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参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D,2分。 2.D,2分。 3.C,2分。 4.B,2分。 5.A,2分。 6.B,2分。
7.答案不唯一。
称呼,1分;恰当运用修辞,2分;内容、字数符合要求,语言通顺,1分。计4分。
8.⑴ 端居耻圣明;⑵ 禅房花木深;⑶ 零落成泥碾作尘;⑷ 缥缈孤鸿影;⑸ 可怜身上衣正单;⑹ 安求其能千里也;⑺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⑻ 悠悠我心;⑼ 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⑽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⑾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每空1分,有错、漏字该空不得分。计14分。
二、阅读(40分)
注意:只要考生对主观题的回答与答案意思相符即可。
(一)(11分)
9.D,3分。
10.⑴ (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
⑵ 不使(百姓)见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百姓的心不被扰乱。
每句2分,错、漏一处扣1分。计4分。
11.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计1分。
12.⑴ 天下为公;⑵ 不尚贤;⑶ 讲信修睦;不贵难得之货。每空1分,计4分。
(二)(15分)
13.父亲拒绝母亲让“我”学裁缝的提议,让我继续上学,1分;父亲骑自行车送“我”
回学校,1分;父亲将五毛钱藏在了“我”的书包里,1分。计3分。
14.写了“我”那时只顾自己的感受,没有体会到父亲为“我”所受的苦,1分;表达了“我”的自责,1分;结构上总结上文,1分。计3分。
15.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那年冬天大雪肆虐的样子,1分;暗指我们家的生活异常艰难,1分。
或:景物描写,1分;描写了那天冬天白大天气恶劣的景象,1分;烘托了人物艰难度日的压抑心情,1分。
(也可抓住“一语双关”的写法或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赏析,如“压”“透不过气来”等) 计3分。
16.感激,1分;怀念,1分;心疼,1分;理解,1分。计4分。
17.C,2分。
(三)(14分)
18.列数字,1分;作比较,1分;准确突出地说明了红薯的营养十分丰富,1分。
计3分。
19.红薯抗癌的原因,1分;不宜吃红薯的人群,1分;挑选红薯的方法,1分。计3分。
20.不生吃,1分;不吃红薯皮,1分;宜在中午吃,1分;每天食用不超过三两,1分。计4分。
21.“大部分的”意为“大多数的”,起修饰作用,1分;意思是利用蒸气可以把大多数的气化酶破坏掉,并不指全部,1分。计2分。
22.B,2分。
三、作文(满分30分)
【评分标准】
一类文(26—30分):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符合文体要求。
二类文(21—25分):较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病句不超过3个),有个别错别字,结构较完整,有条理,符合文体要求。
三类文(16—20分):基本切题,思想尚健康,有一定中心,内容较简单,欠具体,语言大体通顺(病句不超过6个),有少量错别字,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够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四类文(11—15分):不切题,思想不够健康,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语言不通顺,病句多(病句超过7个),错别字较多,不成篇,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五类文(10分以下):不切题,思想不健康,无中心,内容太空泛,语言不通,错别字多,不成段,不符合文体要求。
说明:1.无文题扣2分。
2.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均可奖励2分。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最多扣4分。
3.写错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