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S7-200PID温度控制实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9:23:02
文档

S7-200PID温度控制实验

《DCS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应用》之DCS温度(液位)控制实验实验三S7-200PLCPID温度调节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定性掌握PID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理解PID各调分量的调节作用;2、掌握S7-200PLC中PID调节指令的使用及编程(以温度调节为例,学习使用向导和不使用向导两种编程,本实验不使用向导),并初步学会PID参数定方法。二、实验内容1、S7-200PLC与模块的硬件接线、S7-200PLCPID指令应用2、掌握S7-200PLCPID编程步骤3、掌握输入输出参数的标准化及PID
推荐度:
导读《DCS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应用》之DCS温度(液位)控制实验实验三S7-200PLCPID温度调节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定性掌握PID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理解PID各调分量的调节作用;2、掌握S7-200PLC中PID调节指令的使用及编程(以温度调节为例,学习使用向导和不使用向导两种编程,本实验不使用向导),并初步学会PID参数定方法。二、实验内容1、S7-200PLC与模块的硬件接线、S7-200PLCPID指令应用2、掌握S7-200PLCPID编程步骤3、掌握输入输出参数的标准化及PID
《DCS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应用》之DCS温度(液位)控制实验

实验三  S7-200PLC PID温度调节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定性掌握PID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理解PID各调分量的调节作用;

2、掌握S7-200PLC中PID调节指令的使用及编程(以温度调节为例,学习使用向导和不使用向导两种编程,本实验不使用向导),并初步学会PID参数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1、S7-200PLC 与模块的硬件接线、S7-200PLC PID指令应用

2、掌握S7-200 PLC PID编程步骤

3、掌握输入输出参数的标准化及PID回路表的使用

4、观察PID自动调节与手动调节效果图(趋势曲线),并学习PID参数整定方法

5、以温度控制为例进行PID调节模拟,观察效果(有模拟量扩展模块的话,掌握EM231或者EM232或者EM235的连接及使用)

6、改变设定值、积分时间、采样时间、微分时间,观察调节效果曲线,学会分析曲线图,定性掌握PID参数整定方法

三、实验步骤

1、硬件连接:S7-200CPU与模拟量扩展模块的正确连接

以EM235为例,连接图如下:(EM235是最常用的模拟量扩展模块,它实现了4路模拟量输入和1路模拟量输出功能)

左图演示了模拟量扩展模块的接线方法,对于电压信号,按正、负极直接接入X+和X-;对于电流信号,将RX和X+短接后接入电流输入信号的“+”端;未连接传感器的通道要将X+和X-短接。

对于某一模块,只能将输入端同时设置为一种量程和格式,即相同的输入量程和分辨率。EM235的常用技术参数:

模拟量输入特性
模拟量输入点数4
输入范围电压(单极性)0~10V 0~5V 0~1V      0~500mV 0~100mV 0~50mV 

电压(双极性)±10V ±5V ±2.5V ±1V  ±500mV  ±250mV ±100mV ±50mV  ±25mV

电流0~20mA

数据字格式双极性 全量程范围-32000~+32000 单极性 全量程范围0~32000

20%偏移量00-32000

分辨率12位A/D转换器

模拟量输出特性
模拟量输出点数1
信号范围电压输出 ±10V电流输出0~20mA

数据字格式电压-32000~+32000电流0~32000

分辨率电流电压12位 电流11位

下表说明如何用DIP开关设置EM235扩展模块,开关1到6可选择输入模拟量的单/双极性、增益和衰减。

EM235开关 

单/双极性选择

增益选择衰减选择
SW1SW2SW3SW4SW5SW6
     ON单极性  
     OFF双极性  
   OFF OFF   X1 
   OFF ON  X10  
   ONOFF   X100 
   ONON  无效 
ONOFF OFF      0.8
OFF ONOFF      0.4
OFF OFF ON     0.2
由上表可知,DIP开关SW6决定模拟量输入的单双极性,当SW6为ON时,模拟量输入为单极性输入,SW6为OFF时,模拟量输入为双极性输入。SW4和SW5决定输入模拟量的增益选择,而SW1,SW2,SW3共同决定了模拟量的衰减选择。6个DIP开关决定了所有的输入设置。也就是说开关的设置应用于整个模块,开关设置也只有在重新上电后才能生效。

输入校准:模拟量输入模块使用前应进行输入校准。其实出厂前已经进行了输入校准,如果OFFSET和GAIN电位器已被重新调整,需要重新进行输入校准。其步骤如下:

A、切断模块电源,选择需要的输入范围。

B、接通CPU和模块电源,使模块稳定15分钟。

C、用一个变送器,一个电压源或一个电流源,将零值信号加到一个输入端。

D、读取适当的输入通道在CPU中的测量值。

E、调节OFFSET(偏置)电位计,直到读数为零,或所需要的数字数据值。

F、将一个满刻度值信号接到输入端子中的一个,读出送到CPU的值。

G、调节GAIN(增益)电位计,直到读数为32000或所需要的数字数据值。

H、必要时,重复偏置和增益校准过程。

2、PLC编程步骤

在Micro/WIN 中的命令菜单中选择工具 >指令向导,然后在指令向导窗口中选择PID 指令。如果你的项目中已经配置了一个PID 回路,则向导会指出已经存在的PID 回路,并让你选择是配置修改已有的回路,还是配置一个新的回路。

第一步:定义需要配置的PID 回路号;第二步:设定PID 回路参数

a. 定义回路设定值(SP,即给定)的范围:

在低限(Low Range)和高限(High Range)输入域中输入实数,缺省值为0.0 和100.0,表示给定值的取值范围占过程反馈量程的百分比。这个范围是给定值的取值范围。它也可以用实际的工程单位数值表示。参见:设置给定-反馈的量程范围。

以下定义PID 回路参数,这些参数都应当是实数:

b.增益: 即比例常数。

c.积分时间:如果不想要积分作用,可以把积分时间设为无穷大INF

d.微分时间:如果不想要微分回路,可以把微分时间设为0 。

e.采样时间:是PID 控制回路对反馈采样和重新计算输出值的时间间隔。在向导完成后,若想要修改此数,则必须返回向导中修改,不可在程序中或状态表中修改。

注意:关于具体的PID 参数值,每一个项目都不一样,需要现场调试来定,没有所谓经验参数。

第三步:设定回路输入输出值

a. 指定输入类型

单极性,即输入的信号为正,如0-10V 或0-20mA 等

双极性,输入信号在从负到正的范围内变化。如输入信号为±10V、±5V 等时选用

选用20%偏移,如果输入为4-20mA 则选单极性及此项,4mA 是0-20mA 信号的20%,所以选20% 偏移,即4mA 对应00,20mA 对应32000

b. 反馈输入取值范围

在a.设置为单级性 时,缺省值为0 - 32000,对应输入量程范围0 - 10V 或0 - 20mA 等,输入信号为正

在a.设置为双极性时,缺省的取值为-32000 - +32000,对应的输入范围根据量程不同可以是±10V、±5V 等

在a.选中20% 偏移量时,取值范围为00 - 32000,不可改变此反馈输入也可以是工程单位数值,参见:设置给定-反馈的量程范围。然后定义输出类型

c.输出类型可以选择模拟量输出或数字量输出。模拟量输出用来控制一些需要模拟量给定的设备,如比例阀、变频器等;数字量输出实际上是控制输出点的通、断状态按照一定的占空比变化,可以控制固态继电器(加热棒等)

d. 选择模拟量则需设定回路输出变量值的范围,与输入相同设置。如果选择了开关量输出,需要设定此占空比的周期。

第四步:设定回路报警选项。向导提供了三个输出来反映过程值(PV)的低值报警、高值报警及过程值模拟量模块错误状态。当报警条件满足时,输出置位为1。这些功能在选中了相应的选择框之后起作用。

a.使能低值报警并设定过程值(PV)报警的低值,此值为过程值的百分数,缺省值为0.10,即报警的低值为过程值的10%。此值最低可设为0.01,即满量程的1%

b.使能高值报警并设定过程值(PV)报警的高值,此值为过程值的百分数,缺省值为0.90,即报警的高值为过程值的90%。此值最高可设为1.00,即满量程的100%

c. 使能过程值(PV)模拟量模块错误报警并设定模块于CPU 连接时所处的模块位置。“0”就是第一个扩展模块的位置

第五步:指定PID 运算数据存储区

PID 指令(功能块)使用了一个120 个字节的V 区参数表来进行控制回路的运算工

作;除此之外,PID 向导生成的输入/输出量的标准化程序也需要运算数据存储区。需要为它们定义一个起始地址,要保证该地址起始的若干字节在程序的其它地方没有被重复使用。如果点击“Suggest Address”,则向导将自动为你设定当前程序中没有用过的V 区地址。自动分配的地址只是在执行PID 向导时编译检测到空闲地址。向导将自动为该参数表分配符号名,用户不要再自己为这些参数分配符号名,否则将导致PID 控制不执行。

第六步:定义向导所生成的PID 初使化子程序和中断程序名及手/自动模式。向导已经为初使化子程序和中断子程序定义了缺省名,你也可以修改成自己起的名字。

a. 指定PID 初使化子程序的名字。b. 指定PID 中断子程序的名字

注意:

1. 如果你的项目中已经存在一个PID 配置,则中断程序名为只读,不可更改。因为一个项目中所有PID 共用一个中断程序,它的名字不会被任何新的PID 所更改。

2. PID 向导中断用的是SMB34 定时中断,在用户使用了PID 向导后,注意在其它编程时不要再用此中断,也不要向SMB34 中写入新的数值,否则PID 将停止工作。

c. 此处可以选择添加PID 手动控制模式。在PID 手动控制模式下,回路输出由手动输出设定控制,此时需要写入手动控制输出参数一个0.0-1.0 的实数,代表输出的0%-100%而不是直接去改变输出值。此功能提供了PID 控制的手动和自动之间的无扰切换能力。

第七步:生成PID 子程序、中断程序及符号表等

一旦点击完成按钮,将在你的项目中生成上述PID 子程序、中断程序及符号表等。

第八步:配置完PID 向导,需要在程序中调用向导生成的PID 子程序(本题用PID指令盒形式手工调用,用向导只是为了能使用PID调节面板,下次实验学习调用)在用户程序中调用PID 子程序时,可在指令树的程序块中用鼠标双击由向导生成的PID 子程序,在局部变量表中,可以看到有关形式参数的解释和取值范围。

a. 必须用SM0.0 来使能PID,以保证它的正常运行

b. 此处输入过程值(反馈)的模拟量输入地址

c. 此处输入设定值变量地址(VDxx),或者直接输入设定值常数,根据向导中的设定0.0-100.0,此处应输入一个0.0-100.0 的实数,例:若输入20,即为过程值的20%,假设过程值AIW0 是量程为0-200 度的温度值,则此处的设定值20 代表40 度(即200 度的20%);如果在向导中设定给定范围为0.0 - 200.0,则此处的20相当于20 度

d. 此处用I0.0 控制PID 的手/自动方式,当I0.0 为1 时,为自动,经过PID 运算从AQW0 输出;当I0.0 为0 时,PID 将停止计算,AQW0 输出为ManualOutput(VD4)中的设定值,此时不要另外编程或直接给AQW0 赋值。若在向导中没有选择PID 手动功能,则此项不会出现

e. 定义PID 手动状态下的输出,从AQW0 输出一个满值范围内对应此值的输出量。此处可输入手动设定值的变量地址(VDxx),或直接输入数。数值范围为0.0-1.0 之间的一个实数,代表输出范围的百分比。例:如输入0.5,则设定为输出的50%。若在向导中没有选择PID 手动功能,则此项不会出现

f. 此处键入控制量的输出地址

g. 当高报警条件满足时,相应的输出置位为1,若在向导中没有使能高报警功能,则此项将不会出现

h. 当低报警条件满足时,相应的输出置位为1,若在向导中没有使能低报警功能,则此项将不会出现

i. 当模块出错时,相应的输出置位为1,若在向导中没有使能模块错误报警功能,则此项将不会出现

调用PID 子程序时,不用考虑中断程序。子程序会自动初始化相关的定时中断处理事项,然后中断程序会自动执行。

第九步:实际运行并调试PID 参数

没有一个PID 项目的参数不需要修改而能直接运行,因此需要在实际运行时调试PID参数。

查看数据块,以及符号表相应的PID 符号标签的内容,可以找到包括PID 核心指令所用的控制回路表,包括比例系数、积分时间等等。将此表的地址复制到状态表)中,可以在监控模式下在线修改PID 参数,而不必停机再次做组态。

参数调试合适后,用户可以在数据块中写入,也可以再做一次向导,或者编程向相应

的数据区传送参数。

3、PID 自整定

可以使用用户程序或PID 调节控制面板来启动自整定功能。在同一时间最多可以有8 个PID 回路同时进行自整定。PID 自整定步骤:

第一步:在PID Wizard (向导)中完成PID 功能组态

要想使用PID 自整定功能,PID 编程必须用PID 向导来完成

第二步:打开PID 调节控制面板,设置PID 回路调节参数

在Micro/WIN V4.0 在线的情况下,从主菜单工具 > PID 调节控制面板,击进入PID 调节控制面板中,如果面板没有被激活(所有地方都是灰色),可点击Configure(配置)按钮运行CPU。在PID 调节面板的e.区选择要调节的PID 回路号,在d.区选择Manual(手动),调节PID 参数并点击Update(更新),使新参数值起作用,监视其趋势图,根据调节状况改变PID 参数直至调节稳定。为了使PID 自整定顺利进行,应当做到:

. 使PID 调节器基本稳定,输出、反馈变化平缓,并且使反馈比较接近给定

. 设置合适的给定值,使PID 调节器的输出远离趋势图的上、下坐标轴,以免PID 自

整定开始后输出值的变化范围受

第三步:在d.区点击高级按钮,设定PID 自整定选项。如果不是很特殊的系统,也可以不加理会。在此允许你设定下列参数:

a. 你可以选中复选框,让自整定来自动计算死区值和偏移值对于一般的PID 系统,建议使用自动选择。

b.滞回死区:死区值规定了允许过程值偏离设定值的最大(正负)范围,过程反馈在这个范围内的变化不会引起PID 自整定调节器改变输出,或者使PID 自整定调节器“认为”这个范

围内的变化是由于自己改变输出进行自整定调节而引起的。PID 自整定开始后,只有过程反馈值超出了该区域,PID 自整定调节器才会认为它对输出的改变发生了效果。这个值用来减少过程变量的噪声对自整定的干扰,从而更精确地计算出过程系统的自然振动频率。如果选用自动计算,则缺省值为2%。如果过程变量反馈干扰信号较强(噪声大)自然变化范围就大,可能需要人为设置一个较大的值。但这个值的改变要与下面的偏差值保持1:4 的关系。

c.偏差:偏差值决定了允许过程变量偏离设定值的峰峰值。如果选择自动计算该值,它将是死区的4 倍,即8%。有些非常敏感的系统不允许过程量偏离给定值很多,也可以人工设置为比较小的值,但是要和上述“死区”设置保持比例关系。这就是说,一个精度要求高的系统,其反馈信号必须足够稳定。

d.初始步长值:PID 调节的初始输出。PID 自整定开始后,PID 自整定调节器将主动改变PID 的输出值,以观察整个系统的反应。初始步长值就是输出的变动第一步变化值,以占实际输出量程的百分比表示。

e.看门狗时间:过程变量必须在此时间(时基为秒)内达到或穿越给定值,否则会产生看门狗超时错误。PID 自整定调节器在改变输出后,如果超过此时间还未观察到过程反馈(从下至上或从上至下)穿越给定曲线,则超时。如果能够事先确定实际系统响应非常慢,可以加长这个时间。

f. 动态响应选项:根据回路过程(工艺)的要求可选择不同的响应类型:快速、中速、慢速、极慢速。

快速:可能产生超调,属于欠阻尼响应。中速:在产生超调的边缘,属于临界阻尼响应。慢速:不会产生任何超调,属于过阻尼响应。极慢速:不会产生任何超调,属于严重过阻尼响应用户在这里指定需要达到的系统控制效果,而不是对系统本身响应快慢的判断。

g. 设定完参数点击OK 键回到PID 调节控制面板的主画面

第四步:在手动将PID 调节到稳定状态后,即过程值与设定值接近,且输出没有不规律的变化,并最好处于控制范围中心附近。此时可点击d.区内的“开始自动调节”按钮启动PID 自整定功能,这时按钮变为Stop Auto Tune。这时只需耐心等待,系统完成自整定后会自动将计算出的PID 参数显示在d.区。当按钮再次变为开始自动调节时,表示系统已经完成了PID 自整定。要使用自整定功能,必须保证PID 回路处于自动模式。开始自整定后,给定值不能再改变。

第五步:如果用户想将PID 自整定的参数应用到当前PLC 中,则只需点击“更新PLC”。完成PID 调整后,最好下载一次整个项目(含数据块),使新参数保存到CPU 的EEPROM 中。

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步骤、设计说明、实验体会、实验思考题。

五、常见问题解答兼作实验思考题

1.PID 输出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振荡(曲线接触到坐标轴)

解决方法:降低PID 初始输出步长值

2.经过一段时间后,PID 自整定面板显示如下信息:“ 由于看门狗超时自动整定异常中止” 。

解决方法: 确定在启动PID 自整定前,过程变量和输出值已经稳定。并检查看门的值,将其适当增大。

3、在开始PID 自整定调整前,整个PID 控制回路必须工作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定的PID 是指过程变量接近设定值,输出不会不规则的变化,且回路的输出值在控

制范围中心附近变化。

4.PID 输出总是输出很大的值,并在这一区间内调节变化

产生原因:增益值太高,PID 扫描时间太长(对于快速响应PID 的回路)

解决方法:降低增益值并且/或选择短一些的扫描时间

5.过程变量超过设定值很多(超调很大)

产生原因:积分时间(Integral time)可能太高

解决方法:降低积分时间

6.得到一个非常不稳定的PID

产生原因:如果用了微分,可能是微分参数有问题,如没有用微分,可能是增益值太高

解决方法:

调整微分参数到0-1 的范围内。根据回路调节特性将增益值降低,最低可从0.x 开始逐渐增大往上调,直到

获得稳定的PID。

六、实验参考程序(程序中用VD300模拟温度值是考虑实验室一直没有配置EM235模块)

主程序:    

Network 1 

// 本例为了模拟的需要(本例用VD300模拟,实际中用EM235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进行采集,输入通道为AIW0、AIW1,输出通道为AQW0、AQW1等等),先对它设置为一个值,假设比设定的温度低,为40度,并标准化为0.0-1.0之间的实数,以便PID运算需要(西门子S7-200规定PID运算时要先标准化才能运算),并调用子程序进行PID回路参数的初始化

LD     SM0.1

DTR    VD300, VD300

MOVR   90.0, VD104                 //设定温度为90,存在VD104中,这是原始值

MOVR   40.5, VD300                 //假设当前温度为40,温度的变化范围为0-100度

/R     100.0, VD300                //标准化为0.0-1.0之间的实数

CALL   SBR0                        //调用子程序

Network 2 

// 将已经标准化的测量值送VD200,根据回路表及本例的规定,VD200中存放的是过程变量值,此处将标准化过的VD300送VD200,以便开始PID运算。注意,如果是实际的模拟量采样值比如AIW0,则就必须用除以量程范围值得(单极性是32000,双极性是000)到标准化值

LD     SM0.0

MOVR   VD300, VD200                // 将模拟量通道采集数据(单极性,这里用VW300模拟)整数送VD200

Network 3 

// 将设定值送VD204中并标准化,

LD     SM0.0

MOVR   VD104, VD204                // 将设定值的原始值移至SP(见回路表)

/R     100.0, VD204                // 标准化设定值

Network 4 

// 用SM0.0一直调用PID调节运算,第0号回路起始地址为VB200,因S7-200中的地址必须用字节表示,故此处的VB200是第0号回路表的起始地址。注意如果是真的采集模拟量,就要用中断方式调用PID运算,而不是此处的一直调用

LD     SM0.0

PID    VB200, 0

Network 5 

// 输出量转换,VD208中所存值为PID运算的输出量,其为0.0-1.0之间的实数,将其乘以100,正好可以作为后面矩形脉冲的宽度或者间隙值,即为T37和T38等等定时器的PT值送VW0,同时又可以作为百分数值

LD     SM0.0                       //

MOVR   VD208, AC1                  //此行与下面一行结合,使PID输出值(0.0-1.0之间的实数)乘以100得到百分数

*R     100.0, AC1

ROUND  AC1, AC1                    // 取整

DTI    AC1, VW0                    //将取整后的32位整数转换为16位整数送VW0中

Network 6 

// 下面几个网络产生脉冲,在周期为10秒的时间内轮流接通Q1.0(接电加热器)和Q1.1(接冷却风扇)

// 同时设置一个周期为30秒的矩形波,其周期等于VW0+VW2=100,这里假定VW0与VW2之和不大于100

LD     SM0.0

MOVW   +100, VW2                   //100对后面的T37和T38来说是200个100ms即10秒

-I     VW0, VW2                    //

Network 7 

// 产生矩形波脉冲,周期为VW0+VW2

LD     SM0.0

AN     T38

TON    T37, VW2

Network 8 

LD     T37

TON    T38, VW0

Network 9 

// T37接通期间接通Q1.0,模拟电阻丝加热,温度升高

LD     T37

=      Q0.0

Network 10 

// T37断开期间接通Q1.1,模拟冷却风扇启动,温度降低

LDN    T37

=      Q0.1

Network 11 

// 升高采用模拟方法:用T39生成间隔为0.1秒的定时脉冲

LD     SM0.0

A      T37

AN     T39

TON    T39, 1

Network 12 

// 在定时脉冲作用下,每0.1秒让温度升高0.1度,对此题来说是让标准化数VD300增0.001,模拟加热

LD     T39

+R     0.001, VD300

AENO

MOVR   VD300, VD200

Network 13 

// 下降采用模拟方法:用T40生成间隔为0.1秒的定时脉冲

LD     SM0.0

AN     T37

AN     T40

TON    T40, 1

Network 14 

// 在定时脉冲作用下,每0.1秒让温度下降0.1度,对此题来说是让标准化数VD300减0.001,模拟冷却

LD     T40

-R     0.001, VD300

AENO

MOVR   VD300, VD200

子程序:

TITLE=子程序注释

BEGIN

Network 1 // // 初始化,载入PID参数,并附加PID中断例行程序 

// 第0号回路表起始地址VB200,回路表具体内容见廖常初教材P192表8-3,VD104中存储的是设定的实际值,不是标准化值!后面要用的。

LD     SM0.0                       // 载入温度设定值=90摄氏度,注意是装入VD104中,后面要除以100

MOVR   20.0, VD212                 // 载入增益 = 20

MOVR   0.2, VD216                  // 载入采样时间 = 0.2秒

MOVR   30.0, VD220                 // 载入积分时间 = 30分钟

MOVR   0.0, VD224                  // 设置无微分计算

回路表符号:(详见教材P192表8-3)

PID0_Table    VB200    PID 0 的回路表起始地址

PID0_PV    VD200    标准化的过程变量

PID0_SP    VD204    标准化的过程给定值

PID0_Output    VD208    标准化的回路输出计算值

PID0_Gain    VD212    回路增益

PID0_SampleTime    VD216    采样时间 (要修改请重新运行 PID 向导)

PID0_I_Time    VD220    积分时间

PID0_D_Time    VD224    微分时间

文档

S7-200PID温度控制实验

《DCS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应用》之DCS温度(液位)控制实验实验三S7-200PLCPID温度调节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定性掌握PID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理解PID各调分量的调节作用;2、掌握S7-200PLC中PID调节指令的使用及编程(以温度调节为例,学习使用向导和不使用向导两种编程,本实验不使用向导),并初步学会PID参数定方法。二、实验内容1、S7-200PLC与模块的硬件接线、S7-200PLCPID指令应用2、掌握S7-200PLCPID编程步骤3、掌握输入输出参数的标准化及PID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