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丙、丁、X、Y、Z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由H、C、O、Cl、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①甲由两种元素组成,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必需物质。
②乙是甲分解的产物之一,可分别与不同物质反应转化为X和Y,且X与Y、X与乙均可发生反应。
③丙由两种元素组成,可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一种常用的调味品。
④丁与Y的组成元素相同,向丁中加入一定量的丙,只得到Z的黄色溶液。工业上常用Z溶液来腐蚀镀铜电
路板,Z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另一种盐。
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甲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的化学式是。乙转化成X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当③中的反应恰好完全时,溶液中的微粒有。
(4)上述7种物质中含铁元素的物质有种。Z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B、C、D、E五种元素中,A的原子中没有中子;B元素的单质能供给动植物呼吸;C是主要存在于人体骨骼
和牙齿中的金属元素;D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E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A和D的元素符号依次是、。
(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两种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由A、B、C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A、B、D、E四种元素组成一种盐的化学式是,该盐的一种用途是。
3.有A~E五种无色的液体,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水中的某一种,请根据下面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Ⅰ.将少量A分别滴入适量的B、C、D、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Ⅱ.将少量B分别滴入适量的A、C、D、E中,C中有气泡出现,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
Ⅲ.将少量D分别滴入适量的A、B、C、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能判断出的液体是。
(2)写出E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少量C分别滴入适量的A、B、D、E中,写出观察到的现象。
(4)对还没有确定的液体,下列几种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分别滴加稀盐酸B.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
C.分别滴加少量水D.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4.A、B、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分别由C、H、O、S、Na、Ca、Fe等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D为一种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无色液体。
(1)D的化学式为。
(2)若A与B的反应为化合反应,E生成D的同时还可看到溶液由澄清变浑浊,则E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与B的反应为置换反应,且D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生成E,则E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A与B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且E又通过中和反应生成D,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5.有6种白色粉末:CuSO4、NaCl、NaOH、Na2CO3、CaCO3、Ca(OH)2。现从其中的两种物质中各取少量混合在一起,并进行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无色液体C中的溶质为。
(2)若向无色液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混合粉末中肯定含有,可能含有。
(3)若向无色液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该混合粉末的可能组成是。
6. 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氢碳氧氯钠钙铁
元素符号H C O Cl Na Ca Fe
(1)A是一种红棕色固体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生成B和C,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A和B均能与D溶液反应,B与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G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C,G溶液与E溶液反应生成H,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G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向G和F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D溶液,无明显现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一定存在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
(4)A~H八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中,能与D溶液
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_种。
7.实验小组在研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图所
示5个实验。
(1)实验后,某试管中溶液呈浅绿色,该试管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后,向某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再向此试管中加稀盐酸,只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据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的反应可能为。
(3)将(2)反应后的溶液,与上述五支试管中某试管反应后的溶液混合,看到先产生气体,后出现沉淀。则混合前两试管溶液中,溶质分别为、,混合后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氢碳氧氯钠钙
元素符号H C O Cl Na Ca
(1)A为氧化物,可用于制备改良酸性土壤的碱,A的化学式为_______。
(2)B、C均为液体,且含同种元素,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反应。
(3)D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向E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D 溶液至溶液变蓝,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A、D和G(G为一种常见沉淀)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
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固体粉末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9.有三种白色固体,分别是CaCO3、Ca(OH)2、NaOH、Na2CO3、NaHCO3、CaO、NaCl中的一种,为确定它们的成分,三位同学分别做了以下实验。(资料:Na2CO3+CaCl2 = CaCO3↓+ 2NaCl)
甲同学:取三种白色固体各少量于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水,观察到一只试管温度明显升高
乙同学:取甲所得上层清液各少量,分别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一只试管有白色沉淀产生
丙同学:取三种白色固体各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稀盐酸,观察到一只试管有气泡冒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物质放入水中,有明显放热现象的是。
(2)乙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进一步确定物质的成分,需要补充实验,你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所加试剂是,
预期现象对应结论(三种固体的成分,用化学式表示)
有。
没有。
10.甲、乙、丙、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3种物质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不同类别。X与甲、乙、丙的关系如
右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将X放入丙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变红,溶液由蓝色变为
浅绿色。则X为;将X放入乙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乙与丙不含相同元素,且乙与丙反应可以生成甲,甲可用于灭火。则甲的化学式
为;向X与乙、X与丙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分别变为无色和红色。则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与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为。
答案:
1.(6分)
(1)2H2O2 2H2O + O2↑ (2)O2 2C + O22CO(3)Na+、Cl—、H2O (4)3 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 2.(6分)
(1)H N (2)C+O2点燃
CO2(或2H2+ O2点燃2H2O、2C+O2点燃2CO)
(3)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4)(NH4)2CO3(或NH4HCO3)作化肥
3.(5分)
(1) B为HCl;C为Na2CO3;E为Ca(OH)2 (2分)
(2) Na2CO3 + Ca(OH)2 = CaCO3 ↓ + 2NaOH
(3) B中有气泡产生,E中生成白色沉淀,A、D中无明显现象
(4) D
4.(5分)(1)H2O ;
(2) CO2+Ca (OH)2 = CaCO3↓+H2O
(3)2H2+O点燃2H20
(4)Na2CO3+Ca(OH)2 == Ca CO3↓+ 2NaOH ; 2NaOH+H2SO4==Na2 SO4+2H2O
5.(6分)
(1)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HCl和CaCl2
(2)Na2CO3Ca(OH)2或CaCO3
(3)①CaCO3、NaOH ②CaCO3、Ca(OH)2
③CaCO3、NaCl④Na2CO3、Ca(OH)2
6. (7分,每空1分,(4)2分)
(1)3CO + Fe2O2Fe + 3CO2Fe + 2HCl FeCl2 + H2↑
(2)CO2+ Ca(OH)CaCO3↓+ H2O
Na2CO3 + Ca(OH)CaCO3↓+ 2NaOH
(3)NaCl、Na2CO3
(4)6
7.(6分)
(1)2HCl + Fe= FeCl2 + H2↑
(2)NaOH+HCl = NaCl+H2O,2HCl+ Ca(OH)2 CaCl2 + 2H2O(各1分)
(3)CaCl2 HCl 、Na2CO3 NaCl(2分)Na2CO3、NaCl或(CaCl2、NaCl)或(NaCl)(1分)8.(7分,(4)2分,其余每空1分)
(1)CaO
(2)2H2O MnO2H2O+ O2↑分解反应
(3)NaCl 和NaOH Na2CO 3+2HCl2NaCl + H2O + CO2↑
(4)Na2CO 3、CaCO3和CaO (2分)
9.(6分)表格中的现象和结论共2分,答对一组得1分,全对得2分
(1)CaO、NaOH (2)CO2+Ca(OH)2=CaCO3↓+H2O;
(3)甲同学实验中温度明显升高的上层清液;通入CO2(或滴加Na2CO3溶液)
(2分)
10.(7分)
(1)铁固体减少,有气泡
..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3Fe + 2O2Fe3O4
(2)CO2Ca(OH)2 + CO CaCO3↓+ H2O
CaCl2、HCl ;CaCl2 (2分)答出1种情况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