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结构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
二○一六年十二月
作业指导书签名页
| 项目名称 | ||
| 作业内容 | ||
| 批 准 | 年 月 日 | |
| 审 核 | 年 月 日 | |
| 编 写 | 年 月 日 | |
| 注 | ||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松换流站土建钢结构安装。
2. 编写依据
表2-1 引用标准及规范名称表
| 序号 | 标准及规范名称 | 颁发机构 |
| 1 | 《设计施工图纸》 | |
| 2 | 《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令 第十三号 |
| 3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4 |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 5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6 |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 7 |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 8 |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范》(J GJ81-200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 9 | 《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20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10 | 《钢结构施工规范》(GB50755-20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 11 |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20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12 |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 50870-20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 13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14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 15 | 《±800kV直流换流站设计规范》(GB/T 507-20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16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20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17 |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范》(JGJ 276-20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 18 | 《±800KV及以下直流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729-20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 19 | 《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第3部分:变电土建》2012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 20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Q/CSG510001-2015 |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
| 21 | 《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2012版 |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
| 22 |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3部分:变电所部分》(DL5009.3-2013) | 国家能源局 |
| 23 | 《电网基建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指引(2017年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24 | 《编织吊索安全性 第二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JB/T8521.2-200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 25 | 《重要用途钢丝绳》(GB18-200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3.1作业(工序)流程图
钢筋混凝土(钢管)钢构件安装工程作业流程
4.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措施
表4-1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措施
| 序号 | 安全风险 | 预控措施 | 检查结果 |
| 1 | 高空坠落 | 高空作业必须绑安全带,不能穿硬底鞋。 | |
| 2 | 起重机械 | 起重机械、钢丝绳、葫芦的选择应满足起重的要求。起重工作应有专人统一指挥。施工人员不得在吊臂下停留和穿行。 | |
| 3 | 物体打击 | 严禁抛扔工具,必须用绳索传递物品。 | |
| 4 | 触电 | 施工用电应采用“三相五线”制,电焊机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或接零;电焊机应有单独的电源控制装置并配有合适的漏电开关。焊工上岗时,必须穿焊工工作服;电焊时应戴防护面罩和脚护罩及焊工手套,电焊时应戴防护墨镜和焊工手套。 | |
| 5 | 倒柱 | 钢柱插入基础杯筒内应使用固定并系紧揽风绳,固定牢固。 |
施工单位检查人: 监理单位检查人:
日期: 日期:
注:对存在风险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写“√”,存在风险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写“×”,不存在风险则填写“―”,未检查项空白。
5.作业准备
5.1 人员配备
表5-1 人员配备表
| 工序名称 | 建议工作人数 | 负责人数 | 监护人数 |
| 基础标高、轴线复测 | |||
| 钢构件二次倒运、排杆 | |||
| 钢构件(焊接)组装 | |||
| 钢构件吊装 | |||
| 钢构件调整、校正、固定 | |||
| 二次灌浆养护 |
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数量 | 备注 |
| 1 | 汽车吊 | 中联重科70QV 70t | 1辆 | |
| 2 | 汽车吊 | 25吨 | 2辆 | |
| 3 | 垫木 | 200mm×200mm | 150块 | |
| 4 | 揽风绳 | Φ16,35米/根 | 50根 | |
| 5 | 大锤 | 10磅 | 2把 | |
| 6 | 施工锤 | 2磅 | 2把 | |
| 7 | 扳手 | 30把 | ||
| 8 | 尖扳手 | 8把 | ||
| 9 | 活动扳手 | 250mm,M20 | 4把 | |
| 10 | 扭矩板手 | 2把 | ||
| 11 | 钢绳线卡 | Φ16揽风绳用 | 100只 | |
| 12 | 手板葫芦(单链条) | 3T/5T | 5只 | |
| 13 | 钢丝绳套 | Φ12,1.5米/根 | 10根 | |
| 14 | 吊带 | 10T,10m/根 | 4根 | 低端阀厅 |
| 15 | 吊带 | 5T,6m/根 | 2根 | 卸货、组装 |
| 16 | 撬棍 | 1.2米 | 4根 | |
| 17 | U型环 | 15T | 4个 | 低端阀厅 |
| 18 | U型环 | 10T | 2个 | 卸货 |
| 19 | 螺旋千斤顶 | 5T | 5个 | |
| 20 | 油压千斤顶 | 25T | 2个 | |
| 21 | 抱箍 | 1付 | ||
| 22 | 地锚桩 | 2米长 | 24根 | |
| 23 | 白棕绳 | Φ18,100米/根 | 6根 | |
| 24 | 工具包 | 15个 | ||
| 25 | 直流电焊机 | 450A(400A) | 4台 | 构件焊接 |
| 26 | 水准仪 | 2台 | 测量 | |
| 27 | 经纬仪 | 2台 | 测量 | |
| 28 | 碳弧气刨 | 2套 | 焊缝处理 | |
| 29 | 对讲机 | 4部 | ||
| 30 | 安全带 | 15副 | ||
| 31 | 安全帽 | 40个 | ||
| 32 | 速差制动器 | 10个 | ||
| 33 | 爬梯 | 5副 |
6.作业方法
6.1基础标高、轴线复测
在安装之前首先由专业测量人员严格复查柱网的高程和行、列轴线尺寸,实测实量柱脚螺栓与定位轴线的尺寸、标高。由于结构构件大,质量要求高,所以各道工序特别是柱基复查工作必须认真、仔细,保证准确无误后交付安装。已接收复查合格未安装的柱基要加以保护,防止螺栓丝扣损坏。
6.2钢构件组装
构件进场时,构件管理人员应按构件明细表核对进场的构件,查验产品合格证和构件上钢印编号是否齐全,以及构件变形、油漆脱落状况,负责将进场构件按系统、安装顺序存放。
构件在装卸时使用的钢丝绳,必须套橡胶管或在接触处垫木块,以保护油漆防止刮落。在结构安装前,施工班组依据图纸对进场构件全面认真复查其几何尺寸和外观质量,对不能满足标准要求的构件,应预先处理。对工序施工中的特殊环境要求如:高强螺栓施工、结构焊接、油漆施工的防雨、防潮、温度控制、湿度、雨季施工详施工工艺中或质量保证措施。
6.3钢构件(焊接)组装
6.3.1、各节段施焊顺序应对称于结构轴线,并对称于节段自身的对称轴,均匀、对称、同步协调地实施。
6.3.2、焊接前连接接触面和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等污物应清除干净,露出钢材金属光泽。在焊接范围内有影响焊接质量的涂料,也应进行清除。
6.3.3、为确保焊接质量,应在焊缝始终端安装引熄弧板。引熄弧板上的焊缝坡口与主焊缝坡口相同,采用相同的材质材料。
6.3.4、安装引熄弧板长度,手工电弧焊引熄弧板应不短于35mm。
6.3.5、引熄弧板去除时,不得用锤击落,应用氧乙炔气割在距离母材3~5mm处割去,然后用砂轮将连接处打磨光滑,与工件表面齐平。
6.3.6、引熄弧时,一律应在坡口或填角焊的焊脚尺寸内进行,不允许在非焊接区域的母材上引弧。引焊到引弧板上的焊缝长度不得小于引弧板长度的三分之二。
6.3.7、现场定位焊应与正式焊缝一样的质量要求,定位焊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瘤等缺陷。
6.3.8、施焊前,焊工应复查构件的坡口尺寸和接头的组装质量及焊接区域的清理情况,如不符合要求,应修整合格后,方允许施焊。
6.3.9、当工件表面潮湿或有雨、雪、大风、严寒气候(环境温度低于5℃,相对温度大于80%)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再进行作业。
6.4钢构件吊装
6.3.1、采用极1阀厅和极2阀厅同时吊装的方式进行施工。阀厅的吊装顺序:由于阀厅的西侧设有主控制楼建筑体,本建筑体钢结构吊装顺序、方向只能是由西往东即:先安装3-1轴线主钢柱和抗风柱,在安装钢柱的同时,相邻两榀的钢柱之间的柱支撑同时安装,以起到固定和形成一定稳定性的作用,其中3-15轴抗风柱在安装3-15轴屋架之后安装,以便于其他钢梁等材料的运输和施工,在钢柱安装完成校正后了,在基础杯口内二次灌浆C35微膨胀无收缩细石混凝土,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吊装钢梁之前,按顺序安装避雷线塔,然后吊装3-1轴钢屋架,在3-1轴钢屋架固定校正后,再吊装3-2轴屋架,3-2轴屋架就位后,再安装屋架间支撑(水平上下弦支撑杆及斜支撑),依次类推安装3-4轴、3-6轴3-8轴、3-10轴、3-12轴、3-14轴,然后安装3-15轴抗风柱及柱间支撑,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安装3-15轴屋架。(具体见吊装行车路线)
6.3.2、钢柱安装基础灌浆
6.3.3、钢构件校正结束后,清除杯口内掉进的泥土或积水后再进行混凝土灌浆,用细石混凝土灌缝、捣实,不要碰击木楔,以免木楔松动杆子倾斜。灌浆分二次进行,第一次灌至木楔底部,第二次灌浆在木楔取出后进行。在确保钢梁及节点上所有紧固件都复紧后,才能拆除揽风绳。
6.5钢构件调整、校正、固定
在主结构框架安装完毕后即及时进行主体结构的校正、调整(轴线、垂直度等项目),接着进行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复拧、终拧并进行检查。主结构完成调整、校正后即可进入次结构:支撑、次梁、围护檩条等的安装施工。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1质量控制措施
7.1.1 杯口基础应设计标高进行找平,确保钢构件顶面标高准确。
7.1.2 吊装前应检查钢构件表面各涂质量、变形,砼构钢构件应检查有无裂缝等现象。
7.1.3 吊装时应严格控制钢构件轴线位直、垂直度,临时固定应牢固。
7.1.4 砼构架焊接质量应有保证,焊缝应饱满,表面应光滑,无明显气泡;钢构架螺栓连接应牢固。
7.1.5填写吊装记录。
7.2质量控制点
表7-1 质量控制点表
| 序号 | 控制点 | 控制方式 | ||
| W | H | S | ||
| 1 | 钢构件型号 | ● | ||
| 2 | 钢构件外观 | ● | ||
| 3 | 钢构件组吊装的型号和位置 | ● | ||
| 4 | 钢构件檩条螺栓连接、构件焊接质量 | ● | ||
| 5 | 铁件、钢构件和连接防腐 | ● | ||
| 6 | 钢钢构件质量 | ● | ||
| 7 | 垫铁、配件、屋面板、墙面板 | ● | ||
按照表2-1 引用标准及规范名称表中相关质量标准进行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