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强
1.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正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倒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故A正确为答案.
B.由题,如图放置时的底面积为S大,倒置过来后底面积为S小,因为水的体积一定,倒置过来后水的深度增大了,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故B错误.
CD.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把它倒置过来,重力不
变,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由
F
P
S
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故CD
错误.
【点睛】
本题的难点在于判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情况,不同形状的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水的重力关系是不同的,要注意分析.
2.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其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用p表示圆柱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F浮表示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它们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正确的是
A.B.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圆柱体露出水面前,二是露出水面后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
【详解】
AB、由于圆柱体被匀速提起,故而深度h与时间t成一次函数关系,由p=ρgh可得:圆柱体底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故而A正确,B错误;
CD、圆柱体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密度不变,由F浮=ρ水gV排知道,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不变;在圆柱体刚露出水面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的密度不变,由F浮=ρ水gV排知道,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变小,所以,整个过程中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先不变、后变小,故C、D错误,故选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锅较厚,要较高的温度才能沸腾 B.高压锅传热快
C.高压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的沸点升高 D.高压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的沸点降低【答案】C
【解析】
【分析】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食物在温度高的情况下更容易变熟。
【详解】
高压锅的密封性强,使用时增大气压,提高水的沸点,食物在高温下,短时间内容易熟。故选:C。
【点睛】
液面上的气压升高,液体的沸点增大。
4.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正方体上截去一部分,且截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如图所示,则所截去的高度h甲、h乙的关系是
A.h甲一定大于h乙B.h甲一定小于h乙
C.h甲可能大于h乙D.h甲可能等于h 乙
【答案】B【解析】
【详解】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F
S
=
G mg
S S
==
Vg SLg
S S
ρρ
==ρgL,
因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
所以,ρ甲gL甲=ρ乙gL乙,即ρ甲L甲=ρ乙L乙,………①
由ρ甲>ρ乙可知,L甲<L乙,……②
设截去的高度为h,截去的部分的质量m=ρV=ρSh=ρL2h,
因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质量m,则有:ρ甲L甲2h甲=ρ乙L乙2h乙,……③
由①③两式可得:L甲h甲=L乙h乙,
由L甲<L乙可知,h甲>h乙.
故选A.
5.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四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容器底面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同一个小球重力不变,漂浮或悬浮时,重力等于浮力,ABC中小球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A中球排开的液体最少,所以可知A液体的密度大于BC;D中球沉入水底,说明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故可知,四种液体中A液体的密度是最大的,由于四个容器
中液面是相平的,所以密度最大的A 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最大,故应选A .
【考点定位】压强和浮力
6.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A .102Pa
B .103Pa
C .104Pa
D .105Pa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中学生平均体重约为500N,两脚的总面积约为0.05m 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为:
p =F S =G S =2500N 0.05m
=104Pa.
7.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 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 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
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 使板A 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1/3, 在板A 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B .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 .A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D .A 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木板被拉出3
L 距离的过程中,其仍然压在桌面上,所以对桌面的压力仍等于木板A 重力,则压力大小不变,但此时的接触面积变小,根据p =F S
得到,A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8.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下图,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压力的作用效果就是压强,钉子陷入的越深,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大,钉陷入的越浅,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小,故A正确;
BD.图中的受力面积大小相等,只是压力大小不同,所以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故B错误,D正确;
C.本题是保持受力面积不变,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所以是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
9.如图所示中,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获得升力的是
A.热气球 B.降落伞
C.火箭 D.客机
【答案】D
【解析】热气球升空利用的是浮力,故A不符合题意;降落伞利用的是浮力,与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没有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火箭发射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来升空的,与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没有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于是产生向上的升力而起飞,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对于流体问题,一般分析物体两侧的流体流速,根据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判断物体两侧的压强是解决此类习题的思路。
10.一个未装满饮料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饮料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甲、F乙、和p甲、p乙,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p 甲>p 乙,F 甲>F 乙
B .p 甲<p 乙,F 甲<F 乙
C .p 甲=p 乙,F 甲=F 乙
D .p 甲>p 乙,F 甲<F 乙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正放时,杯中饮料的深度较大,根据p ρgh =可知,正放时饮料对杯底的压强较大,即p 甲>p 乙;正放时,杯中的饮料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饮料压的是杯壁,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杯中液体的重力。倒放时,杯中的饮料柱下粗上细,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大于饮料的重力;因此F 甲<F 乙.
故选D .
11.如图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内装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则
A .p 甲=p 乙 F 甲 C .p 甲 D .p 甲>p 乙 F 甲=F 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 液体的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由图可知,甲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大于乙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即V 甲>V 乙,已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ρ=m V 可知,ρ甲<ρ乙;甲液体的密度小,而液体的深度相同,由p =ρgh 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p 甲<p 乙; 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根据G =mg 可知容器和液体的重力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F 甲=F 乙。 12.质量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 和B 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A F 、B F ,压强分别为A p 、B p 。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F F = A B p p > B .A B F F > A B p p = C .A B F F < A B p p = D .A B F F = A B p p <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于质量相同,即重力相同,它们对桌面的压力也相同,即A B F F =,但是实心长方体A 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于B 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即A B S S >,根据F p S =可知,A B p p <,故选D 。 13.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 .刀切芒果 B .线切鸡蛋 C .用针绣花 D .厚纸片垫提手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C .都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D .提塑料袋时,用厚纸片垫在提手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14.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 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乙液体中。h 1等于10cm ,其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F 1=8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密度为0.8×103g/cm 3 B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 C .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8×104pa D .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18N 【答案】B 【解析】 【详解】 AC .根据题意知道,正方体的上表面积是: S=L 2 =(10cm )2 =100cm 2 =0.01m 2 , 由于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F 1 =8N ,所以,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强是: 1218N = 800Pa 0.01m F p S ==上 由p=ρgh 知道,液体的密度是: 1800Pa =10N/kg 0.1m p gh ρ= ⨯上 =0.8×103 kg/m 3 , 故AC 不符合题意; BD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是: p 下 =ρgh 2 =0.8×103 kg/m 3×10N/kg×(0.1m+0.1m )=1600Pa , 由F p S = 知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是: F 下=p 下S =1600Pa×0.01m 2 =16N , 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正方体受到的浮力是: F 浮 =F 下 -F 1 =16N-8N=8N , 故B 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 15.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 B .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 C .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D .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答案】B 【解析】 ,解答: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在玻璃管顶端真空的情况下,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一般不会改变.A. 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差不变,故A 错误;B. 管中进了空气,此时管内气体压强和水银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管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 mm .故B 正确; C. 将它从山下移到山 点睛: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在玻璃管顶端真空的情况下,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一般不会改变. 16.如果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C.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D.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仍相等,因为S甲>S乙,由p=F/S可知,p甲 p乙,故B错;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对于柱体而言,它们桌面的压强p=F/S=ρgh.无论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还是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剩余部分对地面对的压只与密度和高度的乘积有关.因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ρ甲ga甲3=ρ乙ga乙3,由图可知a甲2> a乙2,则ρ甲ga甲<ρ乙ga乙,即p甲 考点:压力和压强 17.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 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A.F、p不变,f变大 B.F、f不变,p变小 C.F、f不变,p变大 D.F变小,p、f变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摩擦力f不变.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会分析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18.如图所示,设水对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 A.p变小,p′变小B.p变小,p′变大 C.p变大,p′变小D.p变大,p′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图知道,瓶内水不满,瓶子的形状是上细下粗,所以倒过来会使水的深度变大,由公式P=ρgh知道,液体对瓶塞的压强变大;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和里面水的总重力,所以无论瓶口朝上还是朝下,它们的重力不变,故对桌面的压力也不变,但倒过来后受力面积变小,即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所以将瓶子从正放变为倒放,则p变大,p′变大,故选D. 19.关于大气压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有重力而产生的,所以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所以高原地区气压比平原低 C.同一地点位置和海拔高度不变,所以大气压是不变的 D.空气也是流体,所以也可以利用公式p=ρgh计算大气层的厚度压强 【答案】B 【解析】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有重力而产生的,但大气具有流动性,所以它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A说法错误;大气压强与高度有关,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所以高原地区气压比平原低,B说法正确;大气压强与天气情况和季节有关,故同一地点位置和海拔高度不变,大气压是可以改变的,C说法错误;空气是流体,但空气在不同高度的密度不均匀,所以不可以利用公式p=ρgh计算大气层的厚度压强,D说法错误;答案选B。 20.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面上,A的边长比B大。如果从其正中间水平或竖直方向打通一个横截面积大小相同的圆柱形的小孔后,使其剩余部 分对水平面压强相等。设想了下列四种做法: ① 两个正方体均水平打孔; ② 两个正方体均竖直打孔; ③ A 竖直打孔、B 水平打孔; ④ A 水平打孔、B 竖直打孔; 以上想法中能实现目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解答:已知A. B 两个正方体质量相等的放在水平面上;由于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A. B 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已知A 的边长比B 大,则A. B 的底面积S A >S B ;根据P F S = 可知:A. B 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 A AG S S 孔,B 小孔的重力为G′B =BG S S 孔 ,则G′A S = 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p′A 可能会与p′B 相等,故两个正方体均水平打孔可行;(2)柱状体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p =ρgh,当竖直打孔时,由于物体仍是柱状体且高度不变,则根据p =ρgh 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不变,所以,两个正方体均竖直打孔时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仍是p A S = 可知B 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p ′B 减小,则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可以达到相等,故A 竖直打孔B 水平打孔可行;(4)A 水平打孔,由于重力减小,底面积不变,根据p =FS 可知B 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p ′A 减小,B 竖直打孔,B 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不变;则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p ′A 21.如图所示,薄壁轻质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 、B ,有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A 、B 液体中,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取出容器中的金属小球,则A 、B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 和两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 的关系是( ) A . B . 【答案】B 【解析】 由题,薄壁轻质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B,有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A、B液体中,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即,因为,由P=ρgh可得 ;取出金属球后,减小了相同体积。由题图可知,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P=ρgh,则压强的变化量。 已知金属球浸没在A、B液体中时。取出球后容器底受到的压强 。因为,由F=PS可得,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又因为薄壁轻质柱形容器,容器内液体的重力G A=F A’,G B=F B’,则。所以两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故B正确为答案。 22.如图所示,向一个上粗下细的水桶中缓慢匀速注水(相同时间内有相同质量的水注入桶中),直至将水注满。在图中给出了一组表示此过程中,水桶底部受到由于水重产生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密度一定,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图中水桶的形状分析判断液体深度的增加量的变化快慢,根据p=ρgh判断压强的变化,根据F=pS判断出压力的变化。 【详解】 由图知,水桶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水桶倒水时,相同时间内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水桶中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根据p=ρgh知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根据F=pS知,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分析四图,B符合题意。 23.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斧子有很薄的刃 B.压路机轮子质量很大 C.运动员穿的冰鞋装有冰刀 D.螺帽下面一般都有垫片 【答案】D 【解析】 A、斧子的刃很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B、压路机轮子质量大,是增大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增大对地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C、冰刀很锋利,冰面的受力面积大大减小,目的是增大压强,降低冰的熔点,与题意不符; D、螺帽下面一般都有垫片是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D. 24.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就是杯子的重力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杯子的重力而产生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这两个力性质不同,作用物体不同,不能说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就是杯子的重力,故A错误; B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D错误; 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二力大小不相等,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2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平底轻质薄塑料杯,杯子底面积为2×10-3m2,高为0.1m,杯中装满水,水的质量为300g,将体积为100cm3、重为1.8N的小球缓慢的放入水中,当小球静止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10N/kg) 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3N B.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500Pa C.小球受到的浮力为1.8N D.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增加了0.8N 【答案】D 【详解】 A .由p F s =知道,此时水对杯底的压力是:332F p S 110Pa 210m 2N -==⨯⨯⨯=底底,故A 错误; B .根据题意知道,当小球静止时,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是: 333110kg /m 10N /kg 0.1m 110Pa p gh ρ==⨯⨯⨯=⨯底水,故B 错误; C .由G mg =知道,小球的质量是: 1.8m 0.1810/G N kg g N kg = ==,由ρm V =知道,小球的密度是:3330.18ρ 1.810/100cm m kg kg m V ===⨯,由于ρρ球液>,所以,小球沉底,故小球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3363F ρgV ρgV 110kg /m 10N /kg 10010m 1N -===⨯⨯⨯⨯=浮水排水,故C 错误; D .由于是轻质薄塑料杯,其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小球没有放入水中时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3 F G m g 30010kg 10N /kg 3N -===⨯⨯=水水,小球排开水的重力是:G F 1N ==浮排,故小球放入水中时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 F'G G G 3N 1.8N 1N 3.8N 水球排=+-=+-=,所以,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的增加是:F F'F 3.8N 3N 0.8N =-=-=,即D 正确; 综上所述,故选D 。 26.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ρ>水酒精),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于圆柱形这样的直壁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ρgV=mg=G ,即: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因为图中甲容器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要想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采取的办法就是倒入水和酒精产生的△p 水>△p 酒或抽出水和酒精产生的△p 水<△p 酒,据此判断得出答案. 【详解】 ∵甲和乙是圆柱形容器, ∴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ρgV=mg=G ; ∵m 水=m 酒,S 甲>S 乙, ∴对容器底的压强:p 甲<p 乙.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压力还是相等,还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不符合题意,故A 错; 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ρ水>ρ酒精, ∴m 水>m 酒精, 这样可以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会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符合题意,故B 正确; 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压力还是相等,还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不符合题意,故C 错; 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会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更小,不符合题意,故D 错 2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长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各自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且将切去部分叠放到对方上面,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则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切去相等质量后,p 甲一定大于p 乙 B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切去相等厚度后,p 甲一定小于p 乙 C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切去相等质量后,p 甲可能大于p 乙 D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切去相等厚度后,p 甲一定大于p 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如果两物体原来的压力相等,也就是重力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剩余质量、压力都相等,但甲的接触面积大,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 B .如果两物体原来的压力相等,也就是重力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厚度,根据体积公式V =Sh ,h 相同,S S >甲乙,得到V 甲>V 乙,甲剩余的质量小于乙剩余的质量,甲的压力小于乙的压力,根据压强公式F p S =,F F <剩甲剩乙,S S >甲乙,可以得到p 甲 C .两个物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图知甲的重力大于乙.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乙剩余的重力大于甲剩余的重力,也就是乙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甲对水平面的压强; D .甲、乙都是长方体即柱体,压强用p=ρgh 分析,它们原来的压强相同,由公式p =ρgh 知,甲物体的密度较大,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甲减小的重力大于乙减小的物重,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 28.如图所示,底面积均为100cm 2的薄壁容盤甲和乙(不计容器质量),里面分别装有质量均为2kg 的水和另一种液体,液面相平。把一物块浸没在甲客器的水中、水未溢出,甲容器中水面上升5cm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之比为1:3:当把另一完全相同的物块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液体未溢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物块的密度等于3×103kg/m 3 B .乙容器中液体密度小于甲容器中液体密度 C .乙容器对地面压强为3.5×103Pa D .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了15N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由p=ρgh 知道,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是: 32110kg m 10N/kg 0.05m=5P 00a p g h ρ∆=⨯⨯⨯∆=容器底/, 由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之比为1:3,所以,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是: =3=350Pa=1500Pa 0p p ∆∆⨯甲地面容器底, 由于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固体产生的,即 ==1500Pa G p S ∆物甲地面, 所以,物体的重力是: G 物=mg =1.5×103 Pa×100×10-4 m 2 =15N , 因为甲容器上小下大,所以,物体实际的体积: V <hS =0.05m×100×10-4 m 2 =5×10-4 m 3, 即物体的密度, 3343 =10N/kg 15g 310kg/m 510G V Vg m m ρ-=>⨯=⨯⨯物物物, 故A 错误,符合题意; B .由图知道,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的体积小于水的体积,又因为质量相同,根据m V ρ=,故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即ρ液 <ρ水,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根据题意知道,乙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F=G=mg =2kg×10N/kg=20N , 乙容器原来对地面压强是: 2 2kg 10N/kg Pa 100cm ==2000F G p S S ⨯==乙地面, 由于当把另一完全相同的物块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液体未溢出,所以,乙容器后来对地面压强是: =1500P Pa a+2000Pa =3500p p p '=+∆乙地面乙地面甲地面, 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于物体的重力是15N ,所以,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了15N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29.将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A 、B 两容器中,如图所示,两容器中的液体的密度分别是ρA 、ρB ,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 A 、F B ,则密度和浮力的关系分别满足 A .ρA <ρ B ,F A =F B B .ρA <ρB ,F A >F B C .ρA =ρB ,F A >F B D .ρA >ρB ,F A =F B 【答案】A 【解析】 因为密度计在A 、B 两种液体中都是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 ,即F A =F B =G ,又因为ρ液gv 排=G ,由图知道,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是:V A >V B ,所以,A 、B 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A <ρB ,故只有A 正确,故选A . 30.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 .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所以竖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将上升,且瓶内外气压差越大,水柱高度h也越大,故A错误; BD.由表格数据知道,随着高度增加,管内的水面变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变小,故BD正确; C.由于热胀冷缩会引起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在拿着它上下楼时,应保持瓶中的水的温度不变,故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