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氧气、乙炔管理办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9:29:40
文档

氧气、乙炔管理办法

俄龙兴有限公司氧气、乙炔设备的储运及使用管理制度 一、 气瓶的使用  1、氧气瓶  1)在运输前,要检查瓶嘴气阀安全胶圈是否齐全,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等。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撞,损坏和爆炸。不准装运其它可燃气体。在强烈阳光下运输时,要用帆布遮盖。2)氧气瓶在运送时必须戴上瓶帽,并避免相互碰撞,不能与可燃气体的气瓶、油料以及其他可燃物同车运输。搬运气瓶时,必须轻装轻卸,并固定牢固。不得抛、扔、倒、滑,不得将氧气瓶放在地上滚动。 3)氧气瓶一般应直立放置,且必须安放稳固,防止倾倒。
推荐度:
导读俄龙兴有限公司氧气、乙炔设备的储运及使用管理制度 一、 气瓶的使用  1、氧气瓶  1)在运输前,要检查瓶嘴气阀安全胶圈是否齐全,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等。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撞,损坏和爆炸。不准装运其它可燃气体。在强烈阳光下运输时,要用帆布遮盖。2)氧气瓶在运送时必须戴上瓶帽,并避免相互碰撞,不能与可燃气体的气瓶、油料以及其他可燃物同车运输。搬运气瓶时,必须轻装轻卸,并固定牢固。不得抛、扔、倒、滑,不得将氧气瓶放在地上滚动。 3)氧气瓶一般应直立放置,且必须安放稳固,防止倾倒。
俄龙兴有限公司

氧气、乙炔设备的储运及使用管理制度

 一、 气瓶的使用   

1、 氧气瓶   

1)在运输前,要检查瓶嘴气阀安全胶圈是否齐全,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等。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撞,损坏和爆炸。不准装运其它可燃气体。在强烈阳光下运输时,要用帆布遮盖。

2)氧气瓶在运送时必须戴上瓶帽,并避免相互碰撞,不能与可燃气体的气瓶、油料以及其他可燃物同车运输。搬运气瓶时,必须轻装轻卸,并固定牢固。不得抛、扔、倒、滑,不得将氧气瓶放在地上滚动。  

3)氧气瓶一般应直立放置,且必须安放稳固,防止倾倒。 

4)取瓶帽时,只能用手或板手旋转,禁止用铁器敲击。检查瓶阀时,只准用肥皂水检验。  

5)在瓶阀上安装减压器之前,应拧开瓶阀,吹尽出气口内的杂质,并轻轻地关闭阀门。装上减压器后,要缓慢开启阀门,开得太快容易引起减压器损坏和引起事故。 

6)在瓶阀上安装减压器时与阀口连接的螺母要可靠紧固,以防止开气时脱落,人体要避开阀门喷出方向。    

7)严禁氧气瓶阀、氧气减压器、焊炬、割炬、氧气胶管等粘上易燃物质和油脂等,以免引起火灾或爆炸。  

8)夏季使用氧气瓶时,必须放置在阴凉处,严禁阳光照射;冬季不要放在火炉和距暖气太近的地方,以防爆炸。  

9)冬季要防止氧气瓶阀冻结。如有结冻现象,只能用热水和蒸气解冻,严禁用明火烘烤,也不准用铁敲击,以免引起瓶阀断裂。  

10)氧气瓶内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完,最后要留不低于0.1MPa的氧气,以便充氧时鉴别气体的性质和防止空气或可燃气体倒流入氧气瓶内。    

11)气瓶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计、接头与导管等,要涂标记。使用气瓶时,要远离高温、明火、熔融金属飞溅物和可燃易爆物质等。一般规定相距10m以上。  

12)氧气瓶必须做定期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  

13)氧气瓶阀、胶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阀门,停止供气,使火焰熄灭。如邻近建筑物或可燃物失火,应尽快将氧气瓶移到安全地点,防止受火场高热而引起爆炸。

表1-001 氧气安全技术说明

标识中文名:氧、氧气英文名:oxygen

分子式:O2

分子量:32.00

CAS号:7782-44-7

危规号:22001

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熔点(℃):-218.8

沸点(℃):-183.1

相对密度(水=1):1.14(-183℃)

临界温度(℃):-118.4

临界压力(MPa):5.08

相对密度(空气=1):1.43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506.62(-1℃)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助燃燃烧分解产物:
闪点(℃):无意义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极限(V%):无意义

稳定性:稳定
引燃温度(℃):无意义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消防措施: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毒性接触限值:

毒理资料:

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对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工程防护: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个人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贮运包装标志: 5,11    UN编号:1072     包装分类:Ⅲ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储运条件: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源、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2、乙炔瓶   

1)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2)乙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不得任意涂改。

3)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4)使用压力不超过0.05Mpa输气流量不应超过1.5-2.0米3/时瓶。

5)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入使用,对已卧入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器使用,否则危险。禁止敲击,碰撞等粗暴行为。

6)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夏季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与明火的距离要大于10米(高空作业时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

7)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可用10℃以下温水解冻。

8)工作地点频繁移动时,应装在专用小车上,乙炔瓶和氧气瓶应避免放在一起。

9)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与乙炔接触的铜合金器具含铜量须得高于70%。

10)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下表规定的余压。?

11)乙炔瓶内余压与环境温度关系:

12)在用汽车、手推车运输乙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吊装搬运时,应使用专用夹具和防雨的运输车,严禁用电碰起重机和链绳吊装搬运。

13)装运时,应妥善固定汽车装运乙炔瓶向放置时,头部应朝向一方,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箱高度,直立排放时,车箱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三分之一。

14)夏季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严禁与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车运输。

15)装运乙炔瓶的车辆禁止烟火。

16)乙炔瓶在使用现场或班组小库内储量不得超过5瓶,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厂房相邻建造,相邻的墙应是无门窗洞的防火墙,严禁任何管线穿过。

17)乙炔瓶贮存时要保持直立,并有防倒措施,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品同向贮存,贮存间与明火和散放火地点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18)乙炔瓶严禁放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线的场所,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瓶库或贮存间有专人管理,要有消防器材,要有醒目的防火标志。

表1-002 乙炔气安全技术说明

标识中文名:乙炔英文名:acetylene

分子式:C2H2

分子量:26.04

CAS号:74-86-2

危规号:21024

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
熔点(℃):-81.8(119kpPa)

沸点(℃):-83.8

相对密度(水=1):0.62

临界温度(℃):35.2

临界压力(MPa):6.14

相对密度(空气=1):0.91

燃烧热(KJ/mol):1298.4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4053(16.8℃)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无意义聚合危害:聚合
爆炸下限(%):2.1

稳定性:稳定
爆炸上限(%):80.0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银、汞
引燃温度(℃):305

最小点火能(mJ):0.02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消防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美国 TVL-TWA ACGIH  窒息性气体。

毒理资料:动物长期吸入非致死性浓度本品,出现血红蛋白、网织细胞、淋巴细胞增加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尸检有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肺充血和脂肪浸润。

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注意。
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工程防护: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贮运包装标志:4    UN编号:  1001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储运条件: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内。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气体、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3、液化天然气瓶   

外形颜色同乙炔瓶(俄) 

1)同氧气瓶1——14条。  

2)天然气对普通橡胶管和衬垫的腐蚀作用,易造成漏气,所以必须采用耐油性强的橡胶管和衬垫。  

3)天然气比空气轻,易于挥发,遇到明火会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因此,使用场地要通风良好,便于空气对流。  

4)天然气瓶内部的压力与温度成正比。随着温度的升高,气瓶内的压力也增高,所以天然气瓶应远离热源和暖气片。  

5)冬季使用天然气瓶可用40℃以下温水加热,严禁火烤或沸水加热。     

6)过量的天然气可导致人窒息,因此使用时必须注意通风。  

7)天然气点火时,先点燃引火物再开气。  

8)不得自行倒出天然气瓶内残液,以防遇火引起火灾。 

表1-003 天然气安全技术说明

标识中文名: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英文名:methane Marsh gas

分子式:CH4

分子量:16.04

CAS号:74-82-8

危规号:21007

理化性质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熔点(℃):-182.5

沸点(℃):-161.5

相对密度(水=1):0.42(-1℃)

临界温度(℃):-82.6

临界压力(MPa):4.59

相对密度(空气=1):0.55

燃烧热(KJ/mol):8.5

最小点火能(mJ):0.28

饱和蒸汽压(KPa):53.32(-168.8℃)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188

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下限(%):5.3

稳定性:稳定
爆炸上限(%):15

最大爆炸压力(MPa):0.717

引燃温度(℃):538

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消防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毒性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300   

美国TVL-TWA  ACGIH 窒息性气体 美国TLV-STEL  未制定标准

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急救皮肤冻伤: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工程防护: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个人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贮运包装标志:4编号: 包装分类:Ⅱ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储运条件: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4、二氧化碳气瓶

表1-004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

标识中文名:二氧化碳、碳酸酐英文名:carbon  dioxide

分子式:CO2

分子量:44.01

CAS号:124-38-9

危规号:22019

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56.6(527kPa)

沸点(℃):-78.5(升华)

相对密度(水=1):1.56(-79℃)

临界温度(℃):31

临界压力(MPa):7.39

相对密度(空气=1):1.53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1013.25(-39℃)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产物:
闪点(℃):无意义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极限(V%):无意义

稳定性:稳定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消防措施: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毒性接触限值:

毒理资料:

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 慢性影响: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主诉。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急救眼: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皮肤: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工程防护: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贮运包装标志:5编号:1包装分类:Ⅲ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储运条件: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5、电石

表1-005 碳化钙、电石

标识中文名:碳化钙、电石英文名:calcium carbide;acetylenogen

分子式:CaC2

分子量:.10

CAS号:75-20-7

危规号:43025

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晶体,工业品为灰黑色块状物,断面为紫色或灰色。
溶解性: 

熔点(℃):2300

沸点(℃):相对密度(水=1):2.22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

相对密度(空气=1):

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65

饱和蒸汽压(UPa):0.13(487℃)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遇湿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乙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下限(%):稳定性:稳定
爆炸上限(%):最大爆炸压力(MPa):

引燃温度(℃):禁忌物:水、醇类、酸类。
危险特性:干燥时不燃,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在空气中到达一定的浓度时可发生爆炸性灾害。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二氧化碳也无效。须用干燥石墨粉或其它干粉(如干砂)灭火。
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黑皮病。皮肤灼伤表现为创面长期不愈及慢性溃疡型。接触工人出现汗少、牙釉质损害、龋齿发病率增高。

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就医。

眼镜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时应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注意个人卫生。

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回收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贮运包装标志:1编号:1包装分类:Ⅱ

包装方法:塑料袋、多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钢桶。

储运条件:储存在干燥、清洁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室内地面要高于室外自燃地面,以防雨水侵入。应与卤素(氟、氯、溴)、潮湿物品、易燃、可燃物等分开存放。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要充分通风,并保持干燥。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撞击和振荡。雨天不宜运输。

  

二、气焊与气割工具的使用

 1、焊炬的使用  

1)射吸式焊炬,在点火前必须检查其射吸性能是否正常,以及焊炬各连接部位及调节手轮的针阀等处是否漏气。  

2)经以上检查合格后,才能点火。点火时先开启乙炔轮,点燃乙炔并立即开启氧气调节手轮,调节火焰。

3)火焰停止使用时,应先关乙炔调节手轮,以防止发生回火和产生黑烟。  

4)焊炬的各气体通路均不允许沾染油脂,以防氧气遇到油脂而燃烧爆炸。  

5)根据焊件的厚度选择适当的焊炬及焊嘴。并用板手将焊嘴拧紧,拧到不漏气为止。  

6)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气体通路或阀门有漏气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消除漏气后,才能继续使用。   

7)不准将正在燃烧的焊炬随手卧放在焊件或地面上。  

8)焊嘴头被堵塞时,严禁嘴头与平板摩擦,而应用通针清理,以消除堵塞物。   

9)工作暂停或结束后,应将氧气和乙炔瓶关闭,并将压力表的指针调至零位。同时还要将焊炬和胶管盘好,挂在靠墙的架子上或拆下橡皮管将焊炬存放在工具箱内。

10)使用焊炬时应当注意尽可能防止产生回火。如果操作中发生回火,应急速关闭乙炔调节手轮,再关闭氧气调节手轮。     

 2. 割炬的使用     

    以上介绍的焊炬的安全使用也同样适合于射吸式割炬。但是使用射吸式割炬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在开始切割前,工作表面的厚漆皮、厚锈皮和油水污物等应加以清理,防止锈皮伤人,在水泥地面上切割时,在垫高工件或者被切割处工件下方垫上钢板,防止水泥地面爆皮伤人。  

2)在正常工作结束时,应先关闭切割氧调节手轮,再关闭乙炔和预热氧调节手轮。在回火时应快速地按以上顺序关闭各调节手轮。    

    3.减压器的使用:    

1)减压器上不得沾染油脂。如有油脂必须擦净后才能使用。  

2)安装减压器之前,要略打开氧气瓶阀门,吹除污物,预防灰尘和水分带入减压器内。    

3)装卸减压器时必须注意防止管接头螺纹损坏滑牙,以免旋装不牢固射出。     

4)减压器出口与氧气胶管接头处必须用铁丝或管卡夹紧。  

5)打开减压器时,动作必须缓慢,瓶阀嘴不应朝向人体方向。  

6)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工作压力表的压力数值,工作结束后应从气瓶上取下减压器,加以妥善保存。  

7)减压器冻结时,要用热水和蒸汽解冻,严禁用火烘烤。在减压器加热后,应吹除其中的残留水分。  

8)各种气体的减压器不能换用。  

9)减压器必须定期检修,压力表必须定期校验。   

    4.氧气与乙炔胶管的使用  

1)应分别按照氧气胶管国家标准和乙炔胶管国家标准规定保证制造质量。胶管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阻燃特性。   

2)在保存、运输和使用胶管时必须维护、保持胶管的清洁和不受损坏。     

3)新胶管在使用前,必须先把胶管内壁滑石粉吹除干净,防止焊割炬的通道堵塞。     

4)氧气与乙炔胶管不准互相代用和混用,不准用氧气吹除乙炔胶管内的堵塞物。      

5)气焊与气割工作前,应检查胶管有无磨损、划伤、穿孔、裂纹、老化等现象,并及时修理和更换;      

6)氧气、乙炔胶管与回火防止器等导管连接时,管径相互吻合,并用管卡或细铁丝夹紧。  

7)严禁使用被回火烧损的胶管。    

8)乙炔管在使用中脱落、破裂或着火时,应首先关闭焊炬或割炬的所有调节手轮,将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   

5、乙炔发生器的使用

1)使用前检查各种安全装置,必须使其保持正常良好状态,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2)需要作业时,应距火源及操作点10米以上并不能靠近带电体。

3)乙炔发生器不能安置在高空或切割火花附近焊接,在露天作业时,要防止夏季日光爆晒和冬季冻结。

4)严禁在发生器场地10米范围内吸烟或引燃火焰,经常检查各接头的严密性,确保安全。

5)放置乙炔发生器的场地必须防雨、通风、干燥,并挂置必要的消防器材。

6)乙炔胶管与发生器连接处必须安装防回火装置,发生燃烧时,要先设法中止反应并关闭气门,断绝气体来源,气体燃烧时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进行扑灭。

三、气焊与气割的安全操作

 (1)气焊与气割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2)在禁火区内进行焊割前,必须实行动火审批制度,由有关部门出具动火许可证后,方可作业。  

 (3)搬运氧气瓶、乙炔气瓶时,必须避免碰撞、振动,要戴好安全帽、防振圈;使用保管中应避免曝晒和火烤。  

 (4)在焊接作业场地lOm范围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5)焊割工作前必须检查焊割工具是否完好和性能正常,特别应检查回火防止器、安全阀是否安全好用。  

 (6)使用氧气时,应站在出气口的侧面,缓慢开启阀门。乙炔瓶必须直立放置,不准卧放。  

 (7)焊割所用气瓶离电闸及正在散发热量的物体及设备不应小于2m,使用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之间不应小于4m。   

(8)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必须戴有色护目镜。     

(9)应经常自检所用气瓶上的压力表是否完好、性能是否正常,并要按规定向计量单位送检,以确保计量准确。  

(10)氧气瓶及压力表的部位,均不得沾染油脂。  

(11)氧气表和乙炔表冻结时,不准用火烤或锤打,应使用热水或蒸汽解冻。    

(12)在容器及舱室内焊割时,要设监护人、通风装置和采取防火措施。停止工作时,应将焊割炬关好,并带出容器。  

(13)登高作业之前,应先检查作业点下面地面是否符合安全  

要求,脚手架、桥板是否牢靠。登高作业应扎标准防火安全带,并要注意防止重物和工具下落伤人。    

(14)氧气瓶使用到最后必须留表压0.1~0.2MPa,乙炔气瓶使用到最后必须留表压0.03MPa以上。    

(15)工作结束后,要认真检查现场,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16)乙炔瓶、氧气瓶、氢气瓶及易燃物品等严禁同车运输。 

(17)在气焊与气割过程中必须注意防火、防爆。 

(18)氧气阀门只准使用专用扳手开启,不准使用凿子、锤子开启。乙炔阀门须用特殊的键开启。

四、气瓶库的建立

1.储存气瓶的仓库应具有耐火性能,门窗应向外开,装配的玻璃应用毛玻璃或涂以白漆,地面应该平坦不滑,撞击时不会发出火花;气瓶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有明火或其他热源;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2.容积较小的仓库(储量在50瓶以下)距其他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25m。较大的仓库与施工生产地点的距离应不小于50m,与住宅和办公楼的距离应不少于100m。

3.储存气瓶仓库周围10米以内不得堆置可燃物品,并严禁堆放可燃物,不得进行锻造、焊接等明火工作,也不得吸烟。气瓶库必须在明显、方便的地点设置灭火器具,并定期检查,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4.气瓶库必须设专人管理,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维护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仓库内应设架子,使气瓶垂直立放,空的气瓶可以平放堆叠,但每一层都应垫有木制或金属制的型板,堆叠高度不得超过1.5米。

6.氧气瓶不准与乙炔气瓶或其它可燃气体的气瓶储存在同一仓库内。

7.储存气瓶的仓库内不准有取暖设备。

8.储存气瓶的仓库内必须采用防爆电气设施,严禁将电源线搭放在气瓶上。

9.在接收气瓶时,应检查印在瓶上的试验日期及试验机构的鉴定。过期或未经过水压试验或试验不合格者不准使用。

10.运到矿山的氧气瓶,必须验收检查。如有油脂痕迹,应立即擦拭干净;如缺少保险帽或气门上缺少封口螺丝或有其它缺陷,应在瓶上注明“注意!瓶内装满氧气”,退回发货单位。

五、气瓶的计划及出库

1.气瓶库必须有足够的储备量满足现场施工所需,并能满足空瓶的灌装周转,禁止在施工中供气中断。

2.各使用单位必须提前准备一定数量的气瓶,用空后凭气体出库单到库房换取。库房在运行中只办理气体出库,不再办理气瓶出库手续。

3.用气单位需每月按时向保障部提交预计用气采购计划。

4.当空气瓶数量达到或接近库存气瓶总数量的1/2时,保障部即可自行决定采购运输,无需完全遵照采购计划执行。

文档

氧气、乙炔管理办法

俄龙兴有限公司氧气、乙炔设备的储运及使用管理制度 一、 气瓶的使用  1、氧气瓶  1)在运输前,要检查瓶嘴气阀安全胶圈是否齐全,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等。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撞,损坏和爆炸。不准装运其它可燃气体。在强烈阳光下运输时,要用帆布遮盖。2)氧气瓶在运送时必须戴上瓶帽,并避免相互碰撞,不能与可燃气体的气瓶、油料以及其他可燃物同车运输。搬运气瓶时,必须轻装轻卸,并固定牢固。不得抛、扔、倒、滑,不得将氧气瓶放在地上滚动。 3)氧气瓶一般应直立放置,且必须安放稳固,防止倾倒。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