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夯实基础
(一)字、词、句释义
缀:连接,紧跟。 窘:处境困迫,为难。 苫蔽:覆盖,遮盖。瞑:闭上眼睛。
意: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从洞里进去从背后来攻击屠户。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工夫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文本解析
1.本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概括为开端——遇狼;发展——惧狼、御狼;高潮和结局:杀狼;议狼。
2.首段遇狼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交代了屠户晚归,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双方,简单数笔就勾画出危急的处境,渲染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描述屠户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3.屠户与狼三次交锋的情况以及屠户心理变化?
| 第一次交锋(惧狼) | 第二次交锋(御狼) | 第三次交锋(杀狼) | |
| 情况 | 投以骨,狼仍跟从,复投之 | 弛担持刀,与狼对峙 | 屠户奋起,杀死两狼 |
| 心理变化 | 恐惧,退让迁就,心存侥幸 | 幻想破灭,准备抵抗 | 对狼认识清醒,勇敢机智 |
最后一段是本文的中心句,议论。作者以议论结尾,指出狼的狡黠,嘲讽狼的下场,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旨。
5.文中最能体现狼的本性的字是黠。
6.作者运用什么描写手法来表现屠户与狼的形象特点?
屠户:
胆小怯懦: 屠惧;屠大窘(心理描写);投以骨;复投之(动作描写)
机智:顾野有麦场;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转视积薪后(动作描写)
勇敢: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动作描写)
狼:
贪婪: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动作描写)
狡猾: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动作描写),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态描写);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作描写)。
凶狠: 眈眈相向(神态描写)
7、本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2)像狼一样的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3)面对危险要沉着冷静、勇敢机智。
(4)不要被貌似强大、凶恶的事物吓倒,首先要在心理上战胜对手。
(5)不要被貌似凶恶的事物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