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 年级 姓名 分数 考号:
|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 得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倡导文学的第一篇理论文章是( )
A.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李大钊的《什么是文学》 D.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2.《女神》出版于( )
A.1919年 B.1922年 C.1923年 D.1921年
3.冯至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 )
A.弥洒社 B.莽原社 C.未名社 D.沉钟社
4.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的作者是( )
A.张天翼 B.沙汀 C.艾芜 D.丁玲
5.中国诗歌会是一个( )
A.以抗战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休 B.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C.以平民化为目标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D.以诗美为目标的现代主义诗歌团体
6.1936年左翼文学界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两个口号指的是( )
A.抗战文学和民族战争文学 B.国防文学和民族战争的大众文学
C.国防文学和抗日战争的大众文学 D.国防文学和民族战争文学
7.抗战初期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一个( )
A.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B.全国进步文艺家的组织
C.全国文艺家的组织 D.全国作家的群众性组织
8.抗战初期,提出“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引发文学与抗战关系论争的是( )
A.沈从文 B.梁实秋 C.朱光潜 D.萧 乾
9.似匕首投、能以一击致敌于死命,具有这种风格的杂文作家是( )
A.茅盾 B.周作人 C.鲁迅 D.朱自清
10.贯穿《朝花夕拾》全书的人物形象是( )
A.范爱农 B.藤野先生 C.作者“我” D.长妈妈
11.郭沫若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是( )
A.人物形象鲜明 B.结构严谨 C.现实主义 D.主情主义
12.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是( )
A.台静农、废名、许地山、闻一多 B.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冰 心
C.郭沫若、叶绍钧、沈雁冰、郑振铎 D.周作人、郁达夫、蒋光慈、徐志摩
13.张资平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表现的基本思想倾向是( )
A.反对种族歧视B.反帝反封建C.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 D.平民主义
14.下列均属于周作人的散文集是( )
A.《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小河》 B.《自己的园地》、《热风》、《泽泻集》
C.《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谈龙集》D.《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踪迹》
15.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属于前期的两本诗集是( )
A.《志摩的诗》、《云游》 B.《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C.《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D.《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16.李金发实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诗集是( )
A.《尝试集》 B.《红烛》 C.《微雨》 D.《昨日之歌》
17.在《蚀》三部曲中,曾经怀有教育救国思想的人物是( )
A.静女士 B.方罗兰 C.张曼青 D.王仲昭
18.符合虎妞性格的某一方面的正确表述是( )
A.愚昧无知 B.粗俗泼、善玩心计 C.固执凶悍 D.自信、自尊
19.《家》的情节主线是( )
A.觉慧与父辈(克字辈)的冲突 B.觉新对高老太爷的妥协
C.觉慧、觉新、觉民等年青人的命运与封建大家庭的矛盾 D.觉慧与冯乐山的斗争
20.曾树生这个人物出自于( )
A.《雾》 B.《第四病室》 C.《寒夜》 D.《憩园》
21.曹禺剧作《日出》的时代背景是( )
A.“五四”前后 B.30年代初期 C.抗战时期 D.大时期
22.1936年,被称为“在中国的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记录”的作品是( )
A.夏衍《包身工》 B.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C.丘东平《第七连》 D.范长江《塞上行》
23.1930年初,殷夫将他1929年以前的诗作65首编为诗集,题名为( )
A.《放脚时代的足印》 B.《孩儿塔》 C.《血字》 D.《我们的诗》
24.沙汀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
A.《淘金记》 B.《故乡》 C.《春明外史》 D.《围城》
25.鲁迅断言“不容于满洲帝国,但我看也因此当然不容于中华”的小说是( )
A.萧军《八月的乡村》B.萧红《生死场》C.叶紫《丰收》 D.吴组缃《鸭嘴崂》
26.戴望舒将其1934—1945年间显示诗风变化的25首诗结集,题名为( )
A.《我的记忆》 B.《望舒草》 C.《灾难的岁月》 D.《旧锦囊》
27.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是( )
A.《丈夫》 B.《长河》 C.《边城》 D.《湘西》
28.小说集《传奇》的作者是( )
A.庐隐 B.丁玲 C.苏青 D.张爱玲
29.《种谷记》的作者是( )
A.欧阳山 B.柳青 C.孔厥、袁静 D.马烽、西戎
30.《漳河水》中克服了好逸恶劳等缺点的妇女是( )
A.荷荷 B.苓苓 C.紫金英 D.荷荷与苓苓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五四文学初期的倡导者是( )
A.胡适B.沈雁冰C.陈独秀D.周作人E.郭沫若
32.下列都属于老舍作品中的人物有( )
A.虎妞、小福子B.愫芳、祁瑞宣C.祁老人、冠晓荷
D.祥子、杜大心E.杨梦痴、祁瑞宣
33.以下关于曹禺剧作《雷雨》正确的判断是( )
A.周朴园是买办资本家的形象 B.《雷雨》中最“雷雨”式的人物是蘩漪
C.《雷雨》表现了作家的爱国主义思想 .作家对蘩漪抱有同情
E.《雷雨》是30年代有很大影响的一部多幕话剧
34.下列属于讽刺喜剧的剧作有( )
A.《升官图》 B.《夜上海》 C.《法西斯细菌》 .《群猴》 E.《捉鬼传》
35.以土地为题材的小说有( )
A.《邪不压正》B.《荷花淀》C.《暴风骤雨》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E.《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6.语丝社
37.京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8.简析《边城》中的翠翠形象。
39.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性格。
40.简析孙梨小说的独特风格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1.分析评价《家》的思想成就。
42.分析《子夜》里吴荪甫的形象。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B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 .D .D.B .B
6.B.A.B.C.C
11.D.B.C.C15.B
16.C17.C.B.C.C
21.B22.A.B.A.A
26.C 27.C.D.B: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A.B.ADE.ACD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6.语丝社
(1)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2)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3)《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37.京派
(1)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等。
(2)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
(3) 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
(4)“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8.简析《边城》中的翠翠形象
翠翠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翠翠来到人间,便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她爷爷把她领大,一老一少相依为命。自然即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她既是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的女儿。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第一阶段:翠翠爱情萌生阶段。她在小镇看龙舟初遇傩送,爱情的种子就萌芽了。第二阶段:翠翠爱情的觉悟阶段。两年后又进城看龙舟,她的爱情意识已完全觉醒。第三阶段:翠翠对爱情执着的阶段。她在爱上傩送后,没想到傩送的哥哥也爱上了她。出于对爱情的忠贞,她明确向爷爷表示拒绝。然而,她与傩送的爱情却忽然受到严重挫折,傩送远走他乡、爷爷也死了使她一夜之间“长成大人“。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这些充分表现了翠翠性格坚强的一面。 在爱情挫折中翠翠的性格展现着柔中有刚的美。
39.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性格
祁瑞宣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第三代,既有从老一代市民身上留下来的性格特征,又接受了新式教育,这就使他的内心和行动都充满了矛盾。他是祁家的长房长孙,在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来自新与旧两方面的作用力。他善良,正直,具有爱国思想,却又软弱忍从,受着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既想“尽孝”,又想“尽忠”,只得在不能两全的境地中优柔寡断,苦闷不已,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家庭观念与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他的思想中爱国思想还是占主导面,但他最终还是从矛盾、苦闷中得到解脱,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祁瑞宣从苦闷中觉醒走向反抗的过程,是体现在他身上的国民精神弱点被逐渐清除的过程,是他不断摆脱传统文化影响的过程。
40.简析孙梨小说的独特风格 1、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描摹时代风云变幻的艺术角度和特点。如《荷花淀》写白洋淀一个妇女从送夫参军到在战斗中成长的故事,贯穿的是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2、深入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灵美。小说写了水生嫂等一群劳动妇女的群像,水生嫂识大体,顾大局,送夫参军打日寇的爱国情操和刚毅性格,也写了她对丈夫深情款款的柔美性情。3、散文美和浓郁的诗情画意。《荷花淀》中,白洋淀的自然风光美和水生嫂心灵手巧的劳动美,交织成一副似诗如画的月下编席图,是对和平劳动生活和祖国美丽河山的颂歌。夫妻月下话别、妇女寻夫、伏击战,都写人情美和自然美交织,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融诗、散文、小说于一体的散文诗式的小说。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1.分析评价《家》的思想成就
《家》的思想成就有三方面:一、揭露和控诉的封建大家庭罪恶。这集中表现在三个年轻女性的悲剧中。梅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她是旧式才女,与觉新青梅竹马。但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使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封建婚姻给她带来的是不幸、痛苦,最终抑郁而死。鸣凤死于封建家奴制。高老太爷把她送给六十来岁的冯乐三为妾,她最终以投湖自尽的方式来黑暗的社会。瑞珏是封建伦理和迷信的牺牲品。她温柔贤淑,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对梅也是感情真纯。但封建伦理和迷信导致瑞珏难产而死。这一切的悲剧都是由于封建家长制。三位女性的悲剧及高家的一切罪恶,都和封建家长制及其代表人物高老太爷有关。家长制使高家这个典型的中国旧式大家庭成为一个罪恶的深渊和黑暗的王国。
二、《家》表现和赞颂了年轻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高家的第三代中的觉民、觉慧就是觉醒青年的代表。觉慧在学校里参加了反对军阀的,和同学一起半反封建的刊物,在家里支持觉民抗婚,怒斥“捉鬼”闹剧,并离家出走到社会上去,成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觉民是个个性主义者。他和琴的自由恋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决然离家抗婚。觉慧、觉民代表着一种生气勃勃的青春力量,一种反对封建的叛逆力量。
三、对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在时代潮流冲击下趋向没落、崩溃的描写。高家是官僚地主家庭,成都北门首富,书香门第。表面上很融洽,内里却极其腐朽。第二代克安、克定便是高家腐朽的败家子的代表。克定在外面吃喝嫖赌。克安和他狼狈为奸。这个大家庭经济上挥霍亏空,精神上腐朽。高老太爷一死,克定等在灵堂前就把家分了个彻底,“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崩溃解体了。
内部的导致大家庭彻底崩溃,时代潮流冲击下产生的新生代进一步敲响了封建家庭的丧钟,使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42.分析《子夜》里吴荪甫的形象
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一、吴荪甫具有两个方面的性格
1、果敢、自信。他的理想是发展民族工业,摆脱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的束缚,最终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在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中,他表现出果敢、自信的性格。在与赵伯韬的斗法中,确实显示了他沉着干练、刚愎自用。2、动摇、悲观。公司的连连失败,沉重的一击之下,他那的动摇、悲观就暴露出来了。当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争中惨败时,他的悲剧命运也达到了高潮。
二、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1、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2、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工人农动。
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军阀政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关系,其反的一面又随着的深入而暴露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