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3湖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9:24:41
文档

2013湖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考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模拟题语文出题人;刘安琪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泥(ní)古觊(jì)觎豇(jiāng)豆饕(tāo)餮B.龃龉(yǔ)镌(juān)刻赧(nǎn)颜咫(zhǐ)尺天涯C.鄱(bó)阳湖狡黠(xiá)档(dàng)案榫(sǔn)头D.逡(qūn)巡畏葸(sǐ)不前瞭(liào)望僭(jiàn)越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羸弱泊来品熏陶远见卓识B.因缘臆想
推荐度:
导读2013年普通高考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模拟题语文出题人;刘安琪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泥(ní)古觊(jì)觎豇(jiāng)豆饕(tāo)餮B.龃龉(yǔ)镌(juān)刻赧(nǎn)颜咫(zhǐ)尺天涯C.鄱(bó)阳湖狡黠(xiá)档(dàng)案榫(sǔn)头D.逡(qūn)巡畏葸(sǐ)不前瞭(liào)望僭(jiàn)越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羸弱泊来品熏陶远见卓识B.因缘臆想
2013年普通高考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模拟题语文

出题人;刘安琪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泥(ní)古    觊(jì)觎    豇(jiāng)豆   饕(tāo)餮

B.龃龉(yǔ)  镌(juān)刻   赧(nǎn)颜  咫(zhǐ)尺天涯        

C.鄱(bó)阳湖   狡黠(xiá)   档(dàng)案   榫(sǔn)头    

D.逡(qūn)巡   畏葸(sǐ)不前   瞭(liào)望   僭(jiàn)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羸弱      泊来品   熏陶           远见卓识

    B.因缘      臆想     分庭抗礼       言简意赅

    C.靓妆      痉挛     帏幕拉开       世态人情

    D.戊守      交结     左右逢源       英雄辈出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_______他们从你身边走过___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_________你还不引人注目。而_____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

B.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

C.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

D.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A.文学是艺术,它必须要有精神含量,要能净化心灵;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能让人欣赏优美的文字、从故事中找到快乐之外,还能启迪、教育、引导人。

    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记录了探索救国真理和强国之路,展示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与美好前景。

    C.本来是想帮你一把的,可是没想到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真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

    D.巴基斯坦自从对采取强硬措施以来,包括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在内的许多城市已遭受了数十起爆炸袭击,造成逾百人死亡。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莫言2011年凭长篇小说《红高粱》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B.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C.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

D.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以自身为本位,与人无关。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相对于实在的人,它外在人。但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创造时,就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与人不可分。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资源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向自然获取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但是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或某些资源的枯竭。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成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不只是物质性的概念,还是精神性的概念。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当前各地都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主张,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重在环境保护。而“利居”任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亲缘性,说明环境与人共生的关系。情感性,说明环境与人的内在心理的关系。文化性,说明乐居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浓缩提炼了人类文明的精华,真正体现了家园感。

家园感的实现离不开对环境进行建设。环境建设有两种指导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则,二是审美的原则。两个原则必须是统一的,且应以审美原则为主导,也就是说可以将工程建设转行为景观建设,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此外,家园感的实现也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

环境作为人的家园,既是空间的,也是历史的。我们应该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并努力建造乐居的环境。

(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6.    下列有关“环境”和“资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为环境的自然与作为资源的自然都是人的价值物,参与到人的价值创造中。但二者又有所不同。

B.    自然作为环境,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家园。这种情况下,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C.    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

D.    自然作为资源,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是人掠夺的对象,而不加地掠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7.    下列对原文第二段内容的理想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人类对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宜居、利居、乐居,其中宜居是基础。

B.    利居,任然把环境作为利用的对象,即重视自然作为资源的价值,忽略自然作为环境的价值。

C.    乐居既要体现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要满足居住者对环境的情感认同,还要体现深厚的文化感,三者缺一不可。

D.    环境对人的亲和性与人对环境的依恋感是家园感的表现。乐居满足了人在环境方面的全面需要,因而乐居是环境建设的最高目标。

8.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资源的枯竭会危及人的生存,所以人类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但与此同时,适度开发自然资源的工作也不能停。

B.    湖岸植树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保护环境的做法,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空间,而且也让家园感具有了持续性。

C.    环境建设的指导原则应强调功利与审美的统一。例如,可以将工程建设转行成景观建设,也就是将审美理念融入工程规划中。

D.“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中“美”的构成是丰富的,它高于科学的“真”的保护,因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工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战马记  

                 [明]罗洪先

王公桢,济阳公孙也。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任一子广,吉水称忠义家莫过之。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是时同知苏州王公授碟捕贼,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即代勒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巫山已破,贼方聚山中,索击之,杀渠桀三十三人,余尽遣。居三日,贼复劫属邑大昌,公促王,王又不行,而翟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且激公曰:“公诚为国家出力气,肯慨然复行乎?“公即声应。即日勒民兵,夹曹、柴两人赴之,与贼夹水阵。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围中,误入淖田,不得脱。贼欲降之,公大奋骂。贼怒以刀断其喉及右臂,堕淖中,马逸去。

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商稔公,知贼不敌,不敢言。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商秘与家人负箦往寻乱尸,见衣白纱丰臂者,公也。载箦上,令不深没。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马奔归府,门阖,长嘶踢其扁,若告急状。守者纳之,血淋漓,毛髮尽赤,众始骇公已死,而贼尤不解。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广始随木商往殓之,面如生,不以暑腐。然贫甚,不能归,尽售行李与马为资。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竞徒手得之。距殓之二十五日,夜且半,马哀鸣特异。王命秣者加莝①豆,不为止。王疑秣者绐②已,自起视枥。马骤前啮其项,不释口,久乃得脱。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翌日,呕血数升死。贼既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被诛。

     呜呼!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世尝言至灵者人,畜之至贱宜莫犬马若也。衔辔所制,鞭策所驱,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呜呼!可不畏哉!可不戒哉!

[注]①莝(cuõ):铡碎的草。ò②绐(dài ):欺骗。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     部:部署

B. 与王素党结避祸           党:勾结

C. 商稔公,知贼不敌         稔:熟悉

D. 王命秣者加莝豆,不为止   为:因为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战马“义”的一组是

  ①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②长嘶踢其扃,若告急状

③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    ④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

⑤夜且半,马哀鸣特异                ⑥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

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③④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王桢,是济阳公的孙子。济阳公死于靖难,王桢死于贼寇之手,他们都获得朝廷的封赠,承担过很多重任,在吉水以忠义之家著称。

B.王桢任夔州府通判时,遇到荆襄的贼寇前来大肆劫掠,而夔州同知王公和军吏曹能、柴成却不敢出兵。危急时刻,王桢出于义愤犬吠之警兵击贼,壮烈牺牲。

C.王桢遇难后,朋胡及家人找到了他的遗体,准备送回家乡安葬,但因贫穷,只好卖行李和战马作路费。战马落入夔州同知王公手中。

D.王桢战死后,他的战马狂奔三百多里夔州府报讯;在同知王公的马槽旁,哀鸣不已,最后将仇人王公置于死地,替主人报了仇。

1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3分)

②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4分)

13.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伊川易传》卷二《大蓄传》)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鹧鸪天预报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2)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3)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5)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6)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

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了有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颗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黄豆大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了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大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

16.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

B.    文中说“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长得快;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

C.    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

D.    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旁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

E.    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为也具有深厚寓意。

17    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18    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19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五、语言文用(共12分,共3小题)

20. 根据下列句子提供的信息,写一段介绍“飞行板”的文字,不超过70个字(含标点符号)。(5分)

①“飞行板”是由水上运动爱好者、法国的费兰基·萨帕塔研制而成的。

②在“飞行板”的帮助下,人么可以像海豚那样在水中快活玩耍。

③这种装置需使用者将双脚绑在一双特殊的鞋子里。

④这一双鞋附有一个很大的喷水器,可以提供上升力。

⑤使用时,双手要拿着用以稳定飞行的喷嘴。

2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画横线处补出得体的话语。

小张和小李住在不同宿舍楼,相约次日天一亮就到操场回合,一起练球。小李睡过了头,迟到了好一会儿。

  小张含蓄的批评说:是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李幽默的回应说:不是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2分)

22. 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以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_____。(2分)

① 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② 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③ 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④ 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

1.B(A.nì,C.pó,D.xǐ)

2.B(A.舶来品;C.帷幕拉开;D.戍守)

3.答案:(D) 解析:与“也”匹配,选“即使”,递进关系选“”甚至,后解释原因用“因为”,最后作出假设,谈相反情况。

4.A(B.成分残缺,缺宾语,在“强国之路”后加上“的历程”;C.“当初”与“始料未及”重复;D.语序不当,将“巴基斯坦”放到“自从”后面。

5.A(获奖的作品是《蛙》。) 

6.C           

7.A

8.D

9.A   

10.B解析:①为引出话题,未表现“义”; ③对象错误,说的是“王公”。

11.答案:(A) 解析:“在吉水以忠义之家著称”是对“吉水称忠义家莫过之”的误读。

12.⑴翻译:王桢十分愤怒地当面指责他说:“你吃着朝廷的俸禄,掌管什么事务,忍心把黎民百姓丢弃到饿虎的口中吗?”(加点字为得分关键点)⑵翻译:这天(商人)将要离开,听见有东西在山中长啸,商人很惊骇地祷告说:“为王公叫的吗?果真如此,就长啸三声后停下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加点字为得分关键点)

13.断句: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每断对两处得1分,断错一处扣1分)   

14.(1)解析:运用比拟写出山水的变化。(1分)“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1分)暗含着晓云弥散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雨之后水面的宽阔(1分),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狭窄。(未答出“暗含义”扣1分)(2)解析: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1分)作者已忘机而不再钓鱼(1分),所以如此说。

15.略

16.ABE

17.心态:反映出爷爷在产业被抵债之后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分析:①“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是因为内心痛苦,没兴趣嚼黄豆了;②“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其守成的失败,也表达了对儿子败家的气愤。

18.  ①生动揭示了爷爷心理,反映爷爷专注、执着和顽强的性格特征;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创业、守成过程中的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③为情节发展做铺垫,是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

19.寓意:一是爷爷通过一生奋斗留给我的物质遗产,是现实世界中的财富;二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对物质有清醒认识,是精神财富。启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启示二:就亲缘情感而言,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是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启示三:就传承而言,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

20.飞行版是水上运动装置,使用者将脚绑在特殊的鞋里,借附在鞋上的喷水器提供的升力,双手拿着用以稳定飞行的喷嘴,就可以在水中玩耍。

21.示例     小张含蓄的批评说:是不是昨夜想到练球就失眠了?(2分)小李幽默的回应说:不是失眠了,是梦到咱们在一起练球呢。(2分)解析:注意“含蓄批评”“幽默”表达。

22.解析:②    瞻前顾后,扣住“无意伤害”“宽容”。 ①强调执著;②强调宽容;③强调默默奉献,无怨无悔;④强调自强。

23.略

参考译文:

文档

2013湖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考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模拟题语文出题人;刘安琪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泥(ní)古觊(jì)觎豇(jiāng)豆饕(tāo)餮B.龃龉(yǔ)镌(juān)刻赧(nǎn)颜咫(zhǐ)尺天涯C.鄱(bó)阳湖狡黠(xiá)档(dàng)案榫(sǔn)头D.逡(qūn)巡畏葸(sǐ)不前瞭(liào)望僭(jiàn)越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羸弱泊来品熏陶远见卓识B.因缘臆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