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1钢管暗设工艺流程
钢管暗设工艺流程图
4.4.1.2明配管敷设工艺流程
明配管敷设工艺流程图
4.4.1.3钢管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不应有穿孔、裂纹、凹凸不平及显著的变形。管子配件采用与电线管相应的配件。
4.4.1.4钢管弯弯时,弯曲处不应有凹陷几开裂,管弯不得小于90度,弯扁度不应大于管径的10%,穿电缆的钢管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求。电线管弯曲内径不小于电线管外径的2.5倍。
4.4.1.5钢管暗配时,需采用通丝连接,并按要求做好跨接地线。管路不宜利用轻钢龙骨吊点做支点。
4.4.1.6每个弯位或一个弯位再加不超过10m直线段或最大15m直线段后加接线盒。
4.4.1.7钢管,线槽的跨接地线采用 6以上圆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且双面焊接。
4.4.1.8管箍丝扣连接,套丝不得有乱扣现象;管箍必须使用通丝管箍。上好管箍后,管口应对严,外露丝应不多于3扣,并焊接跨接地线。
4.4.1.9套管连接: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径的1.5~3倍;连接管口的对口处应在套管的中心,焊口应焊接牢固严密。
4.4.1.10于建筑面上明装电线管按水平和垂直方向整齐排列,并以鞍型类预以牢固,牢固间距不超过1.2m。
4.2.1.11多条电线管平行敷设时,注意避免在同一地点,彼此跨越向不同方向敷设。
4.4.1.12建筑施工期间,所有电线管端口及电线盒用管栓堵塞,防止混凝土,灰泥及杂物进入电线管内。
4.4.1.13电线管穿建筑物沉降缝处使用套筒,敷设一条单独的回路保护导线跨接结构沉降缝以保持有效的电气连续性,回路保护导线截面适合穿入管内最大载流量的导线。
4.2.1.14如果一条电线管暴露于不同湿度下,则高温段的电线管以接线盒与低温段的分隔。
4.4.1.15敷设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加装接线盒。无弯时45m;一个弯30m;两个弯20m;三个弯时12m。
4.4.1.16水平或垂直敷设明配管允许偏差值,管路在2m以内时,偏差为3mm,全长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1/2。
4.4.1.17管路必须畅通,内侧无毛刺,镀锌层或防腐漆应完整无损,管子不顺直者应调直。
4.2.1.18管进盒、箱安装
盒、箱开孔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并应刷防锈漆。如用定型盒、箱,其敲落孔大而管径小时,可用铁皮垫圈垫严或用砂浆加石膏补平齐,不得露洞。管口入盒、箱,暗配管可用跨接地线焊接固定盒棱边上,管口不宜与敲落孔焊接,管口露出盒、箱应小于5mm。有锁紧螺母者与锁紧螺母平,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3扣。两根以上管入盒、箱要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
4.4.1.19接线盒开孔用开孔器,禁止用电汽焊切割,管口与接线盒接地保证牢固。
4.4.1.20管路敷设完毕,金属管路、箱盒及支架等应做整体接地连接。穿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有接地补偿装置,采用跨接方法连接。
4.4.1.21焊接:跨接地线两端双面焊接,焊接面不得小于该跨接线截面的6倍,焊缝均匀牢固,焊接处要清除药皮,刷防腐漆。跨接线规格见下表:
管径 | 圆钢 | 扁钢 |
15~25 | φ5 | |
32~40 | φ6 | |
50~63 | φ10 | 25×3 |
≥70 | φ8×2 | (2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