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责任”“爱国”
高考作文素材:宋庆龄的执著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运动(1917年)、国民大(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
话题:“忠贞”“持之以恒”
高考作文素材:严复的担忧
1912年严复担任北大校长之职,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他认为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这一行为在当时称得上用心良苦。
分析:严复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在当时能有几人明晓?爱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只从一种角度、用一种眼光来看问题!
话题:“看待事物的角度”“目的与形式”
高考作文素材: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话题:“国难见忠心”“国家与个人”“忠君与爱国”
高考作文素材十大途径积累
推荐每到作文,同学们最头疼的是找不到好的时代典例、生动材料,来表情达意、论证说明心中的理念。实际上,在我们的身边却又有许许多多的鲜活感人事情,只是因为自己没有通过较好的途径去予以寻觅而已,下面笔者介绍的方法,供师生们参考使用:
十种途径:
从教材文本中多多积淀
一个同学从小初一到高三毕业的七学年十四学期里,阅读过十四本语文书,书中不少规范的优秀美文中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动人的经历,如果做个有心人,将它们作系统积淀的话,应该说是会在写作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它而让你的文章具有表现力、感染力的!
从报刊杂志中多多剪贴
这项工作,我发现不少学校的不少同学都曾经做过,然而把它与高考(微博)写作直接挂钩的意识还很不够,应该把精彩的材料作认真的分类——体育、文化、文学、教育、科技、工农、商贸、外交、政治等等,这样在使用时,就十分便利而且极为贴切了。
从经典名著中多多熏陶
我说的名著不是长篇大部,因为紧张的高三学习生活中根本无法阅读。同学们应该读些二千字以内短小精悍的大家范文,如徐志摩、余秋雨、李敖、林语堂、周作人、丰子恺等等名人的小品散文,仔细品味你一定会获益匪浅!
从社会活动中多多访求
时代的发展、信息的扩展、知识的进化,逼迫我们应不断主动地去适应更高更新的生存环境。因此,参加志愿者队伍、关注社区丰富活动、作些必要的社调研究、开展校际班组间的交流工作、应对各种有益的爱心活动及慈善行动……我们一定会发现许多时代精神感染人心、永恒难忘!
从参观展馆中多多摘录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美丽的展览,如美术、科技、汽车、丝绸、经贸、农产等等大型会展,若有时间,在家长或同学们的陪同之下,不妨去看看,它会给你开拓视野、广博吮吸到不少不知的东西,近来关于纪念60周年抗日展览馆就是不可不看的内容之一啊!
从电视专题中多多抉择
看电视要有目的有方法,特别对高三学生,每天化半小时专注较好的品牌栏目,如《艺术人生》、《财富人生》、《纪实》、《对话》、《世纪论坛》、《百姓讲坛》等等,从中选一坚持观赏,古今中外典例不计其数,等到撰文写稿,又何愁缺少材料?
从聆听广播中多多提炼
每天的广播电台,从新闻、科技到文艺、生活,要报导的内容极为丰富,然而你完全可挑选固定频道,了解一些非文学类的人文科学,即音乐、绘画、建筑、雕塑、书法、篆刻、文物、剪纸、瓷器、风物等等泛文化,让自己增知长识、添才强智。
从电脑网络中多多下载
玩电脑不是不可以,而是有个“度”!并且要玩出个“理”来。作为高三毕业生完全可以从现代科技器物中收集大量对学习有用的东西,让文化资源共享、文学内容同析。现在校园、社区、区县或全国电脑联网,好的新的信息极多,同学们更应下载对文理有用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
从投身讲座中多多获取
校内外、区市图书馆等地方都经常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在讲座上作报告的人都是专家教授、学者名流,他们是某专业某学科的领头人,观点新、知识新,经常听取会对自己有极大启示,让我们懂得许多不明白的问题,所以听讲座也应是获取最新典例的好途径之一。
从旅游山水中多多采撷
《论语。雍也》篇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游历名山大川可增长阅历,既增自然瑰奇壮丽之气、又添景观幽深玄渺之趣,久而久之可洞达人情物理、培育人生世相,使自己成为“真善美”的追求者、实践者,中国古代为何出现“韩柳东黄”,道理全在于此!所以条件与时间允许,可在上海的近郊或领近省市多多出游,吸收新知。
十种积累:
(1)摘抄法
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优美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刻的哲理,可把它们摘抄下来,如果是属于自己的书报,可把全文剪下来,贴在专门的剪辑本上。
(2)批注法
接触一篇新的文章,对自己感兴趣的、认为写得好的句与段进行圈点,在字行间释词释义,予以批注,写上一两句对该段的理解和评价。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长期坚持,不仅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必然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写作技巧的积累。
(3)片思法
当读到对自己有触动的文段时,或质疑,或思索,或引申,把当时的所思所想随手记下来。这些记录是零碎的、片断的、不完整的,待以后翻阅时,进行深入思考,提炼观点,整理成文。
(4)赏析法
对语言特色、篇章结构、立意选材等方面有特色的文章进行分析鉴赏。这样的赏析不要求像正式的赏析文一样求全求准,只要自己能把心中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锻炼了思维,丰富了感受,就达到了目的。
(5)改写法
完全文后,尚觉意犹未尽,可进行改写。如给《皇帝的新装》续写结局;对长文可概述其梗概,进行缩写,对短文扩展其细节或局部,进行扩写;还可变换人称写;也可从另一种思考角度改变原文,进行创新性的改写。
(6)背诵法
对一些优美的句段,特别是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在充分的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吟咏体味,最终背诵下来。背诵多了,自然词汇丰富了,写作时自会左右逢源。
(7)素描法
对生活中的各色人等、各式场景用细致、生动的笔触予以描写。描绘时要抓住特征,抓住给人印象最深的东西,精雕细琢。描写方式可多样,如对人物可进行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多方面的描写。场景可选取恰当的观察角度进行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
(8)叙述法
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要争取把它们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用文字按其本来面目记录下来。这是大多数记叙文的雏形,以后只需略加修改提炼即可成为一篇记叙文。
(9)直觉法
生活中有些场景或有些印象给人以鲜明的感受,在内心中引起强烈的不同于一般的瞬间感觉,应把这种瞬间感觉及时记录下来。例如,深夜归家的那种寂静:“我听见自己的脚步游向夜色深处,一枚钥匙插入锁孔,夜,被轻轻开启,又轻轻关上。”
(10)发现法
生活现象时常会引人思索,发人深思。把这些思索记下来,即是自己的发现。这样的发现往往是独特的、人无我有的人生感悟,深思细品,可写成大文章。
高考写作典例的选取,方法多多。如果应届毕业生能从上述双十条中选取一条,进行有序、长时、系统、分类吮吸,那么高考作文,你将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成效!
高考作文素材:程砚秋拒演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特务机关企图强迫在北京的京剧界捐献飞机义演,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当即拒绝说:“我不能给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程砚秋深知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凶残,担心自己的拒演连累别人,于是他不卑不亢地说:“献机义演的事,我程某人宁死在口下也决不从命,请转告日本人,不要找梨园同行的麻烦。”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分析:面对凶残的敌人,程砚秋“威武不能屈”的气节让人敬畏,令人钦佩。
话题:“气节”“大写的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高考作文素材:陆游气吞残虏
陆游一生以诗文为武器,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气势雄浑,感情奔放。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爱国诗人。
分析:陆游的爱国诗篇没有矫情,没有妥协,从中可窥见到诗人强烈的民族气节。
话题:“文学的力量”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素材之信仰篇
信仰——成功的自我暗示
1.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许多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2.思想激发出来的力量足以征服人心。
3.信念是储备品,行路人在破晓时带着它登程,但愿他在日暮以前足够使用。
4.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5.树的理想是等待雷火之第一击。
6.支配我们生活中的给予和汲取的原则就是期待的原则。自己和别人的期待总是束缚我们的行动。
7.面对伟大的目标的时候,我们是豪阔的;只有面对自私的目标的时候是贫穷的。
8.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惊叹;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都不相干。
9.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光明。
10.没有希望.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是因为人知道希望。既有希望,就免不了失望。失望不算痛苦,整日的无希望而生活着,才算痛苦。
11.信仰要坚固,生活要圆转,也可以说,质要硬,形要软,质硬则不论在怎样的环境都可以处.可以耐,可以顶住……而作坚韧的奋斗;形软则在任何环境都可以适应,都可以存在,都可以深入。
12.信仰是一个不断呼唤和寻找上帝的过程。
13.最优秀的人宁愿取一件东西而不要其他的一切,这就是宁取永恒的光荣而不要幻灭的事物。
14.那种极少把自己的幸福依附于他人,具有多种多样的志趣而且自己能自由支配志趣的人.便是幸福的人。
15.快乐就是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16.信仰使我们对未来的领域满怀希望。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素材之文化篇
文化——人类文明的进步
1.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就是这种需求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也是这种需求,使人类产生了文化。
2.两性分化是人与人之间创造活动的根基。
3.科学必须是经验与理性相结合。
4.一个种族、一个民族因罪恶和奢侈而灭绝。一切价值的重估.是一种文化的进化。
5.在西方,狂人太多了,只好把他们关在疯人院里;而在中国,狂人太稀罕了,所以我们崇拜他们。中国人有一种轻逸的、一种几乎是愉快的哲学。
6.儒家人生哲学,它的理论看起来是建立在“不自私”上面.但主要意思却注重人民“尊帝王”“信天命”,故历来是君临天下帝王的法宝。这种哲学实在同“人性”容易发生冲突,对人民不公平,它指明做人的许多“义务”,却不大提及他们的“权利”。灌输一切义务是必须的,而权利却是帝王或神佛的恩惠的观念。
7.当文化不能表达生命,反而压抑生命的时候,生命的紧张感就增大。这时候,需要造旧文化,创造新文化.以重新表达生命。
8.肥沃的土地导致,贫瘠的国度多有民主。
9.学校教育把全部重点放在人的智力与体质方面。这就强调了智识生命、体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
10.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
11.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应以互助为原则。顺此原则则昌。
12.宗教无非是一种灵感,或活跃的情愫。中国人是在诗里头寻获这种灵感和活跃的情愫的,故可说,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为人类性灵的发抒,为宇宙的微妙与美的感觉.为对于人类与生物的仁爱与悲悯。
13.科学可给我们建设性或摧毁性的力量,但不能为我们提供任何道德的指向,指明价值。
14.道德教训的产生也许正是文学创作的死亡。
15.诗人不是领有营业执照的盗贼。
16.阅读伟人传记作品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分享到一种使命感,意识到人的价值和尊严.最后引导我们发现我们自己,并对自己说: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那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跪着。
17.哲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他的最好哲学。
18.相信自己.容忍异己,扬弃偏见。
19.重新认识中西有关幸福的智慧一种获得幸福而又不丧失自我的智慧,是挽救现代人对人类失去信心的有效途径。
20.现代人把人格以外的成就或创造,作为幸福的标准,或过分以金钱和物质的满足来衡量幸福,都使现代人已变成自身以外的目的之工具,结果对自己对人类都丧失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