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积累与运用 (共计26分 )
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3分)
A.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yān)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yān)红。
B.耳朵里不可捉摸的声响,像春蚕在咀嚼(jué)桑叶,像山泉在呜咽(yè)。
C.往常他坐在蹬(dēng)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yǔ)着身子进我家来。
D.他们怏怏(yāng)不乐地插上一面姗姗(shān)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细细________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________, 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________, 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________。
A.品尝 绝妙意境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B.品赏 浓情厚谊 绝妙意境 无限乐趣
C.品赏 浓情厚谊 闲情逸致 无限趣味
D.品味 闲情逸致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二、 默写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8分 )
3.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2)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岑参)
(3)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_______________!(《黄河颂》光未然)
(4)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韩愈)
(5)《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桌上有几个还不甚熟的白梨,皮儿还发青。一把酒壶,三个白瓷酒盅。一个头号大盘子,摆着半只酱鸡,和些熏肝酱肚之类的吃食。
她指给他一个椅子,看他坐下了,才说:“你瞧,我今天吃犒劳,你也吃点!”说着,她给他斟上一杯酒;白干酒的辣味,混合上熏酱肉味,显着特别的浓厚沉重。“喝吧,吃了这个鸡;我已早吃过了,不必让!我刚才用骨牌打了一卦,准知道你回来,灵不灵?”
“我不喝酒!”祥子看着酒盅出神。
“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祥子一肚子的怨气,无处发泄;遇到这种戏弄,真想和她瞪眼。可是他知道,她一向对他不错,而且她对谁都是那么直爽,他不应当得罪她。既然不肯得罪她,再一想,就爽性和她诉诉委屈吧。自己素来不大爱说话,可是今天似乎有千言万语在心中憋闷着,非说说不痛快。
(1)上文中提到的“她”是老舍笔下的哪位人物?她最终的命运如何?
(2)请结合上面语段,简要分析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
5.(8分) 受传统文化熏染,中华英雄辈出,各领时代风骚;20年初的特殊事件改变了人们学习生活的方式,但阻止不了年轻一代继往开来的步伐。让我们一起走进以“传承·梦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传承经典国学】请阅读下面文字,运用对联知识,根据画线句子内容,补充下联,使之成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宝藏,异彩纷呈,历久弥香。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增添时代风采。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
上联: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采
下联:_______________
(2)【致敬英雄人物】“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校刊《襄江韵》准备以“致敬英雄人物”为主题出一期专刊,请仿照栏目一、栏目三,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英雄故事最励志
栏日二:_______________
栏目三:英雄歌曲最响亮
栏目四:_______________
(3)【引领生活新风】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的发现。
材料一:科学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可以借助筷勺传播,引起交叉感染。合餐为健康埋下隐患,可使多种病毒、细菌在就餐者之间传播,在相互夹菜时不经意地传染给他人。
材料二:某网站对公众分餐情况先后进行了三次调查,近万名网友积极参与。下面是调查统计表:
分餐情况调查统计表
| 调查时间 | 1月15日 | 2月8日 | 3月26日 |
| 居家分餐占比 | 5.8% | 27.9% | 40.4% |
| 外出分餐占比 | 10.7% | 45.6% | 65.2% |
二、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4 分 ,共计28分 )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人老了竟是那么卑微
周振华
①母亲那年八十。
②就是那一年,她离开了我们。母亲的离开,该不是因为我对她的那声呵斥吧?
③母亲走后我才发现,人老了竟是那么卑微,包括在自己的儿女面前。
④很多年过去了,每当回想起晚年的母亲总盼着想多一次见到我们儿女那渴望的眼神,为换取我们对她的好感而极力掩饰病痛的折磨和委屈所表现出的那副卑微的样子,我就无比愧疚,深感刺心戳肺的痛。
⑤小时候,每次吃饭,母亲总先紧让着我们吃,她不急,她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姐姐、妹妹和我,问好吃吗?我们说好吃,她听了就特别高兴。母亲爱为我们做饭,不怕费时费事,当然,那时也吃不到鸡鸭鱼肉。下地收工回来,她不管有多累,身体多不舒服,也要忙着为我们做饭,尽管就那有限的几种粗粮,那也调着花样做。特别是每天中午,她的筷子还没放下,出工的钟声就敲响了,于是,匆忙出门,嘴里还嚼着下半顿饭,或是吃碗酸菜、几块柿子干就当一顿饭。
⑥多少年过去了,那逝去的岁月依然清晰。母亲为我们做饭时的情景,已成为我们思念母亲的一个深深的情结。
⑦母亲老了以后,那样子可不像年轻的时候了,好可怜。可当时我并没有这份强烈的感受,那种可怕的惯性不知给母亲造成心理上的多大伤害。有件事,至今还深深地触动着我,撕扯着我。
⑧记得是一个周六,我们又回到了以母亲为中心的家。母亲经过一个多钟头的忙活,满心欢喜地托着刚出锅的糖饼,像小时候一样呼唤着我们:来!快吃!趁热。不一样的是,她的声调已变得有气无力了,母亲真的是很老了。
⑨母亲强打着精神,坐在炕沿上,呆呆地看着我们,腰已经塌下去,怎么也坐不直了。
⑩那天可能是闹鬼了。让她没想到的是,突然一个硬邦邦的声调从我嘴里脱口而出:妈!瞧瞧您的手!
⑪这简直就是呵斥。因为我看到了,脸盆里的水不够清净,显然之前没有认真对待那双和面的手。母亲没吭声,那神态,像做错了事的孩子。猫着腰赶紧换了盆儿清水,重新洗她那双满是裂纹的手,洗了好长时间。
⑫看着母亲那紧张的神情,我如梦方醒,我怎么会说出那样的混账话!
⑬因为我们回来了,她高兴,她打心眼儿里高兴,所以才强打起精神,让我们歇着,为我们忙活。
⑭她喜欢做我们小时候爱吃的,像拨鱼子、豆面汤、烙糕子、烙糖饼什么的,母亲都特别拿手。尽管每做一顿饭都相当吃力,那她也愿意,她以这种方式盼着我们回来,让我们高兴。她就怕我们离开她,A每次走时都说:“下周早点回来!早点回来!”她的精神寄托,就是有我们围在她身边。再看看母亲那副疲惫的身子,做顿饭不知有多艰难!
⑮我不该那样呵斥母亲。我从小就记着那句话:“儿不嫌母丑!”,今天是怎么了,我这是怎么了!良心让狗吃了!?
⑯又一个周末到了,我们又回来了。我发现屋里墙角的木凳上,摆放着一个新脸盆,盆沿上搭着一条新毛巾,旁边有块新肥皂,盆里的水很清也很凉。这是母亲为我们做饭,为了不让我再那样地呵斥她,精心准备的。
⑰今天母亲又为我们烙糖饼,她依然艰难地忙活着,脸盆里洗过手的水格外的清澈。B但我越发觉得,最不干净的人,是我!
⑱我凝视着佝偻的母亲心里无数次地在说:“母亲!我错了!我不该那样对您!您一定原谅我!”
⑲可能是在惩罚我吧!自那次呵斥母亲后,不久,我可怜卑微的母亲就离开了我们。
⑳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这件事我总也不能忘记,我的脑海时常浮现那天母亲卑微的神情。上帝!我真的错了!我知道这样的行径是不可饶恕的!
㉑尽管我的双眼为此时常模糊。
(1)通读全文,概括“我”和母亲之间给“我”最深触动的那件事。
(2)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子。
母亲经过一个多钟头的忙活,满心欢喜地托着刚出锅的糖饼,像小时候一样呼唤着我们:来!快吃!趁热。
(3)文题为“人老了竟是那么卑微”,文中哪些细节让你看到了这个老人的卑微?
(4)文中A处画线句是母亲的语言描写,请联系语境发挥想象,在后面添加一处母亲的神态描写。
(5)如何理解B处画线句“但我越发觉得,最不干净的人,是我”这一句中的“不干净”一词?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的梦话
①她和母亲,一直是有距离的。母亲不是那种温柔细致的母亲,粗糙,邋遢,织不出漂亮的毛衣,说话总像跟人吵架,甚至收拾不好那个小小的厨房。
②这些都还不算,她最厌烦的,是母亲的梦话。母亲一睡必说梦话,或激烈地争吵,或愤怒地训斥,或绝望地哭泣,偶尔,也会开怀大笑。母亲说梦话时的声音与白天不同,尖细,凄厉,带着颤音,在静夜里听来,常令她心惊肉跳。从开始记事起,她就常常被母亲的梦话惊醒,所以很小的时候她就开始一个人睡。但是那套老房子的隔音不好,睡到半夜,仍然会被母亲的声音惊醒。醒后就睁着大眼睛望着黑的天花板,无边际的恐惧像黑沉沉的山一样压过来,让她无处可逃。
③她不明白,自己的妈妈为什么和别人的不一样呢?像同学小文的妈妈,她会给小文梳漂亮的辫子,穿洁白的公主裙,她家的厨房明亮干净而温暖,小文妈妈系着白底碎花的围裙在厨房里轻手轻脚走来走去的样子,简直令她痴迷。有一天晚上下雨,她和小文一起睡觉。临睡觉前,她看见小文妈妈在小文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才轻悄悄地走了出去。那一刻,她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她把脸蒙在被子里,泪水悄悄地流了出来。
④她并不奢望母亲能像小文的妈妈一样温柔可亲,只是想,如果听不到母亲的梦话,该有多幸福啊!
⑤她开始想方设法地躲避母亲,中学时便开始在学校住宿,尽管她家和学校只隔着一条街。高考前,她不顾父母的阻拦,所有的志愿都填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学校。读大学后,她很少回家,打电话回去,母亲接了,简单的几句问候外,她便陷入沉默。
⑥其实那时候,母亲已经改变了许多。父亲告诉她:为了她喜欢喝的排骨皮蛋粥,母亲问了好多人,把需要的调料和步骤用本子记下来,回来一个人躲在厨房,一熬就是一个下午。大学第二年,她收到父亲寄来的包裹,打开,里面是一双毛线织的拖鞋。是小鸡的绒毛一样鲜嫩的颜色,手工稍显粗糙,厚厚的鞋底,她试了一下,脚放进去很舒服妥帖。父亲在信里说,这双鞋是你妈织的东西中最好的一双了,还有很多废品在家里放着,也真难为你妈了,她一直那么笨。
⑦大三那年冬天,她得了肺炎。一个人躺在医院里,她想家,想父亲。电话打回去,隔天,母亲竟风尘仆仆地来了。母亲刚推开门,她的第一句话就问:“我爸呢?”母亲尴尬地站在门口,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小心翼翼地说:“你爸单位里请不下假来,所以……”
⑧母亲的话还没说完,她的脸已硬生生地扭到窗外。她想,为什么母亲要来呢?晚上睡觉怎么办?母亲的梦话,把别人都吵醒了,多难堪啊。
⑨清冷的风吹过她的脸,顿时一阵寒意袭来,墙角几棵瘦弱的老树,零星地落下几片叶子,她凝望着灰蓝的天空……
⑩因为护士输液时几次都没把针头扎进血管,母亲几乎和那个护士吵起来;母亲把削掉的苹果皮扔了一地,和同病房的人扯闲话,声音仍然那么响……一整天,她心烦意乱。
⑪晚上,她一直不敢睡,她想,如果母亲说梦话了,她就马上叫醒她。但是母亲也一直没有睡,后来,她便睡着了。那天晚上她睡得格外安稳,第二天早上,醒来时不见母亲。同病房的阿姨说:“你昨天晚上怎么了?不停地说梦话,你妈一宿都没睡,一直守着你,还不住地跟我们解释,说是你小时候受了惊吓落下的毛病……”
⑫她站起来,从窗口看到母亲正提着饭盒匆匆往医院赶,灿烂的阳光下,母亲一头的白发亮亮地刺她的眼,突然地,泪就再也忍不住了……
(1)请概括文中的母亲为女儿做了哪些事情?
(2)文章第⑨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和第⑫段都提到了“她”的眼泪,请分析“她”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女儿对母亲的诸多不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三、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2分 )
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
【注】①学讴:学唱歌。②弗:不。③郊衢:城外大道。④抚节:打着节拍。⑤遏:使……停止。⑥谢:道歉。
(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
①公亦以此自矜( )
②未穷青之技( )
(2)下面选项断句正确的是( )
A.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B.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C.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D.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②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4)【甲】文中的陈康肃对待卖油翁态度前后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薛谭前后言行发生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你从【甲】【乙】两文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
四、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4分 )
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五、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0分 )
10. 伤心的时候,朋友的一句鼓励,会开启你的笑容;疲惫的时候,母亲的一杯牛奶,会鼓励你不断奋发;偷懒的时候,老师的一句鞭策,会激励你继续奋进……生活中,常有一些东西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灵,让你难以忘怀。
请以“心灵的触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写出真情实感,要有对“触动”后的理性思考。
参
1.D2.D
3.(1)独坐幽篁里
(2)双袖龙钟泪不干
(3)伟大而又坚强
(4)杨花榆荚无才思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1)虎妞;难产而死。
(2)泼辣霸道、豪爽和温柔,分别体现在她面对祥子不想喝酒,就举着盅儿要灌祥子,斥责祥子并端起酒盅灌酒,让祥子一起分享她的犒劳等情节上。
5.(1)示例:经典国学引成长圆梦想
(2)英雄电影最感人,英雄形象最高大
(3)示例:合餐不利健康,分餐的人越来越多。
6.(1)母亲为我们烙甜饼被“我”呵斥手未洗净后格外认真的洗净双手。
(2)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或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因为我们回来而高兴、激动的神态,表现母亲对子女的爱与牵挂。
(3)①被儿子呵斥,母亲不吭声,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
②强打精神为我们做吃的就是为了让我们高兴,让我们围着她,陪伴她。
③精心准备了新的脸盆、毛巾、肥皂为了让我不再呵斥她。
(4)示例:说话时带着哀求的神色,又把征询的目光缓缓地投在每个人脸上,而后竖起耳朵在听似的,像是期待着一声声爽快的回答。
(5)不干净原是指“我”呵斥母亲的手不干净,这里指因“我”不懂得体谅母亲,不懂得照顾母亲的感受,让母亲增加了精神负担,是灵魂和精神上的污迹。表达了对母亲的愧疚和深深的自责。
7.(1)①为了女儿尝试做皮蛋粥;②织拖鞋;③不顾辛劳,照顾生病的女儿;④母亲因护士几次没把针头扎进血管而几乎同护士吵架;⑤替女儿解释说梦话的原因。
(2)写出窗外景色的萧条,烘托出她看到母亲时的失落与沮丧的心情。
(3)第③段中流泪是因为自己没有一个像小文妈妈那样温柔细腻的妈妈,感到非常难过;第⑫段流泪是因为之前对母亲厌烦、不满的愧疚;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动。
(4)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大量笔墨写“她”之前对妈妈的不满,与后文写“她"最终理解了妈妈形成对比,突出了母亲的爱,使文章波澜起伏。
8.(1)①夸耀,②结构助词,的
(2)D
(3)①陈康肃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②于是薛谭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了。
(4)陈尧咨由生气到不得不为卖油翁高超的酌油技巧所折服。因为他从卖油翁的表演中明白了“无他,但手熟尔”(熟能生巧)的道理 。秦青高超的演奏技巧让薛谭明白了学习技艺是永远没有穷尽的,要精益求精。
启示:做人要谦虚不能骄傲自满,要知道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有踏踏实实,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9.(1)C
(2)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