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 第 次课 | |||
学生姓名 教 师 科 目 化 学 年 级 初三 上课时间 上课时段 | |||
教学内容 | 酸 | ||
教学目标 | 理解酸碱盐的概念,并清楚酸的通性。 | ||
重难点 | 教学内容 | 1、溶解度的概念。2、溶解度的曲线。3、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 |
个体重难点 | |||
考点考试要求 | |||
智力/非智力性因素培养 | |||
教学纲要 | |||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 浓盐酸 | 浓硫酸 | |
颜色、状态 |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 |
气味 | 有刺激性气味 | 无 | |
特性 |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 |
用途 |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试剂 | |
Cl- | AgNO3 及HNO3 |
SO42- | 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 |
CO32- | HCl 及石灰水 |
3、三种离子的检验 | |||
课后 评价 | 一、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 ||
二、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2、 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 |||
作业 布置 | |||
教师 留言 | 教师签字: | ||
家长 意见 | 家长签字: 日 期: 年 月 日 |
日 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