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考作文快速构思之“引议联结”(精品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9:11:16
文档

高考作文快速构思之“引议联结”(精品版)

高考作文快速构思之“引议联结”(精品版)导入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引议联结是议论文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如果用练拳来比写作的话,那“引议联结”就是起手式,基本功,要把它练扎实,练娴熟,成为看家本领。很多时评文惯用“引议联结”的思路行文,这样的文章文脉清晰,内容充实,说理透彻,且有很强的针对性,非常适合高考作文模仿借鉴。【感受真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国尚礼则
推荐度:
导读高考作文快速构思之“引议联结”(精品版)导入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引议联结是议论文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如果用练拳来比写作的话,那“引议联结”就是起手式,基本功,要把它练扎实,练娴熟,成为看家本领。很多时评文惯用“引议联结”的思路行文,这样的文章文脉清晰,内容充实,说理透彻,且有很强的针对性,非常适合高考作文模仿借鉴。【感受真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国尚礼则
高考作文快速构思之“引议联结”(精品版)

导入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引议联结是议论文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如果用练拳来比写作的话,那“引议联结”就是起手式,基本功,要把它练扎实,练娴熟,成为看家本领。很多时评文惯用“引议联结”的思路行文,这样的文章文脉清晰,内容充实,说理透彻,且有很强的针对性,非常适合高考作文模仿借鉴。

【感受真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文明礼节决不是个人的事,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可是当前有些人认为,进退有仪,那是封建社会的要求,现在社会不必在意繁文缛节;还有人认为,太注意礼节,容易让自己畏手畏脚,失去自己的个性;还有人说,如果生活中重讲礼节,但可能外在行为讲礼节,内心不一定认同,这显得不真,很虚假。

针对这些,你有什么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实践

一、引。引用题目材料,引出话题,或表明观点立场。开篇引述题目材料要概述,务求简洁凝练,快速入题。

【现场示范】“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引用材料语句,开篇提出话题,十分醒目。)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进退有仪,举止得体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更是中华民族的标签。可是当下竟有人认为注重礼节让人畏手畏脚,过于封建,过于形式。(对材料中的现象总结概括准确。)这让我们不禁发问:“难道传承多年的中国礼文化真的落后于时代了吗?”(运用关键词“中国礼文化”,提出话题,带出疑问,引出下文。)

【示范感悟】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概述,或摘要,取其精要,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它属于“引论”的部分。一般说来,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异: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材料要复述,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文字材料要阐述,漫画型材料要对漫画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

二、议。利用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使观点确立起来。对材料中的现象或观点进行述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评判观点正确与否。

【现场示范】人与人交往,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乃至一个拥抱,小小礼节多么温情,多么和谐。试想,以“繁文缛节”为借口不注重礼节,我们的生活会冷漠变成什么样子?“进退有仪”是人际交往的必须,我们可以不必像古时那样“三叩九拜”,可以简化礼节,但绝不能省掉相应礼节。(就题目中的现象进行论述,辩证客观。)守礼,是一个人闪亮的名片。(一语中的。)一个人如果不分场合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受礼节约束,不随礼而随性,他在社会必然处处碰壁。所谓行礼节“容易让自己畏手畏脚,失去自己的个性”的论调实在是荒唐。(就材料中的现象进行有针对性地批判论述。)中国礼文化博大精深,大小礼节各有其理。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越是细微处注意礼节的人,越受人欢迎,一个人文明素养往往在细小的礼节中彰显。(突出礼节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中心观点。)

【示范感悟】要从原因、危害、结果、本质等待角度分析评论;评论的任务是初步论证中心观点。这里面重点是“就材料论材料”“就观点论观点”。“议”为“联”张本。

三、联。联系社会现实,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个体到群体,由点到面,深入分析话题的社会深层意义,以此深化论述主旨,体现出论述的广度和深度。

【现场示范】曾国藩曾说过:“人不可俗 ,但不可不随俗。”(名言引用十分恰当。)礼节就是世俗的外化,是人和人交往的礼仪规矩,是对他人表示尊重的表现,也是行万里路的通行证。(运用三个判断句,对礼节概念和作用表述精准。)冯仑常讲起拜访李嘉诚的经历,70多岁的李嘉诚站着跟他们握手,主动发名片,结束之后他也没有先走,仍旧逐一跟大家握手道别,在场的每个人都要握,甚至墙角的服务员,他也专门过握手致谢。校园内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我们必须端端正正地站着,向五星红旗庄严地行注目礼,这是爱国的表现,我们能以“束缚手脚,不得自由”为借口拒行注目礼吗?又比如,当别人在台上演讲时,我们得认认真真地听,是不是也因为“束缚手脚不得自由”,你就左顾右盼,头接耳朵,或草率地打断别人的说话?……(联: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礼节事例,扣住了题目要求。)不太注意礼节的结果是你处处不受欢迎。人是社会的人,很多场合的很多礼节,由来已久,约定俗成,入礼随俗,礼毕事成。礼礼其美,这也是中国礼文化的魅力。(联中议:由此及彼,深入分析讲求礼节的社会深层意义。) 

礼节的本质是什么?是情意的表达,是情感的沟通,更心灵的碰撞。(设问句,回答了礼节的本质内涵问题,观点具有启发性。)我们如若行礼,就一定要礼到心到,不能虛情假意应付形式。没有情意的礼节,表现出外礼内虚,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失之偏颇?地铁车厢内行人如织,却沉迷手机举止冷漠;公交车上面对幼孺,却视之不见,争抢车座;马路上撞见倒地的老人,却绕道而行,避之如洪水猛兽……(再次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礼节事例,扣住了题目要求。)身在礼仪之邦,面对中国礼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缺失,难道不值得每一个人深刻反思吗?(照应了开头提出的问题。) 

【示范感悟】常用套路:由材料推开去,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或历史,或现实,或集体,或个人,反反正正,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联,是文章的关键,必须使论证充实而严密;必须选择典型且有说服力的事实作论据;必须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做到有理有据。联与议,有时位置可交换,写成“引联议结”,也可边联边议。(注意:“议”和“联”都有议,这是议论的本质所决定。“引议联结”式结构,其中的“议”是就材料而议,是初步议;“联”是联系到社会现实而议,是深入议。“议”为“联”张本。)

四、结。也就是论证结尾部分,把论证推向高潮。注意结尾一定要总结全文、再次点题,要照应材料,与文题或开头呼应;要深化论点,或发出号召,或提出办法。结尾对中心观点的表达不仅仅是一种简单意思上的总结概括,更多的是中心观点的升华。如果说前面的“联” 是广度和深度,那么这里的“结”,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有“高度”。

【现场示范】

文明礼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中国礼文化是我们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懂礼、行礼、守礼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明礼修身,以礼待人。(将文明礼节上升到传承中国礼文化高度进行总结。)校园遇师长,以礼相见;家中有来宾,以礼相迎;陌生人初相逢,以礼相敬……(提出建议,排比句,从形式到内容都合习作要求,是小亮点。)

礼礼其理,礼礼其美!(照应文题)要想做一个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那就从文明礼节开始吧。(发出号召,提出希望。) 

表一:文章结构图

结构内容例文要求
引用题目材料,或引出话题,或表明观点立场 

难道传承多年的中国礼文化真的落后于时代了吗?

引述题目材料

务求简洁凝练

快速进入论题

对材料中的现象或观点进行述议。“繁文缛节”不是借口,“进退有仪”是人际交往的必须, 守礼,是一个人闪亮的名片。透过现象看本质

抓住观点评对错

突出中心得观点

 

 

联系社会现实,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个体到群体,由点到面,拓展开来。联系现①(正面):李嘉诚、校园内升旗仪式,听演讲…观点:礼节就是世俗的外化,是…也是行万里路的通行证。

联系现②(反面):地铁车厢内、公交车上、马路上……观点:礼节的本质是什么?是情意的表达,是情感的沟通,更心灵的碰撞。

 

深入分析话题的社会深层意义,深化论述主旨,体现论述的广度和深度。

 

总结全文、再次点题,可总结归纳,可呼吁期盼。文明礼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中国礼文化是我们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懂礼、行礼、守礼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总结升华)

要想做一个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那就从文明礼节开始吧。(发出号召,提出希望。)

 

不仅仅是一种简单意思上的总结概括,更多的是中心观点的升华

表二:傻瓜议论文结构——引议联结(图表版)

结构主要任务主要内容注意

事项

思路
 

引述材料

揭示论点

提出问题

引述方式各异: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材料要复述,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文字材料要阐述,漫画型材料要对漫画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引述简洁

快速入题

 

引入

 

分析材料

初步论证

为联张本

对材料中的现象或观点进行述议,透过现象看本质,评判观点正确与否。从原因、危害、结果、本质等待角度分析评论。初 析
 

联系实际

深入论证

纵横拓展

 

由材料推开去,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或历史,或现实,或集体,或个人,反反正正,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论证充实而严密;论据典型有说服力; 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有理有据。   

 

深 入

总结全文

总结论证

升华观点

总结全文、再次点题,要照应材料,与文题或开头呼应;要深化论点,或发出号召,或提出办法。观点总结概升华,把论证推向高潮。 

升华

01

时评范文

感悟“千里共同途”蕴含的爱国情怀

张小草

2021年9月22日,杨振宁在清华大学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主题,发表讲话。再忆至交,他讲道:“稼先,我懂你的‘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50年是合了你这个‘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对故人隔空讲的一席话,没有一个词提及“思念”“缅怀”,但又处处饱含对故人浓浓的情谊。 

【引:简要叙述事件,引出话题。】

人生难得一知己。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研究、设计工作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是杨振宁中学、大学和在美国时的知心朋友。1971年,邓稼先写给杨振宁的信中引用了毛的一句话:“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他希望杨振宁“在国外时能经常想到我们的祖国”,也希望与老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真挚朴实的字句,是在提醒好友无论身在何方都要心念祖国。邓稼先希望他们彼此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同途”,还能够在推动祖国发展进步的事业上“同途”。2003年底,杨振宁回国定居并在清华大学任教,在培养和延揽人才、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议:首先承接事件,追忆邓稼先与杨振宁的深挚情谊,然后礼赞两位先生为祖国科学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揭示“千里共同途”所蕴含的爱国情怀。】

逝者如斯,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海桑田,虽天人永隔,两位先生的友谊不曾淡去;光阴荏苒,已有50年历史的信纸淡淡发黄,但一代知识分子对祖国的赤子之心仍熠熠闪光。当爱国情怀超越个人情感,带来的精神共鸣就能够穿越时代长河、跨越历史星空,直抵每一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不止是两位先生,还有无数的中华儿女时刻都在用实际行动为“共同途”做出生动诠释。他们可能是驻守边疆,将对家人思念深埋心底的边防战士;可能是执甲“逆行”,不顾个人安危冲在防疫一线的白衣天使;可能是偏远山区,为教育事业、扶贫事业不惜贡献生命的党员干部……他们虽处在不同的岗位,但同心同德、同向而行,把爱国情怀融入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联: 推而广之,联系在不同岗位上的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表现,进一步诠释了何为“共同途”。】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地方。但是,那里有黄山么?有黄河么?有长江么?有长城么?……既然这些都没有,那么,祖国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地方。”人们对祖国的归属感、自豪感,必将汇聚成更加势不可当的磅礴力量,书写出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复兴篇章!

【结:引用名言,再次激扬爱国情怀,收束全文。】

02

时评范文

在岗位上来一场“长跑”如何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周珊珊

点评:鲜素材

最近,中科院院士、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退休的消息刷了屏,微博上有数万评论和转发,网友们纷纷向他致敬,愿他长寿。

【鲜素材简评:开篇引出要评议的话题——吴老退休,网友致敬。】

  致敬,敬的首先是医术。吴老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医学成就业内公认。他现年97岁,从医70余年,救治1.6万肝胆病人,他培养的学生,也已成为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

【鲜素材简评:紧承上文,就“网友致敬”的角度,展开议论。本段从第一个角度“医术”分析,段首句为观点句。】

  更让人敬重的是仁心。从很多报道中都可以看到,吴老心中,患者的分量极重。面对一些颇有难度的大手术时,有人劝他,万一出事,名誉可就毁了!他不这么想,为了救病人,“名誉算什么,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嘛!”把救治病人的天职放在个人名利之前。获了大奖后,也有人劝他功成身退,他同样不以为然。他有一句话掷地有声:“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鲜素材简评:继续展开议论。本段从第二个角度“仁心”分析,段首句为观点句。两个角度之间形成递进关系。】

  像吴老这样的责任心和高技能,哪行哪业不需要?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首先就要有敬业心,要时刻想着,我要为服务对象负责任,不是随便干干就算了,也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是当成事业来干,还是当成实现个人小算盘的工具,结果大不相同。一般来说,只有敬业,才能精业。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钻研、去克服困难。

【鲜素材简评:联系现实,有所延伸。从评论吴老的责任心与高技能,联系到各行各业的“敬业心”。段首的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文章思路清晰。】

  一时敬业,或许容易;难的是一辈子不懈怠,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一点,吴老也做出了生动的演示。因为在手术时长期持刀,吴孟超的右手食指关节已经弯曲变形;就在退休前,每周还至少3台手术……像吴老这样的专精者还有很多,后来者在追赶时常有这样的感叹:天赋比我们好,又比我们下功夫;我们睡到8点起床,人家6点起,到8点已经把前沿期刊浏览一遍了,而且还长期雷打不动!人家不成功,谁成功?

【鲜素材简评:本段有“议”有“联”,议的是吴孟超一辈子不懈怠的精神,联的是其他的“专精者”和“后来者”。】

  “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是模范人物事迹介绍中常见的关键词。其实,坚持有这样一个规律:越坚持,越利于坚持;越放纵,越通向放纵。比如做长跑训练,每天都坚持跑完一定距离,一开始极难坚持,可当腿部肌肉形成记忆,它就会适应,只要不超限度,再跑起来,往往愉悦便生,一旦形成越跑越爱跑的局面,就会更利于坚持。

【鲜素材简评:本段继续联系生活实际,同时也对“坚持”的重要性做了总结。】

  各自的岗位上,我们也可以开始这样的“长跑”,既成就个人,也奉献社会,这才是向吴老的责任心和敬业情最好的致敬。

【鲜素材简评:总结全文,照应开篇,回扣标题。】

鲜素材点评

这篇人民日报时评,采用“引议联结”式结构,800多字,行文紧凑,思路明晰,过渡自然。每个段落的中心突出,主要观点在段首句交代。

当然,“引议联结”只是提供大致的写作思路,四个部分之间,并不一定界限分明,议中可以有联,联中也可以有结,一篇800字短文,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写好其中两三点亦可。

学写议论文的中学生朋友,不妨借鉴参考,挺容易学会哦。

课外练兵

【作文真题】【湖北省七市州2022届高三下学期三月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回顾2021年,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内卷、倦怠、躺平的现象。有学者认为:“我们是一个‘追赶超’型的国家。中国人都是很勤奋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也是勤奋工作的结果。我们完全赞成和鼓励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同时,我们反对常态化的过度劳累。”

逃离倦怠,远离喧嚣,保持身心健康,追求个体生活的质量,需要关注四个关键词:适度、降噪、停顿和滋养。外在的世界即便再嘈杂,我们还是应该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清爽明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以上述关键词中任意两个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演讲稿,参加学校组织的“逃离倦怠,呼唤健康”主题演讲活动。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名师下水】

“立正”诚可贵,“稍息”又何妨?

——“逃离倦怠,呼唤健康”演讲稿

作者:徐建华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立正诚可贵,稍息又何妨”。

【鲜素材简评:开门见山,引出话题,亮出标题,符合写演讲稿的要求。】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凡事适度,学会停顿。我们生活、学习在快节奏的时代,要谨记这两个关键词。【引:鲜素材简评:明确指出两个关键词,完成“以任意两个关键词为基础”的写作任务。】

还记得我们高中入学时的军训吧?伴随着教官的口令“立——正——”,大家屏气凝神,严阵以待;然而长时间的立正后,必有口令“稍——息——”,大家得以舒活筋骨,缓释紧张,以便更好地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之中。人生亦是如此,除了立正的全神贯注,还应该学会稍息。

【联:鲜素材简评:关联军训中“立正”“稍息”的场景,切合题意,也照应标题,深入浅出。】    

古人云“快犊破车”,兵法又云“日行三百里,必蹶上将军”……无论学习、工作,都应适度,否则适得其反。

【鲜素材简评:一个成语,一句古话,简要过渡,引出下文的议论。】 

三国名相诸葛亮鞠躬尽瘁,废寝忘食,固然令人感佩,但凡军中杖责二十以上必亲自过问,未免有些“过劳死”,司马懿也因此断言“孔明食少事烦,必不久长”,可叹孔明最后积劳成疾,秋风陨落五丈原,令人叹惋。

【联:鲜素材简评:列举事例,反面角度。】    

而另一名相谢安则全然不同。强敌压境,日理万机、戎马倥偬的他,偷得浮生半日闲,优游山水,不忘与人围棋。大战中的停顿,不是耽于享乐、荒废政事,而是在停顿中,使自己冷静思考,缜密分析。他与友人围棋,其实也是同劲敌博弈,落子如排兵布阵。他的悠游安适,早已勾勒出淝水大捷的雏形。

【联:鲜素材简评:列举事例,正面角度。一反一正,议论充实。】    

可见,凡事适度,学会停顿,绝不是荒于嬉,绝不是躺平,而是缓释压力,涵养心性,蕴蓄力量。就像琵琶曲,无声胜过有声,“声暂歇”是为“刀鸣”蓄势;就像静水不流,是为了蕴蓄深潭,然后纵身一跃,成为凌空飞泻的壮观瀑布。

【议:鲜素材简评:紧承上文,做个小结,继续强调“适度”“停顿”的关键词。】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奔跑前行,但像夸父逐日一样不知疲倦的奔跑,终会精疲力竭;现实生活中,我们还需学会停顿稍息,为出发、奔跑赋能。

【结:鲜素材简评:联系“我们”的实际,借以引出下文。】 

文档

高考作文快速构思之“引议联结”(精品版)

高考作文快速构思之“引议联结”(精品版)导入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引议联结是议论文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如果用练拳来比写作的话,那“引议联结”就是起手式,基本功,要把它练扎实,练娴熟,成为看家本领。很多时评文惯用“引议联结”的思路行文,这样的文章文脉清晰,内容充实,说理透彻,且有很强的针对性,非常适合高考作文模仿借鉴。【感受真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国尚礼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