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建立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遵守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评价方法,对不符合的行为进行纠正,以有效控制本公司活动和服务中的危险源和风险,确保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评价。
3 职责
3.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
3.1.1负责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遵循情况评价报告的审批。
3.1.2负责出现重大不符合时,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3.2安全部
3.2.1负责合规性评价的组织、记录及评价报告制定。
3.2.2负责参与合规性评价人员的选择及其能力的确认。
3.2.2负责针对各部门就不符合所制定和实施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验证。
3.3 各部门负责配合安全部进行合规性评价,并针对本部门存在的不符合,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4 工作程序
4.1 评价时间、频次:
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合规性评价,中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增加评审次数。
特殊情况下,如:
1)组织机构、过程、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2)出现了重大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时;
3)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4)员工及相关方有重大抱怨时;
5)职业健康安全审核中发现严重不符合时。
4.2 参与评价人员能力要求
1)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2)熟悉本公司生产、工艺、设备;
3)熟悉本公司危险源及高中度风险;
4)在本公司工作三年以上。
4.3 评价方法
合规性评价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集中式:可利用会议的形式进行,由安全部组织有关部门以会议形式集中评价,形成合规性评价报告。
2)二级评价:分散评价再集中,各部门各自评价后,由安全部汇总、补充、确认,形成合规性评价报告。
3)结合监测:各部门日常监测发现法律法规不符合时及时书面报告安全部,及其安全部在监测中发现不符合时,由安全部形成合规性评价报告。
4.4 评价输入
1)公司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执行情况;
2)内、外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结果;
3)信息反馈。包括顾客、周边邻居投诉、安监局评价等;
4)改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状况,包括合理化建议,对内部审核和监测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的监控结果;
5)可能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等;
6)重大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处理或改进的建议。
4.5 评价输出
4.5.1安全部制定《合规性评价报告》及《合规性评价表》,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由安全部分发至有关部门。
4.5.2合规性评价报告内容包括:
1)评审时间;
2)执行情况;
3)参加评价的部门人员;
4)评价内容;
5)评价结论意见。
4.6 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情况,发生部门要采取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由安全部按《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跟踪验证。
5 相关文件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员工教育培训管理》
6 记录
《合规性评价报告》
合规性评价表
序号 | 法律法规名称 | 法律法规摘要 | 公司现状 | 合规性评价 | 纠正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