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年高考作文最新写作素材精选(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9:09:38
文档

2017年高考作文最新写作素材精选(二)

2017届高三写作素材时评精选(六)(国庆爱国文明)1.每个人都是“中国主人翁”G20杭州峰会期间,一位杭州市民因没被选进服务车队,感到“各种伤心,各种灰色”。他写道:“无数人争当志愿者,是为了当好东道主!他们都把杭州当作自己的家,自己是主人。”杭州市民“把国事当家事,把自己当主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总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要求大力弘扬这样的主人翁意识、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在新中国成立67周年的时间节点上,重申、重审、重塑主人翁意识,正当其时。奥运赛场,五星红旗一
推荐度:
导读2017届高三写作素材时评精选(六)(国庆爱国文明)1.每个人都是“中国主人翁”G20杭州峰会期间,一位杭州市民因没被选进服务车队,感到“各种伤心,各种灰色”。他写道:“无数人争当志愿者,是为了当好东道主!他们都把杭州当作自己的家,自己是主人。”杭州市民“把国事当家事,把自己当主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总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要求大力弘扬这样的主人翁意识、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在新中国成立67周年的时间节点上,重申、重审、重塑主人翁意识,正当其时。奥运赛场,五星红旗一
2017届高三写作素材 时评精选(六)

(国庆 爱国 文明)

1.每个人都是“中国主人翁”

G20杭州峰会期间,一位杭州市民因没被选进服务车队,感到“各种伤心,各种灰色”。他写道:“无数人争当志愿者,是为了当好东道主!他们都把杭州当作自己的家,自己是主人。”

杭州市民“把国事当家事,把自己当主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总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要求大力弘扬这样的主人翁意识、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在新中国成立67周年的时间节点上,重申、重审、重塑主人翁意识,正当其时。

奥运赛场,五星红旗一次次伴随着国歌缓缓升起,让人激动;杭州G20峰会,落实了“西湖风光、江南韵味、中国气派、世界大同”理念,让人自豪;天宫二号升空,中国前进的步伐迈向星辰大海,让人振奋……盛世盛举,我们之所以与有荣焉,是因为对国家有着深切的归属感,对身为中国人有着深切的认同感。主人翁意识蕴藏于每个人心中,这是最自然的情感需求,也是最质朴的责任担当。

1919年,在《湘江评论》中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1959年,王进喜在北京看到行驶的公共汽车背着“煤气包”,感到莫大耻辱。为让国家早日用上石油,“宁愿少活20年”,他以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的镜头,成为主人翁意识最生动的诠释。中科院院士谭铁牛,放弃英国知名学府终身教职回到祖国,“因为是在为自己的国家效力,是以主人翁的身份干事”,所以“生活更充实,心里也更踏实”。前浪滚滚后浪涌,正是这种主人翁的担当意识,让中国国力蒸蒸日上、中国故事越发精彩。

在祖国的宏大乐章中,每个人都是动人的音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中国人向着梦想的出发,也必将汇聚起民族复兴的滚滚洪流。从这个意义上讲,主人翁意识无需着意“表现”,更无需刻意“表演”,做好自己就是主人翁。当战士,就站好每一班岗;做媒体,就敬惜每一个字;做诚实守信的网店店主,做热情服务的专车司机,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国民……个人的奋斗叠加成国家的进步,每个人创造的财富、留存的精神,正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最核心的要素。

随着时代的变化,主人翁身份有了更多“主场”,主人翁意识有了更多内容。恰如G20杭州峰会,杭州市民成为杭州的风景、中国的名片,当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不管是打开大门迎接八方宾朋、还是背上行囊去看看世界,每个中国人都可谓“流动的国土”。不仅如此,我们可以敲击键盘,写下自己对于一部法律的建议;我们可以走出家门,在志愿服务中收获快乐与充实;我们可以拿起手机,拍下城市管理的漏洞并监督改进……激发更深广的主人翁意识,国家将在我们的参与中改变,社会也将在我们的推动中前行。

不做活在阴影里的抱怨者,不做活在犹疑里的观望者,不做活在小我里的自私者。每个人都是中国主人翁,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国家。让我们一起用行动,写下我们的回答。(饶文靖  原文刊于9月27日《人民日报》)

2.有底气的爱国更从容

更多基于中国崛起实践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让我们既能更坦然地面对中国的历史,也能以平视的目光看待西方。

十一将至,街头巷尾国庆气氛浓烈:博物馆纪念馆多了注视的目光,人们从历史触摸国家的源流;校园里多了祖国的元素,爱国的种子播撒在幼小的心灵;大街小巷多了鲜红的国旗,人们相互传递着共同体意识。这些都提醒我们,国庆不仅是假日,更是节日,是重温民族记忆、分享国家荣光的时间节点。

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的依恋,对命运共同体祖国的热爱,是人类普遍的心理诉求。正因此,国家的每一分进步,都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最为深沉的民族自豪感。就在国庆前夕,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竣工,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射电望远镜建成,世界最大的基因库在深圳投入运营……这些突破不仅在世界上引起轰动,也在每位国民心中激起巨澜,让人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如果把视野拉开,回溯到60多年前,从被“开除球籍”的压力中出发的我们,可曾想到今天能走这么远?50年前,人均GDP仅有254元,在半个世纪里增长了200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触网20多年,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网民和规模最大的网络市场……数字的强烈对比,描绘着中国的发展轨迹,更说明经过67年艰苦奋斗、38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这正是当代中国人的自信所在、底气所在。

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不仅是中国前进的结果,更是中国前进的方式。与历史上先后崛起的大国相比,中国更多地是在内生性演化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在本土范围内消化现代化的矛盾,不从他国掠夺资源,也不向他国转嫁危机。新起点上的中国,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不依靠侵略而崛起的大国,她丰富了人类发展的模式、改变了大国崛起的范式。对此,有国际观察家直言,“对世界而言,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一种创新”。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投射到国家这个共同体上的爱国情感,内涵也多了许多时代的特点。上一代人的爱国精神,更多地被“落后就要挨打”的紧迫感所驱动,有着通过外在成绩证明自己的强烈诉求,对待外部环境的压力相对敏感。而今天的很多年轻人,生活在蓬勃向上的时代,成长于中国发展的历程,对国家的自信与自豪溢于言表。里约奥运会上,不仅女排的拼搏人人传颂,泳池段子手的走红、赛场求婚的祝福同样赢得点赞,竞技体育从单一的证明目的走向多元目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开始以从容大气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种更多基于中国崛起实践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让我们既能更坦然地面对中国的历史,也能以平视的目光看待西方。这是一种更加自信从容的爱国情感,也是一种更加理性平和的大国心态。当前,“一带一路”的画卷正铺展开来:从满载货物由重庆隆隆奔向亚欧腹地和波罗的海沿岸的“中欧班列”,到使塔吉克斯坦实现“南北的真正统一”的沙赫里斯坦隧道;从让“印度洋上的明珠”重现历史光彩的科伦坡南港码头,到孕育巨大商机和潜力的明斯克中白工业园,都在书写着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抱持这样的理念踏上新征程的国家,定是伟大的国家。带着这样的心态走向世界的国民,定是伟大的国民。(李拯  人民日报  2016-09-30)

3.中国创新,从跟跑迈向领跑

我们既不能因现在的鲜花掌声而妄自尊大,也不能因挑战如荆棘密布而妄自菲薄,必须一个接一个地突破核心技术以实现“弯道超车”

九月的秋风,溢满创新的气息。继G20杭州峰会将中国倡议的创新增长方式写进公报之后,中秋之夜,天宫二号遨游苍穹,多项技术革新让世界再次惊叹中国科技的突飞猛进。近些年来,中国创新的“梯云纵”收获全球越来越多肯定的目光。

 “希望一窥移动互联网商务发展前景的公司,不仅要看硅谷,也要关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 前不久,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出这样的评价。阿里巴巴依靠不断创新,把业务做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腾讯微信一枝独秀,“脸谱都要拷贝它的支付功能”;百度除核心搜索业务之外,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乘势而起;华为更是直言“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就像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科学高峰一样,中国企业迅速消化吸收全球最好的想法和技术,完成再创新与商业化。

然而,有些人认为只有“从0到1”才是创新,而“从1到N”只是山寨。实际上,这种关于创新的理解有些机械。早年的日本汽车工业,并没有“从0到1”的技术创新,在美国人眼里就是廉价低质的代名词,但随后凭借持续的“微创新”能力,改变了世界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而扎克伯格也没有发明任何新的技术,只是把原有技术用一种新的模式结合起来,就创造了联接世界的“脸谱网”。“从1到N”的过程,可以是一种优化创新,是从有到精,不断改进,追求极致。这也是中国企业创新的一大特色。

仔细审视我国企业的创新,就会发现优势来自三大要素的合力:成熟的生产制造能力、规模庞大的本土市场和迅速崛起的科研水平。我国制造业发达,能够迅速实现创意的产品化,是创新者的一个福音;市场规模巨大且多样,让中国能比其他国家先碰到各种问题,企业家就有机会先去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而解决方案的产生就是创新的产生,因此有西方学者称之为“培养世界级竞争者的全球最大的培养皿”;科研经费助力科研实力抬高水位,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14000亿元,77%来自企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可以说,中国企业开始逐步撕去“仿造者”标签,在很多领域向“引领者”迈进。

企业的创新,只是中国创新的一道剪影。从被动接受西方商业模式到开始引领全球商业模式创新,从中国高铁他国迎风再战到各地角力机器人产业,从超级计算机问鼎全球到特高压输变电成为世界标准,从铁基高温超导、外尔费米子等基础研究领域突破到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反映,更是中国创新的生动写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25强。可以说,中国创新正在迈向2.0阶段,看齐欧美的时代或许正在缓缓落幕。

 “世界各国需要改变对中国创新的印象”,这句话已成为许多媒体观察家的共识,甚至有英国媒体指出,“向东方看、向中国学习,在西方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概念”。然而,应当看到,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我们既不能因现在的鲜花掌声而妄自尊大,也不能因挑战如荆棘密布而妄自菲薄,必须一个接一个地突破核心技术以实现“弯道超车”。

总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有人说,来深圳看看吧,你会感受“牛鼻子效应”。柔宇科技薄纸般的屏幕,深圳光启的“超材料”,华讯方舟攻克了的“影响未来世界十大技术”的太赫兹……一些式技术创新在深圳酝酿胎动,正准备给世界一个惊喜。而深圳正是实行了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成功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放眼全国,类似深圳的创新,已在不少地方“点燃”。瞩望未来,中国创新,蓄势待发。(姜赟 人民日报 2016-09-19)

4.文明是最好的风景

随着“十一”黄金周来临,文明旅游再次被提及。有地方组织举办文明旅游公益活动,有媒体总结“十大出游不文明行为不能带”,有热心网友在微博微信转发文明出游注意事项……种种善意提醒,营造着文明出行的氛围,代表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明自觉。

正如网友所说,有一种爱国,叫做文明出游。现今,每年有1.2亿人次的国人到境外旅游,同时也有1.33亿人次的境外游客畅游神州,这一规模庞大的双向流动,是世界感知中国、了解中国的直接通道。可以说,人人都是中国形象,处处都有文明考场。丢掉令人遗憾尴尬的不文明习惯,才能擦掉境外那些让人不是滋味的中文提示;出行问俗、入乡随俗,方能在文明相遇中尽展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风采。

古人云,“礼本非一时一世而成,积久复习,渐次修整,而后臻于大备。”始终将“文明攻略”收入行囊,文明旅游才能成为风尚。给世界留下口碑,为中国增添美誉,愿你我都在行走中成为美丽的“中国风景”。(姜赟 人民日报 2016-10-02)

5.捍卫英雄尊严 激发前行力量

20日,对于孙杰(微博名“作业本”)、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侮辱烈士邱少云一案,北京大兴区一审宣判,判决两被告向邱少云的弟弟邱少华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当天,被告孙杰在微博致歉。

这是向烈士致歉,也是向历史致歉。英雄不容抹黑,历史不容篡改。追求的历史研究本无禁区,但挑逗神经、挑战历史博取眼球,贬损英雄名誉,却不仅违背,也侵犯了英雄的名誉权。

一个判决,一个道歉,让人再次沉思英雄的价值、历史的分量。历史深处,有着沉淀而来的“心灵密码”;英雄身上,有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我们崇尚英雄、纪念烈士,正是要赓续英雄的精神、凝聚复兴的能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试图改变历史共识、英雄形象,说到底,就是要用所谓的“再发现”“再思考”“再评价”,瓦解精神、消解价值。雷锋成了“自拍狂魔”、邱少云“违背生理学”、张思德“是烧鸦片时窑塌致死”……凡此种种,以崇尚英雄为耻、以抹杀英雄为荣、以否定历史为乐。如果不辨真伪、有意歪曲,再厚重的历史都会失去应有的重量;不负责任的“解构”、罔顾事实的“揭秘”,伤害人民的感情,动摇民族的根基。

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历史,未来就会如何记录今天。其实,英雄的价值从来不曾淡褪。当维和英雄申亮亮、李磊、杨树朋遗体归国时,很多观看直播的90后、00后都潸然泪下:他们是真正的“中国的后裔”,比太阳还灿烂。让英雄与时代同频,让历史与现实共鸣,我们才能激发前行的“中国力量”。

两年前,我国正式确立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国家仪式”,是为了在每个人心中矗立致敬英雄的丰碑,让英雄不朽,让精魂永存。“牺牲是一个强大国家和优秀民族不可缺少的血性根脉,崇尚英雄则是一个民族崛起必须拥有的价值取向与自强情怀”。现实中,需要用法律为英雄的名誉权护航,也需要让更多人认识英雄、认同英雄,对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的超越性追求保持敬意,对我们的共同记忆、民族精神保持敬畏。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个有温度的时代,必然致敬英雄;一个有历史感的民族,必然铭记传统。只有牢牢维系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才能凝聚国家的魂魄。只有全社会更加尊重英雄、致敬英雄,才能让英雄安息,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石朗渡 人民日报  2016-09-21)

文档

2017年高考作文最新写作素材精选(二)

2017届高三写作素材时评精选(六)(国庆爱国文明)1.每个人都是“中国主人翁”G20杭州峰会期间,一位杭州市民因没被选进服务车队,感到“各种伤心,各种灰色”。他写道:“无数人争当志愿者,是为了当好东道主!他们都把杭州当作自己的家,自己是主人。”杭州市民“把国事当家事,把自己当主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总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要求大力弘扬这样的主人翁意识、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在新中国成立67周年的时间节点上,重申、重审、重塑主人翁意识,正当其时。奥运赛场,五星红旗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