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二班 王颖
一、设计目的:
1、通过同学们的活动参与,明确好习惯在我们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
2、使同学们对“守则规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
3、引导、教育同学们做文明守纪的学生。
二、主体活动:
1、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文明礼貌既是个人素养的表现,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表现。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于是行为规范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必不可少。 确实如此,在守则规范的约束下,我们变得懂事了,变得彬彬有礼了。 要养成好习惯必须遵守规范守则。 其实行为规范不仅仅是我们外在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一种修养与气质,一种对于美的追求 。
文明习惯是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为了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大力开展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活动。我们平时的生活都局限于学校之内,其实学校也是一个社会,一个相对而言较为单纯的社会, 行为规范对于我们学生而言,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2、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主要手段的养成教育。
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中的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
① 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这是对个人品德、仪表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也是个体自身最基本的文明行为规范。
② 真诚友爱,礼貌待人。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文明礼貌要求,是人际交往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通过晨会或口语交际课上对学生进行教育。
③ 遵纪守法,勤奋学习。
这是学生在学校集体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要求,是在学校中最基本的文明行为规范。
④ 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这是在家庭生活方面的行为要求,是在家庭中最基本的文明行为规范。
⑤ 遵守公德,严于律己。
这是在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的行为要求。通过活动或外出参观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展自我承诺、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调整方面的自我教育,促使学生按行为规范的要求自我对照,找出差距,求得发扬与改进,培养辨别是非,区别对错的能力。
三、老师总结
同学们,行为规范十分重要,它将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影响我们的终生。良好的习惯影响你的一生,如果播种行为,收获的是习惯,播种习惯,收获的是性格,那么播种性格,收获的将是人生。为了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
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了《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涵。学生纷纷表示: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