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当代文学史简答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9:24:13
文档

中国当代文学史简答试题及答案

1、《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性格有什么典型意义?陈奂生是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勤劳善良、质朴节俭、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老一代农民。陈奂生性格,典型地表现了中国广大的农民阶层身上存在的复杂的精神现象。他的形象是一幅处于软弱地位没有自主权的同时物质精神又发生了一定变化的农民的画像,是历史传统和现实变革相交融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具体而言,包括两点:第一、反映了新时期农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巨大变化。第二、表现了封建意识、极左路线危害的严重性和改造国民的艰巨性。2、简析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答:新写实
推荐度:
导读1、《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性格有什么典型意义?陈奂生是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勤劳善良、质朴节俭、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老一代农民。陈奂生性格,典型地表现了中国广大的农民阶层身上存在的复杂的精神现象。他的形象是一幅处于软弱地位没有自主权的同时物质精神又发生了一定变化的农民的画像,是历史传统和现实变革相交融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具体而言,包括两点:第一、反映了新时期农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巨大变化。第二、表现了封建意识、极左路线危害的严重性和改造国民的艰巨性。2、简析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答:新写实
1、《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性格有什么典型意义?

陈奂生是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勤劳善良、质朴节俭、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老一代农民。陈奂生性格,典型地表现了中国广大的农民阶层身上存在的复杂的精神现象。他的形象是一幅处于软弱地位没有自主权的同时物质精神又发生了一定变化的农民的画像,是历史传统和现实变革相交融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具体而言,包括两点:第一、反映了新时期农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巨大变化。 第二、表现了封建意识、极左路线危害的严重性和改造国民的艰巨性。

2、简析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答: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

3、以舒婷的诗歌为例谈谈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① 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② 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

③ 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是其典型特征。

4、简析《双桅船》的主题意蕴。(重点)

诗歌把双桅船作为抒情的主体,借双桅船之口,描述了船与岸之间不断相聚又不断分离的特殊关系,歌颂了虽非朝夕相处,却依然心心相印的纯真的爱情。同时,也由船与岸的特殊关系出发推而广之,概括了世间许多事物中都存在的这种永远也无法改变的相互依存的天然联系。“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恰是对这种联系的高度概括。

5、简析王安忆小说的特色及小鲍庄的赏析?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在语言上有两个特色:其一,大量使用判断句式;其二,人物对话全部使用没有冒号和引号的直接引语。王安忆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对小说语言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小捞渣为救鲍五爷而死了,他的死是小鲍庄“仁义”的极致,是道德文化的结晶,使得这个村庄的仁义具有集体的性质,具有文化的性质,捞渣所有行为是悠久文化记忆的现代重现,具有开辟新道路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捞渣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由古老文化向现代文化过渡的人物。不过,这种过渡是的。不仅捞渣是“仁义”的化身,而且整个小鲍庄都充满了仁义:“小鲍庄是重仁重义的庄子,祖祖辈辈不敬富、不畏势,就是敬重个仁义。小鲍庄的大人,送一个孩子上路。”“仁义”作为一种根性文化不是外来思想哺育而成的,它是土生土长的,是与小鲍庄人与生俱来的。作为一种精神它早已成为“基因”,保留与流传在华夏大地上。

7、简述老舍《茶馆》的时间、创作特点、及构思?(重点) 

答:时间:《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

写作特点: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例如: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符合他茶馆掌柜的身份。

2.语言幽默风趣。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唐铁嘴夸耀自己如何抽白面儿时,看起来滑稽可笑,但实际上都激起了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

3.浓郁的北京味儿。剧中人物说的全是北京大白话。

4.间接展示矛盾冲突的巧妙构思。作者不是为写生活而创作,他要深刻地展现出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冲突。但他没写风起云涌的历史事件,而是通过描写各色人等在那个时代的命运来间接地写出激烈的矛盾冲突。正是这一个个小人物的小故事,反映了生活的实际,表现了人民与旧社会的矛盾冲突。

构思:为了表现“埋葬三个时代”的恢弘主题,精心构思了设戏的角度。即不是“正面叙述那些大事”,而是“通过一个茶馆和下茶馆的一些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从而“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①。“侧面透露”,一方面便于老舍从自己更熟悉的人物和生活出发,发挥其优势;另一方面也易于收到即小见大、由此及彼的效果,并常常以蕴藉含蓄唤起读者的深思和联想。

9.导致文学批判运动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原因的原因是什么?

答:1.作为党领袖的在批判运动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主导作用,他的个人错误无疑是相当严重的。

2.中国制度文化的诸多缺陷,在这些因素中,除了中国传统苏的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之外,党内明主制度的缺陷也不可缺。

3.执政党对国家资源的垄断与滥用,也是批判运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原因,整个中国的社会空间基本被国家覆盖,而与文学实践相矛盾的作家团体、文学媒体等也被高度国家化、组织化,执政党在政治文学领域所开展的文学批判运动就可以无所顾忌的调动国家资源。

4.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人格缺陷以及中国民众的普遍盲从,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10.巴金随想录

   答:《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仟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的受害者那样,简单地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巴金的反省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这一反省在《随想录》中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了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11.班主任

答:刘心武短篇小说《班主任》作品所讲述的悲情故事,触及了被长时间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所摧残的人间亲情,唤醒已经厌倦了紧张斗争的中国人内心感情中久遭压抑的一面,成为此时关于思想和艺术民主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划开了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界限,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P94

12.莫言《红高粱》意象分析:

  答: 一方面,无边无际的红高粱是作为凸显人物性格的特殊氛围,另一方面又是意象象征。作为红色意象,“红高粱” 是生命之火生命之欲的象征,整体而言,是生命强力的象征,是诗一般沉醉、升腾、勃发的生命意志的象征。是先辈们雄强生命的象征。“红高粱”显现了中国民族祖先的一种生命状态。“红高粱”这个意象是个“原始意象”,承载着种族记忆和集体无意识。

13.《爸爸爸》当中的丙崽人物形象分析?

  答:《爸爸爸》塑造了丙崽这个很难概括的艺术形象。我们尽可能把丙崽作为一种意象或人生的象征,把他所生活的氛围和环境看成是一种凝固了的社会空间。作者把一种具有远古意识、初民思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意在把愚昧、荒芜、冥顽不化的“集体无意识”加以抨击与放大。丙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他作为中国民族文化中劣根性和民族精神中国民性的象征。生活在“鸡头寨”文化中的丙崽,已经超越了他自身的现实价值而上升为理性层面的文化化石。丙崽的打不死、饿不死、毒不死,表明了这种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存在的文化怪物不仅顽强的生存着,而且还将继续生存下去;丙崽的“爸爸”和“×妈妈”的语汇背后,表现出思维智力上的幼稚和退化,而这恰恰是民族心态中简单的线形逻辑思维形态和主体精神的丧失。

文档

中国当代文学史简答试题及答案

1、《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性格有什么典型意义?陈奂生是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勤劳善良、质朴节俭、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老一代农民。陈奂生性格,典型地表现了中国广大的农民阶层身上存在的复杂的精神现象。他的形象是一幅处于软弱地位没有自主权的同时物质精神又发生了一定变化的农民的画像,是历史传统和现实变革相交融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具体而言,包括两点:第一、反映了新时期农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巨大变化。第二、表现了封建意识、极左路线危害的严重性和改造国民的艰巨性。2、简析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答:新写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