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教材:焊接结构生产 试题范围:全册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第2版
学校名称: 白银市工业学校
填空题
1.由焊接而引起的焊件尺寸的改变称为 。
2.按照变形外观形态来分,可将焊接变形分为 、
、 、 、 5种基本变形形式。
3.常用的矫正焊接变形的方法有 、
、 三种。
4.焊接接头由 、 、 三个部分组成。
5.根据构件的图样,按1:1的比例或一定比例在放样台或平台上画出其所需要图形的过程称为 。
6. 、 、 是装配工序的三个基本条件。
7.装配—焊接夹具一般由 、 和
组成。
8.应用夹紧机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施加夹紧力,即确定夹紧力的 、 、 三个要素。
9.焊接变位机械是改变 、 、 的操作位置,达到和保持 的装配—焊接工艺装备。
10. 是工艺过程的最小组成部分。
名词解释
1.应力:
2.预处理:
3划线:
4.装配:
5.装配—焊接工艺装备:
6.工序:
7.变形:
8.焊接工艺规程:
9.焊接接头:
10.应力集中:
判断题
1.焊接过程是一个不均匀加热和冷却的过程,因而焊接结构必然存在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 ( )
2.材料的塑性越好,其允许变形的程度越大,则最小弯曲半径越大。 ( )
3.钢材矫正的方法按钢材作用力的不同分为手工矫正、机械矫正、火焰矫正和高频热点矫正。 ( )
4.旋压是利用凸模把板料压入凹模,使板料变成中空形状零件的工序。( )
5.定位焊必须按正式焊缝的工艺条件施焊。 ( )
6.焊接回转台属于焊机变位机械。 ( )
7.焊接滚轮架是一种焊件变为机械。 ( )
8.焊工变位机又称焊工升降台。 ( )
9.工位是工艺过程的最小组成部分。 ( )
10.焊接结构的技术要求一般包括使用性能要求和工艺性能要求。 ( )
简答题
1.产生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原因有哪些?
2.消除或减小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有哪些?
3.影响焊接接头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预防焊接结构脆性断裂的措施有哪些?
5.提高工件疲劳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6.焊接结构生产主要包括哪些工艺过程?
7.钢材的矫正方法有哪些?
8.焊接工装的作用是什么?简述焊接工装的分类?
9.什么是焊接结构工艺性分析?它的目的是什么?
10.从减小焊接应力与变形的角度分析焊接结构工艺的合理性。
答案:
填空题:
焊接变形
收缩变形 角变形 弯曲变形 波浪变形 扭曲变形
手工矫正 机械矫正 火焰加热
焊缝 熔合区 热影响区
放样
定位 夹紧 测量
定位元件 夹紧元件 夹具体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焊件 焊机 焊接工人 最佳施焊位置
工步
名词解释:
应力是物体单位截面积上所受到的内力。
对钢材表面进行去除铁锈、油污、氧化皮清理等为后续加工做准备的工艺。
根据设计图样上的图形和尺寸,准确地按1:1在待下料的钢材表面上划出加工界限的过程。
将焊件按照产品图样和技术要求,采用适当工艺方法连接成部件或整个产品的工艺过程。
是在焊接结构生产的装配与焊接过程中起到配合及辅助作用的工夹具、机械装置或设备的总称,简称焊接工装。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物体在外力或温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其形状和尺寸发生的变化。
将焊接工艺过程的内容,按一定格式写成的技术文件。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焊件通过焊接方法连接而成的接头。
在几何形状突变处或不连续处应力突然增大的现象。
判断题:
1-5:RFRFR 6-10:FRRFR
简答题:
答:1.焊件不均匀受热;2.焊缝金属的收缩;3.金属组织的变化;4.焊件的刚性和拘束
答:1.热处理法;2.机械拉伸法;3.温差拉伸法;4.锤击焊缝;5.振动法
答:主要因素可归纳为力学和材质两方面,力学方面,如接头形状的改变、焊接缺陷、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等都是产生应力集中的根源。材质方面,焊接热循环所引起的组织变化、焊后热处理和焊接残余变形的矫正等。焊接接头因焊缝的形状和布置不同,也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
答:1.正确选用材料;2.采用合理的焊接结构设计。
答:1.降低应力集中;2.调整残余应力;3.改善材料力学性能;4.采用特殊的保护措施。
答:1.生产组织与准备;2.备料加工;3.装配与焊接;4.结构质量检验。
答:1.手工矫正,包括反变形法和锤展伸长法;2.机械矫正;3.火焰矫正;4.高频热点矫正。
答:作用:1.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可部分或全部取代焊件的划线工作。2.防止和减小焊接变形,减轻了焊后矫正的工作量。3.能够保证最佳的施焊位置,焊缝成型优良,工艺缺陷降低。4.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5.扩大先进工艺方法和设备的使用范围。
答:焊接结构工艺性分析是指所设计的焊接结构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能否经济的制造出来,并采用最有效的工艺方法的可行性。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产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工艺的可行性、结构使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答:1.尽可能减少焊缝数量和焊缝的填充金属量;2.尽可能选用对称的构件截面和焊缝位置;3.尽可能减小焊缝截面尺寸;4.采用合理的装配顺序;5.尽量避免焊缝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