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动物的运动的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9:13:13
文档

动物的运动的教学设计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教材中“观察与思考”栏目,了解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2.通过探究活动和多媒体展示伸肘和屈肘的过程,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认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3.通过PPT的展示,理解动物的运动对生存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运动系统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动物通过运动来更好地适应复杂
推荐度:
导读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教材中“观察与思考”栏目,了解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2.通过探究活动和多媒体展示伸肘和屈肘的过程,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认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3.通过PPT的展示,理解动物的运动对生存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运动系统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动物通过运动来更好地适应复杂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教材中“观察与思考”栏目,了解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

2.通过探究活动和多媒体展示伸肘和屈肘的过程,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认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通过PPT的展示,理解动物的运动对生存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运动系统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动物通过运动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2.形成爱惜自身运动器官,进行合理而科动的意识。

3.培养学生对运动员的尊敬心情。

教学重点:

1.理解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运动是动物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教学策略:

   本节课从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1、从骨骼与肌肉的位置关系入手,在板图的绘制过程中由学生分析得出肌肉两端的肌腱应附着在不同的骨块上,这样才能通过肌肉的收缩使骨骼产生相对的运动。

2、通过PPT(关节模式图)使学生看到哺乳动物关节各个部位的组成,对关节结构有一个感性认识,再通过绘图的练习,掌握此知识点。

3、通过对自身结构的探究,了解屈伸肘关节的动作是由相应的两组肌肉完成的。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层层递进,最终使学生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深刻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关于运动系统的模型、图片和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展示图片,使学生观看到不同种类动物的各种活动。

刚才大家看到的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的活动,成为动物的行为。而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式各样的运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观看图片,关注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通过生动的动物活动画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探究学习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各种动物具备不同的运动方式,但你知道动物是怎样完成这些动作的吗?要完成各种运动在动物的躯体中相应的应具备一些结构。

今天我们把自己的身体当作研究的对象,通过一个小活动研究一下我们自己完成运动的结构是什么?

活动1:

一只手握拳,然后再尽量伸开五指,尽可能快地重复这一动作30秒,看谁完成次数多。

在这个活动中你感觉疲劳了吗?什么地方疲劳了?

由活动总结: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什么?肯定学生的回答。

PPT展示各种动物的骨骼系统和小资料(骨骼和骨的区别),并介绍。

PPT展示关节模式图,并讲述各结构的名称,然后请同学们把这个图绘在笔记本上(教师巡视、检查)。检查后带领学生阅读PPT中关于关节特点的小资料。

展示人体骨骼图和关节损伤图,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的部分关节和关节保护常识。

展示肌肉牵拉骨运动模型和PPT,并介绍骨骼肌的组成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肌肉在骨上的附着位置。

设问: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吗?肯定学生的回答。

提问:如果骨骼肌损伤了对运动有影响吗?(PPT展示刘翔的跟腱断裂)。

听课思考

参与活动并思考问题。

观看PPT,

绘制关节的模式图。

阅读小资料。

听课。

观察后回答:

回答:有。

(学生产生对刘翔的理解和同情。)

帮助学生理解运动需要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通过动手绘图,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运动时保护关节的意识和方法。

培养学生对运动员的尊敬。

实验探究:骨、肌肉、关节的协调配合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动物的运动需要依靠一定的身体结构(运动系统)。下面就让我来探究一下运动系统是如何产生一个动作的。

活动2:

请同学们把手臂举起,练习屈肘和伸肘的动作,并用另一只手触摸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感受它们有什么变化。

安排学生阅读教材P30前两段内容,引导学生探究、讨论:

1肱骨上为什么附着两组肌肉?

2屈肘和伸肘时,这两组肌肉分别有什么变化特点?

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动作。

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探究和讨论。

通过学生亲身体会,可以帮助理解知识点。

阅读、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教师用模型展示屈肘和伸肘过程)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讲述:骨骼肌只能通过收缩牵拉骨运动,而不能推开骨运动。所以屈肘和伸肘需要两组肌肉来完成。

屈肘和伸肘时,这两组肌肉一组收缩,同时另一组舒张。只有两者配合默契,才能完成运动。

教师用PPT归纳:运动的产生过程。

学生观看演示,思考、讨论后回答。

通过演示,帮助学生建构理性思维,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
引申,完善通过ppt提问:只有运动系统就能完成动作吗?

(提示:请同学们回忆一次剧烈运动后的情景。)

归纳:我们可以做出各种精细复杂的动作,这是因为体内各个系统进行着默契合作。

通过PPT提问:在青春期同学们的运动系统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怎样做才能使你们的骨骼更强壮、关节更灵活、肌肉更发达健美呢?

回忆并回答: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现象。

思考,适时笔记。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由学生自己回忆,学生更容易相信。
学习反馈及总结通过PPT展示反馈练习,思考后请学生回答。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的运动是在一定的结构基础上完成的,从而了解到“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这一观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

仔细体会“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完成笔记

巩固新知,让学生更深刻认识这一生物学观点。

    

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教材P31“模拟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板书设计:第一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一、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骼 (包括骨、关节)     肌肉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三、运动需要其他系统的支持

四、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五、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教学反思:

文档

动物的运动的教学设计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教材中“观察与思考”栏目,了解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2.通过探究活动和多媒体展示伸肘和屈肘的过程,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认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3.通过PPT的展示,理解动物的运动对生存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运动系统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动物通过运动来更好地适应复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