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研究
摘要:论文以小组对华中农业大学全体本科生及以上学历学生的调查为基础,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并从读书环境、读书目的以及读书的困难等几个方面剖析了大学生读书现状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现今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太理想,各种困难制约着课外读书量,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方面做好有效措施对增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有积极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的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不断迅猛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满足了这样的要求,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从而在社会上生存立足。读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本只是知识的导游图,它只是指导游览部分典型景点,学到是只是一些基础知识,作为当代大学生,今后要担负起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就必须在大学学习阶段获得充足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的提高,而充分的课外阅读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根据当前学者们的研究:
首先,已有的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就阅读目的、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选择、阅读书目来源及阅读场所的研究较多。
其次,已有的研究多半认为,大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趋向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功利性的阅读倾向。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重点放在应付各种过级和证书考试上,取得一些证书以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2、无目的的阅读行为。一部分学生课外阅读不知道如何利用与选取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大多是因为好奇和从众心理而去读书,导致所吸收的信息仅局限于自己喜爱的某种方面,获取信息有极大的盲目性。3、浅阅读。由于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导致了速食文化的盛行,从而导致部分学生读书只是范范的过一遍,对于里面的精华根本没有丝毫攫取 (杨雯、杨苹,2008)
然而,在我看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较之前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处于一种物欲横流的现期所给予的读书环境,及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种种读书困难,由此所引发的大学生对读书的理性思考及目的认知,都将是我们认识新一代大学生读书行为的不可缺少的知识储备,此及本研究的旨趣所在。基于这些需要,我们展开此次小规模课外实践调查。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小组在华中农业大学对共82位的本科生及以上学历学生的调查。调查主要以随机抽样为主,分别从图书馆、教室以及寝室随机抽取同学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82份问卷,回收82份有效问卷。
大学生样本的基本特征:(1)在性别结构方面,男生为58.5%,女生为41.5%,男女比例为3:2,基本符合我校男女比例;(2)在年级结构发方面,主要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共占96.4%);(3)在所学科类结构方面,以文史类居多,占74.4%,理工类占24.4%;(4)在家庭所在地结构方面:以乡村为主(共占63.4%),省会城市的有9人(占11%),地区及城市有12人(占14.6%),县城的有9人(占11.0%),表明我校大学生大多来自乡村。
表1:大学生样本的基本特征
| 项目 | 维度 | 频率 | 百分比 | 有效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 性别 | 男 | 48 | 58.5 | 58.5 | 58.5 |
| 女 | 34 | 41.5 | 41.5 | 100.0 | |
| 合计 | 82 | 100.0 | 100.0 | ||
| 年级 | 大一 | 1 | 1.2 | 1.2 | 1.2 |
| 大二 | 59 | 72.0 | 72.0 | 73.2 | |
| 大三 | 20 | 24.4 | 24.4 | 97.6 | |
| 大四 | 1 | 1.2 | 1.2 | 98.8 | |
| 其他 | 1 | 1.2 | 1.2 | 100.0 | |
| 合计 | 82 | 100.0 | 100.0 | ||
| 所学科类 | 文史 | 61 | 74.4 | 74.4 | 74.4 |
| 理工 | 20 | 24.4 | 24.4 | 98.8 | |
| 3 | 1 | 1.2 | 1.2 | 100.0 | |
| 合计 | 82 | 100.0 | 100.0 | ||
| 家庭所在地分类 | .省会(或直辖市)城市 | 9 | 11.0 | 11.0 | 11.0 |
| 地区级城市 | 12 | 14.6 | 14.6 | 25.6 | |
| 县城 | 9 | 11.0 | 11.0 | 36.6 |
| 乡镇 | 21 | 25.6 | 25.6 | 62.2 | |
| 农村 | 31 | 37.8 | 37.8 | 100.0 | |
| 合计 | 82 | 100.0 | 100.0 |
表2:课外时间的主要活动
| 频率 | 百分比 | 有效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
| 有效 | 体育运动 | 15 | 18.3 | 18.3 | 18.3 |
| 兼职工作 | 4 | 4.9 | 4.9 | 23.2 | |
| 娱乐活动 | 53 | .6 | .6 | 87.8 | |
| 阅读 | 8 | 9.8 | 9.8 | 97.6 | |
| 5.00 | 2 | 2.4 | 2.4 | 100.0 | |
| 合计 | 82 | 100.0 | 100.0 |
表3:大学生每月读书数量
表3.1
| 描述统计量 | ||
| N | 均值 | |
| 每月读书数量 | 82 | 1.5244 |
| 有效的 N (列表状态) | 82 | |
| 每月读书数量 | |||||
| 频率 | 百分比 | 有效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
| 有效 | 一本以下 | 45 | 54.9 | 54.9 | 54.9 |
| 2-3本 | 31 | 37.8 | 37.8 | 92.7 | |
| 3本以上 | 6 | 7.3 | 7.3 | 100.0 | |
| 合计 | 82 | 100.0 | 100.0 | ||
表4:大学生看什么类型的书最多
表4.1
| 统计量 | ||
| 看什么书最多 | ||
| N | 有效 | 80 |
| 缺失 | 2 | |
| 众数 | 1.00 | |
| 频率 | 百分比 | 有效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
| 有效 | 文学类 | 43 | 52.4 | 53.8 | 53.8 |
| 娱乐消遣类 | 19 | 23.2 | 23.8 | 77.5 | |
| 应用技术类 | 8 | 9.8 | 10.0 | 87.5 | |
| 专业书籍 | 10 | 12.2 | 12.5 | 100.0 | |
| 合计 | 80 | 97.6 | 100.0 | ||
| 缺失 | 9.00 | 2 | 2.4 | ||
| 合计 | 82 | 100.0 | |||
表5.1显示,课外阅读环境无论是图书馆、教室、宿舍还是其他地方,大学生每月课外阅读数量都是以一本一下居多,其次是2—3本,少量大学生是3本及以上,整体上都成递减趋势,喜欢在图书馆阅读的同学每月读书量一本以下的占59.9%,2—3本的占31.0%,3本及以上的占9.5%;喜欢在教室阅读的同学每月读书量一本以下的占41.7%,2—3本的占58.3%,3本及以上的占0.0%;喜欢在宿舍阅读的同学每月读书量一本以下的占57.1%,2—3本的占42.9%,3本及以上的占0.0%;喜欢在其他地方阅读的同学每月读书量一本以下的占55.0%,2—3本的占35.0%,3本及以上的占10.0%,这些数据表明了读书环境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数量影响不大。从表5.2也可以看到,Pearson 卡方值对应的概率值为0.628,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我们应该接受原假设认为读书环境对课外阅读数量没有显著影响。
表5:读书环境选择* 每月读书数量 交叉制表
表5.1
| 每月读书数量 | 合计 | |||||
| 一本以下 | 2-3本 | 3本以上 | ||||
| 读书环境选择 | 图书馆 | 计数 | 25 | 13 | 4 | 42 |
| 读书环境选择 中的 % | 59.5% | 31.0% | 9.5% | 100.0% | ||
| 每月读书数量 中的 % | 55.6% | 43.3% | 66.7% | 51.9% | ||
| 总数的 % | 30.9% | 16.0% | 4.9% | 51.9% | ||
| 教室 | 计数 | 5 | 7 | 0 | 12 | |
| 读书环境选择 中的 % | 41.7% | 58.3% | .0% | 100.0% | ||
| 每月读书数量 中的 % | 11.1% | 23.3% | .0% | 14.8% | ||
| 总数的 % | 6.2% | 8.6% | .0% | 14.8% | ||
| 宿舍 | 计数 | 4 | 3 | 0 | 7 | |
| 读书环境选择 中的 % | 57.1% | 42.9% | .0% | 100.0% | ||
| 每月读书数量 中的 % | 8.9% | 10.0% | .0% | 8.6% | ||
| 总数的 % | 4.9% | 3.7% | .0% | 8.6% | ||
| 无所谓 | 计数 | 11 | 7 | 2 | 20 | |
| 读书环境选择 中的 % | 55.0% | 35.0% | 10.0% | 100.0% | ||
| 每月读书数量 中的 % | 24.4% | 23.3% | 33.3% | 24.7% | ||
| 总数的 % | 13.6% | 8.6% | 2.5% | 24.7% | ||
| 合计 | 计数 | 45 | 30 | 6 | 81 | |
| 读书环境选择 中的 % | 55.6% | 37.0% | 7.4% | 100.0% | ||
| 每月读书数量 中的 %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
| 总数的 % | 55.6% | 37.0% | 7.4% | 100.0% | ||
| 卡方检验 | |||
| 值 | df | 渐进 Sig. (双侧) | |
| Pearson 卡方 | 4.359a | 6 | .628 |
| 似然比 | 5.565 | 6 | .474 |
| 线性和线性组合 | .038 | 1 | .845 |
| 有效案例中的 N | 81 | ||
| a. 7 单元格(58.3%)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52。 | |||
表6:课外阅读的困难
| $困难 频率 | ||||
| 响应 | 个案百分比 | |||
| N | 百分比 | |||
| $困难a | 书价高是不是读书的困难 | 20 | 15.9% | 24.4% |
| 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是不是读书的困难 | 36 | 28.6% | 43.9% | |
| 文化程度低是不是读书的困难 | 2 | 1.6% | 2.4% | |
| 缺少读书氛围是不是读书的困难 | 26 | 20.6% | 31.7% | |
| 是不是不爱看书 | 13 | 10.3% | 15.9% | |
| 选择书是不是读书的困难 | 11 | 8.7% | 13.4% | |
| 会不会找不到感兴趣的书 | 18 | 14.3% | 22.0% | |
| 总计 | 126 | 100.0% | 153.7% | |
|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 ||||
表7.2表明,大学生课外读书目的无论是拓展知识、陶冶情操、指导实践、提高考分还是消耗时间,其每月读书数量都是一本以下最多,其次2—3本,最后少数会达到3本及以上,表明大学生读书目的对课外读书数量影响不大。
表7.1
| $目的 频率 | ||||
| 响应 | 个案百分比 | |||
| N | 百分比 | |||
| $目的a | 是为了拓展知识而读课外书吗 | 52 | 44.4% | 65.0% |
| 是为了陶冶情操读课外书吗 | 43 | 36.8% | 53.8% | |
| 是为了指导实践读课外书吗 | 5 | 4.3% | 6.3% | |
| 是为了提高考分读课外书吗 | 1 | .9% | 1.3% | |
| 是为了消耗时间读课外书吗 | 16 | 13.7% | 20.0% | |
| 总计 | 117 | 100.0% | 146.3% | |
|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 ||||
| 每月读书数量*$目的 交叉制表 | |||||||
| $目的a | 总计 | ||||||
| 拓展知识 | 陶冶情操 | 指导实践 | 提高考分 | 消耗时间 | |||
| 每月读书数量 | 一本以下 | 32 | 21 | 3 | 1 | 7 | 45 |
| 2-3本 | 16 | 20 | 1 | 0 | 6 | 29 | |
| 3本以上 | 4 | 2 | 1 | 0 | 3 | 6 | |
| 总计 | 52 | 43 | 5 | 1 | 16 | 80 | |
| 卡方检验 | |||
| 值 | df | 渐进 Sig. (双侧) | |
| Pearson 卡方 | 7.449a | 8 | .4 |
| 似然比 | 7.306 | 8 | .504 |
| 线性和线性组合 | 2.066 | 1 | .151 |
| 有效案例中的 N | 117 | ||
| a. 9 单元格(60.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09。 | |||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资料,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并从读书环境、读书目的以及读书困难三个因素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相关性探讨。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大学生整体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太理想,大部分大学生课外时间主要用于体育运动,很少的学生会把课外时间主要放在阅读上;大部分大学生每月的课外阅读数量在一本以下,很少部分学生能够达到3本及以上;大部分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文学类书籍和娱乐类书籍上,对于自己专业的书籍兴趣不大;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受读书环境以及自己阅读目的的影响,而在阅读困难上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生活学习压力太大影响其读书量,学校的读书氛围也会对课外阅读量有一定影响。
根据上诉研究结论,笔者有如下建议:
学校应该加强课外时间的管理,增加一些与读书有关的课外活动,例如举办各种读书讲座、读书报告会甚至可以成立一个读书协会,一方面将同学们的课外时间安排从主要的体育运动转移到以课外阅读为主,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学校的读书氛围;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减轻同学们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上的压力,让同学门能够集中经历在学习上,进而增加课外阅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