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自始至终我都是把自己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在庭审当中,包括程序与审判辩护的一系列细节,虽然我对案情及原被告双方相关情况不甚了解,但是这完全不影响我从中去学习;我在旁听过程中不时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你说,要是我坐在原告或被告席上乃至在审判席上,我将怎样来为自己的当事人辩护,完整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或者降低当事人的经济损失再或者能够在当庭赢得自己的当事人或旁听者的认同,虽然辩护失败。以及若我是法官又将如何面对原被告双方的辩护陈词、答辩即质问、证据材料即证人证词等来分析考量,最终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甚至合情的依法作出判决。不过,这对我而言是很大的挑战,起码我现在是学生,我在尽力的学啊!不久的将来我坚信自己也会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的。
我想,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有一些人的作风于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透过一些现象让我思绪纷飞,这是为什么呢?一、律师在辩护中的那种气质,似乎在气势上就胜人一筹,这让我佩服;二、律师始终围绕着怎样让最终的审判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当事人而尽力作出不懈的辩护,那种唇舌战和针尖对麦芒的有的放矢的战斗着实让我佩服他们;三、我们的社会一直在呼吁倡导诚实信用、公平竞争,可是,社会现实永远是残酷无情的尤其面对金钱利益的时候,甚至亲兄弟都有可能翻脸不认人最终对簿公堂;四、社会中人都是良莠不齐的,千人千面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去善良正义诚信,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善良社会其实是一个永远的乌托邦之梦,所以这就更加需要法律的后盾保障与防范,社会的需要就是我们法律人的市场;五、在庄严神圣的国徽下,居然有一位代表着公平与正义的人民法官不自觉的在“堕落”(打瞌睡),这不得不让我去肆意的想象咱们凉山州的司法执法乃至立法的现状,还有,难道在审判庭上唯有审判长在中流砥柱吗?左右之审判员几乎不置一词甚至想离开就离开,这是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吗?这点我确实搞不懂。六、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我觉得确实太需要各方面的能力啦,司法考试是一大挑战,我想,律师行业就更是挑战啦,尤其是像上海、北京那样的大都市,所以,我更加觉得现在的自己要抓紧培养与挖掘自己的能力与提升综合素质,要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及参与社会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担当今后要面对的诸多挑战,以不变应万变。
总之,通过这次旁听以及对那些庭审相关人员尤其是审判长及个别律师的优秀表现,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今后走上法律职业道路的决心,有些时候我并不希望自己在职业上从一而终,我更希望自己今后有机会在法律的各个门路上去历练一番,当然若能走上法律学术研究的道路那也是我所愿。不管怎么说,虽然现在我是一所普通大学的普通专业的学法律的学生,或许比起那些西南政大,清华、北大法学院的学子们,我们的确起点很低;但是,我的想法就是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发展自己,只要脚踏实地、科学成人、沉潜下去,不去抱怨自己身边的人与事与环境,该怎么干就得干下去,相信付出会得到回报的。其实,我现在并没有去过多的考虑未来自己的职业是否会与法律有缘,起码我喜欢她,我现在正在走入她的心灵与广博的内在,我只信奉一句话——只要在路上,就有希望!!!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把法律的基础理论即这些具有统观全局的指导性知识牢牢掌握,要把地基打牢,我的高楼大厦才会最终落成。当然,学好知识的基础上,还得注意法律实务能力的养成,毕竟学以致用嘛!
最后,若要问我的法律之路在何方?就像《西游记》中唱的一样,“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