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阳县第二小学 李永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经历观察小药箱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过程方法:通过对物体的观察、想象、猜测和合理推理,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地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药箱、球体、圆柱体各一个。
学具:学生每x人一组,每组学具一袋:小药箱、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观察表一张;每人记录单一张。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中,使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推理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很高兴能有今天这个机会与咱们xx x小五x班的同学共同学习一节课。首先咱们一块儿来做个看图片猜物体的游戏:(课件演示分别从不同方位拍到的杯子、电话机的图片)谁来猜猜,你看到的图片应该是什么物体?
生:我猜是手机,我猜是杯子,我猜是电话……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灵,xx猜对了。
师:同样是杯子、电话,为什么几张图片会有所不同呢?
生:(因为他们拍摄的角度不同)
师:同学们说的对,我们虽然观察的是同一物体,可在不同位置上观察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却是不同的。这节课咱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进一步“观察物体”,相信同学们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活动渗趣,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小药箱(出示长方体小药箱学生围坐在四周,分x组进行观察)
⑴、师:同学们,我们首先要观察的是长方体的小药箱,请你说一说这个药箱有几个面?分别都是哪些面?
生:这个长方体的小药箱一共有6个面,分别是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师:你说的很有条理,完全正确。
师:那把谁看作正面?其他的面分别叫什么名称呢?
生1:我们把带有“小药箱”三个字的面称为正面,那么和它相对的面就是后面。
生2:带有“十字”的面是上面,和它相对的面就是下面。
生3:剩下的两个面分别是左面和右面,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侧面。
(教师随机板书:正面、上面、侧面)
⑵、师:现在请同学们任意选一个角度观察小药箱,说说你能看到哪几个面?
学生自由观察。
学生汇报。
生1:我看到一个面,是小药箱的正面。
师:你在哪个位置观察的,能演示给同学们看吗?
生1:我坐在小药箱的前面观察到的。
师:谁和他观察的位置一样,你看到的结果和他相同吗?
生2:我和xx同学观察的位置一样,可是我看到了正面和上面两个面,因为我是站起来观察的。
生3:我也是站着观察的,我看到的也是两个面,我认为我和xx同学观察的高度不同,所以他看到的是一个面,我们看到的是两个面。
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连其中的原因都能说出来,真了不起!
生4:我看到了三个面。
师:请演示给同学们看。
生4:我站在小药箱一个角的位置,我就能看到三个面,分别是上面、正面和侧面。
生5:我看到的也是三个面,我看到的是小药箱的上面,后面和侧面,因为我站的角度和他的不同。
师:老师太喜欢我们xx班的同学了,你们每位说话都能说出其中的理由,真值得老师学习。
师:还有看到更多的面的同学吗?
生6:我看到了四个面,我看到的是上面、正面、侧面和下面。
师:请你演示是一下好吗?
生6:我把小药箱拿起来了,所以我看的了四个面。
师:请和他站在一样位置的同学,也把药箱举起来看一看,你看到的结果和这位同学一样吗?
生7:我看到的和他不一样,我看到了上面时就看不到下面,我看到下面了又看不见上面了。
生8:我觉得刚才xx同学观察的不对,他看到的四个面根本不是同时看到的,同时看的话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生9:我同意xx同学的说法,刚才xx同学看的时候他的眼睛和头一直从上往下移动的,那就说明他不是在一个位置上看到的。
生10:我觉得他的头如果不动的话,他肯定不会看到四个面。
师:同学们观察的太仔细了,连他观察的细节都发现了,那请xx同学按照同学们的要求重新观察一次,看你能看到几个面。
生:我只看到了三个面,我知道了站在一个位置上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师:你真了不起,不但学会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把最后的结论都总结出来了。是的,我们站在任意位置都不能看到物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师随机板书: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师:(课件演示第38页上图)图画中穿蓝色背心的小男孩看到了卫生箱的哪一个面?
生1:他看到了卫生箱的正面。
生2:他是站在卫生箱的前面观察的,所以他看到的是正面。
师:穿黄色衣服的同学看到的是哪两个面?
生1:他看到的应该是卫生箱的上面和后面。
生2:因为他是站在箱子的后面看的,所以他只能看到箱子的上面和后面。
师:你回答的非常精彩。那么,你认为这女孩一共看到的是哪三个面?
生1:我认为她看到的是卫生箱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生2:严格的讲,我认为她看到的应该是卫生箱的正面、上面和左侧面。
师:回答的漂亮!看来大家不仅能正确的观察实物,而且还能准确的说出在图画中从不同的角度所能看到的物体的哪个面。
⑶、师:接下来(课件演示第38页下图)请同学们判断这三幅图分别是小女孩从小药箱的哪面看到的。
生1:第一幅图是从正面看到的。
生2:第二幅图是从侧面看到的。
生3:我觉得他说的不确切,侧面还分左面和右面,这是她从左面看到的。
师:同学们掌声鼓励一下,说的太好了!
生4:最后一幅图是从上面看到的。
师: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位置上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⑷、师:同学们看这也是个长方体(课件演示第40页第1题),这是课本第40页的第一题,请你迅速做出判断,并将你的答案用铅笔在书上连一连。
①生在书上连线,师巡视。
②生汇报,集体订正。
⑸、师:我们刚才观察的是长方体,能够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如果换成正方体,同学们想象一下,从不同的角度看每个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在任意位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呢?
生: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我认为它和长方体一样, 在任意位置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小结:同学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个几何体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们看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两个几何体,你认识它们吗?
活动二:观察球体和圆柱体
师:(分别出示两个物体)你知道这两个物体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生:一个是球体,一个是圆柱体。
1、观察球体
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个球体,你看到了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分别从上、下、左、右去看,无论怎样看,这个球都是圆形的。
生2:我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我们看到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师:是的,同学们,球体无论从哪个位置上观察,给我们的视图感觉都是圆形的。
2、观察圆柱体
(1)师:我们再来观察这个圆柱体,观察时注意:无论从哪个位置观察,视线都必须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师演示给学生看)
(2)师:任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把你从不同位置上看到的形状和同学说一说,小组内有疑议可以提出来和老师交流。
(3)学生自由观察
(4)学生汇报。
生1:我看到了圆柱体的上面,它是圆形的。
生2:我看到了圆柱体的侧面,发现它是一个长方形。
生3: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在侧面观察时,看到的不是长方形,看到的是带有弧度的图形。
师:你能把你看到的图形,画在黑板上吗?(学生画看到的图形)
师:那你能演示一下你是怎么看到的吗?(学生演示)
生1:老师,她观察的方法不对,她的视线不是垂直看的。
生2:她的视线不垂直,所以她同时看到圆柱的上面和侧面。
师:刚才观察方法不对的同学,请用正确的方法再来观察一下好吗?(学生演示)
生3:我觉得观察圆柱体的侧面时应该离远点看,如果在近处看的话,我们看到的图形也会是这样的。
师:那同学们就由从近到远的方式再试一试。(学生观察)
生:我发现了距离越远看着越像长方形。
……
师: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圆柱体由近向远推视图:长方形;再由高变矮视图:正方形)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将这个圆柱体由近向远处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生:这样看就是一个长方形了。
师:是的,圆柱体的侧面,从远处看给我们的视觉效果上确实是个长方形。
师:同学们再看,老师现在把这个圆柱体变矮了,你再看它的侧面是什么图形呢?
生1:我看到了,它是一个正方形。
生2:我发现了,圆柱体的高矮不同,它的侧面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其他的同学一定要多向他学习。
活动三:观察球和圆柱体的组合图形
师:通过观察,同学们对这两个物体不同位置的形状已经有了清晰的表象,现在老师就把两个单一的几何体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组组合形体,让我们继续观察
1、师:请同学们把你手中的球和圆柱象老师这样把球放在圆柱的左边进行组合,摆放好。
2、师:(师示范)同学们看老师现在面对的组合物体的面就是它们的正面,那么同学们也要和老师站在一样的位置上先观察它们的正面,然后再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注意: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
3、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观察后完成手中的答题卡。
5、(视频切换)展示学生的答题卡,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生1:第一幅图是我从左面看到的,在左面看时球正好在圆柱的前面。
生2:我同意他的看法,这个图形是在左面看到的。
师:大家都同意吗?
生:同意。
生3:第二幅图是我在上面看到的。
生4;我来补充,因为球和圆柱在上面看都是圆形,所以这幅图是在上面看到的。
师;这位同学表现的真好,同学们也要象她那样,回答问题要说出理由,做到有理有据。
生5:第三幅图是我在正面看到的。
生6;我认为第四幅图是从正面看到的。
生7:他说的不对,因为在正面看时,球正好在圆柱的左面,所以第三幅图才是从正面看到的。
生8:我认为第四幅图应该是从后面看到的,它正好和第三幅图相反。
生9:是的,在后面看的时候正好是反过来的,左面是圆柱右面是球。
师:问题在同学们的争论中越来越清晰了,你们观察的很认真,都积极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老师很喜欢你们。
生10:第五幅图是在右面看到的,因为在右面看时圆柱正好把球挡上了,所以只能看到圆柱体。
生11:我认为她说的很清楚,这幅图是从右面看到的。
师;同学们看到了吗,我们只要弄清楚它们的位置关系,就能很容易的进行判断了。
师:下面我们一块来看看屏幕上的这幅图(切换)(课件演示第39页例题2),大家能说说下面这些图分别是小女孩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师生共同完成)
练习:(课件演示)第40页第3题。(师生共同完成)
小结:祝贺同学们,你们已经能根据物体的位置关系正确的辨认从不同位置上看到的形状了。
三、游戏融趣,强化认知
1、师:我们来做个猜物体的游戏。(课件演示第39页“做一做”)谁来猜一猜,它们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吗?
2、猜测。
生1:我猜是球和正方体.
生2:我猜球和长方体。
生3:我猜是两个圆柱体,一个倒着放,另一个立起来.
生4:我认为左面的圆形它既可能是球体又可能是圆柱体,右面的正方形它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或者是圆柱体,根本无法判断.
3、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太一致,你们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大家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物体吗?
生1:让我们看到这两个物体另一个面的形状,就可以判断了.
生2:我们得从不同的角度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4、转动两个物体进行验证。(课件演示从正面、上面观察有可能出现的上述四种情况)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
四、结尾余趣,畅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对“观察物体”的探究,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生2:我知道在观察长方体时我们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生3:我知道了观察物体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不能只根据一个面的形状就去判断它是什么物体。
……
你们精彩的回答令老师叹服.学到这里,老师想起了我国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首诗,(课件出示图片并播放“题西林壁”录音,示意学生跟着齐读)“横看成岭侧成蜂,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诗人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那么我们眼中的世界会更清晰、更精彩!(下课!)
板书设计: 观 察 物 体
正面
上面 }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侧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