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重机械岗位职责:
(一)车间设备主任及设备管理人员职责。
1、组织贯彻执行上级部门关于起重机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2、全面负责车间起重机械使用管理工作。
3、建立车间起重机械管理体系,制定规章制度,并经常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4、制定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计划和修理改造方案,并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5、经常深入现场,查看起重机械使用状况。
6、组织起重机械事故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7、组织做好起重机械使用管理基础工作,建立起重机械技术档案。
8、抓好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的技术素质。
(二)车间操作人员职责。
1、认真执行起重机械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
2、精心操作,防止超载运行,如实填写运行记录。
3、健全安全生产,经常检查安全附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4、按时定点,定线巡回检查。
5、认真做好起重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
6、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不做与岗位无关的事情。
7、努力学习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8、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起重机械操作证才能上岗。
二、起重机械维护保养制度。
1、起重机械的维护与保养必须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和坚持日常保养。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除和损坏起重机械安全附件。
3、操作人员在正常操作状态下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汇报设备主管。
4、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及时填写操作记录,严格执行交制度。
5、保持起重机械整洁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6、开展“完好设备”活动,实行日常维护和日常保养的双包责任制。
三、起重机械事故报告制度。
(一)起重机械发生事故时,必须按国家有关起重机械事故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二)起重机械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上级部门上报,按有关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措施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三)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2、事故发生地点。
3、事故发生时间。
4、事故设备名称。
5、事故类别。
6、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四、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1、在下列情况下,操作人员应发生警告信号。
(1)起重机械启动后即将开动前。
(2)在起吊、下降吊物时。
(3)吊物在吊运中接近地面工作人员时。
(4)起重机械在吊运通道上方吊物运行时。
(5)起重机械在吊运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时。
2、不准用限位器作为断电停车手段。
3、严禁吊运的货物从人头上方通过或停留,应使吊沿吊运安全通道移动。
4、起重机械司机要做到“十不吊”。
(1)指挥信号不明确或违章指挥不吊。
(2)超载不吊。
(3)工件或吊物捆绑不牢不吊。
(4)吊物上面有人不吊。
(5)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动作不灵敏、失效不吊。
(6)工具埋在地下与地面建筑物或设备有钩挂不吊。
(7)光线阴暗视线不佳不吊。
(8)菱角物件无防切割措施不吊。
(9)斜拉歪线工件不吊。
(10)危险物品(如氧气瓶、乙炔瓶)不吊。
7、起重机械使用完毕后,应遵守的规则。
(1)应将吊钩升至接近上极限位置的高度,不准吊挂吊具、吊物。
(2)应将抓斗放在地面上,不得在空中悬吊。
(3)将起重机械小车停放在主梁远离大车沿触线的一端,不得置于跨中部位,大车应开到固定停放位置。
(4)所有控制器应回零位,将紧急开关断开,拉下保护柜刀闸。关闭操作室门后下车。
(5)露天工作的起重机械大、小车,特别是大车,应采取措施固定牢靠,以防被大风吹跑。
(6)操作工下班时,应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检查情况记录在操作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