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热面的安装建议及注意事项
编制:常 乐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9月
目 录
一.受热面总体安装建议及注意事项
二.膜式壁管屏安装建议及注意事项
三.蛇形管排安装建议及注意事项
介绍
超临界600MW锅炉受热面包括:H型鳍片式省煤器(再热器侧,过热器侧),省煤器悬吊管(再热器侧,过热器侧),水冷壁(螺旋水冷壁,垂直水冷壁),水冷壁延伸侧包及底包墙,包墙过热器,水平低温过热器,立式低温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水平低温再热器,立式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
一.受热面总体安装建议及注意事项
1.1 管子安装前的质量检查和缺陷处理
管子在安装前应根据供货清单、装箱单和图纸进行全面清点,包括通过光谱分析复核材质、检查外型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检查表面质量和焊口质量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合理的制定返修方案进行处理;并应着重检查承受荷重部件的承力焊缝,该焊缝高度必须符合图纸规定。
1.2 管子通球要求及注意事项
受热面管在组合和安装前必须分别进行通球试验,试验用球应采用钢球,且必须编号和严格管理,不得将球遗留在管内;通球后应做好可靠的封闭措施,并做好记录。水冷壁、包墙管、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组装前,要进行逐根通球检查。通球用压缩空气的压力不低于0.59MPa(6Kg/cm2)。
1.2.1 超临界600WM锅炉(引进英巴技术)图纸中标注的管子壁厚有时为设计最小壁厚(例:38x6.5MWT,MWT即为最小壁厚),在任何时候不能低于此壁厚,而实际壁厚为最小壁厚的1-1.22倍。因此管子的名义内径计算方法如下:
d= DW -2.44/1.1xSMWT (mm)
d─管子名义内径
DW─管子名义外径
SMWT─管子设计最小壁厚
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管子“名义内径”后,管子通球球径按2.2.2规定进行选取。
注:当管子实际壁厚大于最小壁厚的1.22倍时,可按管子实际壁厚计算出实际内径再选取通球球径。
1.2.2 通球试验用的球径(mm)见下表:
a、管子对接处焊缝接头内径应符合下表规定[HG5.1.1(1)]。
| 管子公称内径Dn | Dn≤25 | 25<Dn≤40 | 40<Dn≤55 | Dn>55 |
| 焊缝接头处内径 | ≥0.75Dn | ≥0.80Dn | ≥0.85Dn | ≥0.90Dn |
b、管子外径Dw≤60mm的受热面管子制造成后,需进行通球检查,通球直径按下表规定[HG5.1.1(1)]。
| 弯管半径R | R≥3.5Dw | 2.5Dw≤R≤3.5Dw | 1.8w≤R<2.5w | 1.4Dw≤R<1.8Dw | R<1.4Dw |
| 通球直径 | ≥0.9Dn | ≥0.85DN | ≥0.8Dn | ≥0.75Dn | ≥0.7Dn |
Dw --- 管子公称外径mm
c、电建规锅炉机组篇中规定的通球直径如下:
管子外径
| 弯曲半径 | D≥60 | 32<D<60 | D≤32 |
| R≥3.5D | 0.85D0 | 0.80D0 | 0.70D0 |
| 2.5D≤R<3.5D | 0.85D0 | 0.80D0 | 0.70D0 |
| 1.8D≤R<2.5D | 0.75D0 | 0.70D0 | 0.70D0 |
| 1.4D≤R<1.8D | 0.70D0 | 0.70D0 | 0.70D0 |
| R<1.4D | 0.65D0 | 0.65D0 | 0.65D0 |
1.2.3 水平低温再热器管壁薄,在弯曲半径最小的一段管子设计为厚壁管,这样可以吸收管子在弯管过程中的减薄量,现场通球选择球径时应该以厚壁管段内径选取通球的球径。
1.3 管子的安装建议及注意事项
1.3.1在对口过程中注意检查受热面管的外径和壁厚的允许偏差,如偏差超出国家标准要求,应按规范进行处理。
1.3.2 合金钢部件的材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安装前必须进行材质复查,并在明显部位作出标记;安装结束后应核对标记,标记不清者再进行一次材质复查。
1.3.3 受热面管如需校正时,校管平台应牢固,其平整度不大于5mm,放线尺寸偏差不大于1mm。
1.3.4 受热面管子应尽量用机械切割,如用火焰切割时,应铲除铁渣和不平面。受热面管子对口时,应按图规定做好坡口,对口间隙应均匀,管端内外10~15mm 处,在焊接前应清除油垢和铁锈,直至显出金属光泽。
1.3.5 受热面管件对口应做到内壁齐平,其错口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a、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b、对接双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3mm。
1.3.6 受热面管子对口偏折度用直尺检查,距焊缝中心200mm 处离缝一般不大于2mm。
1.3.7 受热面管子的对接焊口,不允许布置在管子弯曲部位,其焊口距离管子弯曲起点不小于管子直径,且不小于100mm(焊接、锻制、铸造成型管件除外);距支吊架边缘至少50mm 。
1.3.8 受热面管子应保持洁净,安装过程中不得掉入任何杂物。
1.3.9 合金钢部件加热校正时,加热温度一般应控制在钢材临界温度以下。
二.膜式壁管屏安装建议及注意事项
2.1 膜式壁管屏安装允许偏差
2.1.1 水冷壁工地组合的允许偏差:(DL/T5047-95表3.3.2水冷壁组合允许偏差:mm)
| 序号 |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 | |
| 光管 | 鳍片管 | ||
| 1 | 联箱水平度 | 2 | 2 |
| 2 | 组件对角线差 | 10 | 10 |
| 3 | 组件宽度 全宽≤3000 | ±3 | ±5 |
| 全宽>3000 | ±5 | 2/1000,最大不大于15 | |
| 4 | 火口纵横中心线 | ±10 | ±10 |
| 5 | 组件长度 | ±10 | ±10 |
| 6 | 组件平面度 | ±5 | ±5 |
| 7 | 水冷壁固定挂钩 标高 | ±2 | |
| 错位 | ±3 | ||
| 8 | 联箱间中心线垂直距离 | ±3 | ±3 |
| 序号 |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 |
| 1 | 标高(以上联箱为准) | ±5 |
| 2 | 与受热面管中心距 | ±5 |
| 3 | 弯曲或扭曲 | ≤10 |
| 4 | 连拉装置 | 膨胀自由 |
2.2 膜式壁管屏的安装建议及注意事项
2.2.1 一般安装单位吊装能力达到要求,建议在地面上部水冷壁上部与水冷壁上集箱地面组合后吊装,水冷壁上集箱包括前水冷壁上集箱、水冷壁侧墙上集箱、水冷壁后墙吊挂管出口集箱,除侧墙上集箱外,其余集箱分左右两段,到现场进行组合焊接。
2.2.2 炉膛上部水冷壁出厂时焊有为刚性梁设计的衬垫,在地面组合的时,要检查这些衬垫和槽型钢的位置是否正确,如发现错误或者厂内漏焊要及时更换,或者现场用多供的扁钢现场制作。
2.2.3 管屏在吊装时,现场焊接临时吊耳应该焊接在鳍片上,不允许焊接在管子上。
2.2.4 超临界的膜式管屏都为合金钢,但图纸上设计的Φ8碳钢的圆钢是用来吸收管屏制造的负公差的,管屏制造的负公差的如过大,可用扁钢或Φ8(15CrMo) 的圆钢添焊到缝隙里消除负公差。
2.3 水冷壁安装建议及注意事项
炉膛中部和下部水冷壁是螺旋水冷壁,其制造和安装的难度都比较大。
2.3.1螺旋水冷壁上有为张力板和大小连接设计的槽型钢,在地面组合的时候,要检查这些槽型钢的位置是否正确,如发现错误要及时更换(一般槽型钢图纸都有多供)。
2.3.2 如过现场条件允许,最好将水冷壁管屏在地面预拼装,复核螺旋管水冷壁组件的倾角、长度、宽度和对角线等外形尺寸,并根据实测情况进行调整,划出每片管屏的基准中心线。并做出标记。这样可提前发现问题。
2.3.3 螺旋管水冷壁安装前上部垂直管水冷壁应以其最下部为基准安装找正结束。然后开始安装、焊接过渡区混合联箱并完成弯管与联箱短管的焊接。
2.3.4 螺旋管水冷壁安装是超临界锅炉安装质量控制的难点。主要控制两个关键点:即中心扭转和焊接变形问题。螺旋管水冷壁安装主要采用散装方式,在安装位置找正、焊接、拼缝。安装顺序为从上至下
2.3.5 建议将张力板先就位焊接找正完毕,形成矩形框架,然后逐片水冷壁管屏从上往下进行安装同时与张力板贴紧以保证炉膛整体尺寸。也可自行制作临时限位框架以保证炉膛整体尺寸及形状。将水平、垂直刚性梁及张力板等部件在管排安装前吊至安装位置临时存放。
2.3.6 从上往下逐步安装,管排之间临时点焊,一圈完成后,随即将水平、垂直刚性梁并将各层张力板相互连接起来以保证负载均匀传递。根据安装基准点复核正确后固定,防止炉膛截面的水平扭转。注意找正时不应将上部的尺寸误差积累至下部。
注意:1.哈锅要求所有的密封处都是双面焊接,假如个别处难以施工,可以单面焊,但是必须焊接在向火面
2.现场安装过程中的密封用鳍片一定要节约使用,即使很短也不要扔掉,因为哈锅所供数量足够使用,浪费的部分不给与补供。
三.蛇形管排安装建议及注意事项
3.1 蛇形管排安装允许偏差
3.1.1 过热器、再热器工地组合安装的允许偏差:(DL/T5047-95的表3.4.3过热器、再热器组合安装允许偏差:mm)
| 序号 |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 |
| 1 | 蛇行管自由端 | ±10 |
| 2 | 管排间距 | ±5 |
| 3 | 管排平整度 | ≤20 |
| 4 | 边缘管与炉墙间隙 | 符合图纸 |
| 序号 |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 |
| 1 | 组件宽度 | ±5 |
| 2 | 组件对角线差 | 10 |
| 3 | 联箱中心线蛇行管弯头端度 | ±10 |
| 4 | 组件边管垂直度 | ±5 |
| 5 | 边缘管与炉墙间隙 | 符合图纸 |
a、蛇形管排在组合前,应复查外型尺寸和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对发生变形和存在的其他缺陷,要在地面进行处理或更换。
b、超临界锅炉一般为双烟道,前部布置有立式低温再热器、水平低温再热器,后部烟道布置有立式低温过热器、水平低温过热器及低过侧省煤器。
c、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等蛇形管组合、安装时,应先将联箱找正固定后安装基准蛇形管,基准蛇形管安装中,应仔细检查蛇形管与联箱管头对接情况和联箱中心距蛇形管端部的长度偏差,待基准蛇形管找正固定后再安装其余管排。蛇形管排上的吊挂管在管排上易移动,应采用专用工具吊装,以保证管排端部整齐和管排的平整。
3.3 各个蛇形管部件安装建议及注意事项
3.3.1 水平低温过(再)热器及立式低温过(再)热器安装
3.3.1.1 中间隔墙和后包之间布置低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分立式低温过热器和水平段低温过热器,中间隔墙和前包之间布置有立式低温再热器和上中下水平低温再热器。
3.3.1.2 一般作业程序
设备检查、合金钢光谱分析→管排通球→设备在组合架找正组合焊接→过热器吊装
3.3.1.3 上部、中部、下部水平低温再热器及上部、下部水平低温过热器应在地面组装成整体,利用起吊工装将组装成大片后的管排吊装,这样可减少大量难度较大的空中焊接对口。
3.3.1.4 上部水平低温过热器在地面组合的时候经常发现两悬吊管之间距离与图纸设计存在偏差,这是由于设计的上部水平低温过热器定位卡块存在一定活动范围,在运输或吊装过程中悬吊管和管排之间发生的位移,处理方法是用楔木插入蛇行管之间的间隙调整。
3.3.1.5 H型鳍片式省煤器可以预抛在其烟道的下方(此位置的烟道缓装),待水平低温再热器和水平低温过热器吊装完毕后再吊装,也可以在利用起吊装大片后的水平低温再热器水平低温过热器管排时,抛挂在管排的下方一起吊装。
3.3.1.6 水平低温再热器及水平低温过热器的蛇形管组件安装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尽量保证端部与包墙管中心线之间的距离,间距过小影响相互膨胀,间距过大易形成烟气走廊。
3.3.2 分隔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及高温再热器的安装
3.3.2.1 分隔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布置在前炉膛内,末级再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中。
3.3.2.2 一般安装顺序
a、设备检查、合金钢光谱分析→管排通球→设备在组合架找正组合焊接→验收→分隔屏过热器吊装
b、设备检查、合金钢光谱分析→管排通球→设备在组合架找正组合焊接→验收→末级过热器吊装
c、设备检查、合金钢光谱分析→管排通球→设备上组合架找正组合焊接→验收→高温再热器吊装
3.3.2.3 对于SA213-T91管子(任何壁厚),焊后应在24小时内立即进行热处理。
以上为中电投贵溪发电厂2×600MW锅炉受热面的安装建议及注意事项,具体安装工作按哈锅锅炉图纸及技术资料执行。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