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3:13:39
文档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预案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降低危机事件对学生的伤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一、总 则   (一)干预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推荐度:
导读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预案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降低危机事件对学生的伤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一、总 则   (一)干预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为进一步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降低危机事件对学生的伤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  则

    (一)干预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

    1.预防为主;

    2.及时预警;

    3.协调有序;

    4.反馈追踪。

    (三)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小学生。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

    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职责、措施和方法

    (一)心理危机干预小组

    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领导班子成员、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班主任、少先队干部及校医。

    (二)心理危机干预小组职责

    1.协调各部门做好心理危机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

    2.建立心理危机监测信息交流机制和相关渠道;

    3.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加强相关设备建设和人员建设;

    4.积极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科学研究;

    5.加强与国家、省、市相关组织技术合作和交流;

    6.对外公布有关心理危机监测信息,发出预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7.根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及时更新预案,保持预案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三)心理危机干预三级工作网络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模式,确定心理危机干预三级工作网络。

    1.以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为核心。

    在心理辅导或咨询过程中,发现处于危机状态或需要立即干预的学生,应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专业人员应给予评估和会诊,及时采取心理治疗或转介等措施。

    2.以班主任为重要力量。

    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应了解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发现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应急措施,并及时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小组联系。

    3.以少先队干部为基础力量。

少先队干部加强同学之间思想和感情上的联系和沟通。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尽快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联系。

(四)确定干预技术

A、心理急救,稳定情绪

B、行为调整,放松训练,晤谈技术

C、认知调整,晤谈技术

1.首先要取得干预对象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2.提供疏泄机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3.对访谈者提供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知识的宣教、解释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使他们理解目前的处境,理解他人的感情,建立自信,提高对生理和心理应激的应付能力;

4.根据不同个体对事件的反应,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如:积极处理急性应激反应,开展心理疏导、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矫正、放松训练、晤谈技术等,以改善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药物;

(五)干预技术要点

1.心理急救

(1)接触和参与

(2)安全确认

(3)稳定情绪目标:

(4)释疑解惑

(5)实际协助

(6)联系支持

(7)提供信息

(8)联系其它服务部门

2.心理晤谈

文档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预案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降低危机事件对学生的伤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一、总 则   (一)干预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