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6--201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3:02:49
文档

2016--201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锦

2016—201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推荐度:
导读2016—201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2016—201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臣之妻私臣               ②时时而间进      

20.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①皆以美于徐公。(2分)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分)

21.用常情常理衡量,文中齐王纳谏令下达之后的叙述,有夸大事实之处,请找出两处。(用原文回答)。(2分)

    (1)                                ;(2)                                

 【答案】

19.①偏爱(1分)      ②间或、偶然(1分)

20.①大家都认为我比徐公美。(2分,译错一个字扣1分)

    ②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要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3分,译错一个字扣1分)

21.要点:①门庭若市;②无可进者;③皆朝于齐。(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身高B.徐公来,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       D.闻寡人之耳者  闻:听说

1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苟全性命于乱世     B.谓其妻曰    专其利三世矣

C.上书谏寡人者 陈胜者,阳城人也      D.齐国之美丽者也    客之美我者

13.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窥镜”,“服”“窥”这两个细节动作,生动地揭示了邹忌自我欣赏的内心活动。

B.写齐王,惜墨如金,只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对邹忌的赞同和纳谏的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

C.本文叙事简洁、剪裁巧妙,详细描绘了齐王受蒙蔽的情况,邹忌比美进谏、齐王纳谏施政以及纳谏结果等内容则略写。

D.本文与“三”有关的信息非常丰富:邹忌问的人物有三个,人物答语有三次、心理有三种,齐王受蒙蔽情况有三层,进谏情况有三种,进谏进程有三个,奖赏有三个等级等。

14.把第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分)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分)

15.请举一个我国历史上关于进谏或纳谏的事例,并分享一次你生活中成功劝说的经历。(3分)

 【答案】

11.D

12.A

13.C

14.(1)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2)满一生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15.(1)魏征多次成功劝谏唐太宗。(2)鲁庄公采纳曹刿意见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3)比干力谏商纣王失败被剖心而死。(1分)说清成功劝说经历,表达流畅即可。(2分)

三、2016·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卷】 

【古文阅读】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 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巨。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n):丰收。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时时而间进____    (2)故夙夜孜孜____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译文:            

(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分)

译文:            

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___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

11. (1〉间进:供然进谏.(2)夙夜:早瞍,这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12.   (1)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人。(2)帝王能做到淸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评分标准:(4分)毎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畅。

13. 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评分标准:(2分)毎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四、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朝服衣冠,窥镜               朝而往,暮而归    

B. 客之美我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及鲁肃过寻阳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答案】A 【解析】 A早晨; B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代词;C 过错/到;D 名词:集市/动词:买  这考查的文言文中的一词 多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善于积累总结这些特殊词语的解释和用法。

10.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译文:                        

【答案】第二天,徐公到(邹忌家)来,(邹忌)仔细观察了一下,认为自己长得不如徐公好看。【解析】这句话共有四处得分点:第一处“明日”是第二天的意思,第二处“孰”是仔细的意思,第三处“视”是观察的意思,第四处“以为”是认为的意思。学生在翻译时要做到实词翻译准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特殊句式要符合现代汉语语序用法,语句通顺。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答案】D 【解析】“间”是偶尔的意思,表示偶尔有人进谏,此句理解错误。

五、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 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  

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缺点

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然

11.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相与步于中庭

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D.万钟于我何加焉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忌 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译文: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13、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3分)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选自《古文观止》)

 

答案:

 10.(2分)B11.(2分)D12. (1)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2)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4分)13.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3分)

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17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 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节选自《唐且不辱使命》)

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今齐地/方千里 

C.与臣而/将四矣 

D.此/庸夫之怒也

1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之妻私臣(偏爱)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讽刺)

C.臣未尝闻也(曾经)

D.今日是也。(这样)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乙】两文中,邹忌和唐且都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是古代臣子忠君爱国的代表。

B.【甲】【乙】两文中,邹忌婉言进谏,唐且化险为夷,他们的机智善辩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讲究方式。

C.【甲】文运用设喻的方法,以事喻理,以小喻大,形象生动。

D.【乙】文最引人注目的是人物的对白,步步紧逼,针锋相对,扣人心弦。

答案:

(二)12.(3分)C(与臣/而将四矣)

13.(3分)B(“面刺寡人”的“刺”意思为“指责”)

14.(8分)(1)能够在公共场所公开指责(摘)、议论过失,被我听到的人,得下等奖赏。(准确译出“谤议”1分,“市朝”1分,“闻”1分,语言通顺1分。)(2)平民发怒,也不过脱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准确译出“布衣”1分,“免”1分,“抢”1分,语言通顺1分。)

15.(3分)A 甲文未体现不畏强权。

七、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0-13题。(18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诈:作假骗人。

10.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⑵时时而间进(    )

⑶自子之居即墨也(    )⑷封之万家。(     )

11.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2分)

吾 使 人 视 阿 田野 不 辟 人 民 贫 馁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译文:            

13. 回答下面问题(6分)

(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2分)

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       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      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

 

 

(2)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先概括作答(4分)

答案:

(二)(18分)

10. (4分)(1)偏爱(2)间或,偶然(3)主管,主政(4)封赏,赏赐

每小题1分

11. (2分)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每划对一处给1分。

12. (6分)(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 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译出大意给1分;关键词“谤讥”“闻”,各1分。

(2)这是你用丰厚的礼品买通我的左右来赞赏你啊!

译出大意给1分;关键词“是”“誉”各1分。

13. (6分)(1)(2分)生活琐事  自己的受蒙蔽每空1分,意思答对即可。

(2)(4分)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求真务实,奖罚分明。意思答对即可。

八、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吾与徐公/孰美 .盖/石性坚重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孰视之(仔细)B.臣之妻私臣(偏爱)

C.皆以美于徐公(在) .不以物喜(因为)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 迷惑。

B.选文第③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C.选文第④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D.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译文: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5)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答:   。

 

答案:

10.A;C;C;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给予上等奖赏;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文档

2016--201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锦

2016—201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