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1.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3:14:53
文档

2.1.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1.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3.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通项公式.教学重点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课本图211中的正方形数分别是多少?1,3,6,10,….图212中正方形数呢?1,4,9,16,25,….像这样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
推荐度:
导读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1.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3.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通项公式.教学重点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课本图211中的正方形数分别是多少?1,3,6,10,….图212中正方形数呢?1,4,9,16,25,….像这样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1.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3.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教学重点 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课本图211中的正方形数分别是多少?  1,3,6,10,….  图212中正方形数呢?  1,4,9,16,25,…. 像这样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你能否再举一些? 

-1的正整数次幂:-1,1,-1,1,…; 无穷多个数排成一列数:1,1,1,1,…. 

一些分数排成的一列数:,,,,,….  

推进新课[合作探究] 

折纸问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一张纸可以重复对折多少次?请同学们随便取一张纸试试。

我们设纸原来的厚度为1长度单位,面积为1面积单位,随依次折的次数,它的厚度和每层纸的面积依次怎样?  随着对折数厚度依次为:2,4,8,16,…,256,…;① 

随着对折数面积依次为, , , ,…, ,…. 

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有一定次序的一列数. 

[教师精讲] 

1.数列的定义:按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注意:(1)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2)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项,… 

3.数列的分类: 1)根据数列项数的多少分: 

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2)根据数列项的大小分: 

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常数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 

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P 33的六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数列、摆动数列? 

[知识拓展] 你能说出上述数列①中的256是这数列的第多少项?能否写出它的第n项?

答 256是这数列的第,我能写出它的第n项,应为an=2n. 

[合作探究] 同学们看数列2,4,8,16,…,256,…①中项与项之间的对应关系, 

项   2  4  8  16  32 

↓   ↓   ↓    ↓    ↓ 

序号    1    2    3     4     5 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题剖析] 

例1.根据下面数列{an}的通项公式,写出前5项:  (1)an=;     (2)an=(-1)n·n. 

解:(1)n=1,2,3,4,5.a1=;a2=;a3=;a4=;a5=. 

(2)n=1,2,3,4,5.a1=-1;a2=2;a3=-3;a4=4;a5=-5. 

例2.根据下面数列的前几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 3,5,7,9,11,…;    (2),,,,,…; 

(3) 0,1,0,1,0,1,…;  (4) 1,3,3,5,5,7,7,9,9,…; 

(5) 2,-6,12,-20,30,-42,…. 

解:(1)an=2n+1;(2)an=;(3)an=; 

(4)将数列变形为1+0,2+1,3+0,4+1,5+0,6+1,7+0,8+1,…, 

∴an=n+; 

(5)将数列变形为1×2,-2×3,3×4,-4×5,5×6,…, ∴an=(-1)n+1n(n+1). 

[合作探究] 函数与数列的比较(由学生完成此表): 

函数数列(特殊的函数)

定义域R或R的子集

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

解析式y=f(x)an=f(n)

图象点的集合一些离散的点的集合
下面同学们练习画数列: 4,5,6,7,8,9,10…;② 1, , , ,…③的图象.                                          

1、 数列4,5,6,7,8,9,10,…②的图象与我们学过的什么函数的图象有关? 

2、 数列1, , , ,…③的图象与我们学过的什么函数的图象有关? 

3、 这两数列的图象有什么特点?  其特点为:它们都是一群孤立的点. 位于y轴的右侧. 

课堂小结  对于本节内容应着重掌握数列及有关定义,会根据通项公式求其任意一项,并会根据数列的前n项求一些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  

布置作业  课本第38页习题2.1 A组第1题.  

板书设计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

定义  1.数列                    例1

2.项

3.一般形式                  例2               函数定义

4.通项公式

5.有穷数列

6.无穷数列

习题课  第十课时

一、例题 

1.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1,3,5,7;an=2n-1 (2); an=或

(3), , ,. an=-. 

2.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n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1,0,1,0;             〔an=,n∈N*〕 

(2)-, , , ,;        〔an=(-1)n·〕 

(3)7,77,777,7 777;                   〔an=×(10n-1)〕 

(4)-1,7,-13,19,-25,31;                 〔an=(-1)n(6n-5)〕 

(5), , ,.                〔an=〕 

3.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2n2-n,那么(  ) 

A.30是数列{an}的一项                 B.44是数列{an}的一项 

C.66是数列{an}的一项                 D.90是数列{an}的一项 

分析:注意到30,44,66,90均比较小,可以写出这个数列的前几项,如果这前几项中出现了这四个数中的某一个,则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若出现的数比较大,还可以用解方程求正整数解的方法加以解决.    答案:C  

4.(链接探究题)假定有一张极薄的纸,厚度为cm 就是每200张叠起来刚好为1 cm,现在把这张纸裁一为二,叠起来,它的厚度记为a1;再裁一为二,叠起来,它的厚度记为a2,又裁一为二,叠起来,它的厚度记为a3,这样一裁一叠,每次叠起来所得的厚度依次排列,就得到一个数列:a1,a2,a3,…,ak,…. 

你能求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吗?你知道a 50 ,即裁了50次、叠了50次后的厚度是多少厘米吗?是否有10层楼高呢? 

答案: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裁了50次、叠了50次后的厚度是5 629 499 534 213.12 cm>56 294 995 km,大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46倍. 

二、阅读材料 

无法实现的奖赏 

相传古印度舍罕王朝有一位宰相叫达依尔,据说是他发明了国际象棋,古印度的舍罕王学会了下国际象棋以后,非常激动,他要重赏他的宰相达依尔. 

达依尔对他的国王说:陛下,我不要您的重赏,只要您按我下面的办法赏我一些麦粒就可以了:在我的棋盘上(它有个格)第一格赏1粒,第二格赏2粒,第三格赏4粒,第四格赏8粒……依此类推每后一格的麦粒数都是前面一格的两倍.国王答应了达依尔的要求,但是几天以后他就发现事实上这是一个无法兑现的奖赏. 

请问国王为什么不能兑现他的奖赏呢? 

2.1.2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二) 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明确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异同; 

2.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教学重点 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教学难点 理解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什么叫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2、数列0,1,2,3,…的通项公式为an=n-1(n∈N*); 1,1,1的通项公式为an=1(n∈N*,1≤n≤3); 

1, , , ,…的通项公式为an= (n∈N*). 

[合作探究] 数列的表示方法 

1、 通项公式   2、 图象法、 3、递推公式法 

模型一:自上而下                                                                 

第1层钢管数为4,即1 4=1+3; 

第2层钢管数为5,即2 5=2+3; 

第3层钢管数为6,即3 6=3+3; 

                      

第7层钢管数为10,即7 10=7+3. 

an=n+3(1≤n≤7). 

生 模型二: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a1=4;a2=5=4+1=a1+1;a3=6=5+1=a2+1.  依此类推:an=a n-1+1(2≤n≤7). 

我们把数列中具有这种递推关系的式子叫做递推公式. 

推进新课 

1.递推公式定义: 

如果已知数列{an}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an与它的前一项an-1(或前n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数列:3,5,8,13,21,34,55,.  递推公式为:a1=3,a2=5,an=an-1+a n-2(3≤n≤8). 

2.数列表示方法:列表法(通项公式)、图象法、解析式法. 

[例题剖析] 

【例1】 设数列{an}满足.写出这个数列的前五项. 

解:据题意可知:a1=1,a2=1+ =2,a3=1+ =,a4=1+ =,a5= 

【例2】 已知a1=2,an+1=2an,写出前5项,并猜想an. 

解: 前5项分别为2,4,8,16,32.  由a1=2,a2=2×2=22,a3=2×22=23观察可得, an=2n. 

或者:由a n+1=2an变形可得an=2a n-1,即,依次向下写,一直到第一项,然后将它们乘起来,就有…×,所以an=a1·2n-1=2n. 

师 太妙了,真是求解的好方法.所用的这种方法通常叫迭乘法,这种方法在已知递推公式求数列通项的问题中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对应的还有迭加法. 

[知识拓展] 已知a1=2,an+1=an-4,求an. 

法1 写出:a1=2,a2=-2,a3=-6,a4=-10,…观察可得:an=2+(n-1)(n-4)=2-4(n-1). 

法2                               an-a n-1=-4 

an-1-an-2=-4 

an-2-an-3=-4 

…… 

∴an=2-4(n-1). 

[教师精讲] 

(1)数列的递推公式是由初始值和相邻几项的递推关系确定的,如果只有递推关系而无初始值,那么这个数列是不能确定的. 

例如,由数列{an}中的递推公式an+1=2an+1无法写出数列{an}中的任何一项,若又知a1=1,则可以依次地写出a2=3,a3=7,a4=15,…. 

(2)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由递推公式可能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可能求不出通项公式. 

[学生活动] 

根据各个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公式,写出它的前五项,并归纳出通项公式.

(1)a1=0,an+1=an+(2n-1)(n∈N); (2)a1=1,a n+1=(n∈N); 

(3)a1=3,an+1=3an-2(n∈N). 

解:(1)a1=0,a2=1,a3=4,a4=9,a5=16,∴an=(n-1)2. 

(2)a1=1,a2=,a3==,a4=,a5==,∴an=. 

(3)a1=3=1+2×30,a2=7=1+2×31,a3=19=1+2×32, 

a4=55=1+2×33,a5=163=1+2×34,∴an=1+2·3 n-1.  

[合作探究] 

一只猴子爬一个8级的梯子,每次可爬一级或上跃二级,最多能上跃起三级,从地面上到最上一级,你知道这只猴子一共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爬跃方式吗? 

分析:这题是一道应用题,这里难在爬梯子有多种形式,到底是爬一级还是上跃二级等情况要分类考虑周到. 爬一级梯子的方法只有一种. 

爬一个二级梯子有两种,即一级一级爬是一种,还有一次爬二级,所以共有两种. 

若设爬一个n级梯子的不同爬法有an种, 

则an=an-1+an-2+an-3(n≥4), 

则得到a1=1,a2=2,a3=4及an=a n-1+an-2+an-3(n≥4),就可以求得a8=81.  

课堂小结 

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区别。 

1、 通项公式反映的是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而递推公式反映的是相邻两项(或n项)之间的关系. 

2、 对于通项公式,只要将公式中的n依次取1,2,3…,即可得到相应的项.而递推公式则要已知首项(或前n项),才可求得其他的项. 

布置作业 

课本第38页习题2.1A组第4、6题. 

预习内容:课本P41~P 44.   

板书设计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二)

一、定义                  二、例题讲解                  小结:

1.递推公式: 

例1                     通项公式与

例2                      递推公式区别

文档

2.1.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1.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3.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通项公式.教学重点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课本图211中的正方形数分别是多少?1,3,6,10,….图212中正方形数呢?1,4,9,16,25,….像这样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