:主治哮喘。推拿常施于肺肾虚损,肾不纳气之虚证。

    四、痛经推拿法

    穴位组成:气海、关元、中极、血海、三阴交、归来、肾俞。

    手法操作:推摩法为主、揉、按、拿为辅。

    1.患者仰卧。医者位于右侧。用推法施治于胸部膻中穴,沿任脉顺序而下至中极穴。再用推摩法施于神阙穴周围,然后转于少腹两侧带脉、冲脉摩之,再按拿血海、三阴交。

    2.患者伏卧。医者位于左侧。推肾俞穴,手法要柔和深透,继用两大拇指按压肾俞,然后用掌根或大指鱼际揉之,以温热为度。最后推按八liao穴。

    3.患者正坐。医者立于后。推背部膀胱经俞穴,往返3~5次,以肝俞、脾俞、膈俞为主。先推后按,最后搓摩两胁,由上而下。

    功效:调理冲任,平肝理气。

    临床应用:主治妇女痛经。

    五、头痛推拿法

    穴位组成:头维、太阳、角孙、风池、风府、合谷、肩井。

    手法操作;推、按、拿、抹诸法。

    功效:通经络,和气血。

    临床运用:主治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

    治验举例:某男,74岁。诊见左偏头痛已四月,经针药治疗,效不显著。伴有形寒畏冷。苔薄白,脉弦细。证属风邪上袭。经用上法,治疗3次而愈。

    六、失音推拿法

    穴位组成:肺俞、厥阴俞、风池、颊车、肩井、合谷、三阴交。

    手法操作:推、按、拿等法。

    功效:祛风宣肺,疏肝理气。

    临床应用:主治失音。以“蝴蝶双飞势”施于风池,用一指禅推肺俞,以祛风宣肺。按揉合谷清热泻火,拿肩井、推颊车有疏风通络作用。推厥阴俞以疏肝理气。

    治验举例:某妇,40岁。诊见声音嘶哑,已经3月。病由感冒而起。 

口干欲饮,咽喉左侧微红且肿,伴有肩膺板滞不舒,面颊部酸楚。经来量少,色暗如土。舌质红,苔薄,脉弦。证属风热阻肺。 

经本法治疗一周而愈。

    七、“一指禅推拿”心得

    “一指禅”源于佛教用语,意为万法归一。“一指”是指拇指,“禅”包含有功夫的意思。即医者在练就内外功的基础上,“贯全身之气力于一指之尖,使直达病源之所在,其功效有过于药石”。一指禅推拿相传由达摩所创,是中国古按摩与天竺国按摩的结晶。它包含有推、拿、按、摩、搓、抄、(扌衮)、捻、缠、揉、摇、抖等十二种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推法,其操作术式别具一格,与众不同,为一指禅推拿学派所得特有,因此又习称为“一指禅推拿”。

    朱氏一指禅推法有施术时,要沉肩、垂肘、悬腕,以拇指的螺纹、指峰或偏峰为着力点,置于经穴之上,以每分钟120到160次的高速摆动腕部,并带动拇指关节作屈伸运动,将功力持续地透入经穴之中。医者应气沉丹田,运之于指。做到起力于腕,蓄力于掌,着力于指。手法要求柔和、均匀、持久、深透。一指禅推法具有按穴准,透力强,适应证广泛,以指代针的优点,又兼有按、揉、摩、抹、拨诸法之长,所以成为一指禅推拿的代表性手法。其他十一法,如拿、按、摩、搓、抄、(扌衮)、捻、缠、揉、摇、抖等。根据不同的病证与部位,辅助推法而选用之,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奇效。

    朱氏指出,一指禅推拿要特别注重练功,以求“导气以和,引体令柔”,“使两臂及十指骨节,能柔屈如棉”。因此,达摩所创的《易筋经》便成为练功的必修课。《易筋经》原有练功姿势十二种,一指禅推拿常着重练其中三势,即:韦驮献杵、摘星换斗、三盘落地。

文档

朱春霆证治经验

朱春霆证治经验   一、虚泄推拿法   穴位组成:中脘、天枢、腹哀、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命门等,轮流使用。   手法操作:用摩、推、按三法,以缓摩为主,配合推按。   功效:补虚温运。   临床运用:主治虚泄。虚泄一般分为脾泄(滑泄)和肾泄(五更泄)两种,脾泄多属脾虚,肾泄多属肾虚,都属内伤痼疾。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能使脾气得复,运化得健。   治验举例:某男,51岁。诊见脉大,面色暗滞无华,寐不安,便溏,日行4~5次,混有粘液。证属脾泄。用上法推拿治疗56次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