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茶事服务》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
建议课时数:72 学分:4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了解茶事服务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从事茶事服务工作的工作能力,能胜任饭店、茶叶门店、吧台等一线岗位。
本课程与《咖啡制作与服务》、《调酒技术与酒吧服务》同时开设,以提升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服务技能。
1.2设计思路
当今社会茶产业发展迅猛,茶的安全、健康深植人心,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健康饮料”,茶叶的“四抗三降二预防一增一减”(指抗疲劳抗衰老抗菌消炎抗辐射,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预防癌症预防龋齿,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脂肪)功效广为人知,在人们日益追求健康生活的今天,更希望能科学地喝茶,正确地喝茶。茶艺师,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随着茶艺师职业认证的推行,以及进行茶事服务时,行业需要专业的茶艺师来进行茶事服务,对学习与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茶艺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在这样一个“盛世喝茶”、“人人茶艺”的年代,泡茶、饮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为此,茶事服务发展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成为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提高生活情趣、提升其综合素质、拓广就业渠道的专业特色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能满足茶艺师职业要求,规范、准确、熟练地完成茶事服务各项工作任务的人才。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与茶事服务的职业能力要求,依据茶事服务的主要服务内容共制定了四条课程目标。这四条目标分别涉及的是茶叶销售、茶叶冲泡、茶艺表演、茶文化推广等茶事服务的主要方面。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在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茶事服务岗位要求相结合。共划分了茶叶销售、茶叶冲泡、茶艺表演、茶文化推广等4大类工作任务,知识与技能内容则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确定。分析过程中尤其注意了整个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相关性。在对知识与技能的描述上也力求详细与准确。技能及其学习要求采取了“能做……”的形式进行描述,知识及其学习要求则采取了“能描述……”和“能理解……”的形式进行描述,即区分了两个学习层次,“描述”指学生能熟练识记知识点,“理解”指学生把握知识点的内涵及及其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以服务技能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其教学要以实际操作为主要方法,并尽量把职业道德、服务理念、服务标准、服务程序等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中,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可在真实的茶事服务情境中进行,也可在学校实训中心进行。本课程的教学尤其要注意突出技能细节的训练和服务意识与销售意识的强化。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72课时,4个学分。
2、课程目标
●能主动问候顾客,根据顾客的需要正确介绍产品,主动向顾客进行产品推荐;
●能掌握不同种类茶叶的基本冲泡方法,根据茶类的不同正确选择并推荐茶具;
●能进行基本的传统功夫茶艺表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的艺术茶艺表演与编排;
●能描述茶叶的发展史,理解茶文化,进行茶叶功效推广。
3、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序号 | 工作任务 | 知识要求 | 技能要求 | 建议课时 |
1 | 茶叶销售 | ●能理解茶事服务职业的基本道德要求 ●能描述茶叶的基本知识 ●能描述六大基本茶类及再加工茶的分类方法 ●能依据客人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流程。 | ●能从茶叶的干茶、茶汤叶底来区分茶的类别 ●能根据客人需求推荐茶叶 ●能运用合适的销售技巧将产品主动向顾客进行推荐 | 20 |
2 | 茶叶冲泡 | ●能描述不同种类茶叶冲泡知识 ●能描述泡茶技法及注意事项 ●能描述各类茶品所需要的茶具 ●能描述常用茶具发展史和工艺 | ●能控制水温、投茶量和冲泡时间 ●能根据茶类进行正确冲泡 ●能辨识各类茶具 ●能根据茶类进行茶具配备 ●能恰当推荐茶具 | 16 |
3 | 茶艺表演 | ●能理解茶艺师的仪容、仪表要求 ●能描述绿茶、花茶、乌龙茶表演流程 ●能描述艺术茶艺表演流程 ●能描述艺术茶艺术表演中的艺术元素种类 ●能理解肢体语言与丰富的表情在艺术茶艺表演中的重要性 | ●能按照绿茶、花茶、乌龙茶流程进行基本泡茶表演 ●能运用肢体语言与表情丰富表演过程 ●能在基本茶艺表演中设置恰当的艺术元素 ●能欣赏现代艺术茶艺表演 | 20 |
4 | 茶文化推广 | ●能描述茶叶基本内含物的作用及与健康的关系 ●能描述茶叶“药用-祭祀-食用-饮用”的历史演变 ●能描述茶的民俗 ●能了解简单的儒、道、释的文化 ●能了解简单的插花、书画、香道知识 | ●能根据顾客的体质情况提出用茶建议 ●能运用儒、道、释的文化进行简单品茶讲解 ●能欣赏插花、书画 ●能将插花、书画、香道融在茶产品中,进行简单茶席设计 | 14 |
其 它 | 机动2 | |||
考核评价 | ||||
总课时 | 72 |
4.1 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教材结构。
3.教材在内容上应简洁实用,还应把茶事服务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教材,顺应岗位需要。
4.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通俗、表达简练,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图例与案例应引起学生的兴趣,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教材中注重实践内容的可操作性,强调在操作中理解与应用理论。
4.2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坚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设计不同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本课程是中职类专业具有较强的通用技能和实践性的课程,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形成,尤其是茶事服务基本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茶事服务情境,使学生围绕所学技能与他人交流与沟通,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导入职业岗位服务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引导学生遵循茶事服务的基本规范,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强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茶事服务要求和方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以茶事服务规范为标准,在专业的实训教室或校企合作企业进行简单的实战训练,以培养学生运用茶事服务技能的能力,并起到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作用。
还可以以茶艺队第二课堂等形式,丰富学生业余生活,选拔优秀的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
4.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更贴近茶事服务发展趋势要求。
4.3教学条件
本课程是一门以服务技能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其教学要以实际操作为主要方法,并尽量把概念、服务程序、服务标准、服务理念等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中,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可在真实的茶事服务情境中进行,也可在学校实训教室进行。在学校情境中,建议结合具体的茶事服务业务,模拟茶事服务过程,实施项目教学。
4.4课程资源
1.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幻灯片、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共享。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育网站等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3.产学合作开发茶事服务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资源,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在此过程中进行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
4.建立开放式茶事服务实训中心
建立开放式茶事服务实训中心,使之具备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实验实训、现场教学的功能,将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5教学评价
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学生自评、互评以及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
2.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以工作任务模块为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训练活动、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
3.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内容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考核,体现职业教育的高等性。
序号 | 项目 | 所占分数 | 备注 | |
1 | 职业素质 | 20分 | 培养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个性及职业习惯,得20分。 | |
2 | 课堂表现 | 15分 |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认真记录,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得15分 | |
3 | 预习与作业 | 20分 | 按时完成全期作业,得20分。 | |
4 | 测试 | 45分 | 茶叶销售(10分) | 仪表及礼仪规范;茶类品质特点介绍、推介标准;茶类识别准确;普通话标准;销售流程完整 |
茶叶冲泡(20分) | 能按要求进行红茶、绿茶、青茶、黑茶的冲泡。每一种茶类冲泡配分为5分。冲泡时,仪表及礼仪规范;茶类识别准确;茶具配备、摆放标准;择水准确;冲泡流程完整、标准;茶汤质量高 | |||
茶艺表演(15分) | 能按要求进行红茶、绿茶、青茶的茶艺表演。每一种茶类表演配分为5分。表演时,仪表及礼仪规范;茶类品质特点介绍、推介标准;茶艺介绍清晰完整;茶类识别准确;茶具配备、摆放标准;择水准确;茶艺演示动作规范;茶汤质量高。 | |||
5 | 合计 | 100分 |
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