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现场准备
1、联系、办理现场用水、电源手续,提前做好现场施工用平台铺设、电源准备工作。
2、组织施工机具、材料随时进入现场。
3、制作施工用的各种工装机具等。
4、勘察现场,规划材料、机具进场道路,并选择和落实运输机械;提前做好周围设施、环境的处置与保护等准备工作。
5、钢材进场后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检查实物和质量证明材料是否合格,不合格材料不得用于工程。钢材进场堆放要减少钢材锈蚀和变形。
6、熟悉图纸,做好焊接工艺技术交底。核对图纸材料表和设计是否相同,核对各节点安装标高与混凝土结构标高是否相符,如有不符及时通知甲方办理工程变更或洽商手续。
7、电焊条要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材料,施工前按要求进行烘焙,严禁使用药皮焊芯生锈的焊条。
8、用坡口焊接时需用引弧板,引弧板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9、施焊人员要经过培训并已取得国家认可的焊工操作证,且操作证要在有效期以内。
10、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11、主要机具:电焊机2台、焊把线、小型台钻1台、焊钳、面罩和小锤,沙轮切割机、5T倒链、5T千斤顶、各种规格扳手。钢结构吊装时采用一台QY25型汽车起重机。
(二)其它准备
1、人员组织和人员调配到位;
2、、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组织施工机具、材料、设备、构件等进场;
4、与业主、监理、质量监督站就有关施工问题进行联系与落实。
二、工艺流程
下料→制孔→焊接→拼装→油漆→吊装就位→验收
三、施工方法
(一)下料
1、放样:核对图纸的安装尺寸和孔距,以1:1的大样放出节点,核对各部分尺寸。放样应考虑加工余量,焊接构件按工艺要求放出焊接缩量。
2、号料:检查核对材料,在材料上划出切割、钻孔等加工位置,标出零件编号。
3、钢材下料的方法采取气割,根据钢材的规格选用合适的割型号,在施割过程中调火,以保证切割质量。放样用的钢卷尺,必须经过计量。
(二)制孔
采用小型台钻,在制孔过程中严格控制孔距偏差。钻孔超过允许偏差时,严禁采用钢块填塞。
(三)焊接
要选用合适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弧长度等。清理焊口:焊前要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是否有油污和锈蚀,烘焙焊条应按规定的温度与时间,从烘箱中取出的焊条,放在焊条保温桶内,随用随取。焊接电流:根据焊件厚度、焊接层次、焊条型号、直径、焊工熟练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焊接电流。引弧:角焊缝起落弧点应在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不应随便打弧,打火引弧后应立即将焊条从焊缝区拉开,使焊条与构件间保持2-4mm间隙产生电弧。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在焊缝两端设引弧板,必须在引弧板上引弧后再焊到焊缝区,中途接头应在焊缝接头前方15-20mm处打火引弧,将焊件预热后再将焊条退回到焊缝起落处,把熔池填满到要求的厚度后,方可向前施焊。焊接速度:要求等速焊接,保证焊缝厚度、宽度均匀一致,从面罩内看熔池中铁水与熔渣保持等距离(2-3mm)为宜。焊接电弧长度:根据焊条型号不同而确定,一般要求电弧长度稳定不变,酸性焊条一般为3-4mm。焊接角度:根据两焊件的厚度而确定,焊接角度有两个方面,一是焊条与焊接前进方向的夹角为60-75度;二是焊条与焊接左右夹角有两种情况,当焊件厚度相等时,焊条与焊件夹角均为45度;当焊件厚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件一侧夹角应大于焊条与较薄焊件一侧夹角。收弧:当焊到末尾,采用排弧法将弧坑填满,把是移至熔池停弧。严禁使弧坑甩在一边。为了防止咬肉,应压低电弧变换焊条角度,使焊条与焊件垂直或由弧稍向下吹。
(四)拼装
桁架的组装顺序:拼装必须按工艺要求的次序进行,桁架可先在平整的地面上安装上、下弦水平支撑,再将各段桁架组装成整体。
(五)油漆
1、底漆
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油漆应在钢结构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油漆涂刷前,应将需涂装部位的铁锈、焊缝药皮、焊接飞溅物、油污、尘土等杂物清理干净。按设计要求的除锈方法清除钢构件表面的铁锈。底漆涂装,采用环氧富锌,控制油漆的粘度、稠度,兑制时应充分搅拌,使节油漆色泽、粘度均匀一致。涂刷第一层底漆时涂刷方向应该一致,接槎整齐。刷漆时应采用勤沾、短刷的原则,防止刷子带漆太多而流坠。待第一遍干燥后,应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隙,防止第一遍未干就上第二遍,这样会使漆液流坠发皱,质量下降。
2、面漆
底漆与面漆一般中间间隙时间较长。面漆使用前应充分搅拌,保持色泽均匀,其工作粘度,稠度应保证涂装时不流坠,不显刷纹。
(六)吊装就位
1、吊装前准备
一台25t汽车起重机、经纬仪一台、电焊机2台,大型平板拖车一辆、扳手、大锤、撬棍等。吊装前基础顶面要弹出定位控制线和标高控制线,复核基础预埋螺栓的位置和各连接件上螺栓孔的位置大小是否相符。清除螺栓和预埋铁件上的杂物和油污。钢柱和钢珩架上也要弹出中心线,作为垂直和定位控制。吊装前复查各部件的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复查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做好验收记录,合格后方可吊装。吊装前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安全和技术交底。
2、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质量检验与监督保证体系,吊装前做好测量工具与仪器的预检与管理,做好对上道工序的预检。吊装前开现场技术技术交底会,责任落实到人,质量管理要落实到班组每个操作人员。
3、钢支架和钢桁架吊装
基础准备和钢构件检验:基础轴线误差测量、基础支撑面的准备、支撑面和支座表面标高与水平度的检验,螺栓位置和伸出支撑面的测量等。钢桁架吊装:桁架吊装前必须精确测定支座标高及核对铰支座处预埋螺栓位置,保证准确后再安滚轴支座,桁架吊装过程中,采用吊点设在两端头下部的四点起吊法,钢丝绳长度要经过计算和试吊,起吊后,桁架保持稳定时倾斜角应能满足就位要求。
(七)验收
按验收规范进行。
四、施工注意事项
1、焊缝形状翘曲或尺寸偏差
产生原因主要是焊接顺序不正确,焊前准备不当,如坡口、间隙过大或过小,未流收缩余量。外部变形可采用机械方法或加热方法矫正。焊缝增高量,和宽度不符合技术条件,存在过高或过低、过宽或过窄及不平滑过渡现象:产生原因为焊接坡口不合适,焊接电流不稳定,沓接速度不均匀,焊接电弧高低变化太大。过宽、过高的焊缝可用机械方法去除,过窄、过低的焊缝可用熔焊方法补焊。
2、咬边
产生的原因为电流过大、电弧过长;焊角度不对;焊条药皮端部的电弧偏吹;焊接零件的位置安放不当。轻微的、浅的咬边可用机械方法修锉,使其平滑过渡,严重的进行补焊。
3、气孔
焊件和焊接材料有油污、锈及及其它氧化物;焊接电流过小,弧长过长,焊接速度太快。可用铲去气孔处的焊缝金属,然后焊补。
4、夹渣
焊接材料不好,焊接电流太小,速度太快,熔渣密度太大,阻碍熔渣上浮,多层焊时熔渣未清除干净。
5、油漆缺陷
涂层作业气温应在5-38度之间为宜。当气温高于40度时,应停止涂层作业。如构件温度超过40度时,在钢材表面刷油漆会产生气泡,降低漆膜的附着力。当空气湿度大于85%时,或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进行涂层作业。钢构件制作前,应对构件陷蔽部位、结构夹层难以除锈的部位,提前处锈,提前涂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